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齐皇 > 第603章 结局

战国之齐皇 第603章 结局

作者:我们的星辰大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8:42 来源:笔趣阁

其实,按照原本的设想,这部小说应该是有300万字的,但是作者由于身体和家庭原因,确实是没有办法再按原来的计划进行了,所以只能中途腰斩。

目前才只进行到第四卷,按照原本计划,应该要写七卷,后面还有三卷大概150万字剧情,但现在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首先,作者很感谢各位读者的陪伴,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能坚持到现在。

这部小说呢,肯定不算精品作品,正如同我一个朋友说的,一本小说的好坏作者自己心里有数。

但是呢!这本小说在创作的时候就是按几千元书来的,他绝对是对得起这个售价,不过实际上这本书每月的收入连百元都不到(所以说这本书是物超所值的)。

作者目前正在番茄全力更另一本帝业,那么只能把齐皇腰斩了,虽然真的很遗憾,但是没有办法。

齐皇和帝业,只能二选一,前者是情怀,后者是生活,在这里坐着说一句抱歉。

简单把后述的剧情发展一下(本来想直接太监的,但是妈妈说,做事要有始有终)。

主父鸿攻击楚国失利以后,大司马田谦抱病出战,最终于郯城大破楚将项燕,但是田谦也在返回临淄后不久病亡,田谦死后,齐王假追授其为元帅(齐国元帅对标的是秦国的彻侯,但他本身更像是一种荣誉,能被授予元帅的人非常少,几乎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并为其举行盛大国葬。

黄池之战,李牧再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与秦军战成平手,这一战结束后,双方统计战果。

联盟国损伤共十万三千二百,同盟国损伤十三万七千,以齐国主导的同盟国战损比远大于联盟国,但是这一仗,秦国并未能完成战前的既定目标(歼灭盟军主力寻机令魏国屈服)。

这一战联盟国赢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而同盟国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黄池之战结束的同时,对燕国的战争也落下帷幕,齐赵两国一路打过方城直逼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求援无望的情况下,被迫向齐赵两国投降,并将燕国一半国土割让给齐赵两国以此获得喘息之机。

另一边,闽越国。

文略再度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对楚国节节消耗,但这一次楚军早有准备,经过一年的激战下来,闽越一直被推到都城,亡国在即。

恰好这个时候,项燕兵败郯城,燕国投降的消息传出,庄辛为了防止齐军深入楚国,只好放弃以得战果,率兵退回江东,闽越再次逃过一劫。

大战结束以后两年,天下平安无事各国都在舔伤。

两年以后,齐王假十二年春,吕不韦编纂了数年的《吕氏春秋》正式完成。

同年,秦国爆发嫪毐之乱,最终在齐王假的帮助下,嬴政顺利平定叛乱,嫪毐被车裂,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嬴政所杀,嬴政欲杀赵姬泄愤,在齐王假的劝说下,嬴政最终宽恕赵姬,并将赵姬迁移到雍城居住。齐王借着这次嫪毐叛乱,在咸阳扶植了大量亲齐派,嬴政也有心使用这些官员与吕不韦进行抗衡,亲齐派实力在咸阳迅速壮大。

齐王假十二年六月,魏国前相国段干子在门客翟让的挑唆下,发动叛乱,段干子等人打出清君侧的口号,意在铲除信陵君,重新夺取魏国最高权力。

这一次的叛乱,事先毫无征兆,以至于信陵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能带着魏王逃离大梁前往信陵避难。

信陵君与魏王逃走以后,信陵君迅速调整全国兵力准备平叛,段干子大为恐惧,慌忙向秦国求助。

嬴政与吕不韦商量以后,决定出兵援助魏国,在秦国决定出兵的同时,齐王假也命令援军向魏国开进。齐秦两国因为魏国,又一次进入大战的边缘。

好在这一次,信陵君利用自己的众多门客迅速平定叛乱,并生擒了段干子、翟让,最后经过审问,翟让就是由应侯范睢安排在魏国的卧底,代号“灰鼠”。

段干子之乱被平息以后,正在向大梁进军的王翦认为已经失去干涉的机会,迅速带领秦军逃离魏国。

事后证明了王翦的决策是正确的,信陵君扑灭叛乱后,迅速控制了大梁,并在齐军的帮助下,布置好了口袋单等秦军来到。

王翦的睿智,拯救了险些落入口袋中的秦军。

齐王假十三年,田假前往邯郸与赵王会晤,当天赵王在宫中安排了一场家宴,宴席上赵王命缪贤带着内侍李飞、王绞、张布等七人妄图在宴席上刺杀田假,最终齐王假有惊无险的逃过叛乱,缪贤等人在事后皆被处死。赵太后韩语由于惊吓病重,田假震怒之下意图废掉赵王嘉,韩语弥留之际求田假不要废掉赵嘉的王位,田假答应,而后韩语病逝,韩语之死深深的打击了齐王假,田假因此一病不起,数月不能理政。

收到赵太后病逝以及齐王病重的消息以后,楚国联合秦国,再度发起对齐赵两国的攻势。

这一次两国的计划是由秦国攻击赵国,在合适的时候燕国将配合秦国对赵国的攻击,两国共同会师邯郸,而楚国则是在齐国南部发起进攻,依次牵制齐国的精力,让齐国无法腾出手去援助赵国。

为了打好这一仗,楚王启用了病重的大将军景阳,景阳带病出战,发誓必马革裹尸而还。

此时,正在国丧之中的赵国突然遭受到秦楚两国的侵犯,赵人皆为之震怒,结果愤怒的赵人在李牧的带领下大破前来犯境的秦军,秦将桓齮被李牧所斩。

另一边,由于齐王的病重,齐国上下出现混乱,景阳顺利的攻下了郯城,并围困徐州,就在楚军即将攻克徐州之际,李牧大破秦军的消息传来,听说盟友战败,病重的景阳瞬间吐血,不久后景阳病死在军中,楚军被迫退兵而还。

这一次大战以后不久,齐王的身体逐渐好转,但精气神已经远不如之前,李斯、韩非皆为之忧心。

又两年过去齐赵两国的新法逐渐深入人心,百姓纷纷信服于齐王的统治,在官府的“造神运动”下,齐王受到了齐赵两国百姓狂热的崇拜。

齐赵两国同时实行了义务制教育,所有适龄孩子都要在五岁以后进入官府开设的学堂学习,而所学习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外,所剩余的就是对齐王的崇拜。

在官府耳濡目染的宣传之下,齐赵两国的年轻人,对齐王形成了一种狂热的崇拜。

齐国所执行的制度,引起了包括墨家、法家、纵横家等多家大贤的不满,各大学派纷纷派遣能言善辩之人来到临淄与齐王辩论,最后各大学派分别被李斯、毛遂、王孙满等人所说服,全部铩羽而归,自此以后天下再也无人敢对齐国制度有所议论。

新法大量施惠于民,依靠着每次战争得来的红利,齐赵两国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两国的百姓对新法更加信服。

新法深入人心的同时,齐王假推出了一种“廉价面包”,这种面包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后世的大列巴,但是要更加便捷。

这种面包退出以后,迅速在全国推广,而后齐王实现了自己让全国百姓都吃上面包的诺言。齐王在齐赵两国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不久以后,齐国颁布全新政策,只要有人愿意加入齐国,无论从前是何国籍,来到齐国定居就能够得到良田十亩,并且免税两年,如果将来在战场上为国立下功劳,则可加入齐国的户籍享受所有齐人的待遇,此政令一实施,天下众多百姓纷纷背离自己的国家投向齐国。

赵王嘉眼看着赵国百姓日渐信服于齐国的律法,深感自己的王位不保,于是在嫔妃李姬的唆使下,赵王嘉联合平原君之子赵破齐一同发动叛乱,企图驱逐齐军。

结果齐国早有防备,在易水寒的协助下,赵破奴迅速平定叛乱,赵王嘉君臣皆被齐国逮捕。

齐王假下令特赦了发动叛乱的平原子赵破齐,但将其流放代郡,永世不得回到赵国,而赵王嘉也在这次叛乱后被软禁,其妃李姬因为有孕从而免死,在其生下一子后,李姬被逼自尽。

齐王假十六年,东胡的图安部落秘密派人前往临淄与齐国接触,并且希望能够臣服于齐国,图安承诺,将在将来齐国灭燕时作为内应,以此断绝燕王逃往辽东的可能,齐王假欣然接受。

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图安王将其女玉漱公主嫁于齐王为妾,玉漱公主来到临淄以后,凭借其惊人的美貌,迅速得到了齐王假的宠爱。

齐王假沉迷玉漱公主,开始极少上朝,到了后来甚至一连三个月都不曾上朝,丞相李斯甚为之忧心。

为了劝说齐王不可沉迷于后宫,李斯将积压了半年的政务全部带到宫中,并且暗示齐国各地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动。

然而,齐王仅用了三个时辰就将积压了半年的政务全部处理,并对临淄城中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李斯这才发现,齐王虽然沉迷于后宫,但却一直通过姚贾牢牢掌控着临淄的局势,李斯感叹强主仍在,遂不再管齐王沉迷后宫之事。

齐王假专宠于玉漱公主,时常命其代自己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玉漱公主因而从幕后走向台前,并逐渐被齐人称为:“齐王的影子”。

另一边的秦国咸阳。

韬光养晦多年的秦王政,终于在内侍赵高、上卿尉缭的帮助下铲除吕不韦及其党羽,吕不韦被逼自杀,嬴政趁机将吕不韦的党羽,以及他一手扶持的亲齐派全部铲除,朝政完全落入嬴政掌握。此时秦王政终于向天下人亮出了他的獠牙。

秦王政掌握大局以后,立即做出改革,提拔了许多青年将领,在秦王政的改革下,秦国政局焕然一新。

恰好在这个时候,积劳成疾的魏相信陵君魏无忌病逝。

趁着信陵君亡故之际,秦王政以尉缭为使前往魏国游说,最终尉缭成功说服魏国与秦国联盟。

魏国与秦国联盟以后,秦王有联络楚国,韩国,燕国,以70万兵力伐齐。

这次联军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对齐国的战事,联军的本意是希望减轻赵人的敌意,以此让赵人背弃齐国。

结果赵人听说五国联军伐齐,无不为之愤怒,感受到新法带来福利的赵人,在官府大量的宣传鼓动之下,纷纷踊跃参军,加入到了对五国的战事当中。

赵国下场参战之后,齐国压力大减,而五国联军此时则压力大增,各国之间均出现摩擦,联军开始离心离德。

齐王假看出联军的离心离德,在玉漱公主的建议下,齐国主动释放了已经在临淄当了近20年人质的燕国太子丹,并主动退还了先前攻略燕国的失地,感受到齐国的善意后,又见联盟内部已经处于崩溃的燕王,顺势答应了齐国的求和。

燕国主动退兵以后,联军只剩下四国,齐王以毛遂为使前往楚国游说,在毛遂的游说下,齐国以闽越为代价,换取楚国的退兵。

燕楚退兵以后,联盟被瓦解,各国陆续退兵。

各国相继退兵以后,楚王计划再次讨伐闽越,一举将这个威胁楚国江东的毒瘤铲除,就在楚国准备出兵之际,向韩国借道退兵回国的秦军,在秦王政的指示下,突然偷袭新政。

韩国猝不及防,结果蒙骜父子指挥秦军仅仅只用了三个时辰就攻破了新郑,城破之际,丞相来到王宫劝说韩王逃走。

韩王然此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韩王表示,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韩国的土地,宁死不退。

于是,张平跟着韩王率领王宫卫队与进城的秦军展开激战,最后韩王力战身亡,韩王死后绝望的丞相张平自刎殉国。

张平之子张良在易水寒的帮助下逃出新郑,然后来到齐国。张良来到齐国以后,齐王假命其进入学宫读书,其待遇与自己几个儿子完全相同,使得年幼的张良对齐王感恩戴德。

另一边,秦国灭亡韩国以后,魏国与燕国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两国迫于秦国与齐国的威胁,只好投靠了楚国。

楚国感受到形式的日渐不利,不得不接受魏国与燕国的投靠,在魏国与燕国投靠楚国以后。

齐王假二十年春,齐王以燕王数次背刺齐国为由联合赵国出兵伐燕。

而楚国听闻齐赵伐燕,本欲与魏国联手救援,但唯恐遭到秦国背刺,迟迟不敢出兵。当年五月份,韩地发生叛乱,韩人不服从秦国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秦国一时间自顾不暇。楚国瞅准时机立即会同魏国出兵救燕,因两国之间与燕国不接壤,两国只好把矛头对准齐国。

楚、魏两国共计出兵五十万从宋地攻击齐国鄄城,隐居赵国的庞煖主动来到临淄,请求率兵前往救援,齐王允之,命之率兵三十万解鄄城之围。

庞煖率军到达鄄城后,迅速依托地形,构建了一道防线,做出防御态势。

楚国令尹黄歇几次试图突破齐军防线,但是均未得逞。

双方对峙两月,秦王政突然光速平定韩地叛乱,然后命大将王翦统兵四十万自宛、叶二城进兵伐楚,王翦一路攻城掠地,很快达到了陈都城下,这个时候楚国才反应过来他们上了秦王的当。

此时楚国的防御空虚,陈都很快被秦军攻下,楚王狼狈的逃往寿春。

消息传到鄄城,黄歇手下的楚军人心惶惶,魏军更是起了逃跑的心思。

此时,秦国趁着楚国主力被齐国牢牢牵制,秦王政命王翦继续率兵深入,半个月内连克楚国40城。

与此同时,庞煖也主动率领挑战,请求与楚军决战。

黄歇不敢应战,匆忙退兵回国,庞煖见楚魏联军退走,本欲尾随追击,但齐王认为,这个时候如果重创楚军,得利的必将是秦国,最终黄歇率军安然退走。

收到楚军正借道魏国回国的消息,王翦为了避免后路被断,主动撤兵,然后楚国在损失了陈都以及近二十城后,暂时与秦国议和。

秦楚议和的同时,齐赵联军也已经攻击到了蓟都之下,燕王同时向秦楚两国求救,秦王怨恨先前燕国私自于秦国议和,加上秦王政认为燕国已无药可救,于是秦国不救。而楚国则是因为先前的大战已经元气大伤,楚王无力救燕。蓟都被联军围困半年,城中弹尽粮绝,燕太子丹派人来到城外传信,表示燕国愿意奉上降书,但燕人不愿降于赵国,太子丹请求降书能够单独交给齐王。

齐王假收到了太子丹的请求以后,答应了他的条件,当年十月,太子丹命门客荆轲,带着燕国的降书前往临淄朝拜齐王。

大堂之上,手持降书的荆轲突然发难,准备取下藏在底座里的匕首,结果匕首刚刚被取出,荆轲就被护卫们制住,原来齐王一早就发现了他的阴谋。

荆轲百思不得其解,齐王为何会知道他会行刺?绝望之下,荆轲自刎。

荆轲死后,齐王命人厚葬之,然后听说荆轲行刺失败的太子丹彻底绝望。

太子丹在府中自尽而死,姬丹死后,燕王组织人手试图突围出城,最终燕王带领数百人狼狈的逃往辽东。

燕王喜想不到,他刚刚踏上辽东的地界,还没来得及进城,就在途中被图安骑兵劫杀,首级被送到齐王假面前。

看着燕王喜的首级,齐王假大喜,命人赐地五百里于图安王,图安王不愿受之,力辞。

燕国被灭以后,齐国迅速在燕国的土地上执行了齐法,齐王以轻徭薄赋的手段,迅速笼络了燕地民心。天下大势日趋明朗。

齐王假二十一年,已经40余岁的齐王假与玉漱公主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田恒。

田恒出生以后就得到了齐王假的万般宠爱,这种宠爱让太子去疾深感不安。

当年夏天,齐国正式吞并鲁国,鲁公晦被齐王假封为召国君。

齐王假二十二年夏,楚王完病死于寿春,楚王死后,令尹黄歇在前往吊唁楚王的路上,被他曾经的门客李园劫杀,黄歇满门皆被李园所灭。太子悍继位为王,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成为楚国令尹。

李园成为楚国令尹以后,专掌于楚国朝政,大肆排除异己,诛杀了大批不服从于他的封君,这也为他日后身死族灭,埋下伏笔。

齐王假二十二年冬,秦王与齐王会于渑池,两人共同签订盟约,相约今后齐国得燕国、赵国、宋国、鲁国两淮江东之地,而秦国分得剩余土地,秦齐两国平分天下。

两国签订盟约以后,齐王假二十三年春,秦将王翦率兵三十万吞并河内,一路打到朝歌而止,然后秦军掉头南下围攻大梁,齐王也命王孙满率兵二十万攻略宋地,又命主父鸿率兵十万攻取陶邑、卫国、邺城,在秦齐两国的夹击下,魏国很快处于亡国的边缘。

魏王慌忙向楚国求救,此时李园认为,天下大势已经日趋明郎,在与妹妹李姬商量以后,两人都以为魏国已无药可救。

于是,楚国按兵不动,坐观魏国灭亡。

楚国见死不救,魏国根本无力抵挡秦齐两国的夹击,联军很快会师于大梁城下。

联军在大梁会师以后,王翦以挖掘垣雍渡口为威胁强迫魏国君臣投降,魏王增在权衡利弊以后,单方面宣布向齐国投降。

然而依据盟约,大梁最终要归属于秦国,齐军不肯接受魏王的投降,在绝望之下,魏王在得到秦国承诺的万户侯为代价以后,终于开城投降,魏国宣告灭亡。

魏王增在投降以后,不久便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因为此举大失魏人之心。

此时魏国已经灭亡,依照盟约接下来,秦齐两国将联手对付楚国。

两国在灭亡魏国之后,各自休整一年。

齐王假二十四年春三月,秦王政命大将辛梧率三十万人马沿鸿沟南下伐楚,作为响应齐王假也命老将庞煖率兵三十万出商丘攻略两淮。

面对秦齐两国的夹击,楚国令尹李园非常恐惧,慌忙联合了楚国几大家族以及众多封君抵抗。

在楚国上下全力抵抗之下,秦齐两国的进攻并不顺利,尤其是当年三月份,齐军的主将庞煖突然猝死,齐军群龙无首,正在项城指挥抵抗秦军的项燕闻讯,迅速部署东线的楚军对齐军进行反击,结果齐军被斩数千人,齐军被迫退走。

齐军撤退以后,秦国也跟着退兵,楚国奇迹般的逃过一劫。

带领楚国击退了李园更加不可一世,甚至在私下里李园还定制好了只有楚王能使用的王服,其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为了取代楚王,李园决心要打一个胜仗,以此让自己的威望更上一层楼,此时天下只剩下齐国,秦国以及名义上存在的赵国。

权衡一番后,李园将矛头对准了闽越。

闽越历经多次战事,国内已经非常虚弱,并且按照数年之前齐王与楚王的盟约,齐国不大可能干预闽越对齐国的战争。

事实也的确如此,齐国君臣认为,天下局势已经非常明了,闽越早已失去了它作为钉子的战略价值,一颗失去利用价值的钉子,不要也罢。

齐王假二十四年冬,李园集合了江汉地区的众多封君,又集结了江东的楚军,合计三十万人马,以雷霆万钧之势攻打闽越。

此时,闽越全国能够征集的兵力不过只有三万,在敌众我寡且失去外援的情况下,报劝说文略离开闽越回到齐国。

文略在闽越生活多年早已有了感情,他不愿背弃闽越王,再将族人遣散以后,文略与闽越王决心背城一战。

李园率领楚军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了闽越国都东冶。

楚军围困东冶一年不克,闽越军民誓死抵抗,即便是城中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然而顽强的闽越人宁死不屈。

闽越人的顽强很快传到了玉漱公主耳中,玉漱公主亲自劝说田假,绝不能放弃闽越,若闽越存在,将来齐国攻略江东时,可以减小许多阻力,更何况此时抛弃闽越,齐国必将遭人耻笑。

最终,田假顶着重重压力,命大司马王孙满率兵二十万攻打下邳,齐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淮泗,楚国震动。

与此同时,齐国水师出其不意的从永宁登陆,楚军后路被断,顿时大乱。

闽越军趁势反击,大破楚军,李园狼狈而逃。

闽越之战后,李园在楚国的威望一落千丈,李园的统治日趋不稳,隐隐出现崩溃之势。

齐王假二十五年,秦王与赵王签订合并诏书,赵国正式被并入齐国。消息传出以后,赵人皆为之欢欣鼓舞,只有少部分贵族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痛惜赵国的灭亡。

赵王嘉在合并诏书上签字以后,他被田假册封魏代国君,封地位于齐国东海。

齐王假二十六年夏,楚幽王庶兄负刍联合了景、昭、项三大家族共同发难,三大家族里应外合杀死了已经失去人心的李园,并诛灭其党羽。

然后负刍又来到宫中,杀死了楚王母子,连同被杀的还有楚王的弟弟熊犹,负刍对外宣称,楚王母子并非是他父亲楚考烈王的亲生儿子,他们都是前任令尹黄歇的孽种。

然后,负刍以先王之子的身份,在三大家族的推戴下,顺利继承了楚王的王位。

楚王负刍继位后,秦齐两国本欲出兵问罪,关键时候秦国的华阳太后病故,秦国处于国丧之中无法出兵。

齐王假认为,在秦国无法出兵的情况下,齐国贸然出兵,今后必然会被负刍记恨,最终齐国也未出兵讨伐。

齐王假二十七年秋,趁着秦国处于国丧,防备松懈,韩人再次发动叛乱意图复国。由于先前一次叛乱,秦王政下令处决了众多韩地贵族,加上秦法严苛,韩人皆对秦国的统治不满。

于是这一次韩人主动联络楚国,希望能够得到楚国援助。

急于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楚王负刍立刻命大将军项燕出兵三十万,帮助韩人驱逐秦人。

在楚军的援助之下,新郑迅速被楚国控制,然后楚国扶持了韩王然的儿子韩安继位,韩国复国。

韩国复国以后,魏国也抓住时机,宁陵君魏咎联合了信陵君昔日的门客张耳、陈余等人在大梁发动叛乱。

魏人同样厌恶于秦人的统治,更是对秦法深恶痛绝,而且由于秦王政先前杀死了投降的魏王增,魏人更是厌恶秦人,于是大梁城中魏人在宁陵君起事时,非但不帮助秦军平叛,反而主动帮助宁陵君驱逐秦军。

宁陵君率领魏人与大梁城中驻守的秦军展开激战。

项燕闻讯以后,迅速率兵东进,先是攻克了阻挠他们进兵大梁的中牟,然后进击大梁。

楚军一到,正在城中和魏人激战的秦军瞬间崩溃,然后宁陵君在魏人的推举下继位魏王,魏国宣布复国。

韩魏相继宣布复国以后,两国在楚国的帮助下准备收复失地,秦王政闻讯大怒,秦王政以王翦、蒙骜二人为将起关中之军三十万平叛。

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楚王负刍命项燕必须死守韩魏,项燕认为楚国此时应该保留元气,不应该让楚人的血都流在韩魏,最终项燕不顾负刍的诏令,分别从大梁、新郑退兵。

楚军退走以后,刚刚宣布复国的韩魏再次光速灭国,韩王安被俘后不久被杀,魏王咎不愿受辱,**而死,其弟魏豹在张耳等人的保护之下逃出魏国不知所踪。

秦国忙着平定韩魏的叛乱时,齐国那边。

年仅六岁的公子恒不光能熟读经史子集,更是对齐国的各项律法倒背如流,他的智慧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除了智慧公子恒还兼有勇气。

一次齐王假与群臣狩猎,结果一只豹子突然出现在齐王的马前,群臣骇然,齐王假的几个儿子更是不知所措。

六岁的公子恒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了那只豹子,他的镇定从容,使得齐王假惊异不已,同时也对这个儿子更加喜爱。

齐王假二十八年,陪伴了田假近四十年的魏赢病故,太子去疾闻讯吐血,从此一病不起。

齐王假二十九年秋,秦王为了报复楚王负刍支持韩魏的复国行为,以王翦为将、蒙骜为副起兵三十万自鸿沟南下再伐楚国。然后秦王又以将军摎、司马梗为将起兵十五万顺江而下攻略楚国江汉平原。

秦国摆出了一副要一举灭楚的样子后,齐国也不甘示弱,齐王假起兵三十万命王孙满出商丘再伐两淮。

楚军两线作战难以为继,负刍慌忙向秦齐两国求和,结果两国皆不接受。

绝望的负刍下令征集了包括16岁在内的孩子,楚国全体上下几乎都被动员起来。

这一次楚国集结了六十万大军!这是楚国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

项燕更是使出了全身解数,带领楚军顽强的抵抗齐秦两国的入侵。

尽管这一次,楚国在即将亡国的情况下,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但哪怕楚人已经拼死作战,但面对秦齐两国的夹攻,终究是回天无力。

两年以后,齐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后突破了楚军的江淮防线,攻击到了楚国的都城寿春。

王翦也在此时扫清了西线的楚军,但王翦在攻下六安以后,便停兵不前,并没有要和齐军会师城下的意思。

秦军选择按兵不动,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楚国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在楚国灭亡后天下只剩秦齐两国,到时候两国势必反目成仇。

更何况依照两国签订的盟约,寿春应该归于齐国,王翦当然不愿意用秦人的血替齐人打仗。

此时,寿春总共还有十五万楚军,但外围的齐军有足足四十五万,并且更多的齐军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

楚王负刍已经在齐军围城前逃亡江东,在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项燕不得不向齐军投降。

项燕投降以后,齐王命令王孙满与闽越合力共同扫平江东,在齐越两国的联手夹击之下,绝望的楚王负刍不得不肉袒牵羊向齐军投降。负刍投降后,各地还在抵抗秦齐两国的楚军也分别向两国投降,楚国灭亡。

楚王负刍投降后被封为荆国君,封地则在辽东。

楚国被荡平以后,天下只剩下秦齐两个大国。

齐王假三十二年,齐王假与秦王政在洛邑召开弭兵之会,两人各自祭天称帝,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

这次和会,田假与嬴政相互约定,共同裁剪军备,今后两国和平相处,永不言战,使天下免遭战火。

也是这个时候天下人才发现,原来,当初在大火中消失的九鼎,其中的五个都已经归于齐王。

齐王称帝后不久,齐国发兵消灭闽越,铲除了可能威胁齐国江东的钉子。

此时,齐国众臣一心求战,皆劝齐王尽快对秦国宣战,一统天下。

弭兵之会后不久,秦齐两国内部已经风起云涌,两国由于各自特殊的制度,百姓、贵族、官吏皆一心求战,然迫于两位强主,两国边境也仅有一些小摩擦,始终未爆发大的战争。

就在秦齐两国君主极力避免两国爆发大战之时,两国暗中也在积蓄实力,都准备在对方松懈之时,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其实田假与嬴政这对父子都知道,天下终究是要统一的,哪怕他们这代人没有战争,今后的战争也无法避免。

所以在和会结束后,实际上两国都已经处于备战状态,只是谁也没有勇气去打响这第一枪而已。

齐王假三十五年,和会结束后的三年,天下局势已经风起云涌,到处硝烟弥漫,一场大战已无可避免。

而正是在这一年三月,病重多年的齐太子田去疾病故,田假甚为痛心,下令停朝三日悼念太子。

齐太子死后,储位空虚,田假却并没有立新储君安抚人心,这使得他的几个儿子都看到了机会,就连齐王建的几子,也认为他们有继承太子之位的机会。

于是田升、田玉甚至成蟜几人为了储君之位,各自在朝中联络势力,都想夺嫡,田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始终引而不发。

眼看着齐国的内斗愈演愈烈,诸公子的势力愈发庞大,秦国的威胁也日益严重,李斯几次尚书齐王早立储君。

田假非但不听,反而将临淄禁军的兵权一分为二,一半组成南军,一半组成北军,各自交给田玉和田升统领。

不仅如此,齐王更加专宠于玉漱公主,为了她几乎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齐王已经老糊涂了。

齐王假三十八年,被秦国控制下的魏地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个叫刘邦的家伙到处打听信陵君的墓地在哪,然后这家伙就因为形迹可疑被抓了起来。

远在临淄的齐王假闻讯,居然亲自写信给秦王政,请求将这个人交给自己处理,嬴政也没多想很快同意了下来。

在嬴政看来,刘邦不过一个无名鼠辈,齐王居然对他感兴趣,不是老糊涂了,就是疯了。

齐王假四十年,诸公子皆认为时机已到,田玉、田升分别动用手中禁军,准备抢先一步干掉对方,然后威逼齐王退位。

南北禁军拼了个两败俱伤时,图安终于出手了!

此时图安王带着三千死士加入战场,将南北禁军几乎全数歼灭。

然后田假的老丈人图安王带着三千死士逼宫。

内应江姬打开宫门,很快图安王就带着死士们冲入宫中。

翁婿二人站在齐王宫的台阶前对话,这时田假才知道老丈人的阴谋。

原来从一开始,图安王就计划用玉漱公主迷惑田假,让他沉迷后宫不理朝政,从而让齐国逐渐衰落,但是图安王没有想到,田假并没有因此堕落,齐国反而在玉漱公主的帮助下更加如日中天。

于是,图安王只好改变计划,他利用玉漱公主这些年在手中积攒了权力,秘密发展了数千死士。

直到此刻,已经垂垂老矣的图安王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

但是,图安王做梦也不曾想到,此时李牧会带着新军赶到临淄外围。

田假微笑着把目光看向一旁的玉漱公主,从一开始,玉漱公主就将自己老爸的全盘计划告诉了田假。

最后,图安王束手被擒,田假也并未杀他,只是将他流放于东海,布了他先祖齐康公的后尘。

然后,田假将叛乱的几个公子全部流放,立田恒为新太子。

直到此时,才终于有一些人明白了齐王的阴险。

齐王故意使几个公子相斗,然后引诱他们谋反,再出手将他们平定,这样就能为自己立幼埋下伏笔。

田假立公子恒为太子后不久,宫中传来一则消息,在位40年的东帝驾崩了。

消息传出以后,齐国举朝节哀,就连嬴政也亲自来到临淄吊唁。

夕阳照在波光粼粼的西湖上,一架小船上,一男一女正坐在船头攀谈。

“大王,其实您不该退位,您如果退位,秦齐两国的战争将无法避免。”

“玉漱,你错了,即便我活着战争也无法避免!”

“为什么?”

“意味着天下终归是要统一的!”

玉漱陷入沉默。

“天下早晚要统一,我已经不想再看到流血和战争了,我真的太累了,我想要带着你泛舟西湖,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吗?”

“好是好!但这里距离齐国太近了,我担心会有人认出我们。”

“无妨,接下来咱们去岛夷就好,那里也算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说着田假望向身后的一个男人:“刘邦,你说对不对?”

刘邦直到此时还不明白,齐王究竟为什么要退位?又为什么一定要带着他这个亭长隐居。

算了,齐王的心思岂是他这种人能琢磨的透的。

刘邦想着想着便不打算琢磨了。

只是他很担心,岛夷那边有没有狗肉能吃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