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50章 拆分朝廷

三国归晋 第350章 拆分朝廷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车骑将郡在冷落了天子和满朝文武几天之后,在天子想要前往河东的时候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内并且参加超逸让所有人都觉得有点好奇,莫非将天子弄到河东区就是车骑将军卫宣的诉求?而当卫宣开口之后所有人都一脸懵逼,因为这位之前从未出现在朝堂上的年轻将军一下子却上奏了许多的事情。

因为这位态度强硬的车骑将军一反常态表示将会派遣一万骑兵一路护送天子到安邑,在渡河的时候也会安排水军校尉甘宁从孟津赶来。天子亲卫和朝廷官员的一应用度全部由车骑将郡承担。同时为了加强天子亲卫的战力,卫宣准备先从太史慈部众调拨部分兵器给骠骑将军董承。

杨彪没有办法阻止天子北上,如今卫宣主动派遣将士沿途护送,还主动给董承添置装备,主动承担费用,杨彪自然不能反对,虽然他知道卫宣可能只是将缴获李傕、郭汜等人兵器拿出来而已。但有总比没有强。包括朱儁、黄琬等人对卫宣这样的安排也没有意见。

不料等天子和三公确认了北上的行程之后,卫宣举贤不避亲地表举钟繇为京兆尹,钟繇乃颍川名士,多年前就做过京兆尹大县令,对京兆尹比较熟悉,这些年对天子和朝廷也忠心耿耿,杨彪同样没有办法反对。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今这样的状况,天子在哪里朝廷就在那里,既然天子放弃了掌控关中,那杨彪无论表举谁来担任京兆尹,只要卫宣不满意就很难开展工作。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卫宣先按照贾诩的谋划,一副忧心忡忡地样子对着天子和满朝文武说道:“陛下,斥候来报,塞外鲜卑人贼心不死,对我并州虎视眈眈。臣恳请陛下派一能臣镇守并州以安民心。”

刘协不知道卫宣是什么意思,不过自己要去河东,并州的安全确实很重要,于是问道:“卿可有合适人选?”

卫宣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前面三公和骠骑将军军最后将目光定格在朱儁身上说道:“司徒雄马半生,当年镇压黄巾名扬天下,并州若是有司徒坐镇安也。”

刘协点点头,这满朝文武除了隐居老家的卢植被已经故去的皇甫嵩,还真没比朱儁更合适的人选。

刘协刚想开口询问朱儁自己的意见,朱儁却早已匍匐在地:“陛下,微臣垂垂老矣,骑不得马,拉不开弓,挥不动刀枪,若是先鲜卑人见了微臣这模样岂不是徒增笑柄。”

朱儁不愿意,刘协也不能勉强,毕竟朱儁已经位列三公,也不需要战功来升官,但并州地处边境,非常人能镇,如今的并州刺史是卫峥,那也是河东名门子弟。在场的许多人可还是不必上他,于是他看向了杨彪和董承。

杨彪总觉得卫宣突然提这一茬有预谋,因为并州安完全诠释在卫宣的掌控之下怎么可能乖乖地交给朝廷。于是心生一计:“陛下,车骑将军文武兼资,人称常胜将军,不需长期镇守并州,只需带兵在并州巡查一番然后在太原稍作停留便可震慑北戎。”

刘协点点头,心说这卫宣自己搬石头砸自己交,他也就顺着杨彪的意思问卫宣道:“爱卿以为呢?”

卫宣一脸平静不去看杨彪而是对着刘协恭敬道:“陛下有令,宣当尽快成行。不过临行之前还有一事请陛下与诸位公卿定夺。”

刘协很满意卫宣的态度,既然卫宣要去并州想来也会和自己同行到安邑,这也算是给天子和朝廷文武百官一个面子。于是面带微笑地说道:“爱卿请说。”

卫宣稍作停顿整理一下思路说道:“”陛下,臣收到情报,凉州韩遂、马腾前番虽然被李傕等人击败,却依旧贼心不死,为了扩兵打算劫掠关中。而李傕似乎也与两人取得了联系,这些人都是凉州同乡,分分合合。臣担心他们联合起来进犯关中。因为此还请被吓早些离开长安前往河东。

杨彪嘴角抽动,心中冷笑,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为了催促天子早日动身,就连远在凉州的韩遂、马腾都搬出来了,不过他并不打算揭穿。毕竟天子已经决定去河东,卫宣也打算护卫,早几日无所谓。

其他文武百官心情也是不同,不过几乎清一色的认为之前卫宣冷落天子就是因为天子没表态,如今天子表态之后卫宣的态度变得十分积极,功利性也就十分明显了。

就在众人表情复杂地看着卫宣的时候卫宣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其实韩遂、马腾远在凉州,有张辽和太史慈两部讲实在,陛下倒是可以按部就班。然这些叛军和逆贼勾结一时难以平定,臣肯定陛下留一重臣镇守关中!”

刺眼一处,众人莫名其妙,刘协再次看向了朱儁,不过随即他又否定了,卫宣的留守关中的重臣肯定不是朱儁!董承是父子天子亲卫的,当然也不会留在关中,于是刘协很好奇的问卫宣:“车将军可以有人推荐?”

杨彪和朱儁等人也微微侧头看向微醺啊,认为卫宣这是准备退出自己手下的哪一个人将军或者谋士。他说的这么严重,还口口声声要重臣无非就是要天子对镇守关中之人封侯拜将。

卫宣丝毫不理会众人的目光对着刘协说道:“陛下,镇守关中之重臣非太尉不可!”

言出堂上一片哗然,众人再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刘协也是一脸诧异地看着卫宣。

卫宣知道大家都在等他的解释,丝毫不停顿地继续说道:“陛下和朝廷三公被动作、李傕等人欺压多年。如今该是时候转掌握地方军政了。关中以前是董卓和李傕等人发号施令,本来臣击败立决之后。大小事务当交给陛下圣裁。然关中动荡,民不聊生难以为继朝廷。

陛下回到洛阳之前并不能号令天下,所以朝中并无多少具体军政大事。太尉乃百官之首,替陛下和朝廷镇守关中是最合适的。”杨彪此时已经明白卫宣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这一步。将钟繇放在京兆尹的位置上成功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以为他要抢夺地方治理大权,然后虚晃一枪,拿鲜卑人说事,也知道驻军必定不会愿意去卫宣完全掌控的地方。自己也是大意,竟然推荐了卫宣。现在卫宣推荐自己,自己要是不留下来,奶岂不是没有担当,人家卫宣愿意去并州,你身为太尉留在关中镇守,根本就不用做什么,只是需要借用你太尉的名望而已。

而且卫宣说的很直白,没有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天子和朝廷其实是无事可做的。身为太尉是三军统帅,留在关中镇守确实合适!

所有在场的人都知道卫宣用了三个月驱逐了盘踞在并州的南匈奴各部落,但同时得罪了鲜卑首领轲比能和其他几个南匈奴小部落。并州不稳固天子去河东也有危险,卫宣这是用自己去替天子确保安全,杨彪也没理由反对。同样关中的稳固涉及到司隶校尉部扥稳固,涉及到将来回到洛阳朝廷的权威。可以说杨彪在长安也不用干什么只要保证长安不失将来就是大功劳意见。

但杨彪愿意留下吗?当然不愿意,胎位也好,录尚书事也好,如果不在天子身边,他算什么重臣?卫宣的目的很明显,将自己与天子分开之后,天子身边就一个董承录尚书事能做什么决断?

其他的三公九卿没有录尚书事在朝堂上的发言权就根本没办法和卫宣这个车骑将郡相比。杨彪最担心的就是卫宣等天子到了河东之后可能会威逼天子或者用一卫家女套牢天子,然后顺理成章地登上大将军之位。

但是要如何才能拒绝留守呢?不等杨彪想到好办法,卫宣继续说道:“陛下,关中之重要不用臣赘言。然韩遂、马腾等人虽然为叛军,但却和诸多羌人呢结合,多以骑兵为主。朝廷兵盛能胜则打,不能胜则抚。这样的重大决策,一般的武将做不到,就算是司隶校尉也无法代表朝廷让凉州众人信服。太尉出自名门,常年伴随陛下身边,更是录尚书事,一言以决之就减少了信使来回的奔波,减少错过时机会的可能。”

刘协不知道卫宣什么意思,但内心里也觉得杨彪镇守关中是比较合适的。当然其实还有更合适的那就是司徒朱儁。然而之前朱儁已经以身体不佳托词,杨彪更是举荐了卫宣。

当然刘协还有一个小心思,那就是此前杨彪等人曾经给卫宣上过眼药,觉得如果天子离开而留下卫宣镇守关中,那朝廷等于啥也没得到,纯粹的只是卫宣的地盘扩大了而已。让卫宣去本来就是他自己狄攀德并州,杨彪如果能够掌控关中,也算是朝廷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刘协还认为卫宣举荐杨彪可能是为了避嫌,也可能是欲擒故纵,无论是哪一种,刘协觉得应该尽快定下来,而且镇守关中的不能是卫宣!所以刘协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