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17章:人心不足蛇吞象

大隋主沉浮 第217章:人心不足蛇吞象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拓跋宁丛为首的党项羌,他们内附大隋之后依然野性未改、好吃懒做,以掠夺百姓的劳动果实为生,当他们将本地羌人凝聚成一股势力之时,竟然胆大包天的在开皇十六年进攻会州,由于此事已经瞒无可瞒,终于惹来了朝廷大军的报复,经过一番血腥镇压,兵败的党项羌纷纷降附,并遣子弟入朝谢罪,然后老老实实的接受朝廷安排,迁徙到了边州洮州,但是这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了不久,又开始为祸地方。

本来,他们为祸的是洮州,与渭州百姓关系不大,可是杨集取得辉煌的战果之后,对治下羌人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态度,党项羌不敢在洮州作恶,但又不愿接受凉州执行打散分居政策,于是慢慢向渭州这边迁移,再加上凉州的“四等人”政策,直接把党项羌划为二等人,致使拓跋宁丛为首的党项羌十分愤怒,以祸害地方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利益诉求。

拓跋宁丛在会州被朝廷打败以后,长期吞并洮州边境、山区那些实力弱小的羌人部落,使他势力迅速扩大。经过七八年时间的蓄势,势力迅速壮大。已经由进入洮州定居时期的几千户人家猛增到两万多户,人口足有十三万之多,可战之士少说也有四万余众,如此一来,又使拓跋宁丛野心暴涨、蠢蠢欲动。在向大隋王朝装孙子之余,另外又借助地势之便,与吐谷浑眉来眼去。

而吐谷浑为了扶持这支身敌视大隋王朝的势力,每年都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资助,使拓跋宁丛军队的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再加上他又和大隋的世家门阀有生意往来,使其财力、粮食也十分充足。

目前来说,拓跋宁丛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在洮州、秦州、渭州、成州交汇之处。这里是秦岭倾斜向北的山区,就算是朝廷大军想来对付他,也要好生掂量掂量,更不用说地方上的州兵了。

当杨集大队伍进入秦州那一刻起,拓跋宁丛便已经把他们视为盘中餐了,尤其声势浩大的粮食、军械车队,使拓跋宁丛眼睛都红了。

更让他欣喜若狂的是,洮州、廓州等地的隋军纷纷出动,前往吐谷浑对峙的军堡中坐镇,而吐谷浑为了防止隋军入寇,同样加强了边境的兵力。敌我双方如今相互牵制,大战一触即发,哪有什么像样的军队援助臃肿前行的杨集军?

如果击败了杨集,不但这些物资是他的,而且还能以此辉煌的战绩震慑周边羌人,迫使他们投靠自己,进一步壮大党项羌的实力。

至于大隋王朝的反应,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如果杨坚派大军前来围剿,他们只需往山区一躲便可度过危机,等到杨坚不耐烦了,再给他一个面子,俯首称臣便是。

隋朝斥候打探的五千名马贼,正是拓跋宁丛的前军。而在杨集入住武山镇之际,拓跋宁丛亲自带领的一万五千名青壮已经翻山越岭而来。

大帐之中,拓跋宁丛正与麾下将领边吃边议事。

拓跋宁丛坐在主位之上,一边喝着美酒,一边随意的应和着众人,望着各部首领的眼睛,微微有一抹神光在闪烁。

他在开皇十六年年兵侵会州,是因为他之前向杨坚提出了和亲要求,希望从中获得武器装备和金银、粮食、家具、铁器、种子、医药、工匠等等,在他的计划之中,如果杨坚答应了,便步步蚕食河湟地区,到时候于内扩军、于外联络吐谷浑,造成占领河湟地区的事实。然而杨坚根本就没有理会他的诉求。

之后才有了拓跋宁丛兵侵会州之事的发生,只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十分残酷,那一仗不仅好处捞不到,还被隋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也是那场全军覆没一般的大战,使拓跋宁丛意识到党项羌与大隋王朝的差距;迁移到洮州山区以后,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孙子,并借助大隋王朝的威望,吞并周边的羌人部落,这一连串的兼并,让追随他的各部尝到了真真切切的甜头,使他的拥戴者越来越多、威望日益高涨,而党项羌内部子民也因此更加团结。

吃过大亏的拓跋宁丛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没有雪耻的机会了,可是弥漫在隋朝和吐谷浑上空的战云、凉州各州军队纷纷登上高原的现状,让拓跋宁丛胆大也大了起来。

他就像一头狡猾的恶狼,这些年不断向大隋做出试探,本地官员越是软弱、他越认定大隋王朝外强中干,因之贪心也越来越大。而慕容伏允恰恰在这个时候派来了使节,吐谷浑要跟他一起瓜分凉州。

对于慕容伏允的提议,拓跋宁丛认真考虑了很久,他觉得大隋王朝虽然空前强大,但是从古至今的中原帝国即便再强大,他们的首要之敌始终是北方、东北方,而这片土地始终是羌人说了算,就算是现在的大隋王朝,他们的敌人也仍旧是东西突厥、高句丽这种光芒万丈的国度,而在这一边的主要之敌也是吐谷浑,而不是党项羌。他跟在吐谷浑屁股后面喝汤,问题并不大。

党项羌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各个部落现在虽然以他马首是瞻,但他的计划要是不符合大部分部落的利益,多数部落首领都会表示反对,所以他耐着性子说服众人出兵,但这还不够,只有让大家看到胜利的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能在即将发生的大战中竭尽全力。

他眼看着众人酒兴渐高,而他也斟酌好了说辞,这才抓起一张毛巾擦了擦油乎乎的大手,起身微笑道:“各位静一静,我有话说!”

拓跋宁丛这一开口,正在说笑的各部首领都安静了下来,纷纷向他这里看来。

拓跋宁丛笑吟吟指着心腹爱将骨咄支,说道:“前番咱们趁着杨集和突厥打仗之际,以马贼的名义攻打洮州、渭州边城,各个部落都大发其财。骨咄支你别的都不要,专门掳夺精于农耕的人,足足抓回来了四百多名农夫,旁人当时还笑你傻,可是你后来让那些农夫帮你开荒种田,每年都有了不错的收成,你的部落也因此吃喝不愁,现在看呐,你是最精明、最有眼光的人。”

骨咄支捧起酒碗,笑着说道:“我的领地内有一块地方适合种植,我当时觉着与其抢一些用完就没有了的金银,倒不如抢一些会种庄稼的农夫,后来一箭之地的庄稼果然可以养活几十户人家。不过我当时虽然抢到了农奴,却没有粮种和农具。正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大渠帅给了我很多农具、粮种,我这是托了了大渠帅的福,我们整个部落都铭记您的恩情呢!”

拓跋宁丛满意一笑,他微笑的摆了摆手,说道:“各部信任我、拥戴我,我才当得了渠帅。所以让族人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拓跋宁丛应尽的责任,没什么好谢的。”

说完,拓跋宁丛又转向另外一名爱将说道:“米擒默咄,我听说你前不久从雪山羌那里掳了一对孪生姐妹,这双姐妹年方十六、人比花娇,你真是艳福不浅啊!等我们打了胜仗,回去好好干,让她们给你多生几个狼崽子,将来咱们就能多出几个你这样的好汉子!”

米擒默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此人作战勇猛,但却拙于言辞,他听了拓跋宁丛的话,只是嘿嘿地笑了起来,一脸憨态的挠着后脑勺。他的这种神色引得其他部落首领一阵哄笑,不少人开起了他的玩笑。

“我还有两件大事要跟你们商量!”拓跋宁丛又朗声道:“首先是慕容伏允派了使节来,邀请我们出兵与他们凉州,事成之后,河湟大地都归咱们所有,他们只要河西走廊,你们觉得如何?”

众首领俱都一怔,他们交头接耳地讨论一番,一名首领拱手说道:“大渠帅,咱们在大隋和吐谷浑作战之时咬它一口不成问题,可是我们一旦占有大隋的国土,恐怕大隋不会善罢甘休了。”

另外一名首领附和道:“是啊大渠帅,我们的长处是在山中作战,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皆非我羌人儿郎所长。要是我们侵占河湟地区,恐怕难敌朝廷的反扑。”

两个部落首领头这么一发话,帐中就像捅了马蜂窝一般,各部落首领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些表示支持、一部分人反对。

而实力仅次于拓跋宁丛的费听隆因为双方是亲家,轻易不愿反驳拓跋宁丛的意见,但是费听隆也不认为党项羌有能力夺取大隋王朝的领土,所以他采取一个折衷之策,既赞同袭击杨集之后袭击兵力空虚的洮州,但他不赞成占领,而是掳夺些物资和人口就收手,然后丢下吐谷浑去应对大隋王朝的怒火和报复。

当费听隆把意见一说,反对占领大隋国土的部落首领便都向他靠拢了。

拓跋宁丛一直微笑聆听,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又或者是和稀泥,他都没有反驳。他这么说,其实只是想弄清楚大家的真正想法、顾虑所在,同样也是考验考验大家的才智。直到大帐之内的争辩趋于安静,他才说道:“你们的顾虑我已经明白了,你们是担心我们即便占了河湟地区守不住,与其劳心费神的做无用功,不如掳了人口米粮就走,是不是这样?”

见反对者纷纷点头,拓跋宁丛又说道:“其实我本来的想法是和你们是一样的,那我为什么改变这个想法了呢?”

拓跋宁丛的目光徐徐扫过众人,见众人都屏息静听,才继续说道:“因为隋朝之内也有很多人反对圣人可汗,这些人的势力足以动摇大隋王朝的的根基,他们都在偷偷悄悄的与我联络。他们答应我:只要我们占领河湟地区,那他们就给我们送来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钢铁、铁器、农具、种子、药材、农书、医书等等。如果我们毫不作为、体现不出我们党项羌的价值,他们凭什么资助我们?如果没有他们的资助,我们又如何壮大、如何统一诸羌、如何建立我们羌人为主的国家?”

听着拓跋宁丛充满霸气和野望的三问,一些首领只感到热血沸腾、热血澎湃,恨不得提刀上阵;而像费听隆这种比较理智的人,则是皱眉不语。

“费听酋长,你认为我的说法如何?”见无人答话,拓跋宁丛便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亲家。

费听隆叹息一声,起身说道:“渠帅说的这些人,恐怕只是拿我们当刀使用,根本就不想兑现承诺,要是我们上了他们的当,把辛辛苦苦的积累起来的家底败光,恐怕不用圣人可汗出手,这些人就会想办法拿我们的人头去邀功。”

说到这里,费听隆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渠帅,我们族中四万多名青壮和拥有几千万人的大隋王朝比直来,实在是微不足道。隋朝那怕是用四十万拼光我们这四万青壮,他们也没有伤到根本,可我们这四万青壮败光了,那我们就完了。”

费听隆所说之言,拓跋宁丛如何不知?只是他已经年近六旬,若是此时再不作为,他担心这辈子看不到党项羌壮大,担心自己的后人驾驭不了各部首领。他沉默了半晌,皱眉问道:“依费听酋长之言,难道我们就这么放弃了不成?”

费听隆摇了摇头:“渠帅所说的,实在太过遥远了。我们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眼前的杨集,我认为我们打赢这一仗,立刻见好就收!等到大隋和吐谷浑决出胜负,再作决断也不晚。如果我们过早表态,而吐谷浑又败了,大隋第一个收拾的对象,一定是我们。”

拓跋宁丛见到心腹首领都没有反驳,显然都认同费听隆之论,便默然点头,说道:“也罢,那就依费听酋长之言。”

费听隆松了口气,问道:“但不知渠帅所说的第二件大事是什么?”

“我们此一次另外还有四千名援兵。”拓跋宁丛淡淡的说道:“这是欲与我们合作的人,派出的精锐之士。他们会在我们与杨集作战之时,袭击杨集大后方。”

费听隆苦笑道:“还是利用我们打头阵啊?”

拓跋宁丛眼中的不悦之色一闪而没,说道:“他们只是帮我们打,至于杨集那些物资尽归我们所有。”

“如此就好。”费听隆点了点头。

“……”这一回,拓跋宁丛的脸色都沉了下来,他不想再与这个亲家说话了,黑着脸向众人说道:“按照杨集的行军速度,明天将会在鄣县鄣川城落脚,我们明天就在彰县袭击隋军。早点休息,别喝醉了。”

说完,起身便走。

径自去后帐与到访的元敏、元朗商议明天的作战安排,以及物资归属等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