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73章 厉兵秣马

三国归晋 第173章 厉兵秣马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面对卫宣的再三提醒,袁绍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一直到卫宣回到颍川袁绍还没有想过要和董卓决战,后来就算是被董卓逼迫仓皇逃离洛阳到后来的诸侯讨伐董袁绍都没有机会与董卓正面决战,与当日带领私兵杀入宫廷的司隶校尉判若两人,或许是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又或许面对的对手完全不同的缘故吧吧。卫宣认为是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点,面对孱弱的宦官,袁绍是威武霸气,但面对能征善战的董卓和骄横的西凉兵,袁绍就怂包了。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袁绍和所有的士人一直小看董卓的野心和决心。毕竟曾经最大的敌人宦官集团和外戚都烟消云散了,董卓区区一武夫,他相信自己一帮人肯定能够轻松的掌控朝政。

队伍离开洛阳沿着来时的路朝着颍川进发,当天晚间宿营的时候,负责巡逻的魏延带了两个人来求见,说是太学学子,一路从洛阳追过来的。

卫宣也很是好奇,等到魏延将人带进军帐,卫宣发现竟然是两个熟人,邓当和王旦。

当日卫宣被拜为讨贼校尉离开洛阳之前特意去参观太学,结果王旦被娄圭蛊惑出来指责卫宣,后来邓当出面转还,卫宣还小露一手,做了太学生们至今都在传唱的《精忠报国》。不过自己已经离开洛阳即将前往颍川,在路上遇到两位觉得很是奇怪。

邓当似乎理解卫宣的心情,两人大礼参拜之后,邓当率先开口:“明将军,我等太学生许多人都想仿效将军前往各地募兵勤王,然带兵打仗这种事情需要天分,如今袁司隶都奈何不了骠骑将军,我等只能望宫兴叹。当本事想要回汝南的,正好与启年兄弟同路,只是在驿馆听闻明将军路过,当与启年兄弟就想着前来拜见将军,看看能不能投到将军麾下做一名小卒。”

卫宣一脸惊讶地看着邓当,再看看王旦,邓当来投靠他,他可以理解,当日在太学前,卫宣当着那么多人询问吕蒙的情况,就好比熟人拉家常一样,不明情况的人一定以为卫宣欲邓当椒情非浅。邓当虽然不知道卫宣与妻族有什么交情,但也算是认识了,卫宣今后必定回个与适当的照应。可是王旦当日可是出面指责过卫宣,随后也被卫宣毫不留情的数落,两人没有交情只有旧怨。按照这个时代读书人的骄傲,王旦是万万不可能如此投靠卫宣的。

见到卫宣没有说话,王旦的头更低了,邓当则笑着说道:“启年当日被娄圭蛊惑,当时就后悔了,这段时间一来,他到处收集关于明将军的一切,还专门整理出了将军的诗歌集和将军参加、指挥过的大小战斗,从霍山剿匪到伏牛山,当看过几次,觉得很详细。而启年兄弟越了解将军就越仰慕将军,所以我们俩就厚着脸皮来了。万望将军收留。”

卫宣听完邓当的解释总算明白了,于是从座位上站起来笑道:“宣德才浅薄,承蒙两位不弃,只是不知道两位是想入军中,还是进太守府。”

邓当看了一眼王旦回答道:“禀明将军,当不知兵,对农事倒是略有涉猎。”

卫宣点点头,自己诛灭张氏族人正好将张直家的几十万木良田拿在手中,原本是想着变现的了现在看来开展屯田也不错。邓当若是懂一些农事可以负责这一块。

接着卫宣看向王旦,王旦显然还是有点难为情,支支吾吾地说道:“旦并无所长,还请明将军看着安排吧。”

卫宣点点头问道:“启年兄既然对宣的情况有收集,宣倒是很好奇,能不能让宣也已观。”

王旦连忙从怀中掏出基本册子,全是用佐伯纸做的,显然这王旦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卫宣接过来快速地扫了一下名录,一本是关于卫宣这个文抄公流传出来的诗歌的收集与鉴赏,卫宣对这个不感兴趣。

而接下来的两本,一本是讲述卫宣参加过的有所战斗的前因后果的,以及卫宣的临场指挥等记录,中间偶尔还有一些猜测和评论。

如今卫宣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兵法爱好者研究的对象,能偶尔有特别的想法并不出奇。或许王旦也是挺别人的片言只语发挥自己的想想加以丰富了内容。不过也算是用心了,至少这是因为对卫宣有正面评价才会用心去做这些事情。

但当卫宣看到第三本的时候忍不住抬头多看了王旦几眼,这本是叙说卫宣从追随郑玄游学开始到带兵入京的一些成名事迹,尤其是卫宣遭遇的几次刺杀,王旦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可能的幕后主使者,以及如果刺杀成功注视着能够获得好处,和卫宣成功化解几次刺杀对于幕后之人的打击等等。

王旦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出头,许多分析确实让卫宣深有同感,尤其是他在书中指出卫宣等人在轘辕关遭遇山贼应该是帝胄会的指使,由此可以推断,伏牛山的大部分山寨受到帝胄会的控制或者资助。

不管王旦的猜测和分析是否正确,关键是他与别的读书人不同,他仰慕卫宣不是直接交往而是研究他的过往。要知道卫宣也不过是刚满二十。

卫宣沉吟一阵,突然觉得王旦王启年适合一个地方,那就是锦衣卫,锦衣卫需要大量的情报手机人员,更需要情报分析、整理和汇总人员。这位太学出身,不管经学得如何,能够编撰这样的册子已经具备了一个锦衣卫统领的基本素质。将他交给陈钟培养一段时间说不定有惊喜。

于是他再次看向王旦说道:“看起来启年兄对情报比较敏感,就暂且留在军中吧。”

王旦闻言大喜,连忙再次跪拜在地:“多谢将军收留。”

卫宣又看了一眼邓当,心说这位事情能不能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他的小舅子吕蒙给拐带过来。再过上十几年吕蒙必定能够成为帅才。邓当两个人来投,卫宣也想到了即将到来的诸侯讨董和群雄逐鹿,钱财自己算是有点基础,家声和个人名望也算是积累了一些,武将方面张辽、魏延等人也暂时够用了,但自己身边的文人出名的就一个戏志才,还是少了一点。

所以卫宣打算暂时从军队中脱身,不管是萧规曹随还是大刀阔斧地改革,自己这个颍川太守总要有所作为才能让天下名士聚集地的各大家族对自己刮目相看,然后慢慢认可再追随。

于是他将戏志才和张辽、卫赟等人找来商量军队的人员安排。几番讨论,最后卫宣决定在未来扩军之前手下暂时最高职位还是司马,戏志才强烈要求从日常训练中脱离,卫宣也图塔所愿,单独设立一个录事参军等同司马,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规划编制和训练效果检阅。戏志才同时还要监管即将大量开工生产的兵器工坊以及军营库房。相当于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角色。

戏志才一听分工脸色就垮了下来,这比做司马还要累,最后还是卫宣好言安慰,并且承诺等回到阳翟,请自己的妹夫郭嘉来协助他,戏志才才苦着脸答应下来。

其实卫宣还有个小天才法正年初就被拐带到了安邑,不过年纪尚小,且河东也需要有人出谋划策,卫宣就暂时打算让法正安心带在安邑。

如果将来扩军戏志才这边人手不足只能让他自己找颍川当地的名士了。颍川那么多有名的世家,卫宣没办法一一了解,但戏志才肯定比自己熟悉,自己授权给他,想来应该能够给自己惊喜。

不过为了监督戏志才喝酒和继续沾染五石散,防止他将郭嘉也带坏了,卫宣将周仓派给了他做护卫,周仓属下的五十人也一起跟过来。周仓同时负责监督戏志才的日常起居生活和各种训练计划的监督执行。

戏志才看着黑脸虬髯的周仓一脸的懵逼。周仓却对卫宣为选的话惟命是从。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个文武反差最大的一对组合闹出了不少事情。

张辽继续担任左军司马,不过还要负责全军的日常训练,魏延暂时署理右军事务,也就是代理军司马的意思,河南轻侠苏烈接替魏延留下的军侯空缺。其他军官暂时不变。单独成立一曲,作为辅兵,卫标担任军侯。平常负责看管粮草和兵器以及其他战备物资等。

不过卫宣知道即将有大事发生,他接下来肯定还要在颍川大肆募兵,同时他写信回河东,要求卫家在派遣五百私兵前往颍川,同时至少向匈奴或者凉州购买五百匹以上的战马。这样除了斥候卫宣就能组建一支小规模可以短距离激动的骑兵部队。一千人的骑兵不说扫荡豫州,纵横颍川肯定是没问题了。

想象着即将到来的诸侯讨董和群雄逐鹿,自己既然有先见之明就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战绩先机,争取做一批最大的黑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