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一十二章 郭药师义释萧干

易州知府高凤听了僧人明赞之言,方才醒悟过来,知道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闭门坚守易州,等待宋军前来救援和接收城池。

然而,令高凤等人没有料到的是,刘光世部的宋军战斗力远不如辽军,竟然在与辽军骑兵的交锋中落入了下风。

刘光世担忧还有辽军闻讯赶来,居然率部脱离战场,全军撤退回到了白沟以南。

易州知府高凤与王倧、赵秉渊等人守在城头苦等了半日,却未见到宋军的影子。

到了晚上,宋军没来,那支与宋军苦战了一天,成功击退刘光世部的辽军骑兵却来到了易州城下。

辽军本来想退到易州城内休整,却在城外遇到了漏网的契丹人,从他们口中获悉易州知府高凤等人已经反了。

辽军大惊,以为白日里宋军撤退是故意示弱,是为了将自己这支军队诱进设好埋伏的易州。

这支辽军苦战了一日,早已疲惫不堪,他们不敢在易州城下恋战,急忙向北奔逃,回燕京城告急去了。

高凤等人见辽军到了城下,不要求开门入城,却突然向北跑了,他们虽不明其中缘由,但好歹暂时没有了威胁,也算是松了口气。

于是,高凤派人再次赶到已经设置在雄州的宣抚司,对太尉童贯说自己已经杀尽易州城内的契丹人,城外辽军也已经撤退,请宋军尽快来接收易州。

至此,虽然宋军刘光世部打了个败仗,但运气不错,辽军因为不明就里主动撤走了,易州城守将还是举城来投。

更让宋军想不到的是,易州投诚,竟然又引起了连锁反应。都管押长胜军兼涿州留守郭药师听说易州降宋后,也动了投靠宋军的心思。

郭药师本是天锡皇帝耶律淳麾下怨军将领,一向对耶律淳效忠。

天锡皇帝耶律淳驾崩后,契丹和奚人贵族拥戴萧太后当政。

身在涿州的郭药师听说萧太后密谋解除汉军武装,屠杀汉人。

郭药师自己身为汉人,对此既惊恐又愤怒,对那燕京小朝廷心生反意,暗自琢磨着怎么保全自己和兄弟们的性命。

听说易州知府高凤反了,已经投奔宋朝,得到加官晋爵的封赏时,郭药师也颇为心动。

正在郭药师权衡利弊,犹豫不决时,他突闻四军大王萧干带着大军出了燕京城,进驻到涿州境内。

郭药师大惊,莫不是朝廷真的要对涿州汉人动手?

其实,萧干突然领军来到涿州,并不是为了对方常胜军和郭药师,而是得知易州知府高凤叛变后,想要前往易州平叛。

四军大王萧干对郭药师并未生疑,只带着一队侍卫就进入了涿州城,将军队留在了涿州城外。

郭药师急忙将自己这个老上司迎接到府中休憩。

萧干见了郭药师,对郭药师说他率军到涿州是要休整一下,再开赴易州前线与宋军作战,镇压易州城的叛乱。

然而此时燕地局势混乱,汉臣人人自危,郭药师也不敢拿自己性命冒险。

经过一番反复权衡,郭药师决定反了。

郭药师背着萧干将常胜军的几个可靠部下甄五臣、赵鹤寿等人秘密聚集在一起,把自己的顾虑和想法都对他们说了。

众人都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赌朝廷不会对汉人下手,因此都表示支持郭药师造反。

这时,有人提出现在萧干萧大王还在城内,我们应当怎么处理?

郭药师对诸将说,我们假借宴会的名义把他找来,和他摊牌。

四军大王萧干此时还不知郭药师等已经造反,对此毫无防备。

听闻郭药师和涿州诸将为自己摆了接风宴,萧干只带着几个护卫欣然赴会。

酒宴开始后,郭药师突然举杯对萧干说自己为形势所迫,准备造反,拿涿州城献给宋朝。

萧干听了大惊,质问郭药师,说国家一向待他不薄,自己也对郭药师和常胜军信任有加,为何要背叛朝廷,改投那背信弃义的宋国。

郭药师历数辽国必亡之状,对萧干说宋军二十万大军压境,燕地汉人纷纷投宋,辽军必败,宋军必胜。

郭药师在宴席上对萧干和诸将摆明形势,想要劝萧干与自己一起投宋。

萧干怎肯投宋?他严词拒绝了郭药师的邀请。

常胜军诸将见萧干不从,纷纷起了杀心。有人暗中对郭药师说,不如就在酒宴上把萧干宰了,免除后患。

郭药师此人却是一个重义气,念旧情之人,他念及萧干曾救过自己性命,也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愿对萧干下手,只是在宴席上对萧干苦苦相劝。

萧干在席上观察诸将情绪,见除了郭药师对自己还是一片赤诚,其余诸将都面露不悦之色,知道再这么僵持下去,郭药师也难再约束部下将领。

萧干在与金、宋两军的战争中多次出生入死,也算得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辽国名将。对于他个人而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并不惧常胜军诸将暴起发难,害了自己性命。

可是,萧干自知此次带来到涿州城外的辽军数量无法和郭药师的常胜军抗衡,自己如坚持不从,立刻就有性命之忧,城外辽军群龙无主,必定会被常胜军吞并歼灭。

如今辽国风雨飘摇,辽军实力大不如前。萧干舍不得城外这支辽军就这般白白牺牲了性命,也想留下自己这有用之身继续支撑那垂危的燕京小朝廷。

既然郭药师的常胜军和涿州城投宋之举已经无法改变,萧干也不再与郭药师等将争论,他假意说兹事体大,自己还需要考虑一下,就起身告辞离开。

郭药师不欲加害萧干,并未对他进行阻拦,默默地送他离开了涿州城。

郭药师此举,正是他身上一种复杂心理的体现。

从本心而言,郭药师是辽东汉人,他对南边的宋国并不了解,其实他不愿意背叛辽国投靠宋国。

此番只是因为传言萧太后和萧干等人要除掉汉人大臣和将领,才逼得他走投无路,只能选择向宋国献城投降。

对于辽国旧主天祚帝耶律延禧、天锡帝耶律淳,老上司四军大王萧干等人,郭药师其实是有感情的。

此番背叛辽国只为了保命,让他杀害萧干,他却是下不了手。

萧干也是看清楚了眼前的形势,知道是郭药师独排众议饶了他一命。萧干出城之后,并未领兵攻打郭药师的涿州城,而是帯着兵马悄然退回了燕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