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四百三十三章 童贯的平燕策

其实郑居中还有一些没有说的,那就是澶渊之盟不只是约定大宋给辽朝岁输岁币,还约定了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而由于宋朝对辽朝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每年的岁币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里。通过对辽贸易,宋王朝每年可获八十万贯价值的顺差,数额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所以实际上,大宋是经济上真正获利的一方。这个情况,掌管大宋经济的宰相蔡京又如何能不知晓。

遇到太宰郑居中这种执拗之人,蔡京也无可奈何,只得对他说道:“上意巳决,岂可沮乎!”

蔡京这是拿皇帝压人啊!郑居中作色而起,对蔡京说道:“使百万生民肝脑涂地,公实使之!未知公异日如何也?”

蔡京被郑居中质问以后,发作不得,心中也好是无奈。

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党争激烈,无论新党旧党,都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其结果就是皇帝的权力变得更大,逐渐无人制约了。蔡京号称权倾朝野,可宋徽宗还不是想罢他的相位就罢,没有钱用了想起用擅长经济的蔡京就起用。

现在的政事,宋徽宗可一言而决,蔡京唯有四处搜刮钱财满足皇帝的需求而已。并且日后人们还不会说皇帝不圣明,大多只会说奸臣误国,身在其位,就要给皇帝背黑锅,这个宰相可不好当啊!

鉴于朝野上下都有反对联金伐辽之策的人,宋徽宗为了平息分议,让现在统领大宋最大的军团西军,对军事有经验的太尉童贯建言献策。

当年献上联金伐辽之策的赵良嗣本就是童贯从辽国带回来的,宋徽宗问计于童贯,这倾向已然很明白。

童贯掌管西军多年,这些年对西夏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推进战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不能说不知兵。他领命后,就给宋徽宗上了平燕策,大概意思是对于大宋来说,云中是根本,燕蓟是枝叶。若要取燕云,当分兵骚扰燕,而后以重兵取云中。攻取云中后,则燕蓟亦在掌中。

童贯所上的平燕策从军事上而言,不无道理,云中是牧马之地,相对于平原地带的燕蓟有居高临下之势。大宋若当真能够夺取云中之地,厉兵秣马,再取燕蓟当事半功倍。

得到童贯所上的平燕策后,宋徽宗大喜,朝堂上就定下了联金伐辽之策。廷议的结果,是蔡京等人负责派出使臣与金国跨海商议,订下盟约,而太尉童贯则受命做好伐辽的军力筹备。

太尉童贯是宋徽宗最亲信的重臣,为了帮宋徽宗完成伐辽取燕的丰功伟业,童贯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兰州。那里是童贯的中军所在地,童贯此番欲一鼓作气地解决西夏国之患,然后挥军北上河东,谋取辽国的云中。

……

大宋西北边疆的湟州,三月的珠固峡里暖风袭来,河水已经解冻。峡谷中浩门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涛声不绝于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松柏桦树遮天蔽日;林间鸟声鸣啭、鹿獐隐没;山涧小溪潺潺,野花竞艳,清香扑鼻,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然而,一阵阵脚步声击碎了珠固峡的宁静,薄雾中,只见一队头戴范阳帽,身穿步人甲的宋军全副武装地走出了峡谷,沿着浩门河左岸迤逦而下。

这支宋军,正是西军名将,熙河经略使刘法统帅的两万大军。此番刘法军从古骨龙城出发,要赶去癿六岭上的统安城,再从那里出击,与兰州出发的童贯主力军夹击西夏的卓啰和南军司,之后再北上攻击西夏核心地带的灵州。

去年六月,西夏国夏崇宗李乾顺为了抵御童贯的堡垒战术,也于癿六岭夏、宋分界处,修筑割牛城,屯重兵防守,以守卫南部的卓啰和南军司。童贯得到谍报后,命廓州防御使,“神箭”何灌由肤公城星夜出兵,将割牛城攻破,改名为统安城。如今刘法军星夜赶往统安城,就是准备出其不意地对夏军发起攻击。

老将刘法顶盔贯甲,骑马统领着黑压压的中军匆匆前行,他眉头微蹙,想着自己的心思。对于此次的分进合击,刘法心有疑虑。

童贯赶回兰州之后,立即策划对西夏的攻击计划,命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攻击西夏。

刘法认为西夏军队这几年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胜数不大,不愿冒险进兵。

童贯急于了结西夏战事,将兵力调动到河东,但此时还不能将朝廷的平燕策宣之于众。所以童贯只能强迫刘法,对他说道:“君在京师时,亲受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

童贯的这句话,让刘法无言以对。因为刘法在东京汴梁朝见宋徽宗时,的确是夸下海口,说对西夏必胜,所以才被加官进爵,授以重任。现在总不能说大话将官职弄到手后,就拥兵自保,畏敌不前了吧?

眼看再不出兵,就有“欺君”之罪,刘法无奈之下只好率兵两万向前线的统安城进发。

“父亲,你看,癿六岭!我军登上此山,就可到达统安城了!”刘法的儿子刘正彦指着左手侧远方因为雾气散去而露出来的雪峰,对父亲说道。

因为天气尚寒,虽然河水已经解冻,但时至午时,癿六岭的山峰才云开雾散,在阳光下露出了本来面目。

刘法辨认了一下山峰,对刘正彦说道:“传令下去,全军离开浩门河向左边的癿六岭进发,日暮之前进入统安城!”

刘法军前军,衣甲鲜明,刀枪林立,军中两面大旗迎风招展,一面大书“前军康”,另一面上书“雄勇将军”。

前军都统制,大将康炯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看着身后的精兵,顾盼自雄。

康炯乃是西军猛将,在这西北边境与西夏作战数十年,屡立战功,宋哲宗朝时,为了表彰康炯的战绩,官家特赐“雄勇将军“旗帜给他,以示恩宠。

当收到中军刘法的传令后,康炯立即率领前军向左边的山岭进发。此时,他身边的一员副将对他说道:“刘法老将军怎地如此操切?莫如就在这河边埋锅造饭,让军士们吃饱了再登山不迟。”

康炯闻言答道:“兵贵神速,刘法老将军定是想打西夏军一个措手不及吧!王进,登上前方那个山岭后,让军士们就地歇息,吃些干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