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十六章 风雪来客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十六章 风雪来客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两队骑士可谓是日夜兼程,其实从阳翟出发,到南阳更近一些,按照高夜的推算,估计年前就能有回音。至于去往琅琊的那一队人马,估计得等到年后才能回来了吧。反正诸葛亮有八成的可能性在这两个地方中的一个,自己现在就是急又有什么用?两辈子活了六十年,高夜早已经学会了什么叫做淡定。

寻找诸葛亮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不过甄宓的家眷到达颖都这样的大事,高夜就不能不上心了。说起来这一路上甄家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甚至说有一些迷茫。古人都讲究一个故土难离,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更是难以说走就走。毕竟他们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产业、关系都在中山,背井离乡真如无根之浮萍。可是这一次他们不走不行了,甄尧在邺城做了天大的事,甄宓又成了高夜的侧室,袁熙战死,袁绍败退,甄家不走,绝对会成为袁绍的出气筒。

在这一点上甄俨还有些拎不清,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若不是他母亲张氏大发雷霆,直言呵斥,最后一言而决的话,只怕现在的中山甄家已经是家破人亡了。这些事情都是甄尧跟高夜讲的,毕竟甄家落户颖都,高夜这个做女婿的总要登门拜访一下的。虽然甄宓是侧室,可甄家毕竟是大户,该有的礼节断不可少。甄尧就是为了这事,专程跑到阳翟来的。说起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就连甄尧也是忍不住的哀叹,就差一点点,中山甄家就要荡然无存了。

甄俨虽然有些才华,可是为人却有些迂腐,“只能做个五经博士”就是高夜对他的全部评价。朝堂如战场,政治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他这个脑子若是担任要职,高夜觉得,就算是在影视剧里他也绝对活不过十分钟。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袁绍大败总要有个借口来做遮羞布的,许攸、甄尧自然是绝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怎么可能放过甄家?况且甄尧这一次真的是把天都捅破了,那可是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啊!不说那些谋士、武将,就连袁绍他自己的家眷都落在了曹操的手里,不把甄家来一个斩尽杀绝,如何能平息这些人心中之痛?甄俨妄想着和弟弟撇清关系,继续留在中山,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袁绍新败,钱粮不足,诛了甄家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甄家几代人的家产,如此一举两得之事,袁绍怎么可能会放过甄家?

好在甄家的老太君还是一个明理之人,看过了甄尧的书信当即就决定举家逃亡。甄俨表示了一下反对,就被老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或许这是甄俨第一次见到母亲发怒,居然是这般的可敬可畏吧。可能甄俨直到现在还有些活在梦里的感觉,不过一夜之间,他的整个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袁熙的二舅哥一跃成为了高夜的二舅哥,从战争战败的一方一下子成了战胜的一方,最重要的是他甄家家主的位置如今也不得不让给自己的弟弟了。他甄俨虽然迂腐,可是心中也一样明白,到了曹操这里,甄尧才是他们甄家之中真正有话语权的人。就凭他配合高夜夺取邺城的这个功劳,如今已经是亭侯的存在,不是甄俨这个河北小吏可以比的。

高夜不知道他甄俨此时的心情如何,毕竟人生最难的便是失去。不过高夜现在的心情可谓是大好,都说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一大喜事,尤其是葛玄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故交,更是喜上加喜。如今是年关将近,这几日又是风雪交加,也不知道他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书院。但他既然来了,金樽清酒,玉盘珍羞那是绝对少不了的。虽说修道之人向来是餐风饮露,只可惜到了高夜这里,不喝一斤酒,那是绝对没法下桌的。

甄尧作陪倒是还好,别看他商贾出身,可是学识却也不差,和葛玄谈论道家典籍,也是头头是道。至于坐在一旁的其他小鬼,除了曹丕、曹植还能卖弄一下学问之外,曹彰、高温和郭淮都只能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而已。尤其是曹彰、高温两个小鬼最是郁闷,因为开席之前高夜就明令禁止他们两个不许喝酒。没办法,上一次的教训实在是太深,高夜可不想他们两个今天喝大了又闹出什么事情来。尤其是高温,他要是喝多了,蔡琰还不得跟自己闹翻天啊。

可即便如此,葛玄对上高夜和甄尧,也没什么胜算。“神通广大”的方士到最后还不是醉倒在了桌案之上。用高夜的话讲,世外高人也是人,饿了要吃饭,喝多了也会醉,否则哪有天蓬元帅醉酒调戏霓裳仙子的故事?

只不过高夜自己也喝的有点多,一时嘴快,哪里会管这个故事还得要个一千年才会出现,因此高夜的话一出口,反倒是让下面的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曹植,别看他喝了一点酒,可还绝对清醒,再加上他对这种神神鬼鬼的故事颇为喜爱,此时耳听得一个自己没听过的故事从高夜的口中说出,哪有不追问的道理。

不过葛玄已经醉倒,酒宴也就到此结束了,自知失言的高夜也只能招了招手,示意高温扶自己回去。曹植还想再问,却被曹丕拦了下来。别看是亲兄弟,曹丕确实是比曹植要稳重的多,心思也活泛的多了。

高夜第二天醒来,自然对此事已是没了什么印象,葛玄直到日中这才从床上爬了起来。高夜的美酒好喝,可不是那么好受的。在高夜的书房里连饮了三杯清茶,这才开口和高夜叙话:“明曦啊,你这酒是愈发的甘醇,只是这后劲也太大了,我到现在还是晕晕乎乎,或许这等美酒,只有家师才能消受得起啊。”

高夜闻言却是哈哈一笑道:“等你走的时候,我多给你带点,你也好带去给你师父尝尝。如今于吉于道长就在书院之中宣讲道学,你师父道行高深,就没有来我书院讲学的想法么?”

葛玄闻言却是摇头苦笑了两声道:“家师自从赴了你的十年之约以后,便遁入大山修行去了,别说你没见过他,我都没见过他。不过家师在进山之前曾和我言,他要潜心修道,二十年后当再来与明曦你相聚。想来二十年后家师便可脱胎换骨,得证大道了吧。到时候明曦你若是没有好酒款待,只怕家师要失望喽。”

高夜顿时大笑了起来,摇着头道:“只要他肯来,我窖藏三十年的美酒,保管他满意。要是他愿意在我书院讲学,这些美酒我就是都送给他又有何妨?倒是你,这漫天的风雪,从江东跑到我书院来,不能只是为了蹭酒喝的吧。”

葛玄摇了摇头道:“我哪次喝醉酒不是被你逼得?我一个江东人,你一个并州人也好意思欺负我。”说到这里忽的面色一正道:“我这一次来,确实是有事所求,你也知道,江东孙家对我们这些方士一向没有什么好感,于吉也算是有道高人,还不是被孙伯符逼得不得不远走他乡?他能在书院占据一席之地,也算是他的造化了。我葛家虽是丹阳望族,可也是备受打击……”

眼看着葛玄就要长篇大论,高夜不由得一阵头大,急忙打断道:“说正事……”

葛玄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随即言道:“我侄儿葛悌,自幼聪慧,家兄甚是爱之,今年年方十五,对于儒道典籍可谓是了熟于心。如今书院之名,早已传扬天下,我前几日归家,家兄便托我来书院走一遭,好让我这侄儿能有名师教导……”

葛玄说到自己的侄儿的时候,高夜就已经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凡是要说正事之前,总要长篇大论的扯一堆闲篇来作为铺垫。入世之人如此,没想到出世之人也是如此。自己自认为和葛玄的关系还算不错,没想到在葛玄眼里,自己依旧算不得近友啊。

不过葛悌这小子能进入书院就读,高夜还是乐见其成的,谁让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葛洪呢?况且葛悌此人虽在史书中记载不详,可是葛洪在《抱朴子》中倒是对他有过不少的描写,就连葛洪的祖父,葛玄的哥哥葛奚也有着详细的介绍。在排除掉美化自家先祖的干扰因素之后,高夜觉得葛奚、葛悌这父子俩也算是一时之选。如今葛悌想要进书院,自己也没有什么理由阻拦。

尤其是眼看着葛玄这个世外之人,为了自家的子侄劳累奔波,也让高夜生出了无限的感慨。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这个世上又有哪个父母不会为儿孙做牛马呢?只是当蔡邕义正言辞的告诉自己,不许再随意招收子弟进入书院的时候,高夜才发现,自己在书院这两个月的时间,居然已经在不经意间开了这么多的口子。自己才说过选才要公平公正,自己就又打了自己的脸。

不过蔡邕这一关好过,只要自己保证再也不这么干了,也就算是过去了。只是让高夜没想到的是,曹植这几天仿佛是着了魔一般,一直追问着高夜有关于天蓬元帅的故事。尤其当于吉站到了曹植身后的时候,高夜这才意识到,对于道教来说,每一个神话故事,尤其是像高夜这样的人说出来的故事,都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