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七百五十三章 萧干的奋斗

李处温将晁盖、董平二人推荐给四军大王萧干时,萧干见识过二人的武艺,果然是两员武艺高强的猛将。

萧干未尝不知参知政事李处温举荐晁盖、董平二将来军中建功,是为了培植他在汉军中的势力。可是如今国难当头,哪里还顾得那些细枝末节?

只要是敢于对阵金国女真人的勇士,萧干就会给他机会建功,而不去理会他是哪个派系的人马。

萧干看向晁盖与董平二人,口中说道:“晁盖将军,董平将军,你二人建功心切,本王就成全你们。你们带上本部两千人马,本王再拨三千精兵与你二人,共计五千人马,为我军正副先锋,北上迎击女真军。二位将军可敢出战?”

“末将正愁没有厮杀的机会,多谢萧大王成全。”

晁盖抱拳应道。

“末将定必斩杀女真蛮子的大将,献于萧大王帐前!”

董平自信满满地说道。

晁盖与董平的豪言壮语,让中京道那些屡败于金军,早已失去胆色的契丹将领纷纷侧目而视。

“好!二位将军若能斩将夺旗,本王定当上报朝廷,为二位将军请功!封侯拜将,只在眼前!”

萧干将前锋军令授予晁盖、董平二人后,又拿眼狠狠地觑了厅内诸将一眼,口中叹道:“南朝勇士何其壮哉!莫非我朝当真无人了么?”

四军大王萧干的一番话,说得契丹诸将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萧大王如何轻视我契丹好男儿?晁、董二位南朝来的将军是勇士,难道我耶律阿古哲就不是勇士?萧大王,末将也愿领兵出征,扬我大辽契丹人之威!这先锋官,还是让给我耶律阿古哲吧!”

终于还是有契丹将领按捺不住,挺身而出与晁盖、董平争当先锋。

“萧大王,末将愿往!”

“萧大王,我渤海人也有勇士,末将愿与金军决一死战!”

……

在萧干的言语挤兑刺激和耶律阿古哲的带动下,大厅内的诸将纷纷上前请战。

“哈哈哈~我萧干麾下有如此多的四族勇士,何惧女真蛮子?耶律阿古哲,你也不用与晁、董二位将军争那先锋官之位了。我另拨给你五千人马作为别军,你绕到恩州城后,切断恩州与高州之间的粮道,配合我军主力歼灭金军的前锋。”

萧干给耶律阿古哲下达了军令。

“末将领命!末将一定让那恩州城成为一座孤城。金军欺我无人,数千轻骑就敢突进到恩州城下。此番遭遇我契丹大军,必会让他们全军覆灭!”

耶律阿古哲本就是萧干的心腹,此时自然是配合着萧干提振军心,鼓舞斗志。

趁着众将群情激愤之时,萧干安排了两个原中京大定府的契丹将领作为耶律阿古哲的副将,随他一同出征。

其余诸将,也都各自领命,将跟着萧干的中军主力出城,接应晁盖、董平的先锋军,伺机投入战斗。

想弃城而走?哪有那么容易!

萧干看着麾下诸将,心中冷笑道。

身为辽国奚族的领袖,四军大王萧干内心中并不想放弃中京大定府。

辽国的五京中,上京临潢府是契丹人的祖居之地,也是辽国契丹早期的都城。

这中京大定府所在,却是奚族祖先的游牧之地。

当年辽国的萧太后是奚族人,她执掌国政之时,将辽国都城从契丹人聚居的上京临潢府南迁到了这奚人聚居的中京大定府,显然是为了利用奚族人的支持力量更好的统治国家。

此举强化了萧太后的政权掌控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辽国契丹、奚族这两个民族的融合,辽国形成了皇族契丹耶律氏与后族奚人萧氏共治国家的局面。

所以,这辽国都城中京大定府,不仅是辽国现今的都城,也是奚人的祖地。

天祚帝耶律延禧不愿守护这辽国都城,身为奚王的萧干却难以舍弃祖先的土地。

在议事厅点将完毕,四军大王萧干留下两万兵马守城,自己带领五万辽军向北出征,欲要反攻占据恩州的金军。

……

在辽国四军大王萧干厉兵秣马,欲与金军北路军一决雌雄之时。西门庆也带着队伍穿州过府,来到了登州城。

西门庆在西门庄中,将水军将领徐文、宋万、王定六和老主管西门忠召集在一起,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新任务。

如今金辽两国大战再起,辽东的生产必定会遭到极大的破坏。

虽然胜利者金国在新占据的土地上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但必然会出现粮食短缺,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

因此,西门庆要西门忠、徐文等人组织船队,贩卖粮食到金国,抓住时机再发一笔战争财。

考虑到如今北方不是粮食主产区,西门庆要他们派遣船只航行到江南地区,收购江南的廉价粮食,建立一条新的粮食贸易路线。

东海上最大的海盗已经被西门庆的水军消灭了,航线上的威胁不大。

若是还有海盗,西门庆让徐文此番就借机全部剿灭。

“活闪婆”王定六本就是江南江宁建康府人氏,熟悉江南的情况。西门庆将南下收购粮食,建立商路的任务交给了他。

老主管西门忠就负责安排两个精明的管事跟在王定六身后,买卖粮食时讨价还价,赚取最大的利润。

为了方便王定六等人行事,西门庆给江宁建康府知府黄文炳和温州城天喜宫的林灵素都写了一封亲笔信,请他二人对王定六提供一些帮助。

有了那一官一道的庇护,王定六的江南之行当畅通无阻。

西门庆只所以要舍近求远,派遣船队到江南去收购粮食,其实也是关中之行给他的启发。

看到曾经富庶的关中地区凋敝如此,西门庆想到河北、山东这些小麦产区虽然目前还比关中强一些,能够有一些余粮。

但是,一旦战争爆发,河北、山东的田地遭到破坏后,本地的粮食储备未必能够应付战争所需,只怕届时须得从江南地区调粮。

大量的粮食运输,用船只走水路是最方便的。所以西门庆要提前建立一条海上粮食通道,为将来可能遭遇的战争预做筹谋。

建立商路,扩建登州仓储,乃至将来囤积粮食的费用,可都着落在金国卖粮的利润上了。

虽然又要在金国大赚一笔了,但是金国完颜阿骨打君臣见我西门庆运去那么多粮食,还会心生欢喜,赞赏不已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