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二十八章 惨不忍睹的解围战

在赵桓君臣组织种师中、姚古大军解围太原府城,并且企图用蜡丸密书策反西京大同府的耶律余睹时,西门庆也匆匆忙忙的赶到了金国都城会宁城。

西门庆是接到完颜兀鲁的急报后方才匆忙北上的。因为,他的妻舅,完颜兀鲁的亲哥哥完颜宗峻病重了。

在完颜阿骨打的几个儿子里,嫡长子完颜宗峻不仅与完颜兀鲁的感情最好,也是对西门庆支持最为坚定的。

当西门庆得知完颜宗峻病重后,立即带上“神医”安道全,马不停蹄的赶往金国都城。

然而,人力并非总是能够胜天。西门庆还是来迟一步。当他赶到会宁城时,完颜宗峻已经病故,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身为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完颜宗峻掌握着京城禁军合扎猛安两万精锐,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他病逝后,皇帝完颜吴乞买趁机用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接替了完颜宗峻的职务,将禁军掌握在了自家手中。

身份尊贵的完颜宗峻的意外病逝,是阿骨打家族的一大损失。作为阿骨打家族一员的西门庆,对此也有敏锐的感受。

回到会宁城的西门庆还听说,已经退休不理政事的完颜撒改也已病逝。

京城里,压制皇帝完颜吴乞买的政治巨头又少了一个。

西门庆只在会宁城中呆了短短的数日,就感觉到皇帝完颜吴乞买比从前活跃了许多。

很显然,趁着阿骨打家和撒改家的变故,吴乞买家正在拼命攥取和巩固权力。

阿骨打家虽然失去了合扎猛安的控制权,但却将金国最繁华富饶的燕京地区抓在了手中。

不仅是老四完颜宗弼,如今老三完颜宗辅也在二哥完颜宗望军中任职,帮助二哥将金军东路军牢牢的掌控住。

平州及燕京的军政大权都系于完颜宗望一人之手。

当然了,金国最大的军阀,足以抗衡皇帝完颜吴乞买的,还是山西大同府的谙班勃极烈、金军都元帅完颜宗翰。

自从伐宋以来,完颜宗望军虽然狂澜突进的杀到东京汴梁城下,并且成功逼迫宋朝割让三镇土地。但是他的军队除了在燕京与郭药师血战一场,并未击败过多少宋朝强军。

完颜宗翰却不同,他虽然没有攻克太原府城,但却不断地与宋朝河东军和西军的主力交战,利用太原城为诱饵,已经前后歼灭了数十万宋军精锐。

面对宋军强军百战百胜的骄人战绩,让完颜宗翰的声望愈发高涨。

所以,虽然完颜撒改因年老逝世,但完颜撒改的权力已经完全过渡给了完颜宗翰,并未对完颜宗翰的势力造成甚么不良的影响。

西门庆知道,随着二次伐宋之战的推进,金国内部三足鼎立的政治平衡会逐渐被打破。

身为金国驸马,阿骨打家族的一个成员,西门庆已经准备好在将来加入这场权力的游戏。

不过,此时还是要先返回宋朝,接下来南方的大戏可不能少了西门庆。

……

虽然被完颜宗翰军一次次的放血,赵桓君臣依然愚蠢的组织军队去送死。

为了第三次救援太原,朝廷强命李纲为宣抚使,统兵十七万援救太原,又召集河东义勇、禁兵五万,共拼凑了二十二万大军。

然而,由李纲直接统领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其余部队都由各将分统。这些部队,实际都听命于东京汴梁城中的枢密院,也就是由皇帝陛下亲自指挥。

为了防止军中大将领兵造反,宋朝的军制就是让各军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

也就是说,由代表皇帝的枢密院下发木图和军令,遥控指挥前线部队何时进军,向何处进军。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没有无线电等现代化指挥手段的古代,必须授权给一线的统兵大将。

面对灵活机动的强敌,宋朝这种呆板的指挥体系怎么可能打胜仗?

名将种师中就是被千里之外的枢密院逼着进军,才导致陷入重围,全军覆没的。

在通讯手段落后的时代,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战术很容易因为协调不一致而被各个击破。

宋军的前两次救援太原府城战役,都是被金军各个击破的。但赵桓君臣毫不汲取教训,再一次指挥宋军三路并进。

李纲被迫领兵出征后,于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从京师出发,七月初抵达河阳孟州城,在孟州休整十余日后,进入了孟州东北的怀州。

金军侦得宋军的动向后,完颜银术可将军队收缩回了太原府城下,准备等着宋军杀向太原,再对宋军各个击破。

因此,怀州的李纲军顺利收复了无兵把守的隆德府。

尔后,宣抚副使刘韐、制置副使解潜、察防使张灏、勾当公事折彦质、都统制王渊、折可求、张思正、王以宁等将齐聚隆德府,出席由宣抚使李纲主持的军事会议,约定以七月二十七日诸路进兵,在太原城下包围金军。

按照朝廷的安排,宋军进兵部署围绕太原城呈扇形状展开。

太原以东的平定军、辽州两路,由刘韐、王渊领兵。

太原以南的威胜军路,由解潜、折彦质领兵,同时范琼率山东兵屯南北关间。

太原西北的汾州路,由张灏、折可求、张思正、王以宁等将领兵。其中,王以宁节制的是江浙兵,张思正统领的是闽蜀兵。

名义上,诸路兵马由河北、河东宣抚使李纲节制,实际上,诸将还是听命于朝廷的枢密院。

在隆德府的军事会议上,诸将约定都领军进发到距离太原城五驿之地,再三道并进,同时杀到太原城下相会。

从宋军的参战部队中,就可以看出前两次救援太原城的惨败让宋军损失多大。

折可求、刘延庆、种师中、姚古等将的大败,将宋朝河东、陕西的西军野战主力消耗一空。

如今宋军居然要靠山东、江浙、闽蜀等地调来的军队上阵了。

要知道,这些地方的禁军早就烂得连梁山强盗、方腊反贼都打不过了,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

并且,第三次太原解围战的兵力分布和进军路线,与第二次太原解围战相差无几,不过是换了将领领兵而已。

赵桓君臣,包括宣抚使李纲的军事指挥能力,真是让人惨不忍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