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五百零二章 好汉请留步

西门庆一行离开曹太公庄,沿沂水南下,出了沂水县,来到了沂州的州治所在临沂城。

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称“琅琊”,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春秋时期,孔子的老师郯子和他的著名弟子仲子、曾子、澹台灭明都是临沂人。

战国末期,秦国名将蒙骜也是来自当时齐国的临沂蒙山地区,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蒙骜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也都是秦国名将。

蒙武辅佐秦国名将王翦率军攻打楚国,斩杀楚将项燕,灭亡楚国。

蒙恬率兵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直道,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

可以说,来自临沂的蒙氏一族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奠定中华大一统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历史更有趣的是,蒙氏一族祖籍齐国的临沂,却在秦国扬名天下。而与他们同时代的秦国名将王翦、王贲父子的后人却移居临沂,开创了号称“华夏首望“的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琅琊王氏。

王翦、王贲父子也是秦灭六国的关键人物,王翦更是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除了韩以外其余五国齐、楚、燕、赵国、魏均为此父子二人所灭,所以《史记?王翦传》中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最多战功的王氏与蒙氏,竟然都与临沂这块土地有着神奇的联系。

东汉末年,出自临沂之地的琅琊诸葛氏亦是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后世被称为“智圣”的诸葛亮,其他佼佼者还有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他们兄弟的族弟诸葛诞等。在汉末三国乱世时,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各自出仕蜀国、吴国和魏国,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虽然临沂人杰地灵,名人古迹甚多,但西门庆无心在此多做逗留,他在临沂城中歇息一夜后,在城中向店家打听到往来商旅喜走水路,就在码头上租了几艘客船,沿沂水而下,到达了淮阳军的治所下邳城。

下邳城南濒泗水,沂水和武水北来绕城和泗水相汇,它既占水运之利,又有灌溉渔猎之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城中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副繁荣景象。

西门庆一行却没有多做停留,而是继续沿泗水向东南而行,经过宿迁、淮阴进入了淮河。到达淮阴城后,西门庆又乘船向着西南方的淮河上游进发,欲前往淮南东路泗州的治所泗州城。

泗州临淮县位于淮河流域的洪泽湖边,这一日,城中大户柳世权早早地起床与家人用过早膳,命两个儿子同自己一般沐浴更衣后,就让两个儿子抬着一个箱子上了马车,父子三人驾车来到了湖边的码头,停驻在岸边的一排柳树下。

“父亲,你说的那人今日当真会来我临淮城么?”柳世权的二郎望着码头上往来穿梭于洪泽湖的船只,对父亲柳世权问道。

“光宗,少安毋躁,你如此浮躁,将来怎生继承为父的衣钵,光大我柳氏门楣?”柳世权对二儿子柳光宗说道。

“父亲,这不是还有兄长继承你的衣钵吗?何愁我柳氏不兴?”柳光宗嬉皮笑脸地答道。

“二弟如何又来取笑为兄?父亲对你寄予厚望,你切莫让父亲又为你怄气。”柳光宗的大哥柳光祖在旁边开口说道。

“光祖、光宗,你二人各得为父之长,日后须得齐心协力,振兴我柳氏。光宗,你平日里虽然放浪形骸,整日里飞鹰走马,与那些闲汉们厮混,为父却并不怄气。须知多结交这些市井汉子却也不无益处,为父当年年少时何尝不是如此?不过,你也要像你大哥光祖那般,学好那望气相人之术,择其能者而友之。”柳世权耐心地对柳光宗敦敦教诲。

“父亲,你快看!那船头上的三人,俱有非常之相,莫非就是父亲等待之人?”大郎柳光祖在一边突然低声说道。

柳世权抬眼望去,抚掌轻叹道:“为父这两日见天上五彩云气西来,正应在此子身上!光祖、光宗,快随为父去见此子。”

柳光祖与柳光宗两兄弟抬起木箱,跟在父亲身后下了码头,来到一艘刚靠岸的客船边。只见那船上走下来三个俊俏郎君,都是器宇轩昂,仪表不凡之人。

这客船上下来的三人,正是从淮阴顺淮河而上,进入洪泽湖的西门庆、史进和燕靑。三人欲在这码头上吃些新鲜的早点后,就上船继续出发去往泗州城。

西门庆的双脚才踏上码头的石阶,就听得身边有人叫道:“好汉,请留步!可否借一步说话?”

西门庆侧首看去,只见一个须发皆白,衣着华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面带微笑看着自己。那老者的身后,还立着两个同样衣着华丽,身强力壮的青年郎君,那二人手中抬着一个大木箱,不知里面装着些甚么物什。

“老员外可是在叫在下?不知有何见教?”西门庆见这三人面善,就对老者和颜悦色地问道。

“在下临淮柳世权,平生最爱结交天下英雄。今日预知贵客前来,特备薄礼一份赠与贵客,还望贵客笑纳。”柳世权用手指了一下身后的箱子,对西门庆直白地说明了来意。

咦,我与此人并不相识,此行的行踪也无外人知晓,这老丈怎会特意在此等我?莫不是这老丈接错了人?西门庆心念电转,对柳世权拱手谢道:“在下多承老员外美意,实不敢当。老员外,在下不记得在这临淮城有故交旧识,不知老员外是否认错了人?”

柳世权神秘地一笑,对西门庆说道:“贵客,老朽岂会认错人?老朽今日一早来这码头,等的正是贵客你呀!此地不是说话处,不知可否上船叙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