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72章:追悔莫及

大隋主沉浮 第672章:追悔莫及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今日是皇帝回西京办公的第一次朝会,其规格相当于每月初一的朔朝、每月十五的望朝,凡是官阶达到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参加,至于是不是职事官、虚官、地方官并不重要,因此今天参与朝会的官员特别多。

散朝以后,有实职在身的官员各自返回自己所在的官署,开始了新一天的办公;没有实职的爵官、勋官、散官则是乘坐马车,向家中而去,当然也有人借此机会约上分开近年的好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前往酒楼茶馆吃酒喝茶、畅述离情。而随着这些虚官闲官散向各坊,凉州军在吐谷浑大获全胜的消息,也如同涟漪一般向大兴各里坊扩散开去。

今日艳阳高照、阳光明媚,原就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平康坊的,因为朝廷官员军队随着朝廷西移之故,变得更加热闹。在“不醉不归”楼二楼雅间之中,几名操着齐鲁口音的年轻人推杯换盏。

这几人正是秦琼、单雄信、单雄通、翟让、黄君汉。他们现在已经如愿的进了骁果军,如今皇帝西迁关中,骁果军将士自然也被带了来。而他们几人虽然都是骁果军的低层武官,可是并没有在同一个“编制”,平时各忙各的,很难有相聚的机会。

程咬金当初举家西迁之前,与他们这些好友都有过交流,希望他们一起前去凉州打下一片事业,然而大家没有程咬金那个疯劲和魄力,他们故士难离,又对骁果军抱有期待,甚至还觉得以自己的本事,定能成为骁果军的中流砥柱,然而一个二个都被现实打了脸。

诚然,杨广是打算把骁果军打造成一支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的新军,但是阴世师、独孤盛、尧君素等“老将”都是上过战场、打过血战的人,他们知道身为一名将领,重要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无实战经验、有没有带兵本事、有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本着这个原则,定下以战选将之策,先是从队正开始选,一名队正各带五十名士兵打仗,打赢了,就成为备选的旅帅,然后再带百名士兵去竞争校尉……

这个选拔将领的方案递给杨广之后,杨广深以为然。于是武艺高强却没有实战经验的单雄信、秦琼等人就悲剧了。

他们在实战一般的竞选中,规定每名竞选者,各带百名士兵“打仗”,而单雄信和秦琼他们自诩武艺高强、熟读兵法,本以为轻易就能干掉对手,然而他们光是在校尉这一轮就被打得相当凄惨,而他们所瞧不起的有实战经验的小小旅帅,却能借助天时地利、地形地貌,轻松把他们给歼灭了。

所以他们虽然如愿进入骁果军,可是一个二个却越混越混回去了,以前在地方上,还是县尉什么,然而现在都是拥兵一百的旅帅,比起以前所担任的地方军职,不升反降。

然而气归气、恼火归恼火,但他们却输得无话可说,他们还好一些,可是好朋友徐盖被小小的旅帅打成得自闭后,受不了这种巨大落差,直接回老家去当他的地方豪强去了。

“我已经递交辞呈了,上级已经批准。”翟让看了众人一眼,说道:“明后天,我就返乡。”

单雄信愣了一下,皱眉问道:“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辞职了?莫非是受到不公待遇?”

“这倒不是!”翟让摇了摇头,苦笑道:“骁果军是天子亲军,不仅训练强度大,而且规矩和限制也多,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也不想干了。”叹息一声,翟让接着说道:“在骁果军中走了这一遭,我算是看清自己了:我这个人胸无大志,吃不了苦,还是豪强的安逸日子适合我。”

“我的想法和兄长一样,也向上级递交辞职信了。”说话的是单雄信的兄长单雄通,他向翟让说道:“还请兄长等我几天,到时候,我们一起返乡。”

“哈哈,正好有个伴!”翟让笑着点头。

骁果军是天子亲军,很多京兵、边军、州兵、民间青壮为了争一个普通士兵的名额,都快争得打破头了;所以骁果军根本就不缺兵源。而且现阶段正处于进一步整合的关键期,于是上级便下了公文,说是谁要是受不了、谁都可以辞职。

他们这些人都是顶级豪强、富贵无比,在地方上就是土霸王,每个人都习惯了自由自在、高高在上的生活,而翟让和单雄通是个贪图安逸、胸无大志的性子,他俩早就受不了训练之苦、枯燥生活、以及种种限制了,一听说有这么好的事儿,于是喜出望外的辞职了。

单雄信、秦琼、黄君汉听了两人的决定,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实际上,他们也不知自己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单雄信沉默半晌,向秦琼问道:“叔宝,咬金去了凉州这么久,但却杳无音讯,不知你可收到他的消息?”

“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不过他娘子倒是向我娘子报了平安,她说咬金在张掖遇到卫王,已经成攻进入捷胜军,成为凉州军一员。”秦琼想了想,又说道:“前几天的军报上说,卫王进展胜利,已然向打到东部战场了,咬金身在最为精锐的捷胜军将士,想来也是立了功的。”

“我听说卫王率领的西路军在当金山口打得相当艰苦,尤其敦煌道行军副总管权旭为了抵御敌军入境,在甘泉水一带,把一万大军打残了。”单雄信忧心忡忡的说道:“也不知咬金如何了,但愿他平安无事。”

“我跟他说凉州战事多,战场凶险万分、刀枪无眼,让他别去,可他就是不听,如之奈何?现在平安也好、出事也罢,那都是命。”翟让叹息一声道:“我觉得我没有那种好命,便拒绝了他的邀请。”

黄君汉忍不笑了起来,打趣道:“兄长辞职,难道也是觉得没有那个好命、生恐有个闪失?”

翟让也不着恼,乐呵呵的说道:“贤弟说得对了,我现在已经完全想通了:既然我有无数家资,那我就应该享受才对,何必冒着阵亡之险去当兵?”(注)

众人哈哈大笑!

经此一闹,单雄信和秦琼对程咬金的担忧之情,也减轻了几分,单雄信向黄君汉说道:“君汉,你比我们都聪明,你认为接下来的战斗,我军进展顺利吗?”

“肯定顺了!”黄君汉分析道:“慕容伏允这些年把吐谷浑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多数士兵都是被他强征入伍的牧民。当吐谷浑西路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伏俟城,东路军必将人心惶惶。一旦我军兵临城下,这些被迫从军的牧民必将一哄而散。”

“这个不太好说!”秦琼说道:“毕竟吐谷浑是一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不乏忠诚之士,虽然我军最后必胜,可是最后的大决战怕是不太好打。”

就在几人议论的空档,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欢呼议论之声,几欲将他们的声音淹没,单雄信颇为不悦的唤来暗自随行的随从,吩咐道:“还让不让人好生吃饭了,你去问一问掌柜,究竟发生了何事?”

“喏!”随从连忙出了雅间,过了不了多久,便折返回来,喜气洋洋的向众人说道:“听说卫王打了大胜仗。”

“哦?”单雄信问道:“大胜究竟是多大?”

“卫王率军攻克了伏俟城,吐谷浑大可汗慕容伏允自刎于王宫之中,吐谷浑正式宣告亡国。”随从说到这儿,又补充道:“据说圣人刚才已经册封卫王为尚书令了。”

此言一出,单雄信哈哈大笑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卫王真是大涨我大隋雄风。”

秦琼觉得脸上有些烫,黄君汉刚说此战好打,而自己却说不容易,可如今呢?不过他终究是个豁达的人,自嘲一笑道:“看来,我还真不是个当将军、当谋士的料子!”

“大家半斤八两,彼此彼此!”单雄信笑着话了一句,又向翟让、单雄通说道:“既然卫王打了胜仗,朝廷很快就会论功行赏了,你们看了榜文再走吧!”

翟让爽快一笑:“正有此意,若是有了咬金的消息,我也放心一些。”

“兄长,咬金只是一个兵,他哪怕立了功,也上不了榜的。”黄君汉苦笑一声,建议道:“等过了这几天,不妨去卫王府打听打听,说不准王府的人知道。”

“也只有如此了!”翟让点了点头。

众人热烈讨论着,秦琼却是有些心不在焉,强颜欢笑,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后悔了。

程咬金离开老家之前,第一个找的好友就是他,当他以故土难离为由婉拒,程咬金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要是在有为之年碌碌无为,他日必将追悔莫及;当他说骁果军机会更多,程咬金说骁果军虽是天子亲军,但天子亲军这个字号,也注定此军作战机会不多,如果没有出战机会,他们很难升迁,最好还是以军功博取功名,以他们本身的能力、以及和杨集的“交情”,绝对不会没有机会。然而不管程咬金怎么劝,秦琼就是不答应。

如今看看自己的处境,又想着程咬金极有可能立下大功之事,秦琼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早知如此,自己应该跟着去才是啊!

随着官员们的议论、官方的权威公布和宣传,吐谷浑亡国的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此刻,不单是单雄信等人所有的这个雅间、杨集这家酒楼,便是整个大兴城都因为这些消息而沸腾起来。

然而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就在单雄信等人因为这场大胜而开怀畅饮之际,元寿草草的交接军职之后,连太府寺也不去了,一个人暗然神伤的走出大兴宫,因为当廷摔断笏板、丢人现眼,此刻也变得疑神疑鬼的;一听到有人在背后小声说笑,就会觉得对方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一看到有人顺势看来,就会觉得对方目光异样。

“元兄!”就在这时,身后有人唤了失魂落魄的元寿一声。

元寿回头看去,却是张瑾追了上来,他勉强的拱拱手,叫了声:“张贤弟。”

张瑾看到元府的马车默默随行,忍不住问道:“元兄,怎么不乘车回去?”

“我想一个人走走。”元寿心中苦涩之极,朝官手中的玉笏板如同剑客手中剑、如同元帅的帅旗、如同皇帝的玉玺,可他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它摔断了,这是何等的可笑和荒谬?

张瑾也知道元寿的心情,相邀道:“元兄,还请上车一叙。”

“也好!”元寿见张瑾的马车在侧,便无所谓的跟了上去,随着马车开动、帘子放下,元寿感觉一切恶意都消失了,心绪也稍微好了一些。

“元兄不必为先前之事烦恼。”张瑾宽慰一句,又放低声音道:“圣人对我关陇贵族十分猜忌,而我武川盟家族众多、内部鱼龙混杂,圣人怕是早已知晓武川盟的存在、早已知晓元家是盟主,兄长此番失态,未必不是件好事。”

听了此言,元寿面色变幻、心头大惊,急着问道:“张兄,此事太过吓人,你可有确凿消息?”

“我只是怀疑,并无确凿证据。”张瑾郑重的说道:“但是元兄,李渊昔日是独孤氏、窦氏推出来当盟主的人选,可如今呢?他却成了圣人的心腹之臣。而独孤氏和窦氏现在对武川盟又很不上心……我有些担心,担心他们将我们元派卖了。”

一时间,元寿心乱如麻:“这可如何是好?”

武川盟创立初衷,是关陇贵族三大派打算联手与皇帝博弈,某种程度上说,武川盟就是一个反隋同盟,而盟主等于是当初的杨坚,皇帝如是知晓这个反隋同盟的存在,别人或许会没事,但是新版“杨坚”绝对要完。

元家争这盟主之位时,向独孤氏、窦氏让出了许多实利,而后为了当好盟主之位,一次又一次的与杨集斗争、并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一经张瑾点醒,元寿发现他们争来了一颗致命毒药。

“最好让贵家主与独孤家主、窦家主坐下来,开诚布公的详谈一番。”张瑾向元寿说道:“我们手中也有他们不少罪证呢,若是他们无意决裂,请他们最好约束好李渊,休要做出什么引人误会之事。若是他们态度恶劣、不想维持目前的默契,大不了玉石俱焚。”

这便是各有把柄的好处了,这玩意到了关键时刻,比什么姻亲、什么誓言都实在。

“嗯,目前也只好如此了!”元寿稍微安心了一些。

【注:从史上看,翟让就是这种性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