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85章 智囊团众议

三国归晋 第185章 智囊团众议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面对卫峥的疑惑卫宣笑了:“这事会有人帮我们做的。耐心等待吧!”

都是一些准备早饭的胆大包天的人,矫诏这种事情肯额定会有人做的,乔冒不做,袁绍和曹操也会做,他们这方面的胆子还是足够大的。卫宣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卫峥不明所以,不过很快就有人给了他答案。因为几天后一份三公联合发布的诏书送到了阳翟。

诏书的内容自然是痛斥董卓的交横跋扈。将他描绘成为一个天上少有,天下无的十恶不赦的大罪人,正在朝着大魔王的路上狂奔!必须有人站出来阻止他,于是三公号召各州各郡国兴义兵反董恢复帝位。所谓的恢复帝位,自然就是拥戴废少帝刘辩重新登上大宝。这份诏令的逻辑是说得通的,因为董卓先是无诏令带兵入京,接着用外军驱逐中军和宫省禁卫,然后一步步地专权。以至于在少帝刚刚登基并无过错就被他废了。这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

当卫峥拿到这份诏书的时候一脸好奇为什么卫宣连这样的事情都猜测到了?难道三公在做出决定之前派人联系了卫宣,这也是可能的,毕竟如果三公号召天下人反对动作,结果无人响应那就不但尴尬,而是有生命之忧,因为董卓不会顾及几个没有号召力的人。不过等到戏志才和郭嘉以及荀彧先后来到太守府。气氛就变得诡异起来。

卫宣将檄文让众人传阅之后,戏志才看看荀彧,荀彧俺看郭嘉,郭嘉则看着戏志才,戏志才只好去看卫宣,发现除了卫峥,在场的四人脸上都挂着浅浅的微笑。

最终还是戏志才第一个发言:“主公素以儒侠闻名,既是三公诏令,当慎思之。忠以为当响应三公起兵反董但不能首倡!袁家兄弟应该比我们更急切!”

卫宣点点头,戏志才这是持重之言无可厚非,而且戏志才举例子说袁绍和袁术,言下之意这种事情是需要个人号召力的,显然卫宣现阶段的号召力是远不如袁家兄弟的额,万一迟迟没有第二人响应,卫宣就尴尬了,而且还需要独自面对动画做的怒火。

卫宣能够理解戏志才,他自己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转而看向荀彧。

荀彧收到卫宣询问的目光,沉思一会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明府,董卓乱政,目无纲纪,残暴虐民,彧以为明府便是无三公诏令,都当立即通告天下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虽我颍川和将军麾下兵马不够,但也能一定程度上震慑董卓,让他在恣意妄为的时候有所顾忌。同时让天下豪杰聚集在明府周围。”

卫宣有点意外地看着荀彧,他知道荀彧忠诚于大汉皇室,但这也太急躁了点。按照荀彧的意思卫宣当日带兵入京就该与董卓大战一场。这可不像是一个王佐之才的成熟想法。那么荀彧的重点就是最后一句,这完全是为卫宣谋划,希望通过首倡来提高卫宣的声望,将天下豪杰和名士聚集在自己身边更好滴为匡扶汉室服务。

卫宣见荀彧没有继续说下去,又转向郭嘉:“奉孝,你以为呢?”

郭嘉比戏志才和荀彧要年轻许多,他不到二十,荀彧今年二十六,戏忠今年三十出头了。卫宣最后问他也是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真是的想法。

郭嘉以前也只是替戏志才打下手,很少出谋划策,今日卫宣问起他却不假思索地说道:“嘉赞成文若的想法,三公诏令从洛阳来,我颍川必定是最先受到了的,自然也该甩项响应,且嘉以为兵贵神速,我等当立即出兵占领轘辕关,锁住西凉兵的咽喉,让他们不能随意出关劫掠我颍川子民。”

三个人三个想法,这是卫宣小集团正儿八经的第一次谋划,原本已经有主意的卫宣也迷糊了,他之前是偏向于戏志才的办法的,不退缩也不出头,跟着打酱油,多少混一点战功,提升一下声望。反正关东联军肯定无功而返。

于是他转向了卫峥,卫峥是最先看到三公诏令的,最后这份诏令最后又回到了他手中,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他从河东来,刚经过洛阳,自然知道董卓入京以来三公变化频繁,但如今的三公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都是董卓征辟入朝,也是董卓想尽办法让他们上位的。要说和董卓政见不和是可能的。但要说三人联合起来对关东州郡长吏发诏令要求众人带兵入京反是绝对不可能的。

莫说这等同于造反,就算真有这心思也只可能是先私信秘密商量,或者干脆拉上太傅岂不是更有号召力。毕竟董卓最近分封的州郡长吏部大部分是袁绍集团的名士。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是股东关东州郡长吏反对专权而残暴的的董卓,一旦被察觉,如果关东起来响应的人比较多还可以震慑一下董卓,但必定会呗董卓集合。相反如果无人响应,或者响应的人不足以震慑董卓,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下狱甚至族灭。能够做到三公的人都不是糊涂蛋,绝对不会这么轻率。

卫峥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在座的就是族弟卫宣智囊团,不可能看不出来,那就是只有一点,明知道是假的,却假装不知。这真是和卫宣之前所说的那样,有人给了关东诸侯造反的理由,卫宣也是早有造反的想法了。

想了想,卫峥也站起来朝着对面的戏志才微微点点开口说道:“戏参军、荀主薄和奉孝所言各有道理,然峥以为既然要相应三公号召,当尽早,不然颍川临近河南,会被人士人以为我等是被人裹挟的。但出兵万万不可,可别忘了仲道你两位岳父和舅父如今都在洛阳。荀家家长如今更是三若公之一。仲道你如今为士人集团旗帜,距离洛阳又近,率先响应三公无可厚非,然仲道你若是第一时间抢占轘辕关。那在董卓看来是早有预谋,甚至会怀疑京师诸公与你有勾连,那么他们就有性命之虞。不但如此,仲道你在通告天下之前需要提前通知蔡公、王宫和荀公,让他们有个准备。”

卫峥没有说钟繇,不是他忘记了,而是钟繇的地位还进不了这种界别的争斗,董卓也没办法拿一个廷尉正来要挟卫宣。更何况这个时代姻亲之间、兄弟之间各为其主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后来的诸葛家在魏蜀吴都有人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卫峥让卫宣通知蔡邕等人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而不是直接自己舅让他们逃离洛阳也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董卓器重蔡邕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女婿反对就将蔡邕下狱,而裴晔只是少府,和卫宣关系虽然近但毕竟不同姓。至于王允就和卫宣基本上没关系了,而荀爽的荀家可没有长吏起来反对董卓。所以只要撇清楚卫宣与三公的关系,他们都是安全的。

言毕戏志才、荀彧和郭嘉同时看过来,显然对于这位初次见面卫家子弟高看了三分。戏志才比较稳重,荀彧则觉得既然要响应就要抢先那是看好卫宣,希望更多的豪杰和名士聚集在卫宣身边共同来匡扶汉室。而郭嘉则是从军士角度出发,率先抢占关隘就能保证己方不败。但三人却忽略洛阳朝堂上的种种关联,或者认为卫宣已经做好准备放弃洛阳朝廷的诸位,毕竟做大事总是有风险的,卫家乃河东名门与天下各州郡可能都能扯上关系。如果全然不顾自然不当为认子,但太过顾前瞻后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卫峥都这么说了,众人当然不能劝卫宣不顾长辈们的安慰而率先发难。郭嘉则是尴尬一笑,他是卫家女婿,自然和卫宣的长辈都有姻亲关系,而在座的荀彧是荀爽的从子。

戏志才见到荀彧、郭嘉和卫峥都主张率先响应,他知道自己过于保守了,论家世和个人声望,卫宣都稍微低于袁绍兄弟。既然是关东诸侯准备联合讨伐董卓,率先响应自然会极大提高个人声望。戏志才和荀彧虽然都尽心辅佐卫宣,但出发点有本质区别,他已经明确地认为天下大乱关东诸侯势必趁机割据,那么卫宣要脱颖而出确实也需要更高的声望,看来今后的思路要调整以下方向了。

于是平东将军、颍川太守卫宣在接到乔冒伪造的三公诏令之后当日就派出快马通知洛阳与河东相关人员等,并且于第二天向洛阳朝廷和天下诸州郡通告,他麾下将士和颍川郡兵将会响应三公号召,不日即将整备人马兵发洛阳!同时再次号召天下名士和豪杰一起来反对董卓,恢复帝位。

此檄文一出,天下哗然,之前大家都只是私底下串联、准备,洛阳朝廷和董卓也是知道的,并且做了响应的防范,比如悄悄第募兵、征粮。卫宣如此通告天下等于将私底下进行的事情公开化了,不过正如贾诩所预料的那样并不是天下州郡纷纷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