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08章 新太守

三国归晋 第108章 新太守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宣哈哈大笑:“都是谣传,都是谣传,运气而已,运气而已。”

随后转向文直说道:“文家俊彦既然来了安邑,不如就先让他到我卫家私学呆上一段时间。”

文直依然不语,仍然是笑嘻嘻地看着文聘,文聘当然明白卫宣的意思,自己这个年纪正是求学的时候,安邑没有太学,卫家的私学自然是最好的地方,于是再次行礼道:“求之不得。”

文聘说的真挚,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卫宣这才说道:“还请明府上车,宣为前导。”

在场的不是文直的下属就是河东当地豪族的家长,他自然也不客气,直接回到了车上,文聘却不肯回车上,而是跟在卫宣身边,卫宣无奈只能让随行的人让出一匹马来。

一路上文聘很是好奇地勘这卫宣,想要从这位只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年轻人身上看出点什么来。卫宣也理解他,自己那个弟弟卫和和文聘同岁怕是见了面很有话说。不过为了满足文聘的好奇心,卫宣还是将自己近段时间从督邮开始到最近战场上的一些情况大致上说了一下。

文聘显然是早就在来之前听闻了卫宣的事迹,那种眼神,卫宣在后世的机场通道上那些捧着鲜花拼命对那些这张大半张脸的明星挥手、尖叫的少男少女们上看到过无数次。

两队人马并做一队,傍晚时分抵达安邑,城门口也是沾满了前来迎接的人。最前面的是卫勒,他见到文直之后上前邀请道:“明府远道而来辛苦,大兄明日在府中设宴替明府洗尘,还请大驾光临。”

当地豪族为新来的太守设宴这是应有之理,卫家是河东巨无霸,这次黄巾军闹事,卫宣和徐晃的表现又如此抢眼,只要不是直男癌患者应该不会拒绝。

只听得文直也十分谦逊地说道:“太师有召直自不敢辞,不过今日直想了解一下前线战况,就不去拜见太师了,还请君代为致歉,直明日必定沐浴更衣、登门拜访。”

文直初来,拜访太师也是应有之理,只是这个时间他可以随意,正好明日卫肃设宴,他今晚自然就不想去了。而且理由也充分。

不过卫宣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随后他遣散众人,直奔驿站,随后拉着卫宣问起了白波军的事情。

太守府因为还没有完成交接,他只能等阴德离开之后才能住进去。显然文直并不在意这些,更关心杨奉等人的动向。

于是卫宣将敌我双方的态势大概讲述了一遍。不曾想,文直听完卫宣的描述之后直接从袖中掏出一份圣旨说道:“想来仲道你在心中给陛下和朝堂诸公阐述得明白,朝廷的意思是册封杨奉为郡都尉领猗氏长,兵三千屯猗氏,允许他另外留下两千辅兵。”

卫宣接过来圣旨仔细看了看,张大了嘴,他想过朝廷为了尽快平定河东会答应杨奉请降的要求,但这待遇也太好了,要知道自己出自卫家辛辛苦苦带着几千人对付几万贼兵,如今还只是因为斩杀郭太才得了一个别部司马。而且河东内郡属于司隶没有设置都尉的先例。杨奉凭借自己手中将近两万人马,朝廷竟然开出了比二千石的高位。

更让人意外的是朝廷居然允许杨奉留下五千人,那可是五千啊,要知道此前和欧东郡兵明面上是三千,实际上也不过两千多,说是说辅兵,怎么区分,怎么查证还不是杨奉自己说了算。要知道身为中郎将的牛辅也不过领兵五千。

文直显然也知道卫宣为什么惊讶,叹了口气说道:“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造反了。”

卫宣顿时恍然,那个自称天子和将军的两张也来凑热闹了,公孙瓒该出头了。千万别将我的赵云拐带走了啊。卫宣记得公孙瓒就是凭借平定张纯和张举的叛乱而封侯,被人尊称为白马将军,并且实领北平。

河东刚起,羌人又乱,青州、兖州黄巾复起,如今幽州又反,中华大地遍地狼烟,杨奉真是好运气,这时候选择归顺,朝廷自然不会小气。不过这也为后来留下一个大隐患。

卫宣于是说道:“明府,杨奉虽为士人出身,但毕竟有一城在手,今后河东郡兵当不能少于他啊。”

文直点点头说道:“但愿河东能够负担吧。若是可能各县的县兵也应该增加到三五百人。”

文直的话让卫宣有点意外,按照他这意思,只要河东承担得起,他要恢复以前那种强兵政策,要知道河东有二十县,家恰在以前可就是七八千人。难道这位也看穿了世道,知道乱世已经来临?不过不管是不是这样,总算比阴德让人放心一点。

卫宣见机会难得干脆将如何安置自己那些人以及杨奉裁撤下来的人的基本思路说给文直听。

文直沉思了良久基本上算是同意了,不过却不同意开展军屯。因为民屯好安排,且可以交给各县去监管。卫宣只要建议扩大民屯的规模。文直还问起了民屯的故那里洗劫。

卫宣也是早有准备于是将如何稳定人心,如何激励那些裁撤下来的人老老实实的干活,说了一下,主要是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到第三年和官府分成,满三年可以直接转为租种等办法。

文直听完大加赞赏,不断夸将卫宣年轻有为,难怪大将军和袁本初欣赏。真是文武全才!

接着文直又问起了卫家接下来的打算,卫宣也不隐瞒,如今大汉许多豪族童客几千是很普通的,比如徐州的糜家,那可是童客上万!对此文直只能默许,毕竟如今的河东确实需要仰仗卫家和卫家的姻亲裴家。

第二天文直去与阴德交接以及参加卫家的宴会不说,卫宣却带着朝廷的圣旨回到了濩泽,他需要尽快处理好杨奉的事情。如果让杨奉知道董卓肯定来不了,幽州又有人造反说不定就会坐地起价。

代表朝廷去猗氏宣读圣旨的是随同文直来的一名太监,杨凌得以陪同,他也算是风光了一把,过了一把清查的瘾。

让卫宣稍微安心的是杨奉竟然没有讨价还加地接受了朝廷圣旨,想来他的期望值也就是这样了。因为有一县,他倒是可以安置李乐和胡才,让他们两个做县丞和县尉。

三千人肯定是有水分的,杨奉显然也是充分理解了朝廷所说的两千辅兵,这也就是朝廷的底线所在。

但他在猗氏等同于独立王国,稍微超出一点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要叫出来的。

街道朝廷升值后,杨奉带着李乐和胡才以及一百多随从亲自来拜访卫宣。

这是杨奉和卫宣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在襄陵城外的那个那山谷中,卫宣是蒙着脸的。

虽然如今一寄给你是比二千石的都尉,但杨奉也知道这只是朝廷安抚他们这种人的随便许诺的一个官职,俸禄什么的是肯定没有的,关键是实际地位远没有正产朝廷任命的官员高。

所以见了卫宣,杨奉还是如普通草民一样跪伏在地说道:“奉见过二公子。”

李乐和胡才见状愣了一下,随即也跪伏在地,他们两人虽然已经得到杨奉的许诺即将表他们为司马,并且一人为县丞,一人为县尉。但眼见着杨奉在卫宣面前如此恭敬也就收敛了。

卫宣也是有点意外,要说还是杨奉聪明,尽管杨奉现在手下有兵马,但在这河东,还是卫家说了算。油漆这次事情结束后,襄陵、襄汾、杨县、平阳、绛邑、东堩等地官员和百信必定唯卫家马首是瞻,加上河东第二县城闻喜令是卫觊,手下更是有徐晃和赵云那种猛将,就连郭太和王越接连丧命,卫家如果想要针对他杨奉并不是难事。

卫宣在稍微吃惊之后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杨奉更前双手将杨奉扶起来说道:“杨都尉可千万莫要如此,如今你可是朝廷比二千石的大吏了,手下也靖江有五千勇士,今后河东和卫家还要仰仗都尉。”

杨奉又是一番客气这才给卫宣介绍李乐和胡才,卫宣也不摆架子,水上前扶起来两人,两人终于可以抬头认真端详卫家二公子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卫宣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威压竟然两位多次败于卫宣之手的贼兵首领有点心慌。

这次见面卫宣对于杨奉又高看了几分,最后甚至鼓励杨奉在那边好好练兵,争取将来朝廷需要之时能够再有所作为。并且将自己在庄园里训练护卫从迅速地组建新兵形成战斗力的事情说给杨奉听。

杨奉很是吃惊卫宣会将如此隐秘的事情说给自己听,这可是难得经验。而卫宣最后甚至直接说如果钱粮不够可是问卫家支借。杨奉再次跪拜在地表示感谢。

这一次杨奉比上一次跪拜还要真诚。虽然他也曾经出身士子,但如今已经破落了,而且是贼兵首领,还能得到海内望族的嫡字,年轻早贵的卫宣如此对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