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262章 袁绍图韩馥

三国归晋 第262章 袁绍图韩馥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厚脸皮的袁绍不顾袁术的公开反对,也不理睬卫宣、孙坚和曹操等人,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拜见刘虞,呈上众议。

刘虞忠于汉室,也不想成为袁绍等人的傀儡,加上袁术派遣了使者准备联合他进兵长安,于是断然拒绝了袁绍和公孙瓒等人。

袁绍仍不死心,又请刘虞承制封拜大司马录尚书事,也同样被刘虞拒绝了。这样袁绍郁闷了好一阵。刘虞不是刘辩和刘协那种在深宫里长大的儿皇帝,他是执掌一州的幽州牧、大司马,如今的汉室宗亲里,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兖州刺史刘岱都可能成为他的后援军,所以袁绍不敢用强。

拥立新君这种人伦大事,成功了权倾天下,失败了还被人捅出去,自然名声扫地。

卫宣、袁术等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打击袁绍的好机会,纷纷派出细作在各地造谣,导致士人对袁绍的评价大跌。卫宣虽然在河南击败了董卓,但董卓并未垮台,西凉生力军尚在。而在此之前关东牧守们却为了扩充个人的地盘,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争斗。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韩馥唯恐袁绍做大,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饿散、饿垮袁绍的军队。这些袁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袁绍并不满足于一个渤海小郡,对被称为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垂涎已久。

在联兵讨董时,袁绍就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

曹操心知肚明于是反问:“足下的意思怎样呢?”

袁绍答道:“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青、并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

袁绍和曹操虽然关系亲密,但能够说出来此话,说明袁绍从来就没将天子和汉室放在心里。曹操也不好劝解,只当是没听到,偶尔在与卫宣的书信来往中透露一二。

袁绍所谓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而当年光武帝刘秀也是将这里作为龙兴之地。所以此刻的袁绍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不过,当时袁绍先后遭遇长安袁家被灭族和董卓派兵突袭河内双重打击声望大跌。而卫宣却在不久击败董卓,亮相比较之下袁绍更是无地自容。

如今本想通过拥立新君来提振自己的声望,结果不但被刘虞严词拒绝,还被袁术捅了出去。不但天下士人大失所望,还让韩馥提前警觉。

根据各方的情报来看门客建议袁绍攻取冀州时,袁绍其实是非常踌躇,油漆对进攻韩馥的时间节点拿不定主意。对逢纪说:“冀州兵强,我军饥乏,如果攻打不下来,我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

逢纪献计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

不得不说逢纪的这个额办法很不错,因为此时觊觎冀州目前除了袁绍和公孙瓒之外还有黑山军的张燕。而先到冀州的韩馥也没有完全掌握整个冀州。比较有实力的军事力量包括韩馥和袁绍以及平南中郎将张燕和都尉麴义。

从绝对军事力量上来说韩馥最强,张燕次之,袁绍再次,麴义名义上是韩馥的部将,但一直驻守冀州北方抗衡张燕和幽州,加上麴义本人骁勇善战。基本上独立于韩馥的军事体系之外。

张燕的军队很多,但战斗力不强,主要依靠太行山的地形与朝廷对抗。韩馥收服不了麴义却又不得不倚重麴义暂时拖住张燕。

袁绍手下还是有点能人的,逢纪和审配等人纷纷建言袁绍先拉拢麴义,让韩馥孤立。然后利用公孙瓒和张燕威迫韩馥。

袁绍很看重逢纪,果然照他的意思写一封信送给公孙瓒。之前两个人已经有一次合作,虽然没能成功地拥立新君,但在对待韩馥的问题上算是不谋而合,不是公孙瓒如何支持袁绍,而是公孙瓒的野心叶子啊膨胀,希望记住乱起,他也能够火中取栗。

另外一方面麴义也是个不甘寂寞的,自从十八路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以来,他就敏感地感觉到天下大乱,所以一直从旁冷眼观望。等看到袁绍、韩馥等人貌合神离,就知道自己的寄回来了,于是麴义率先反叛,脱离韩馥欲自立,韩馥虽然无能,但也不能坐视冀州被人瓜分,于是率兵前往征讨。

韩馥在河内屯兵将近一年,屁事没做,军中士气涣散,虽然人数众多却没能奈何麴义。

韩馥讨伐不利,袁绍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派逢纪与麴义结交许诺两人平分冀州。麴义虽然不相信袁绍会与自己平分冀州,但韩馥既然动手,他麴义除了找张燕也就是只有袁绍了,于是就答应了。

同时公孙瓒发兵,南袭冀州。麴义在西北,公孙瓒在北,袁绍在东北,三路同下,韩馥本就军事才能一般,与袁绍单挑或许还能僵持,但麴义和公孙瓒参合其中韩馥一战败绩,慌了手脚,此时袁绍的说客高干到了,不失时机地劝说韩馥的同事暗地里拉拢韩馥手下,高干是袁绍外甥,自然能代表袁绍许诺,韩馥手下人纷纷倒戈。

他们对韩馥说:“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

韩馥一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急切地问:“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

高干不正面回答,反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车骑怎样?”

韩馥说:“我不如。”

高干再问:“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

韩馥又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

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高干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麴义反叛,张燕虎视眈眈。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

韩馥生性怯懦,缺少主见,听高干这么一说,再看看手下人呢哥哥点都,他也就稀里糊涂同意了。

当然韩馥手下也是有忠臣的,治中从事李历劝谏说:“冀州虽然偏僻,但甲士百万,粮食足以维持十年,而袁绍则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让给他?”

韩馥无奈地说:“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

驻屯在河阳的从事赵浮、程涣听到消息,急急自驰兵东下,船数百艘,众万余人,请求出兵抗拒袁绍,韩馥不同意。终于,韩馥搬出了官署,又派自己的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

袁绍喜出望外,自然毫不客气地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送给韩馥一个的空头衔,既无将佐,也无兵众。

袁绍手下有一名朱汉,曾经遭到韩馥的冷遇,一直耿耿于怀。他知道韩、袁二人之间积怨甚深,借故派兵包围了韩馥的住所,手持利刃,破门而入。韩馥逃到楼上,朱汉抓住韩馥的长子,一阵乱棍拷打,把两只脚都打断了。韩馥受了很深的刺激,虽然袁绍杀死了朱汉,但他还是离开了冀州去投奔张邈。

卫宣看到这里知道袁绍平定冀州的最大障碍已经取出,也可笑韩馥在河内僵持了一年多,还不如当初痛痛快快地让出给袁绍也不至于有今日之祸。

事情还没完,韩馥。。张邈是工人的敦厚长者,也不顾会得罪袁绍收留了韩馥。有一天,在张邈府上,韩馥见袁绍派来一个使者,使者对张邈附耳低语。韩馥心中不觉升起了一团疑云,感到大难临头了,于是借口上厕所,用书刀自杀。堂堂的几周目居然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唏嘘。韩馥没想到的还有那就是因为他的自杀导致了袁绍对张邈的嫉恨,因为袁绍认为是张邈坏了他的名声,一个丧家之犬的韩馥对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呢?以至于后来才会有袁绍不断指使曹操杀害张邈。好在曹操是分明辨是非的人,知道张邈虽然才能一般,但真正是个敦厚长者。

不管其中的是非曲直,卫宣知道袁绍按下冀州,那么郭图那边也该发动了,因为袁绍月琴公司拟改,就说明他的实力或者说汝南袁氏的影响力越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