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七百九十七章 围魏救赵

耶律大石看过宋军转交过来的信后,对萧干笑道:“哈哈哈~童贯老儿这是服软了?不过,从信中看,王介儒恐怕还蒙在鼓里,不知我军已击溃宋军。萧大王,依你之见,我军该当如何回应宋军传递的求和之意?”

萧干也已看过了王介儒的信,他冷笑一声道:“那童贯老贼是在施展缓兵之计。

不过,我已命人在中京起事,金军无暇南顾,我军足可与童贯老贼在此僵持一些时日。

传令下去,我军继续围困雄州城,再派别军袭扰莫州、霸州、真定府等地,摆出誓不罢休之架势,逼迫童贯老贼屈膝求和!”

耶律大石闻言,点了点头,对萧干之议表示附和。

南人历来狡诈奸滑,不将宋军逼入绝境,童贯老贼不会乖乖就范。

童贯命人送出去的书信并未让辽军撤军,与此相反,辽军开始劫掠袭扰雄州周边各州。

一时间,莫州、霸州、清州、真定府等地都是风声鹤唳,不得安宁。

各地的告急信如片片雪花般传到了雄州城的宣抚司衙门。

对于各地求援报信之人,辽军并未阻拦劫杀,而是任他们进出雄州城。

太尉童贯接到各地的警讯,也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童贯一连派人给辽军主帅送去几封求和信,并附赠了许多礼物,但始终没有收到萧干与耶律大石的答复。

辽使王介儒似乎也瞧出了端倪,他也变得只管吃好喝好,并不急于与宋国谈判。

就在雄州城中的宣抚司衙门诸人和西军众将都一筹莫展时,城外的辽军却终于有了动静。

原来,萧干与耶律大石突然接到急报,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奇袭了永清、固安、安次三县,兵锋西指涿州,北指南京析津府,对南京道的腹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留守涿州的常胜军将领张令徽、刘舜仁领军与敌军激战于固安县,被杀得大败,仅以身免。

刘舜仁被敌将刺成重伤,险些丧命。

如今涿州危急,燕京城也面临威胁。

萧干与耶律大石听得后方传来的急报,不由得大吃一惊。

难道那雄州城中的太尉童贯老奸巨猾,竟然还派遣了一支奇军?

不过,从这几日宋军屡战屡败来看,那童太尉与宋军主将种师道对军队的指挥都平平无奇,不似会有这等奇谋妙计。

那支没有打着宋军旗号的神秘军队从何而来?竟然如此大胆,在我辽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

得知后方被偷袭,都城受到威胁,萧干与耶律大石再也无心与童贯在雄州城斗法了。

耶律大石借着童贯又送来求和信的机会,给童贯回了一封信,表示大辽国天锡皇帝耶律淳宅心仁厚,不忍见兄弟之国宋国境内生灵涂炭,特颁旨命辽军退军。希望宋国能够谨记此番的教训,牢记祖宗的誓言,莫要再来招惹辽国,自取其辱。既然宋军有诚意求和,那么自己与萧大王就领军北返了,请宋军不必远送……

当太尉童贯收到耶律大石的回信时,萧干与耶律大石已经带着辽军拔营起寨,凯旋而归。

太尉童贯与西军诸将都长出了一口气,却也不敢派兵尾随辽军。

待到辽军走远了,宋军方才小心地派出一些探马,直跟到巨马河边,彻底确认了辽军退军的实情。

在宣抚司衙门里众人大呼侥幸时,他们还不知道,这幸运乃是西门庆与沧州知府杜充给他们带来的。

数日前,沧州北边边境,与辽国交界的小南河寨里,西门庆与沧州知府杜充二人正在军寨大厅内下着围棋。

焦挺与小南河寨知寨本是在大厅里陪着西门庆与杜充二人下棋,奈何他二人皆是不通棋艺的粗人武夫,在厅内耐着性子强坐了一阵后,终是太过无趣,就一起勾肩搭背地溜出大厅,巡视军寨去了。

杜充一边落子,一边对西门庆问道:“西门贤弟,为何此次出兵北上攻伐辽国,你不让我的军队打出河北沧州的旗号?”

西门庆在棋盘上落了一子,口中答道:“杜兄,小弟让杜兄如此做,有几层意思。

一者,杜兄出兵乃是先斩后奏,未及奏报宣抚使童太尉。

此事若成,即使我军没有旗号,杜兄也可大方地去童太尉那里邀功。

若是未能建功,反而闯出祸事,杜兄就可推说是小弟的义军所为,与沧州官军无干。甚至可以推说是海上流窜而来的强盗,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二者,杜兄虽欲扬威于辽国,可是小弟担心朝廷大军此番会一败涂地。西军战败后,辽军若确定是沧州地方官军入侵辽国,或许会引兵东向,杀入沧州报复杜兄。

再者,小弟此番出兵,不为军功,自然是要在辽国境内捞取足够的好处。

可是朝廷曾经下旨,要以德服人,收揽燕地人心,不得劫掠辽国的财富。朝廷那是异想天开,自缚手脚。

若是杜兄打出了沧州军的旗号,小弟可是无法大赚一笔了。

因此,此番我军不能打出沧州军的旗号。越是神秘,对我军在辽国的行动越是有利!”

杜充听了,口中说道:“西门贤弟说得有理。若是西军当真大败,那本府可是救了童太尉和他的十万西军。想来童太尉也不会对本府吝啬……西门贤弟,西军当真会惨败给辽军?”

西门庆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那小南河寨的知寨已经快步走入大厅,对杜充说道:“知府相公,大事不好,我大宋十万伐辽军在雄州战败,雄州城已经被辽军包围了!辽军四处追杀败兵,甚至侵入了我沧州西边的霸州与清州!”

“赵知寨,你传我将令,让边境各军寨小心提防,防备辽军游骑进入我沧州境内。”

杜充不动声色地将那小南河寨知寨打发了出去,随后对着西门庆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虽然西军战败令人同情悲伤,但这却也正是杜充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杜充对西门庆的未卜先知再一次佩服得五体投地。

童太尉那里需要解围,如今就看北方的那支远征军能够闹出多大的动静,能否围魏救赵了。

辽国析津府安次县,朱仝、蒋忠、段景住、岳飞、王贵等将不费吹灰之力就杀散了这里的数百辽军,占据了安次县。

蒋忠、段景住等人领兵搬取县衙库房,收集辽军马匹去了,朱仝却是命令手下人将城门上的“安次县”石匾撬取下来,打包带走。

城中的县衙牌匾也未能逃脱朱仝的毒手。

哎!知府杜相公怎地只对这些牌匾有兴趣?

朱仝看着马队中永清县、固安县两城取来的那些牌匾,不由得摇头苦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