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独的援军

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朝廷的官僚们却只会相互推诿。

对于五百余座石砲留在郊外不收入城,兵部官员的说法是:“这些石砲属于朝廷,应该枢密院安排人收入城。”

枢密院的官员则反驳说:“城外石砲不归枢密院管,实属军器监提举官内侍管辖。”

京城所的内侍宦官岂会背这个锅,又将责任推给了驾部。

驾部再将责任推给了库部。

就这般,京师里各部都与城外石砲有一些干系,但又都有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总而言之,朝中只有夸夸其谈之辈,却没有人做实事,最终将这些石砲作为见面礼送给了金军。

金军两路大军会师后,高筑营垒,在东京汴梁城下炫耀兵威。

为了打击瓦解守军士气,在完颜宗翰的安排下,金军驱掳役使东京汴梁城周边各县的汉人在城下运石伐木,大造各种攻城器械,以此震慑城中军民。

此时,包围东京汴梁城的金军大约有十五万人,再加上强征的十余万民夫,数十万人在城外干得热火朝天,给城中军民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京城已经被彻底孤立了。

此时东京汴梁城中虽然还有七万守军,但都不是宋军的精锐。

这些军队中,有京师的禁军,也有姚古、刘韐、范琼等将在太原战败后逃回来的军队,不仅互不统属,而且畏惧金军,士气不高。

见到金军正在大造各种攻城器械,守城将士都为之色变。

为了激励守军的士气,皇帝赵桓与大臣们亲临外城,慰问守城将士。

大臣们向守军宣传,说朝廷已经下诏命各地官军入京勤王,不消几日,百万大军就会陆续到达城下。如同第一次金军围城一样,京师最终还是会平安无事。

然而,真的会有百万大军赶来勤王么?

东道总管胡直孺从南京应天府和京东路召集了三万人马后,匆匆忙忙地领兵西进,欲入京勤王。

怎知,金军东路军完颜昌部正挡在胡直孺西进的道路上。

完颜昌提前侦得胡直孺军的进军路线,在半道上设下了埋伏。

胡直孺中了完颜昌军的埋伏,三万兵马被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胡直孺从京城带出来的部将,衙门防御使保义,“丑郡马”宣赞保护着胡直孺向东逃窜,完颜昌军认准宋军主将紧追不舍。

眼见得围上来的金军骑兵越来越多,宣赞射完手中箭,挥舞大刀突出重围,向南京应天府逃去。

东道总管胡直孺被金军射杀坐骑,跌下马来,被完颜昌军生擒活捉。

金军抓住胡直孺后,将他押至东京汴梁城下,洋洋自得地对着城上守军笑道:“哈哈哈~你们这些南人睁大眼睛看一看,这就是你们企盼的援军主将胡直孺!

请转告你们的小皇帝赵桓,早早开门投降,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

你等也不要再召集援兵了。援兵来则必败,就如这胡直孺一般!哈哈哈~”

城墙上,见到胡直孺被俘的京师军民一个个面如土色。

援军被金军击败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京城,满城军民都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时,南道总管张叔夜进京的消息成了朝廷激励军心的救命稻草。

在金军二次南下时,朝廷调张叔夜急赴邓州任知州,兼任南道都总管之职。

此时,金军已经逼近东京汴梁城。张叔夜到任后,立即接到了皇帝赵桓召他勤王的手札。

张叔夜领旨后,亲自率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及部下三万人从邓州星夜兼程入京勤王。

张叔夜军抵达东京汴梁城西南的尉氏县境内时,便与包围京师的金军游骑遭遇。

张叔夜率军且战且进,一路与前来拦截的金军交战。在伤亡两万余人后,张叔夜带领一万军马于十一月底辗转到达了东京汴梁城。

在全城军民陷入恐慌之时,张叔夜军的到来仿佛就是黑夜中点燃了一盏明灯,给东京汴梁城带来了少许的希望。

皇帝赵桓大喜,在南薰门亲自接见了浴血奋战前来勤王的南道总管张叔夜。

在这战事危急之际,皇帝赵桓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接连赐予张叔夜延康殿学士、资政殿学士之衔,又授予他签署枢密院之职,委以指挥东京汴梁城军事全局之重任。

面对十几万金军精锐,张叔夜明白宋军难以战胜对手,就向皇帝赵桓提议说:“现在敌人的锋芒正锐,还是请圣驾暂时前往襄阳避兵。”

张叔夜的提议,与当初宋徽宗南逃镇江、种师道建议退守陕西京兆府一样,都是避敌锋芒的明智选择。

然而,如今形势之严峻已使张叔夜无法实施撤退计划。

金军已然大兵压境,东京汴梁城的七八万人马无法保证能够在金军的眼皮底下护送皇帝逃到襄阳。

况且,那些在东京汴梁城有许多产业的大臣也坚决反对皇帝放弃东京汴梁城。

张叔夜无可奈何,只得率兵守城,准备与围城的金军决一死战。

皇帝赵桓也派遣使者出京传递檄文,告示全国各道,宣扬褒奖张叔夜的战功和忠心,下令各州郡长官率兵勤王。

同时,皇帝赵桓罢免了主和的唐恪和耿南仲,而改命主战的何?、孙傅为相。

然而,在胡直孺战败后,除了张叔夜孤军来援外,再没有将领带兵前来京城勤王。

在金军第一次南下时,大宋君臣尚能上下一心,各地将帅纷纷领兵前来勤王。

而这一次,前来勤王的唯有胡直孺、张叔夜二人而已。

只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实在是东京汴梁城中的赵桓君臣咎由自取。

为了解太原城之围,赵桓和李纲等主战派大臣盲目组织宋军北上,并且不顾前线将帅的意见,强逼宋军冒险轻进,结果将一支支忠于朝廷的宋军主力送入金军的虎口。

三次太原解围战的失利,宋朝损失了百万可战之军。特别是西军精锐的种家军、姚家军、折家军和刘家军都大部战死在太原城外,实是让西军伤筋动骨,战力大损。

如今陕西五路都要靠招募地方乡兵来防备西夏的进攻了,哪里还有多的正军千里勤王?

所以,完颜娄室占领洛阳,切断东京汴梁城与陕西五路的联系时,西军的援军还龟缩在潼关后,没有出关东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