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256章 洛阳书院

三国归晋 第256章 洛阳书院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宣随即又转身对郑玄说道:“师尊,宣的想法是,为了恢复洛阳的繁荣,先要从经学和商业入学。经学方面就摆脱师尊了,师尊桃李遍天下等到了洛阳安顿下来,还请师尊邀请天下名士来洛阳共襄盛举。另外各地出色的少年才俊也可以推荐到洛阳书原来,宣管他们三年的吃喝与路费。三年之后学有所成的可以留在学院任教或者出地方从政,每年两三百,几年下来想来也是一片繁荣盛景。”

郑玄点点头,他对卫宣的利用经学恢复洛阳繁荣的想法很为赞同,读书人多了自然会引来各地豪族的关注,他已经给自己的同门是弟子们写信了。而接下来的第一期学生也是该广泛邀请天下出色的青年才俊。

过了虎牢关,太史慈和卫宣等人就分开了,太史慈沿途收拢将近万人,其中他准备挑选出三千补充道自己映众作为陌刀手和神臂弓手,其他的有愿意从军的就交给卫宣分配,不愿意的则交给韩浩用来屯田。

当三天后,郑玄一行人来到新修建的洛阳书院的时候确实震惊了,因为破败不堪的洛阳城中,这是最抢眼的建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卫宣的将军府。而卫宣的将军府竟然是他曾经在洛阳的一座府邸,被董卓一把火烧了一次简单地返修了一下继续用。

而郑玄更感兴趣的是大门口照壁上的八个大字: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自诩揣摩了这几个字,对卫宣这位弟子是越来越满意了。

相对于将军府的简陋,这洛阳书院比以前的太学占地还要广,卫宣是按照四年学制,每年三百人的规模规划的,目前第一期的建筑已经完成可以容纳四五百人在这里生活剧和求学。

教室、宿舍、食堂等各类建筑一应俱全且分别规划。

看着宽敞的教室和摆放了上千本线装书的图书馆,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郑玄算是见过线装书的,但没想到卫宣为洛阳书院准备了这么多,要知道按照这线装书的内容如果换成竹简的话那可是要几十个个同样的房间来拜访了。怕是之前大汉皇室的藏书也没有这么多,这当中的花费可想而知。而崔琰和孙乾两人直接看呆了。尤其是崔琰,当他看到那些线装书的时候手在颤抖,心也在颤抖。

崔琰出自清河崔家,当然知道书籍对于世家的重要,正式因为拥有了时代传承的书籍才让世家屹立于芸芸众生之中千百年不衰。

崔琰很小心地拿起一般线装书,之间蓝底封面上有一个空白框,框内用工整的小楷写着论语集注四个字,旁边还有郑玄著三个字,再慢慢地翻开,发现里面全部是用最新才流行的宣纸,白色的宣纸上字迹清晰。再那一本,发现两本书的自己几乎一模一样,再看看旁边,《论语集注》足足有五十本之多!

崔琰不死心,继续看旁边,结果无一例外正想换曾经标注过的经书都有一定数量,其他历代名家标注的书也有,只不过数量少一些。

郑玄似乎也看到了崔琰的神态,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笑而不语,崔琰看着老师哪一位伸长的眼神,心中有点尴尬,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问旁边的卫宣:“将军,这些书记对外售卖吗?”

“子真凶,叫仲道就好。目前线装书还不够,等入学院的学生人数欧一册之后是可以对外售卖的。”

人手一册!卫宣的言语再次震惊了,崔琰不甘心追问道:“将……仲道,你是说入学院的大学生人手一册?”

卫宣想了想,看向郑玄说道:“也不是所有的书人手一册,要等师尊等人确定了教材,列入必修教材的人手一册。”

崔琰倒吸一口凉气迫不及地啊地追问道:“那这洛阳书院的大学生是如何招生的?”

“第一期主要是推荐,这次随宣讨伐董卓的军侯及以上的将领可以推荐一人非豪族年龄在14到20的少年,校尉以上可以推荐两人,可河东、河南、颍川三郡每县可以推荐一人非豪族少年,三郡太守每人推荐三人。学院任教的博士、教授也可以推荐,不过身份和年龄都要符合。若名额有空余则可以向附近的豪族子弟开放。

今后则大部分从各郡中学中选拔。当然政绩突出、军功突出的将领也可以继续推荐。”

崔琰闻言未免有点失落,卫宣嘴里的豪族自然包括清河崔家这样的,也就说他就算和卫宣关系很好也不能推荐崔家的直系子弟。不过他已经打定主意,要立即写信给家长,多带点钱过来问卫宣多买几套这样的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清河崔家声名不坠。另外一定要尽快选拔几名家族中的有袖子尽快赶到洛阳来,哪怕是在门外排队候补等待入学也无所谓。

拥有同样复杂心情的还包括彭城名士张昭,虽然他自认为才华初中的,但面对这么多的线装书他也终于动心了,而卫宣说的入学待遇真正是在做学问。说的简单点就是你只要将人送进书院,卫宣包吃包住包师资和书记,三四年出来就是个人才了,谁能不动心?

孙乾、诸葛瑾和诸葛亮等人看到这满屋子的线装书也是神情复杂,他们都是读书人,不过家道中落,是没有足够的钱财购买的,如果这图书馆的书全部对他们开放,可想而知,卫宣说的每年招收三百大学生,等这些大学生三四年结业的时候也算得上人人博览群书。再加上有郑玄等名士的指点,除非十分愚笨之人,不然想不成才都难啊。

当正轩等人来到教授宿舍的视乎再次感受到了卫宣尊师重教的诚意,卫宣是完全按照后世记忆里的江南园林席间的,一座园林可以居住三到四名教授。

郑玄意味深长地看着卫宣,卫宣笑道:“师尊虽然淡泊名利,但读书轮到是一件优雅的事情,况且如司马先生等鹿门山的名士也好风雅,宣布准备一下怕是也留不住他们啊。”

郑玄笑而不语,自己这个弟子出身河东卫家,据说最近卫家又多了好几个生菜的门路,在教育上舍得花钱,总比花天酒地去那烟花之地要强一些,也不好多说,于是问道:“你打算几时开学?”

卫宣想了想说道:“回师尊,各地推荐上来的少年要抵达洛阳也需要一段时间,另外邀请的各地名士到来也需要时间,所以宣想等过了正旦之后择日开学。”

郑玄点点头:“仲道啊,老夫听你这入学条件对豪族似乎很严苛,对寒门却似乎太过宽松,万一推荐上来的少年良莠不齐当如何?”

卫宣笑道:“豪族子弟家学渊源,族中有私学,也不在乎宣提供的失宿,宣这书院容量也有限,所以才出此下策。至于那些进入学院的少年人,师尊担心的是,不过宣以为修业之事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宣给他们提供食宿,还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三四年时间若是一无所成也怪不了别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场的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卫宣这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成才的机会,能不能成才真的要看自己个人修行了。

所有进入洛阳书院的人对这里的设施非常满意,接下来就是郑玄牵头制定教学大纲和挑选必须教材。而卫宣则将招生规则在全军和三郡发布,因为有郑玄、司马徽和庞德公等海内名士做招牌,再加上书院提供免费的食宿,军中的将领们自然知道卫宣这是变相奖励他们,才给他们提供了推荐的机会,而且随着卫宣的地盘扩大也需要大量的呃人才,卫宣建书院的目的大概如此。

所以他们自然不会错过,纷纷写信或者亲自派人回去自己的家族,让挑选适合的少年人到洛阳来。尤其是魏延、张辽等之前纯粹是武人,可能家中一时半会挑选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少年人,但他们可以找姻亲或者有交情的人家子弟,聪明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样培植自己亮亮的机会。

卫宣并不担心人数不够,因为他已经早就让锦衣卫出动到各地去搜罗了,想来名单报上来人到了洛阳郑玄等人简单地面试一下只要不是云本之人呢也就能入学了。

很快卫宣在洛阳半数元的消息就传开了,包括崔琰等人也不断地写信回去告知家族,很快洛阳的人气又开始恢复。

让卫宣有点意外的,颍川陈家陈纪找到了辛毗,想要将族中的几名子弟送入洛阳书院。随后郭家家主也亲自出面,如今郭图在袁绍哪里混的还不如郭家,这阳翟郭家态度也出现了大转变。接着颍川的其他家族以及河东的毌丘家也纷纷找到卫宣。

对于郭家卫宣的态度是人数不能太多,而对于陈家则来者不拒,当然卫宣最关心的还是这里面有没有陈群。对于三郡的其他家族只要名额还有空余,卫宣还是要给他们一点面子的,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根据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