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蒸汽织布机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七十七章 蒸汽织布机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0:23 来源:笔趣阁

“让他进来。”

徐弘基愣了一下,有些意外,但还是让他进来了。

不一会儿,徐孚远走了进来。

“小侄拜见公爷。”

徐弘基没起身,指了指椅子示意徐孚远坐下。

“世侄怎会在此?”

“小侄今日来南京访友,夜晚无事,就跟几个好友一起到这秦淮河上逛逛。这不听说公爷在此,特来拜会。”

徐孚远今年三十有二,生得相貌堂堂,风流倜傥。加之腹有诗书,家境殷实,历来是烟花场所的弄潮儿。今日在好友家的园子里饮宴一番后觉得不过瘾,就一起来到了秦淮河,准备找个花船巡巡乐子。没想到凑巧碰到了徐弘基也在,自不会放过这个亲近的机会,前来拜会。

“有心了。我为你介绍,这位是环球商贸的李掌柜。”说罢指了指李劲波。

“可是做海贸的那个环球商贸?”

“正是在下。”李劲波也拱了拱手。

“李掌柜大名,如雷贯耳。”

徐孚远没见过李劲波,但是不妨碍他听过李劲波的恶名。此时见到正主,言语间便又些不明的意味在里面。

“比起徐氏在松江的威望,不值一提。”

李劲波针锋相对道,他知道自己在这江南一带算是声名狼藉。别人不待见自己也属正常,不过无所谓,又干不掉他。

“公爷,小侄的好友还在那边等待,我就不打扰了。明日再到府上拜会公爷。”

“去吧。”

徐孚远走后,徐弘基笑着对李劲波说道:

“你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了。”

“公爷说的是臭名昭着吧?”

“哈哈哈,来,喝酒。”

徐氏是松江,甚至整个江南的望族。

所谓望族,就是指在地方上地位崇高、声势赫赫、堪称雄视一方的大姓。而其中那些簪缨不绝、名震遐迩的显贵宗族,则为通常所说的名门望族。

至于望族崛起的真正原因,则主要是因其具备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当下,只有当官才能迅速地提高政治地位、次啊是聚集大量财富的捷径。

因此,归根结底,当下所有的望族基本上都是科甲出仕起家的官僚缙绅、乡绅等封建士大夫支撑起来的。

而支持松江府望族的士大夫大致分为四种:

一、出身于世代官宦世家

二、出身于“文化世族”之家

三、由务农耕读起家

四、由经商、行医和手工业等劳动者家庭出身

而徐孚远的曾祖,徐阶就属于第三类。

根据徐阶在《徐氏族谱》旧序中说,其祖先原住华亭县小贞徐家浜,世代务农,祖父还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入赘到同邑一个姓黄的人家里做了“赘婿”。

直到徐阶的父亲这一辈才开始发迹,但也仅仅是在宁都做了个县丞。但后来徐阶高中探花,这一切就发生了改变,从翰林院编修,到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最终扳倒严嵩成为首辅,位极人臣。徐阶的地位越来越高,而随着徐阶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让徐家在短短几十年内急剧膨胀成了一个人众势大的名门望族。

徐阶有三子一女,长子徐璠有十一个儿子,四个女儿。次子徐琨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三子徐瑛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他的三个儿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妻妾成群。所以到了徐阶晚年,仅他这一脉,他已经有了十九个孙子,十个孙女。

徐阶兄弟四个,他排第二。

老四徐陟后来也成了进士,当了官。而刚刚进来的徐孚远就是徐陟的曾孙。

徐阶这个人有些一言难尽。

他最令大家所熟知的事迹就是,搞掉严嵩父子。但他当了首辅之后,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还清理了盐税。

景王死后,他上奏将景王霸占的数万顷田地给了百姓。

可是,他自己家有四十多万亩地啊。

徐氏一族到了此时,算是极盛的状态,自然会走科考这一条路。徐孚远算是眼下徐家最有希望考中进士的人了。

至于为什么对李劲波如此嫌恶,则来自于李劲波代表的环球商贸。

自从刘香带着手下来到松江后,这些沿海的商人的日子就不太好过。因为干儿子的死,刘香特别仇视这些松江本地的乡绅,对他们的货船给予了最周全的照顾,只要你敢出海,那就是一个字。抢!为了把生产出来的货物卖出去,他们不得不从更远的山东出海。

若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无外乎路上的成本高一点。只要提高价格就行了。毕竟松江素有“

绫布二物,衣被天下”之称,生产出来的东西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是有市场的。

可他们发现他们想的太简单了。被刘香抢走的货船很快便挂上环球商贸的旗帜出海了。货还是原来的货,价儿还是原来的价儿,只不过换了个主家而已。

这样一来,他们的东西自然就卖不出去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赔本大甩卖。二、打死刘香。

第一条路他们不愿意,第二条路不可能。

弄不了刘香,自然就将仇恨转移到环球商贸的头上。

环球商贸的名号算是烂了大街,富商们恨不得把李劲波抓起来给煮了吃了。

他们不是没想过弄死李劲波,结果发现,此人身边的守卫力量非常不简单。不但滴水不漏,还差点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之人。再加上传言此人后面有更厉害的人物,所以没人敢轻举妄动了。不敢动归不敢动,但不妨碍过嘴瘾。每次有人提起环球商贸李劲波的大名都要咬牙切齿地骂上一番。

徐孚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知道了李劲波的大名。

徐家也有布匹生意,而且规模不小。自然而然地也收到了不小的冲击。

徐孚远在家中长辈那没少听到李劲波的恶名,视作仇寇。此时见了面,又怎么会有好气。

“我听说福建郑芝龙那边,只要每年向他交一部分银子,就可以受到他的保护,可有此事?”徐弘基突然想起有这么一出,开口问道。

“是有这么回事儿。”

“那为何刘香不效彷郑芝龙,也收点银子当保护费?这江南市镇,种棉的,种桑养蚕的,可都指着这过活的,一年两年还好。那些商人也就算了,长此以往,百姓可真的活不下去了。到时后面再有人一扇动,出了乱子可就麻烦了。”

李劲波点了点头,沉默了。

这事儿他也做不了主,一切都是听从的上面的命令。这两年他没少收购百姓手中的棉花和生丝。虽然不知道收这么多放着干嘛,但既然是上面的命令,他就要无条件地执行。

“公爷,还是那句话,时机到了,自然一目了然。”

“哈哈,这话可听你说了不少次了。”

“快了。”

“快了?”

“快了!”

“那我拭目以待。”

第二日,魏国公府上穿出消息,往后环球商贸的事儿,不要再登门。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连魏国公都不管,这环球商贸到底是要干嘛!

这就是徐弘基的聪明之处了,按理说他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国公,世袭罔替,顶级勋贵。一个小小的李劲波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之所以愿意折节相交全都是因为李劲波背后的太监徐应元,徐应元背后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这两年他把一切跟环球商贸有冲突的生意全停了,就是不想触这个霉头。

外界传的风风雨雨,江南的明星企业,环球商贸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运转。工厂见地很快,在李劲波丰厚的金钱攻势下,可谓是一天一个样。

而另一边,吴又可坐着蒸汽轮船回到了京城,面见了朱由检。

“吴大使,此去台湾,一路辛苦了。”

吴又可晒黑了好多,加上原本就瘦,此时看起来更是像个竹竿。不过精神头倒是非常好。

“劳烦陛下挂牵,臣一切都好。”

“不过,朕召你回京,却是另有一件事要你去做。恐怕,你还要出趟远门了。”

“陛下请讲!”

“山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