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09章 征辟为议郎

三国归晋 第109章 征辟为议郎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阴德很快就完成了交接,其实也不需要交接,因为他是单车回家,剩下的府库树木不对的不是用于这次平叛就是以前的亏空。犯了这么大的错朝廷都不追究,文直也不想为难他。就算上书朝廷想来也不会有结果。

而当文直拿到河东府库的数据的也是很意外,太守府至少还有一百六十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对于一个拥有二十个属县。七八十万人口的河东来说并不算多。

但是除了用来供养郡吏和郡兵之外,至少还能拿出三四十万石粮食来赈济灾民,按照半年就计算,至少能够养活六万以上的灾民,那么郭太等人想起义就没有那么多的跟随者了。

前太守阴德走得有点凄凉,只有一名小妾和几名徒仆随行,太守府大小几百属吏竟然没有人去送行真可谓世态炎凉。卫宣听闻了,连忙让人追上阴德,给他送去了一些礼物和五十万钱。好歹也曾经为二千石,落得如此下场未免太凄凉了些,还不如直接下狱呢。登阴德回到南阳岂不是也同样丢河东人的脸。卫宣做这些自然也不图阴德回报,好歹君臣一场。

卫宣努力地说服新太守妥善处理杨奉裁撤下来的贼兵的同时,也在为自己为卫家计划,就在这时候朝廷的圣旨又到了!

来宣圣旨的还是之前替卫宣送来别部司马圣旨的小太监,他见到卫宣之后不断地恭喜卫宣。等到听完圣旨卫宣也是懵逼了。

太尉袁槐和大将军何进共举卫宣为议郎,天子嘉其军功许之。

议郎是秦朝设置的一种官职,到光武帝时候同中郎,在侍郎、郎中之上,其指责是顾我呢答对,不需要和其他郎倌一样负责宫廷守卫。其他的郎官归五官中郎将管辖,议郎不在其中属于光禄寺,且有资格参与朝政。

所谓入则顾问天子,出则州郡大吏。说的就是议郎的清贵,虽然只秩六百石,却经常是地方县令甚至太守转任为议郎的。如果是太平时卫宣安心在洛阳呆上几年,混个脸熟想要外放的话稍微活动一下小则大县令,甚至州刺史和一郡太守。所以这个位置一般是用来镀金的。

按照卫宣的资历和名望是够不上议郎的,换成如今的蔡邕还差不多。想来一是因为太师卫肃,二是天子为了奖励卫宣这段时间的功劳,当然这当中处理最大的肯定是袁绍与何进,他们两位谋诛宦官,急切需要卫宣这种年轻敢作敢为,且有勇有谋的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河东上下都为卫宣高兴,卫肃甚至派下人前来通知卫宣让他好好准备早日上京。

神京洛阳自然这个时代每一个士子向往的店,卫宣当然不想错过这样为家族账目为自己刷声望的机会,他没有蔡邕的那样的修养。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必须走出河东,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卫家。神京洛阳群英荟萃,能够在天下大乱之前多认识一些人也是好的,比如此时此刻正闲赋在家的曹老板,比如天下盟主袁绍,还有自己的大姐夫钟繇此刻应该也是在洛阳,还有荀彧之侄荀攸、凉州毒士贾诩此刻也应该是吉百石的小吏,这个时候不结交海灯什么时候。

洛阳是一定要去的,但河东的事情扼要安排好,首先就是战争红利必须尽快转移。由于郭太帮忙,安邑城外的灾民被屠戮一空,卫家的庄园虽然也曾经有一些灾民进去过,但随后的听闻为加护dialing一百骑兵击穿贼兵两次斩杀一千五百多人之后就没人敢在附近徘徊。

等到卫宣先后带人斩杀郭太、王越之后,庄园已经可以做到夜不闭户了。除了上交给太守府的五千万钱,和三万石粮食,其他的卫宣毫不客气的运走了。

其实对于太守问之来说,卫宣带兵平定了贼乱,还能有钱粮紧张这已经很好了。

因为卫宣即将去职别部司马,需要有人坐镇濩泽监督杨奉裁撤军队。卫宣推荐了徐晃作为郡兵司马。对此文直也早有心理准备,不过还需要奏请朝廷。

徐晃来到濩泽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督邮,晃想跟你去洛阳。”

卫宣知道徐晃出资真心,他跟着卫宣去洛阳那就是什么职务都没有了,朝廷的功劳也不可能让徐晃超越卫宣。卫宣可是士族领袖卫家嫡子,是这次平叛的首功。徐晃想跟着卫宣去洛阳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是想给卫宣坐保镖。

“公明,河东未定,杨奉虽然有所收敛,对我卫家也算恭顺,但今后你不可懈怠,需要训练出一支精兵才可能压制他。郡中你想要谁我去跟府君说,卫家的人你随便挑。”

徐晃也知道跟着卫宣去洛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杨奉被招降的情况下。想刘香说道:“如今这城内的军侯都不错,只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留下。”

徐晃的意思卫宣明白,卫宣要去洛阳了,有些人肯定是要跟着走的,比如杜鹏,你让他当郡兵司马他也不干。其他如柏树、刘铭,卫家可能另外有安排他自然不能点将。

卫宣想了想也不为难他,于是将之前跟他说过的自己的一些计划再理了一下。按理说五千郡兵至少需要十个军侯。濩泽城内所有的军侯留下都不够。

卫宣想了想也就不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提醒徐晃要注意队伍的训练,还有就是加强骑兵建设。卫家的三百骑兵是不可能给郡里的,现在郡里只有不到一百骑兵,而且战马都不行。卫宣这个加强骑兵建设太难了。但徐晃这段时间也知道了骑兵的重要性。

接下来卫宣挨个找现有的军侯们谈话,这些家伙自然一个个率先表态要跟着卫宣去洛阳。卫宣心中早有人选,去洛阳最多带百人,领头的除了杜鹏,杨凌算一个,因为他是几人当中唯一读过一些书的额,还有些智谋,关键时刻还能商量一下。王强也想带上,这家伙的跟踪和反追踪能力不错。

剩下的柏树、刘铭回归卫家,统率两千私兵。盐池护卫的陶侃手下也需要增加人手。

剩下的如薛礼、郭业、郑腾、杜冲以及未曾参战的王凯留给徐晃做班底。

而最先到濩泽来挑人呢不是陶侃也不是王凯,而是陈钟,因为他领到了新的任务,组建白虎堂意外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按照卫宣的解释,锦衣卫平时锦衣华服,扮做商人或者士子,跟随卫家的商队和跟随游学到各地建立驻点。负责搜集情报以及帮卫宣拉拢各地名人、猛将。第一批计划两百人,主要活动地点是司隶和豫州。当然洛阳市重点,卫宣不能等自己倒了洛阳两眼一抹黑。

趁着等待杨奉裁撤贼兵陆续送来的日子,卫宣也开始静下心来将卫家库存的兵书结合以往的战例,整理出一系列兵书,就如同后来的曹操和诸葛亮一样,他将这些书整理好之后加上自己的朱姐和分析,以及新式步兵操典、伤兵营建设等形成了文字,然后让人用佐伯纸誊抄了十几份额,包括徐晃在内机会所有的军侯一级的都得到了一份。

卫宣也没忘记给杨奉送去一份。杨奉收到后吃惊之后是感动,连忙派人送了许多礼物,算是两人从相识到相斗到如今的和解卫宣为他所做的一切的感谢。杨奉对于为选的感激是出资真心的,眼见到卫宣并没有在归顺的问题上做文章,而是顺利的出人意料,杨奉也知道朝廷可能有别的难处,但河东卫家的态度肯定能够影响朝廷,杨奉和李乐、胡才的人不一样,不会天镇的以为自己这些人和这些地盘就可以称霸天下,如今归顺朝廷之后依附卫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想来杨奉与卫宣一个有意投靠,一个有意拉拢,关系自然亲近起来也就顺理了。如今杨奉见到卫宣将自己当做了自己人,心中自然会感动。除了礼尚往来之外,杨奉也加快了裁撤速度,因为他也知道越是表现得恭顺得到的好处可能越多。

对此李乐和胡才两人是无法理解的,不过他们两就那么点眼界,畏惧卫宣的威名,如今一个为县丞一个为县尉,还即将成为司马,也算是心满意足,也就随着杨奉折腾。

太守文直也是意外,随着杨奉不断将人送往安邑,他的压力陡增,现在是四月了,如果不及时开展屯田,他可是要白白地浪费粮食养活这些人一年半。当然能够看到杨奉老老实实地将军队裁撤下来,文直总算安心了一些,接下来他也需要派人加以甄别,首先是要安排襄汾、襄陵等地的屯田。

安排好这一切,卫宣回到了安邑,卫家是个大家族,卫宁、卫峥等人有出仕的途径,但去其他的旁系子弟却不能全部安排在白虎堂,所以卫肃打算让卫宣带一些在身边跟随者去洛阳见见世面,认识一些大人,说不得就会被某一人赏识有机会出仕。很快族中就选拔出五名子弟,分别是卫赟、卫标、卫骁、卫品和卫锋,除了卫标是卫宣的族子外,其余的基全部是再从兄。这些人对于即将前往洛阳也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卫宣还不能动身去洛阳,因为他还需要跟才雅安完婚,这个婚礼已经变更好几次了,去年东岳蔡琰抵达安邑之后也快半年了,总不能让家来在那里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