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257章 抛砖引玉

三国归晋 第257章 抛砖引玉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河南尹领21县:洛阳、平县、平阴、谷城、河南、新城、梁县、偃师、缑氏、巩县、成皋、荥阳、卷县、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新郑、密县、京县。

诸侯讨董之前河南尹人口一百五十万,董卓强行迁都,逼迫当地富户迁徙,同时纵兵劫掠普通百姓,等到卫宣接管河南尹的时候除了战兵人口损失大半,如今21县不过六十万上下,其中无家可归者占到一半,所以卫宣说河南灾民四十万其实并没有夸张。

要恢复河南尹往日的繁华光是办一个书院是远远不够的,灾民方面还好一些,可以先养着然后放给他们农具、耕牛或者租种或者民团,养上半年基本上就能自给自足了。

但这远远不够,要想将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吸引回来,并且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前来定居,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稳定的政治之外,还离不开繁荣的商业,所以卫宣将自己的弟弟卫和从安邑请到了洛昂。跟着卫和一起前来的有一个建筑队和一个强大的商队以及大量的工匠。

按照卫宣的要求,在确权之后,那些破败和损毁的建筑将被拆除,而除了给一些规划中的公共设施预留出位置之外,准备新建大量的建筑,这其中包括一部分给麾下将领和文官的住宅外,主要是沿街商铺,也就说卫宣准备在百废待兴的洛阳搞房地产开发!一般是住宅一般是商业中心。

整个河南尹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地皮非常便宜,而卫宣觉得只要自己继续在河南,三五年之后地产的价格会翻好几倍,这一点卫宣麾下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纷纷入股。蔡家、辛家和王家甚至自己组织了建筑队前来河南尹问卫宣要地。

当然这个不是卫和当前工作的重点,他的重点是替卫家新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寻找代理商,一方面筹备军资一方面繁荣河南商业。而招标的地点则选择在洛阳,卫宣刚拿下洛阳的时候就给关东各州郡的豪族、商家送去了请柬和样品。

尽管河东卫家的名声如今风头正盛,但卫和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如今的洛阳太破败了,甚至不如一个小乡镇。

今年已经十九岁的卫和也长成了一个棒小伙,而这几年的历练也让他成为了一名精明的商人。也成为了了洛阳最忙碌的人。

初平二年二月初二,洛阳,曾经的城东,如今是卫家的商业中心。今日这里车水马龙,他们当中有来自幽州、冀州、并州、司隶、兖州、豫州、徐州、扬州和荆州等地豪族代表和商贾,吸引他们前来的除了卫宣击败董卓的强大军事力量外,最重要的还是卫家发布新产品。

其实卫和也不曾想到自己这几年时间,在卫宣的技术指导下,他带着卫家的工匠成功地捣鼓出来除精制盐以外的如酱油、白酒、宣纸、肥皂、蜡烛、线装书等新奇产品,其中酱油在河东地区已经推广开来,成为了大部分百姓家中除了精制盐之外又一个生活必备品。而透明无色且浓香和酱香型没有酸味的白酒更是受到富贵人家的欢迎。当然卫宣军中用来做为治疗外伤的消毒液这个目前还没有公开。

宣纸是比佐伯纸还要更白更牢固还要耐收藏的纸张,而采用宣纸制作的线装书则成为了众多豪门世家追捧的对象,买上一本线装书,点上一根蜡烛,想想都觉得无比美好。与之配套的就是这些豪门世家的女眷用的肥皂和香皂。

在卫宣的建议下,卫和在卫家商业中也临街的一楼开设了几个体验店。今日就是体验开始的日子。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额豪族和商贾们有的不止一次来过洛阳,当看到满目疮痍的的河南尹的也是忍不住长舒短叹,但崭新的洛阳书院和卫家商业中心却让人耳目一新。

顾雍站在线装书的体验店里,心情比当初的郑玄还激动,郑玄是站在纯粹的学术角度思考,而顾雍则是世家门阀的代表人物,他本人是吴郡的大家之一顾家年轻的优秀子弟,更是同为四大家之一庐江太守陆康的女婿,大儒郑玄的弟子。这次他同时收到了这卫宣、郑玄和张昭的邀请信。尽管他在几人的书信中得知了一些关于线装书的消息,但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顾雍内心哈市忍不住激动。

因为眼前这个屋子里采用的是柜台展览所有的书籍都是平铺摆放的,据说洛阳书院的图书馆里的更是藏书几千册,他随意拿起一本《论语集注》,除了新颖的标点符号之外,两指厚的一本书居然有五六万言,换算成竹简可能就是几十册。用宣纸制作的线装书不但字迹清晰,而且黑白反差强烈,看起来让人很舒服,不像竹简在灯光稍微昏暗一点就会让人眼睛疼。现在好了这种线装书怕是要被抢疯了,这个卫家还真是有本事,为了让读书人晚上方便看书直接配套推出了蜡烛,顾雍已经去过蜡烛体验店,暗中白色拇指粗的蜡烛灯光比一般的油灯可是明亮太多,关键没有油烟味,这真是读书人的福祉。

当然顾雍的激动远不止这些,而是由此想到的这些新产品给卫家带来的诀财富,以及随着线装书的推广势必以前被世家垄断的学问必将流入寻常百姓家。顾雍想不明白的是同样出身河东超级世家的卫宣兄弟为何要如此做。

顾雍身为世家子弟,自然知道线装书一旦大量出现,必然导致世家的优势在减少,那么卫宣愿意看到这一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卫宣已经意识到了世家的危害,而且准备打破这种垄断的立场就是作为诸侯或者君王!

那么卫仲道是不是准备好割据一方了吗?

顾雍正踌躇,身后传来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元叹兄,来了洛阳怎么不去找宣,也好让小弟尽一尽地主之谊啊。”

顾雍回头就看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年轻人,他曾经和卫宣一道跟着郑玄从长安到洛阳到徐州、扬州游学,是非常熟悉的。但顾雍绝对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位同龄人已经成长到了这个程度。

顾雍短暂愣神之后连忙鞠躬行礼:“顾雍见过司隶。”

卫宣板着脸摆摆手:“元叹,你这是干什么?要是再这样你赶紧离开洛阳。”

顾雍:“……”

卫宣上前一把拉起顾雍的手臂笑道:“没忘记骑马吧,走,带你去见见郑师去。”

顾雍见到卫宣如此热情也是轻松了一些随着卫宣离开了体验店来到街道上,护卫中早有人让出一匹战马,卫宣翻身上马,顾雍随即也跟着上马,紧跟在卫宣身后,卫宣则朝着典韦等人招招手,典韦带着是为散开街道两旁。

卫宣则放慢了马速与顾雍齐头并进,卫宣的小动作顾雍看在眼里,心中高兴终于开口说道:“仲道,听郑师说你新建了一个洛阳书院,想来花费不少吧?”

卫宣略微有点得意的笑道:“董贼作恶太甚,怕是几百亿也没办法恢复洛阳往日繁华,郑师肯来算是帮了宣大忙。所以宣不惜代价也要将书院建设好。元叹,你这次来了就不要走了,留在书院授课也好,到地方当个长吏也好。郑师年纪大了,大老远将他老人家请过来,如今还带着个小孙子,宣又俗务缠身,多几个师兄弟在身边也热闹些。”

顾雍有点犹豫,他只是接到了三人的书信,无论是那一人给他推荐的他都想来看看,至于要不要留下来还真没想过。不过卫宣话说得漂亮,留在洛阳可是尊师重道的行为。

如果是太平年间,师尊是洛阳书院管事的,师兄弟是司隶校尉,顾雍留在洛阳无论教书还是出仕没任何问题。但如今天下大乱,关东群雄也开始混战,现在留在洛阳就等于对外宣告投靠了卫宣,这不是他顾雍一个人的事情,关系到顾家和陆家两个大家族的利益。

卫宣见顾雍没有回答自己于是换了个话题说道:“这次陆家来人没有?宣听闻陆家出了个叫陆逊的神童,有机会让陆家人带来见识一下,宣将军府舍人琅琊人诸葛瑾之弟诸葛亮也是积极聪慧,今年年十一正跟着郑师学习呢,你可以跟陆家人说说,趁着郑师还年轻,可以让他也拜在门下的。”

顾雍略微有点吃惊,没想到卫宣对吴郡世家这么关心。陆逊之名他也听过,但陆家也是大家,又不是直系姻亲,他倒是想不起来如今陆逊如何了。

于是尴尬地笑道:“路途太远,陆家这次没派人来,雍倒是可以写信回去告诉陆家人派人前来,这洛阳有仲道你在必定会很快恢复往日繁华,无论经学还是商业都大有可为。至于陆逊,想来还要看陆家人的意思。”

卫宣点点头,陆家人现在拿得出手的就是庐江太守陆康,陆康虽然不是陆家家主,但推荐族中子弟到洛阳求学,想来鹿家人不会反对,而陆康正是顾雍的岳父。

所以为了拐带顾雍甚至陆逊,卫宣自然要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亲自作陪。

两人一路来到洛阳书院,顾雍先拜见了郑玄等人,然后在卫宣的陪同下参观了书院,等再次站在书院门口的时候,顾雍感叹,也就是卫宣有这样的大手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