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84章 曹操受挫

三国归晋 第184章 曹操受挫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如今卫宣算是无缘无故得了个重号将军,如果要说朝廷的意图,那就是字面意思,平东,平定关东!就算不能平定关东骑马也要帮助洛阳朝廷挡住关东联军一段。

董卓是这么解读,但卫宣不这么认为,袁绍和曹操等人也不会这么认为,既然准备造董卓的反必定是要拉上卫宣的,所以很快袁绍和曹操等人的私信也到了阳翟。

袁绍自然在信中痛斥董卓的罪恶,并且希望卫宣也能第一时间响应。对此卫宣的回复是如果关东大军起,他卫宣必定会响应,然不能和当日一样,自己白跑一趟,而且自己在颍川,家在河东,距离洛阳最近,不能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更不能第一个起兵,不然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董卓就会直接大兵杀到阳翟甚至安邑。希望袁绍能够理解。

接到曹操的信的时候,卫宣觉得有点意外,其他人基本上都得到了董卓朝廷的封赏,刺史或者太守,如今的曹操还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说起来有点尴尬,他逃离洛阳之后,董卓也没有给他安排,可能是逃跑的比较晚,董卓已经发觉了情况不对。不然孔伷那样的人能够做豫州刺史,曹操做个一郡太守是绰绰有余的。不过曹操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他就顶着这个典军校尉在陈国、梁国、沛国一路募兵,希望卫宣能够给与支持。因为卫宣除了是颍川太守,还是梁国相王濛的主家。

卫宣当即回信表示邀请他前来颍川共举大事。卫宣这也是说便宜话,他知道按照曹操的性格当不会轻易居人下,要不然他就去找张邈甚至袁绍了,来颍川干什么。

结果很快锦衣卫传来消息,曹操出了意外,在沛国的时候被募来的兵士趁夜反戈一击,重伤逃亡,下落不明!

卫宣看了这个消息顿时目瞪口呆,英明神武、文韬武略的曹老板,难道就这样死在几个小兵手中?想想那些士兵肯定是受到了别人的蛊惑。

曹操的家乡虽然也在沛国,但如今的豫州刺史可是孔伷,这位是帝胄会的骨干,而卫宣所致曹操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应该明确拒绝过帝胄会。帝胄会可以不报复曹操,但曹操想在自己的地盘募兵,孔伷当然不会听之任之。人口就那么多,好的兵源是有限的,跟了曹操,跟他孔伷的自然就少了。想来如果曹操还活着,必定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如今的卫宣看待草丛啊的心情十分复杂,当初不够强大的时候就盼着能够到洛阳躲在草草的庇护之下苟且。如今有几千精兵在手,又想到天下已经开始动*乱,卫宣当然不希望曹操这样强劲的潜在对手顺风顺水,一个袁绍就够了。

但卫宣也相信曹操就这么死了,他可是曹操啊!没了曹操是不是连三国都没有了?于是下令锦衣卫加大情报力度。不过有一个关于孔伷的消息却先传了回来,原来王旦奉命前往南阳埋伏,也见到娄圭,娄圭很是热情地接待了王旦,随后更是专门请帝胄会的高层写了推荐信让他前往豫州刺史孔伷处效力。这样王旦想打入帝胄会内部的计划就落空了,不过帝胄会如此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孔伷与卫宣不对付,王旦是汝南人,也与卫宣发生过冲突,正好可以帮助孔伷。

果然王旦带着推荐信到了沛国,孔伷对他也很是礼遇,成为了他的心腹之一。

王旦传回来的消息有两个比较重要,一个是可以肯定孔伷参与了蛊惑士兵反叛曹操,二是孔伷最近在沛国大肆募兵,并且准备下檄令要求各军国招募新兵送往沛国。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孔伷也是有野心的,不管他参加不参加讨伐董卓,必定会趁此机会大肆扩兵。孔伷当然也不会是穿越者,他一个明确没有领兵权利的此时这个时候选择扩兵想来应该是帝胄会的谋划吧。

因为如此一来孔伷就将自己当州牧了,很快征兵、征粮的檄令就会下到阳翟。虽然卫宣不会理睬他,但汝南太守的态度就不好说,如果孔伷得到袁绍或者袁术的支持,那整个豫州募兵很快就会达到两三万!再加上刺史临时调动个鞠国兵马,那就是三四万人了!

而如果孔伷参加即将掀开的大戏,孔伷甚至可以以刺史身份让卫宣带兵听从他的调遣,当然更坏的就是孔伷假道灭国,利用手中的优势兵力不去干董卓,却可以将卫宣顺手给灭了!

卫宣当然不会相信孔伷的人品,要不然曹操怎么会在沛国出事?不过很快就有一个对卫宣有力的消息传来,曹操还活着,活着回到了谯县。顽强的曹老板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疗伤,也不是报仇,而是继续募兵,这可谓天下为公曹典军。而曹家和夏侯佳也是大族,听闻曹操回来了,还准备募兵跟董卓干,曹洪等人二话不说就开始变卖家财募兵。

想到曹操的顽强和自身的出色能力,卫宣于是让周仓和裴元绍给卧牛山各山寨的头领们写了几封信夹在自己给曹操的书信中,让他派人去卧牛山碰碰运气。现阶段曹操的存在就能够牵制孔伷。卫宣虽然知道未来曹操的威胁可能比孔伷大得多。但自己与孔伷已经敌对,与曹操可能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联盟。

与此同时河东的回信也到了阳翟,而带着书信来的竟然是卫宣的四兄卫峥!这位在卫宣离开之后被推荐为兵曹橼。想来父亲卫肃对于卫宣即将参与大事十分重视。

果然等到寒暄之后,两兄弟在书房里对坐,卫峥开口便说道:“宗主不希望你参与,不说能够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必定是袁绍兄弟独自掌握朝政。于卫家于仲道你并无多大的好处!”

卫宣知道这必定是父亲卫肃的原话,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分析是正确的,现在董卓与袁绍的矛盾其实就是因为袁绍辛辛苦苦谋划了十几年,总算诛杀了宦官,顺便还解决了外戚,结果却被董卓摘了桃子。换了谁也不甘心,而如今蠢蠢欲动也几乎全部是董卓后来才分封的名士,这批人大部分就是袁绍这个额纨绔集团的骨干。而董卓入京之前的地方长吏几乎没有动静。“大争之势已成,汉室将亡。宣若无动于衷,必定不能为卫家带来更大的利益。四兄你既然来了就就在阳翟吧,正好替我领一部人马?”

卫峥瞪大了眼睛看着卫宣,来之前卫肃也跟他说过,武夫掌握政权必定会天下大乱。但是听卫宣这意思大汉完蛋了,现在是抢人抢地盘做诸侯的大好时机,名正言顺地做大做强,怎么可能错过?这就是卫宣话中很直白的意思。

“那仲道你以为关东联军能够击败董卓重新拥立天子吗?”

卫宣摇摇头:“一群各怀心思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精锐的西凉精锐的对手。若是能战,当日董卓刚进京,袁本初就开战了。执金吾丁原在孟津有并州狼骑五千,宣带了三千多精锐屯洛阳东门。洛阳原有的力量几乎全部在袁家兄弟手中,董卓初来咋到,都不敢开展。现在想依靠临时募集来的几万青壮攻城拔寨,那不是笑话么?不过是依靠人多势众壮壮声威罢了。”

“那仲道你还要参加联军?”

为宣笑道:“董卓该不该被讨伐?”

卫峥几乎没有犹豫地说道:“该!”

“那就是了,只是给天下人一个态度,能赢则进兵洛阳。不能胜则退回各自领地招兵买马以图将来。不参加讨伐董卓如何号召天下豪杰,不参加如何名正言顺地征兵、征粮?”

卫峥本就是极其聪慧之人,卫宣如此说他当然明白,袁绍等人谋划的讨伐董卓其实就是利用大义招揽天下名士和豪杰,谁表现得最积极,谁得到的拥护就多,至于能不能成功地驱逐董卓并不重要。因为所有人和卫宣想的都是一样的心思,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割据的理由。

卫宣见卫峥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继续说道:“董卓再蛮横也不过是专断,他没有造反,没有称王。天下州郡其实是没有道理讨伐的。但而且此番讨伐董卓之后,今后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会争相割据,大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况颍川地处中原,链接荆州、豫州、兖州和司隶,我若不动,必定会被他们联合起来先行灭掉!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卫峥苦笑,真正是开眼界了,而眼前这位族弟还真是个旷世奇才啊,看的如此通透,又准确地做出了判断。卫家有他在,应该能够平安度过这场乱局吧。卫峥想了想问道:“那是不是将公明、子干他们召过来?这样一旦有机会胜算也大一些。”

卫宣摇摇头:“河东不能动,不仅仅是我跟董卓有约定,汾河流域还有于夫罗,一旦河东兵力不够,这群野蛮人一定会趁火打劫的。”

卫峥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既然卫宣认为关东联军注定要失败,那卫家投入的兵力多寡其实并不重要。不过转念他又想起来一件事情来问道:“仲道,你之前可是说过,董卓没有篡位也没有称帝。废立之事也是在太傅的主持下进行,关东各州郡就此起兵,那不是形同造反?又如何号召天下豪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