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86章 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

三国归晋 第186章 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更多的人是在讨论三公的诏令,毕竟谁也没见过,卫宣说是响应诏令,那么众人在关注完诏令本身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卫宣这个大汉年轻的平东将军,所有人都觉得奇怪的是,河东卫家与董卓的关系并不差,而卫宣要起来反对董卓自然需要很大的勇气。

不过此前卫宣在洛阳和豫州、兖州等地广发布置了锦衣卫,他们收到消息自然会利用一切机会为卫宣造势。

俄日选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董卓,其他人也不能做缩头乌龟了。接下来响应的自然就是袁绍和袁术等人之前一直在串联的人,替他们准备了那么久本来就是想着造反夺取政权的,现在再不出来就失去了先机。接着响应的自然就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袁绍落后于袁术是因为他距离颍川比较远,在外人看来是距离洛阳比较远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他们也被乔冒为找的诏令打乱了节奏,更加没想到卫宣明知道诏令是假的还第一个站出来,不过转念一想,卫宣这也是为乔冒找补,既然诏令出资三公,必然来自洛阳,那么第一站自然就是颍川和和陈留。卫宣这么做也是为了增加诏令的可信度!

袁术和袁绍先后表态,卫宣等人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袁家人在洛阳的更多,袁绍兄弟对关东的号召力更大,董卓真要对付在洛阳的诸公,必定是先拿袁家开刀。

董卓当然也知道卫宣等人嘴里的三公诏令是被人伪造的,如果此时他对三公下手,势必会以假乱真,导致更多的州郡长吏起来反对他,所以他并没有针对三公,却在李儒的劝说下对关东诸侯们想要重新扶上帝位的核心人物刘辩下手了。

董卓使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以断绝卫宣、袁绍等反董联军的政治企图。说到底还是关东联军害了刘辩,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任却因我而死。

消息传到颍川,卫宣也是感叹不已,乱世便是如此,生在帝王家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好在刘协下面没有亲生的弟弟了,不然他的帝位也不牢固。

先帝的嫡长子不但被废,还被人杀了!这下就有更多的人有理由响应那份所谓的三公诏令。毕竟心怀野心想趁机造反的人如果此时再不响应就会被人诟病了。

广陵郡功曹臧洪说服太守张超,联合其兄陈留太守张邈一同响应,张超更是直接带兵从广陵出发。兖州刺史刘岱亦加入,随后东郡太守、三公诏令的伪造者乔冒也带兵出发,准备与张邈兄弟汇合在酸枣举兵,自此关东反董之势如野火燎原。洛阳城中的董卓也是一日三惊,他没想到的是起来响应所谓三公诏令的竟然清一色他进京掌握权力之后分封的州郡长吏。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关东各地信使往来频繁,荆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都有人马响应参与讨伐董卓德战争。而州郡内部开始名正言顺地大肆募兵、征粮食。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明确表示即将兵法洛阳讨伐董卓德诸侯竟然达到了一共十八路,数以万计人马浩浩荡荡地奔向洛阳,可是比当初大将军何进召四方兵马入京的声势来的大得多。

这十八路人马按照现任官职的高低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安东将军、徐州刺史陶谦,平东将军、颍川太守卫宣,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陈留太守张邈、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广陵太守张昭、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东郡太守乔冒,济北相报信,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和典军校尉曹操。

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既有实力又有声望,如袁家两兄弟。南洋和渤海都是人口达郡,而且两人从抵达当地开始及想着带兵打回洛阳,所以兵力也相当充分。

次一点的比如冀州牧韩馥、徐州此时陶谦、豫州刺史孔伷和兖州刺史刘岱,虽然他们准备的时间没有袁绍兄弟那么长,但可以下令州中各郡国将将郡兵集结在一起。

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打酱油的,比如上党太守张杨,其实此时的张杨并不是上党太守,董卓指使吕布杀害丁原之后,并州人马被董卓吞并,张杨无奈至深奔回并州募集了一些兵马趁机攻打上党,虽然没有攻下太守府,却也让他占据了几个县城。袁绍等人为了拉拢他,自然就上书朝廷表张杨为上党太守。此时他的身份是前执金吾丁原的心腹,为丁原报仇也算是无可厚非!

十八路人马多的兵马三四万,少的三四千,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对外号称三十万,对洛阳的董卓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震慑,因为此时的皇甫嵩和盖勋还手握重兵屯驻长安一带。

见洛阳朝廷人心惶惶,更有心思急切这巴不得董卓立即倒台。不过董卓也是有谋士的,李儒阴狠,贾诩毒辣,自然将关东联军的虚实看的清清楚楚。他们向董卓建议,只要仅售门户,关东联军必定会不攻自破。

理由是,兵力最强的韩馥却是袁家门客,他迫于舆论压力跟从袁绍起兵。但袁绍一心图谋整个冀州,韩馥自身难保,自然不可能出力来攻打洛阳,而袁绍为了确保对付韩馥必定也会保存实力。公孙瓒倒是勇悍,麾下白马义从战力不输给西凉骑兵,然幽州路途遥远,势必要依靠韩馥提供粮草,还是回到原点,韩馥不积极供应粮草,公孙瓒只有退兵一路。至于张杨之辈手下不过千余临时招募的青壮,根本不值一提。

南边的袁术和袁绍如出一辙,他一心图谋荆州,哪里有功夫对付洛阳朝廷,孙坚骁勇善战,但必定要以来袁术提供粮草,袁术为了控制孙坚,将他纳入自己的麾下必定会手段进出。所以南边的荆州也不足为虑。

至于中间的几位此时虽然兵马甚众,却是各郡国临时拼凑的,连基本的统一调度都做不到,不配当西凉兵的对手。中路的孔融也是打酱油的,如今青州黄巾百万,他自身难保,案例还有多余的兵马钱来洛阳,大概也就一千多人护送他到关东联军面前录个面吧。

当然也有能征善战又不被别人掣肘的比如卫宣,不过卫宣第一个响应却迟迟不发兵抢占关隘,说明也是无心进攻洛阳的。

贾诩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关东联军已经纷纷出兵,但如今盟主尚未选出,号令不一,如何作战?

董卓听了哈哈大笑,看来要瓦解关东联军只需要一招,那就是紧守门户、闭关不出。

而关东联军方面依旧是信使往来不断,袁绍其实是最心急的,他距离比较远,但投降当盟主,于是不断派人联络曹操和卫宣等人。

袁术和陶谦自然也不安分守己,他一方面荆州有诸侯中最勇猛善战的孙坚,自己又是后将军,是所有人诸侯当中职位最高的,他优势袁家嫡子!所以袁术认为自己当盟主也是当仁不让。

陶谦则是因为仰仗自己参与过凉州平叛和驱逐徐州黄巾,有实战经验,而徐州兵马也是最多的,因为他是上任伊始就开始招兵买马,当时是为了对付黄巾,现在再召集郡兵人数竟然多达四万!既然是联军作战,自然是兵强马壮者法号司令。

与州刺史孔伷自然也不会轻易服人,毕竟他身后还站着帝胄会,如果十八路人马中海油帝胄会的成员,他又能统一号令豫州的话,那他掌握的兵马就超过了陶谦和袁绍小集团。

其实要说兵马,兖州的人吗最多,但刺史刘岱整合不了内部,陈留太守张邈与广陵太守张超是亲兄弟,济北相鲍信和典军校尉曹操是铁哥们!他们几个步联合起来掀翻刘岱就不错了。刘岱唯一能够拿捏的就是东郡太守乔冒。可乔冒是伪造三公诏令的人,是为十八路人马提供了造反机会的人!

大家讨伐董卓的目的不同,但大部分人是为了借此机会割据,所以不会轻易将名分让给别人。这也就是卫和十八路人马已经纷纷出兵,却没有统一的号令。只能依靠使者来回联络。

按照事先的约定十八路联军分兵四路,河北韩馥、袁绍、公孙瓒、张杨和王匡的人吗在河内集结,由几周目韩馥提供粮草。荆州袁术和孙坚的人马屯兵鲁阳,由袁术提供粮草。卫宣因为临近洛阳就屯兵阳翟,其他诸如兖州、青州、徐州、豫州兵马在酸枣集结准备正面进攻洛阳,各自携带粮草,兖州和豫州提供后续粮草。

为了及时掌握其他各路人马的动态,卫宣也是锦衣卫和斥候全出,每日从各路传回的消息不断。其他人都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进发。所带兵马和粮草也和他们各自在联络中所说的差不多。

但王旦很快传来消息,豫州刺史孔伷书案领两万州兵,沿途聚集了一万五千郡兵出了沛国却转向西南直奔阳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