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51章 弘农乱起

三国归晋 第351章 弘农乱起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宣推荐太尉镇守关中,杨彪当然可以拒绝,但年幼的天子正是中二少年,在这种大事上也不喜欢别人反对他。而卫宣的精心算计也算是果断出手,肯定会有后招在等待。杨彪拒绝留在关中跟着天子去河东必定会被天下人笑话为贪图富贵。卫宣正想找机会将他搞下来,所以杨彪决定忍辱负重留下来镇守关中。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一部分卫宣胡夏将士,为朝廷争取到一片拥和关中士人、百姓的支持,以及一部分朝廷有绝对话语权的土地。

然而杨彪绝对想不到他这次的让步只是开始。接下来他根本没有机会反击卫宣了。

为了耀武扬威,卫宣在长安东郊举行了一次联合军演。当然名目是为天子送行。一万多轻骑兵在长安城东门外列阵的时候,骠骑将军董承差点吓得从战马上摔下来。而从中间路过的文武百官也被那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所震慑。

出城送行的杨彪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一万骑兵在关中平原驰骋的动静有多大。

不过这些还只是刚开始,一万请轻骑兵从中间分开,天子的车驾刚刚出了城门,张辽率领一万重骑兵沿着护城河一掠而过,大地在颤抖,天子刘协的心也再次颤抖。震慑于重骑兵威力的同时,心中也在感叹,如果自己手中有这样的雄兵十万何愁天下不平?

以前尽管董卓很蛮横,李傕很粗鲁,但他们没有直接将将近两万骑兵摆在天子和满朝文武眼前。而且其中的一万重骑兵还是奔驰而过。也幸好卫宣不是董卓那种蛮横粗鲁之辈,不然刘协更加没有放抗之力。

好不容易等到空中的烟尘散去,太史慈的特战队又出来了,在长安东门外空旷的土地上开始了表演。寒光闪闪的陌刀和有效射程将近两百步的神臂弓也是让天子刘协和众文武大开眼界。

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卫宣能够击败不可一世的董卓,能够击败于夫罗,能够驱逐南匈奴了。

当然军事演习也大大地震撼了长安城看热闹的百姓以及所谓的两千天子亲兵。如果在战场上相遇,怕是那些重骑兵一个冲锋就解决问题了。可笑的是杨彪和董承还幻想用这些人牵制卫宣。

从长安到安邑不过六百里,但天子却足足走了两个月月,除了渡河浪费了不少时间,天子进入河东至后就坚持要骑马,要亲眼看看河东与关中的差别。

卫宣没有一直等天子一起抵达安邑,而是直接沿着汾河来到了太原。虽然之前在天子面前说鲜卑人可能有动作只是个借口,但毕竟天子和整个大汉朝廷来了河东,他必须稳固并州。随身带着的自然是两千重骑兵和四千多步兵。

朱儁和黄琬等人都担心卫宣会在安邑如董卓、李傕那样控制天子,但没想到率先出事的缺是太尉杨彪。

杨彪在长安,其实是无事可做的,他也尝试过拉拢张辽和太史慈,但这两位当然不会理睬他,而如张飞、关于、管亥等人更是不将这样一个完全不懂军事海域卫宣不对付的太尉放在眼里。

其实在长安这些年杨彪的名声并不算好,起码为了迎合董卓可是没少委曲求全,而放任李傕、郭汜等人劫掠关中,也让他这个太尉和大汉朝廷一样失去了民心。这就让杨彪动了加速破坏卫宣布局的心思。于是弘农军的许多豪族开始串联,最终竟然出现了宗贼占领县城的闹剧。

天子尚未抵达安邑,弘农就出现了叛乱,这确实让刘协吓了一跳,同时也庆幸没有经过弘农直接回洛阳。

好消息是弘农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一直部署在临潼的赵云率领六千轻骑兵第一时间赶到了华阴。随后张济的一万人也从航谷关出发赶赴弘农。

以卫宣军的战力,迅速的平定叛乱在天子和杨彪等人的预料之中。但让天子没想到的时候,张济带着人进入弘农之后果断地将当地带头闹事的豪族抄家,将家族成员通通扣押等待朝廷处置。

杨彪得到消息之后还专门派遣人到河东告状控诉卫宣麾下将士祸害弘农。

结果没几天张济和赵云的联名奏章也到了,一同到的还有杨彪前几个月写给族人和当地一些豪族家主的信,还有写给刘表等人的书信。这些当然是见不得人的,但赵云和张济选择了直接送给天子!

如果没有弘农的叛乱,天子即便是认识、熟悉杨彪的笔迹也不会认为这些书信真的是杨彪所写。

而当满朝文武得知太尉为了对付卫宣竟然采取这样的下作手段之后也是唏嘘不已。当然更多的聪明人是隔岸观火,想要看看接下来杨彪如何出招,看看两人的争斗还有没有更京瓷啊的表演。

太尉唆使族人叛乱,勾连关东不服朝廷的诸侯对抗朝廷,可谓罪证确凿。刘协没了主意,在解县的县衙里,刘协召开了北上以来的第一次临时超会。

刘协当着大臣们的面将十几封杨彪的书信递给司徒朱儁和司空黄琬。两人早就私底下从天子哪里看过这些书信,也确认过笔迹。现在当着其他官员,两人也是装作一副惊讶的模样。

良久朱儁才开口说道:“陛下,卫车骑人在太原,太尉人在关中可谓是各守一方,如今太尉家乡出事,当速令车骑将军南下。”

黄琬没有朱儁那么老好人,他回头看了一眼位数不多的朝臣对着刘协说道:“太尉如此糊涂,陛下当下诏令其归隐。或者直接派令张辽等人扣押。”

朱儁无奈地看看黄琬,他想的是如果杨彪得到消息,然后在天子的暗示下自请归乡也是给弘农杨家留下一点颜面。然黄琬似乎要将事情闹大!

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的董承却没有两人这么轻松,他是杨彪提携上来的,用来占位置的。针对的就是卫宣,如果不是他占了一个录尚书事,或许现在杨彪出事之后就是卫宣独录尚书事。事情既然出了董承自然还是要挽救一下:“陛下,太尉此举也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啊。卫车骑如今掌握了并州和司隶全境,还有名士辈出的颍川,人口众多的南阳,军事实力更是大大地超出了当初的董卓和后来的李傕、郭汜。太尉是想为朝廷控制住关中的同事,逐渐从车骑手中夺取郡县。此举虽然操之过急,然忠心可嘉啊。”

听董承这么一说,刘协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太尉会做如此糊涂之事,他自己留守关中,弘农又是他的家乡,如果能够连成一片,还真说不定可以东望河南。今后就算没有进展,至少与卫宣可以分庭抗礼。

然而杨彪此事确实太粗糙了,关键是亲笔信还落入了卫宣人手中。

见到天子为难,朱儁又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时卫车骑当有主张。他在临潼和函谷关都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想必也是有所察觉的。不如下诏请卫车骑到安邑商量一下。”

朱儁的意思很委婉,但刘协听明白了。说到底,董承的说法也没错,现在在司隶是卫宣与杨彪相争,既然卫宣全面取胜,杨彪败了,如何处置杨彪当是卫宣说了算。

不然天子和朝廷做出什么决定,结果卫宣不依不饶可就尴尬了。

董承虽然有心阻止天子将杨彪交给卫宣处理。但黄琬显希望看到杨彪倒霉的。自己本来就与杨彪不清不楚,现在到了河东,如果偏帮杨彪就很有可能触怒卫宣,那么卫宣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董承了。

见到众人没意见,刘协也就只能派人去晋阳请卫宣,不料卫宣没有到,卫肃确实从安邑城出来了,在卫家私兵的护卫下,这位先帝册封的太师早已年过花甲。但卫肃和他的年轻子侄们不同,他是一心忠诚于天子和大汉的。

比天子大五十岁的卫肃一路将刘协接到卫家在安邑西面的庄园,也就是当初卫宣在这里训练护卫的地方。

让刘协感动的是,卫肃将这里所有的卫家人都赶了出去,庄园里里留下了大量的粮食和卫家出产的奢侈品。如果宣纸、蜡烛、肥皂、酱油等等。看得刘协眼花缭乱,也看的朱儁等人目瞪口呆。

这个庄园可是比河东太守府要大得多,而且大部分建筑是重新翻修过的,能够想象卫肃在接到天子即将北上之后就做了充足准备。这可比直接将天子安置在河东太守府要来的用心的多。

卫肃显然是用了心的,庄园里有一个明显是新建成的小宫殿,专门给天子召开超会用的,有洛阳那样的龙椅,也有还没有在长安流行开来的太师椅。

刘协终于找到了意思天子的感觉,因为这个庄园只属于他和他的这些臣子们。卫肃则白天来庄园忙活,晚上则回到安邑城内。

当然董承的两千亲兵子安占据了卫家护卫的军营。刘协不禁开始会怀疑杨彪的话,这个卫肃至少是没有要挟持天子专政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