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辽国孤忠李合达

兴庆府王宫之中,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与群臣又商讨了一番,实在是形势所迫,没有比请金军来援更好的策略了。

于是,群臣一致同意邀请宗主国大金出兵主持公道,逼迫楚国接受和谈,从夏国退兵。

争论结束后,李乾顺君臣又面临着两个新的问题。

其一,那楚国也是金国扶立的藩属国,金国会为了夏国出兵么?

此时去求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路途遥远,只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唯有大同府的都元帅完颜宗翰能够立即调兵入夏,解救夏国的危难。

只是完颜宗翰已经拒绝过夏国的调停请求,李乾顺君臣也不知能否说服他出兵。

其二,即使能够请动金军,在金军到达之前,夏军亦得坚守静州、怀州、顺州等地,阻止楚军北上,以此拱卫都城兴庆府。

这两桩事,均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办到之事,非得力大臣不能胜任。

提出请金军入援的大臣薛元礼再次主动请缨,愿意急赴金国大同府,请金军都元帅完颜宗翰出兵。

李乾顺也对薛元礼放权,在与金国的谈判中可以割让土地,以此换取金国的支持。

不管怎样,割让土地换取夏国的存续,总比被那楚军彻底灭国为好。

对此,殿中群臣都识时务,没有一个出言反对。

外交上有薛元礼独挑重担了,军事上却还需要有人领兵顶住楚军的攻势。

然而,殿中没有一个大臣敢站出来挂帅出征。

在一阵尴尬的寂静后,国主李乾顺只能亲自点将,命舒王李仁礼和老将仁多保忠、贝中撒辰三人分别领兵镇守静州、怀州、顺州,阻挡楚军北进。

在灵州战败的罔存礼也作为舒王李仁礼的副将再次出战。

并且,为了守住兴庆府,李乾顺决定放弃夏州和银州一线的防守,命猛将李合达从夏州领兵西进,攻击灵州楚军的侧后。

在王宫中廷议之后,薛元礼马不停蹄地赶往金国,李仁礼和老将仁多保忠、贝中撒辰等人也辞别了国主李乾顺,带着必死的决心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决定西夏国生死存亡的兴庆府保卫战就此展开。

然而,不知是不是担心腹背受敌,攻占灵州后的西门庆军并未立即向兴庆府方向发动攻势,而是迅速分兵东进,杀向了五百里外,无定河边的夏州。

于是,楚夏之间的战争,由兴庆府之战预想中的西夏军南北夹击楚军,变成了夏州之战楚军东西夹击西夏军。

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得到这个最新的情报后,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楚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给了自己喘息的机会,可以加固兴庆府的防线,坚持到金军赶来。

忧的是,自己南北夹击楚军,反败为胜的唯一一丝希望,被楚军掐灭了。

夏州的李合达部在楚军的东西夹击之下,只怕是难以坚守到金军来援了。

李乾顺身边军事人才凋零,实在是不希望再失去李合达这个猛将。

那李合达不仅是西夏军中硕果仅存的一方将帅之才,更是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与辽国契丹旧部暗中联络的牵线搭桥之人。

诚如完颜宗翰所侦知的那样,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在辽国灭亡后,迫于形势奉金国为宗主国,但实际上却与契丹反金势力暗中颇有牵扯。

其实,这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乾顺本人十六岁时,是在辽道宗的帮助下才能够亲政的。

此后,天祚帝耶律延禧又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下嫁给李乾顺为妻。

在宋朝太尉童贯领军夺取了横山,威胁了西夏国的统治时,又是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陈兵宋辽边境居中调停,让宋朝不得不放弃优势退兵。

李乾顺的一生多得辽国恩惠,他对于契丹人是很有感情的。

正因如此,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入夹山,眼见得辽国已经要覆灭的情况下,李乾顺依然多次派遣军队去支援已经山穷水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直到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军捕获,辽国宣告灭亡,李乾顺方才从形式上归顺了金国。

然而,李乾顺与残辽耶律大石的势力却是依然没有断了联系。

为,李乾顺和耶律大石二人居中牵线,帮助李乾顺笼络夏金边境的契丹部落之人,正是夏州都统李合达。

李合达原名叫萧合达,本是辽国奚人贵族。

李乾顺亲政后,西夏与辽国的关系良好,李乾顺为进一步巩固与辽国的关系,得到辽国的支持,遂向天祚帝耶律延禧求亲请婚。

天祚帝耶律延禧就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下嫁给李乾顺,也算是辽夏和亲。

萧合达就是在那时奉命护送成安公主到西夏和亲,留在西夏国成为李乾顺的臣子的。

萧合达此人口才甚好,而且骁勇善战,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才来到西夏,李乾顺就很看重萧合达,授他做了文思使的官职。

其后,在夏宋战争中,武艺高强的萧合达屡立战功,升官为副都统,还被李乾顺赐姓国姓,从此萧合达就改名成了李合达。

统安城之战时,西夏虽然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又有名将李察哥指挥,但由于刘法威名太甚,西夏将领中谁也不敢担当正面抵挡刘法的重任。

那时唯有李合达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去与刘法正面交锋。

李合达身先士卒,率部死战,最终击溃了宋军。

之后,他又率数百敢死之士追击落荒而逃的刘法,最终斩杀了宋朝西军名将刘法。

战后,李合达因功升为都统,镇守夏州,被授予东南方面之任,成为了西夏数一数二的猛将。

在辽国屡战屡败,被金国夺取大片领土,有亡国之危时,性格耿直的李合达随即向李乾顺上了一封言辞肯切的奏书,希望李乾顺以夏辽百年和好为重,援助辽国,共御金国。

然而,李乾顺力不从心,他在几次出兵救援辽国失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西夏的割据地位,不得已转投金国,承认金国为自己的宗主国。

辽国灭亡后,李乾顺的皇后,成安公主耶律南仙抑郁而死。

李合达痛心不已,他听说耶律大石要在漠北和西域重建大辽,反攻金国,便派心腹之人前去联络,极力撮合耶律大石与西夏国国主李乾顺联手复辽。

所以,李合达是李乾顺联络和利用契丹旧部的重要棋子,李乾顺并不舍得就此丢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