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72章 天上掉馅饼

三国归晋 第172章 天上掉馅饼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祝福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安康!——

董卓在关键时刻被人打断有点不高兴,不过他也就此知道了卫宣的态度,卫宣毕竟是士人,与董侯又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不可能无缘无故跟着自己做废立之大事,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董卓略微沉默了一会说道:“多谢仲道提醒,只是不知道若是老夫如果仿效伊霍,不知道仲道如何选择。”

卫宣心中郁闷,没想到董卓还是问了出来,而且想要逼迫自己表态。

沉吟了一会卫宣抬头看着董卓说道:“此事古难为,且最终结束都不好。卫家虽与将军交好,然不想被灭族。宣也请将军三思。”

卫宣这也很直接了,虽然废立之事做起来很爽,但一旦失去权力等待就是被灭族。

董卓脸上的表情僵住了,许久才问道:“那仲道今后如何打算?”

卫宣一阵苦笑之后说道:“宣原本奉大将军知名募兵,如今大将军身死,若是朝廷无其他安排,宣只能将人马带回颍川,就地解散,让他们各自还家。宣随后也会辞官归乡。”

董卓当然不相信卫宣会如此,不过卫宣这也等于变相在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打算参合洛阳朝堂的政治*斗争,于是哈哈哈大笑,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何至如此,何至如此?仲道你文武兼资,与社稷有大功,况今天下午大乱正是用人之际,青徐黄巾、凉州羌人、黑山群贼哪里都需要仲道你这样知兵善战的年轻将领啊。”

卫宣也站起来谦虚道:“将军过誉了,宣之前所对付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侥幸赢了几场而已。将军身经百战,麾下将士勇猛善战,随便派遣一支人马必定马到功成。宣在豫州招募的大部分是新兵,其中还有部分是卫家宾客,若是可能选或许会带着他们回河东,社稷江山有将军等,宣就坐保家之闲人又何妨。”

董卓非常认真地看着卫宣,然后慢慢地坐下话锋一转:“老夫听闻仲道与袁本初交情颇深?”

还是在试探,董卓也是挺坚韧的,卫宣也不回避他的目光直接说道:“是的,宣为士人,与宦官是天敌,谁反对宦官,宣自然与他交往。”

卫宣本来还想加上仅此而已,不过那样显得自己太过软脱,自己和袁绍交往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既然不打算靠董卓,也不打算支持董卓,就没必要在董卓面前与袁绍等人做切割。那样反而会让董卓看不起。

董卓见怎么也套不出卫宣的话来,想了想说道:“仲道既然来了,就先在洛阳待着吧,之前张让等人诛杀大将军,后来大将军的部曲与袁本初等人又诛杀宦官,如今朝堂内外都是许多高位空悬,老夫初来京师认识的名士也不多,到时候仲道也可以帮老夫参谋参谋、推荐推荐。”

董卓这话对卫宣客气但是一点也不掩饰他想要把控朝堂的想法。也算是对卫宣的一种信任,并且明确跑出了橄榄枝。

卫宣有心想说,你就控制好皇帝和军队,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就好,千万别委屈了自己人,也别上了士人的当,将名士都分封到关东去然后合伙来讨伐你。

不过卫宣觉得自己的立场不该说,于是转了一个方向说道:“将军战场之勇名,宣仰慕已久,只盼将军入朝之后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不要亏待百姓,朝堂就像一艘大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董卓点点头:“仲道不愧是康成公的弟子,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夫受教了。”

卫宣连忙解释道:“宣张口妄言,还请将军莫要见怪,若无他事,宣请告辞!”

董卓当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他也知道想要成功拉拢到卫宣不是以兼容的事情,年轻人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话不投机,还不如暂时中止。

卫宣带着典韦等人直接回到了城南自己的府邸,接下来的几天卫宣倒是经常与曹操等人见面,不过鲍信还真如自己说的那样第二日就带着人回去了。而曹操和卫宣有多次求见袁绍,劝说他早点对董卓动手,袁绍却一直之支支吾吾。气得曹操和卫宣两人在背后没少骂他,袁本初郝某寡断,卫宣不记得是自己先说还是曹操先说的。后来曹操甚至劝说卫宣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段时间,董卓也没有闲着,一方面不断将自己的凉州兵马调遣入洛阳,一边四处拉拢,也没忘记给自己升官,很快董卓就被拜为骠骑将军。

卫宣抵达洛阳的第七天,朝廷关于丁原的安排下来了,拜武猛都尉丁原为执金吾,丁原的兵马正如何颙等所预料的一样,只有五千骑兵,其实这些并不是丁原的全部兵马,只是因为时间仓促一些步兵就留在了太原。

当董卓得知丁原明确投靠了袁绍之后很是郁闷,他知道东郡的乔冒也是士人集团的,城东的卫宣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支持他行废立之事。不过为了争取卫宣,他还是不断派遣徐荣前来拜访卫宣,并且许下了许多好处。卫宣只是默不作声。

终于在太傅袁隗、司隶校尉袁绍、河南尹王允等人先后上书要求褒奖卫宣在豫州募兵、练兵和剿匪的功绩以及此次勤王的功劳的时候,董卓也出手了。

卫宣又等了五天,等来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结果,曹操曾经说过他会请袁绍出面为卫宣求一临京大郡。袁绍等人也是如此做的,然后董卓更大方,直接拜颍川太守裴晔卫少府,封卫宣为西乡侯,拜讨贼校尉卫宣为讨贼将军,领颍川太守。

除了乡侯是卫宣之前在河东剿灭白波军的时候就该册封的外,其他的都大大超出了卫宣的共计和名望。董卓的大方不但超出了卫宣的预料,也超出了袁绍等人的预料,甚至怀疑卫宣私底下已经投靠了董卓,连忙派曹操来找卫宣。卫宣也不隐瞒将当日董卓与自己想见的一些谈话内容说了出来。虽然曹操相信卫宣,但也为董卓的这一招感到忧虑。

卫宣心中明白董卓除了表明拉拢卫宣的态度想离间自己与袁绍等人,擢升裴晔也表明他虽然是一介武夫其实与河东的名门还是有不错关系的。不管能不能成,加上一个讨贼将军,虽然是杂号将军,但董卓笃定卫宣必定会将三千多精锐带往颍川,就算前面所有的谋划都落空,只是卫宣的麾下将士尽快离开洛阳就是给他董卓松绑!曹操为此担忧也说明他也看到了这一点。

卫宣可不管董卓和袁绍怎么想,既然袁绍不敢与董卓决战,自己有了去处,他也不打算在洛阳继续待下去,接到诏书之后,按照惯例去拜见了朝廷的三公九卿就准备出发去颍川,出发之前专门去了一趟贾诩府邸,想将他拐走,没想到董卓已经下手。

贾诩和董卓是同乡,且董卓是掌控大半个洛阳的骠骑将军,分量自然不是卫宣卫宣能比的。

当然卫宣觉得关键还是现在大汉还没有彻底完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董卓的交横跋扈也只是逐渐显露。

拐不走贾诩,卫宣又想撬走荀攸,不过随即他就明白了荀攸是荀家放在洛阳的棋子,不在乎官职的大小,却需要和三公九卿以及大小官员有往来。果然等见了荀攸,卫宣想邀请他回家乡效力,被荀攸委婉谢绝了。

洛阳的人挖不到,卫宣内部的人也需要梳理,最主要的就是何进时代的军侯张辽,如今虽然被卫宣提拔为左军司马,但张辽的老上司丁原也来洛阳了,成为执金吾。

当卫宣将张辽单独叫到自己府邸问他的意见的时候,张辽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跟随卫宣的态度。这让卫宣很是开心,不管是从妹的功劳还是当日在伊阙上的表演起了作用,只要张辽愿意回颍川,丁原很快就会被董卓杀了,卫宣从此就不用在担心张辽炮了。

三千六百人从阳翟赶了五百多里路来带洛阳,表面上啥也没干,其实他们的存在就是卫宣参与政治的最大资本。所以卫宣自傲腰包,每一个将士包括辅兵至少奖励2000钱。

当袁绍和曹操再次在十里亭相送的时候,袁绍其实是有点后悔的,因为他看到卫宣的军队军容整齐、全副武装,一看就是精锐,战斗力绝对比北郡五营要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知道董卓一开始带到洛阳的兵马其实非常有限,后面是陆陆续续有兵马到来的。而且在洛阳城内战斗,董卓的骑兵并没有优势,如果当时他选择听从曹操和卫宣等人的建议,说不得此刻就完全将董卓驱逐了。

当然这种后悔或许一闪而过,此刻的袁绍还在做着一个美梦,那就是以袁家为代表的士人集团度掌朝政的梦!不过卫宣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越强大,袁绍的拉拢之意就越明显。

卫宣也一直到诸侯讨伐董卓的同盟解散之前,他与袁绍还是哟许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不过临行之前他还是提醒了一句袁绍:“董骠骑虽然兵强马壮,司隶可别忘了皇甫公手中同样有精兵三万,而盖京兆手中也有一万精兵。”

卫宣的意思也很明显,司隶你别怂,直接跟董卓他丫的干,干不过还有皇甫嵩和盖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