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464章:福祸无门,唯人自召

大隋主沉浮 第464章:福祸无门,唯人自召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皇城兵部官邸大厅偏堂,兵部尚书萧玚、兵部左侍郎段文振、右侍郎李昱、兵部四司郎中俱在,只是每个人的脸色异常严峻难看。

前来“做客”的杨集放下手中茶盏,向萧玚问道:“萧尚书,围拢咸阳京兵临时官署那群人,究竟是自发而来,还是幕后有人指使?”

在他到来之前,兵部又接到了新的状况,说是醴泉军原将领已让检校醴泉军大将军辛世雄带走,可是又有一帮将校去了咸阳,这伙人比“温顺”的醴泉军原将校激进,他们差点和驻守京兵临时官署的士兵打起来了。

“卫王说的,是富平军原将校,共有两百余人!由两名郎将领头、六名中郎将陪同。”介绍至此,萧玚解释起了起因:“据说富平军检校大将军李敏就职以后,不仅以选锋之法裁汰兵卒,还要稽查历年空额、亏空,威胁那些贪赃枉法的的中郎将、校尉、旅帅、队正、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逼他们吐出不法所得,否则踢出军营不说,还要依军法从事。可是这些人上交不法所得、罚金和赎金,李大将军出尔反尔,强硬的把他们撵出了军营,这些人心中不服,就跑去咸阳告状了。”

“朝廷此刻整顿京兵,各军各营完全能够依法追缴亏空,用不着采取诈骗手段。李敏如此失信于人,等于是在本就满腹怨气的将校身上火上浇油。”杨集摇头长叹,什么叫烂泥扶不上墙,李敏就是。

“这就是我们担忧和无奈之处。”萧玚苦笑一声,一五一十的向杨集说道:“这次整顿,牵涉太广,表面上是遵照军改方略行事,可命令层层下达以后,完全变味了,加上宇文大将军逼得紧,各军各营为了完成任务,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就拿富平军这些将校来说吧,按理说,是要以军法、国法论罪的,但李大将军擅自做主,说是事涉将校只需退回赃款、上交罚金和赎罪金,便会既往不咎,这便导致国法兵法和李大将军的承诺出现了严重的冲突。李大将军见自己的承诺与国法、军法相悖,于是就失信于人了。”

“这些富平军将校也是吃了不少空额、克扣了不少军饷,他们受李大将军所骗,倾家荡产的还上了这些钱,可结果被踢出了军营不说,之后还有可能被依法论罪,誓要给李大将军好看!”

宇文述在整顿过程中,想出一些减少阻力的办法,比如说这种有罪将校只要自愿退役,就会既往不咎,这本身是消弭祸端的一种手段,配合着段达为首的左翊卫士兵的威慑,还真有些“一手大棒一手萝卜”的味道。

但是京兵中高层将校多是出自军武世家,就算他们傻,可背后的人却是异常精明,他们岂是好相与的?想着宇文述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于是各路神仙神通尽显,把军改的节奏生生带歪了。

如此便使拟定的大方略到了各军后,变得面目全非。不过吃空额、贪墨不法毕竟是逃避不了的事实,不管他们怎么搞,也改变不了这个既成的事实,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住这些犯事子弟一条命。然而像李敏这样以欺诈手段来收缴军将之财货,就有些特立独行、很招人恨了。

杨集问道:“富平军中,类似的事情多吗?”

“多得很!听说有一名郎将为了逃避罪责,竟然把自家女儿送入军中给李敏玩弄了,而后又送白银五千两、黄金五百两,这才得以保全。”萧玚下意识压低了声音,接着又道:“此外,据我们兵部探知,宇文大将军推荐给富平军的五名巡察将军,也在巡察过程中,捞到了无数钱财……”

杨集目光闪烁:“富平军那五名巡察将军叫什么?”

萧玚想也不想,便把名字一一报了出来:“他们是李孝本、孟景、席德方、贺庆芳、元武达。”

杨集听了这些名字,心头暗自冷笑。他知道萧玚说的这五名巡察将军,皆是出自宇文述假子中的八大金刚、十八罗汉、三十六天罡。

宇文述将这些假子推荐上来,既是籍此良机夯实晋升基础,同时也是希望假子们辅助自己,一起做好整顿京兵之事。然而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宇文述这个当爹的贪婪不说,而他的假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五人扎堆在富平军,而检校大将军李敏又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其大将军之权估计是被这五人给瓜分了。那种行骗的手段,说不得也是出自五人之手。

照这情况来看,第一支出事的大军,九成九是富平军。

好在兵部已经盯死了这支军队,杨集自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至于李敏,完全就是“不到伤痕累累就不会懂得后悔”,既然他喜欢,那就任他自生自灭好了。

大致了解了下另外十二支大军的概况,杨集便离开兵部,返回王府。

天色渐晚,路上行人稀少,反而是通往平康坊南里的街道之上,人满为患、声音嘈杂。

杨集和侍卫队伍在府门前下马,门房管事杨奕和门外仪仗队迎了过来,上前接过他们的马缰绳,笑着行礼道:“大王,回府了?”

比起人口繁多、人浮于事、开销庞大的世家门阀,王府内的奴仆要少得多,但该有的人员配备,自也不能少,这个杨奕仅仅只是王府门房管事之一。他们这类人通晓人情世故、为人冷静、处事得当,就算当一县之首都是绰绰有余。如果主人不在家或许不便见客,能够很好的代替主人处理一应事务,自也是王府不可或缺的人物。

若是杨集需要,这个门房管事立刻就能走马上任,担任要职。

这便是一个个豪门大户的底蕴所在。

“嗯!回来了!”杨集应了一声,微笑道:“将马匹都牵到马厩,用精料好生喂着。”

“喏!”杨奕应了一声,又说道:“大王,各行管事到了府上,他们此来,除了汇报收支和账务情况,还要商讨迁都后的后续安排。”

杨集问道:“他们在何处?”

朝廷迁都在即,王府“主体”自然也跟着去洛阳,可是王府家大业大,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运作模式,若是迁去洛阳,不亚于一国迁都。为了让王府横贯东西的“张掖—大兴—洛阳”网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所以许多事情、人员布局都要提前安排好。

杨奕答道:“玄武殿左殿。”

“好的,我这就去看看。”杨集虽然不管家事,可是既然遇到了,自然也要听一听。

况且,他也有要事交待,正好遇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