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六十一章 挡不住的宋徽宗

金国新皇帝完颜吴乞买登基后,并没有完颜阿骨打那样统御四方的威望。为了稳定各方实力派,获得他们的支持,完颜吴乞买不得不让他们分享更多的权力。

十月,完颜吴乞买首先下诏,以空名宣头百道给军中最大的实力派,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完颜宗翰,对他说道:“今寄尔以方面,如当迁授必待奏请,恐致稽滞,其以便宜从事。”

所谓空名宣头百道,就是一百份空白任命书,相当于给了完颜宗翰自己任命西京官员的权力。

虽然诏书中说得含蓄,甚么因为路远,如果完颜宗翰要提拔任命官员都要请示身在都城的皇帝完颜吴乞买,恐怕会耽误国家大事,因此准予完颜宗翰便宜从事。实际上,就是将西北、西南两路的军政大权全部让渡给了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独掌一方,拥有金军最强大的军团,俨然已经成了金国最大的一个军阀,因此完颜吴乞买也必须小心的安抚他。

因为完颜阿骨打一直将自己这个兄弟完颜吴乞买留在都城中管理政事,很少让他领兵出征,导致了完颜吴乞买在金军中的心腹将领极少。

此时金军内能够给予完颜吴乞买最坚定支持的,只有时任奚六路都统,在中京大定府平定奚人叛乱的完颜昌。

完颜昌是金国建立后被追崇为金穆宗的前任女真都部长完颜盈哥之子,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叔伯兄弟。

此外,完颜昌长大后又与金康宗之女完婚。

金康宗名为完颜乌雅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亲哥哥,也是完颜阿骨打的前任女真都部长。他死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才即位。

也就是说,完颜昌的夫人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亲侄女,两家可谓是亲上加亲。

当然,仅凭于此还不够,毕竟完颜家族的宗室贵族们彼此都是亲戚,完颜吴乞买又凭甚么相信完颜昌会对自己更为效忠呢?

原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三岁左右,就被寄养在金穆宗完颜盈哥的家里,相当于是完颜盈哥的养子,他与完颜昌打小就相处甚欢,如亲生兄弟一般亲密。

完颜昌自然是乐于见到完颜吴乞买登基当皇帝,只是他身份虽尊崇,但在军中的实力尚弱。在取代完颜浑黜担任奚六路都统前,他在军中不过是谋克之职。

莫说与完颜宗翰相比,完颜昌在军中的资历和威望还不如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大将。

因此,完颜昌虽是对完颜吴乞买忠心耿耿,但此时能够给予他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完颜吴乞买不得不分给军中的实力派们更多的权力,他又将空名宣头及银牌送给了上京路军帅完颜实古乃、泰州军帅完颜婆卢火等各地军中宿将。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皇帝将各地官员任命权分给地方实力派的举动是不可思议的,那几乎就意味着藩镇割据,皇权名存实亡。

不过对此此时的大金国而言,倒不是那么突兀与奇怪。

金国建国时日不长,还保留了许多部落联盟统治的特点。

金国皇帝本就是部落联盟长,没有绝对的皇权,全凭个人威望和实力聚合各部。

相对的,各部也保留有许多自治的权力。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这一系列举动,相当于是女真部落联盟的又一次权力平衡。

安抚了地方实力派,完颜吴乞买还必须面对兄长完颜阿骨打留下的几个年长的儿子。

兄长完颜阿骨打有传位之情,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峻等几个侄儿又有拥戴之功,完颜吴乞买也必须给予阿骨打家族以相应的回报。

于是在登基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让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完颜宗干留在都城与表兄完颜撒改、四弟完颜斜也共同辅政,成为宰执大臣。

同时,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让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完颜宗峻继续担任合札猛安,掌管皇宫禁卫军。

如此安排,阿骨打家族的两个后起之秀在一定程度上可算是掌控了金国都城的军政大权。

恰在此时,完颜阇母在进攻平州时,与张觉军战于平州以东的兔耳山,结果寡不敌众,吃了一个大败仗。

完颜吴乞买得知完颜阇母兵败后,就命完颜宗望赶往营州广宁府,问完颜阇母之罪,同时接管他的军队,以其兵继续讨伐平州的叛徒张觉。

完颜宗望在西京讨伐辽国天祚帝和攻取燕京居庸关的战斗中都展现出了千里奔袭、以寡胜众的军事天赋,是金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完颜吴乞买决定扶持完颜宗望,增加他在金军中的实力与威望,以便制衡一家独大的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对于皇帝的任命却婉言拒绝,说完颜阇母是自己的叔父,自己怎能取代他的统帅地位。

完颜吴乞买见状,也不好勉强,只得变通了一下,任命完颜宗望为完颜阇母军的监军,负责领兵讨伐张觉。

如此安排,既顾及了完颜阇母的感受,成全了完颜宗望对长辈的敬意,也在实际上将兵权转移到了完颜宗望的手中。

完颜宗望到达完颜阇母的军中后,立即重整旗鼓,领兵攻打平、营二州张觉控制的濒海诸郡县。

此时,在兔耳山大败完颜阇母军的张觉派兄弟张齐向宋朝报捷。在萧干败亡,天祚帝耶律延禧再次被金军击败后,骑墙观望的张觉已经决定彻底投靠宋朝。

东京汴梁城里的宋徽宗收到张觉的捷报后大喜,认为张觉军能够战胜金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支武装。

因此,宋朝决定正式接纳张觉军,将平州改为了泰宁军,改滦州属县马城为安城州、石城为临关,将其纳入了大宋的版图。

同时,宋徽宗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世袭平州。其属下赵仁彦、张钧、张敦固等人皆擢徽猷阁待制。并命燕山府安抚使王安中拿出银子数万两、绢数万匹犒赏平州张觉的军队。

宋朝的群臣中,其实也不乏反对接收张觉之人。

太尉童贯在前线指挥作战,与金、辽两军接触较多,心中明白金军的厉害,不愿开罪金国。因此,他是不赞成接收平州,得罪金国的。

可是,身在东京汴梁城里的宋徽宗和宰相王黼等衮衮诸公都是坐而论道之辈,哪里看得明白这其中的凶险。

在王黼、梁师成、高俅等人的煽动下,宋徽宗正为童贯未能战胜辽军收复燕地,多花了朝廷许多岁币而不悦,哪里还听得进童贯的进言!

童贯见势头不对,只好装聋作哑,不再理会此事。

担任燕山府路转运使的赵良嗣却力谏勿纳张觉,触怒了宋徽宗,被夺职连削五阶,贬到了郴州。

杀鸡儆猴之后,朝中谁还敢阻拦皇帝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