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数百金军骑兵如同割麦子一般,很快就斩杀完了宋军的七千神兵神将。

紧接着,完颜银术可就带领金军冲向了宣化门。

此时,护龙河的吊桥上面,神兵的尸体堆得像一座小山,城上守军拼尽全力也拉不动吊桥。

十几个金军壮汉手持巨斧冲上前来,对着吊桥上的铁链一阵乱劈。铁链很快就被劈断,金军顺利抢下了吊桥。

源源不断的金军涌过吊桥,杀到了宣化门下。

好在此时宋军及时关闭了宣化门,将金军挡在了城门之外。

见未能抢得城门,完颜银术可大怒,指挥金军一面用撞车、巨木冲撞城门,一面架起许多云梯,蜂拥攀爬城墙。

这一次,宣化门上宋军的防守力量微乎其微,未对金军构成多大的阻碍。金军前锋将士纷纷爬上了城头。

城上的宋军见到郭京的神兵惨败后,最后一点信念也崩溃了,虽然城上宋军十倍于登城的金军,但再无人上前厮杀拼命。

见到金军靠近,这些守城的官兵纷纷望风而走,放弃了抵抗。南城宣化门很快落入金军之手。

金军前锋打开了宣化门,完颜银术可的大部队随即滚滚而入。

外城宣化门失守的消息传开,东京汴梁城内防御各门的宋军大乱。

士兵们四处奔逃,城中乱成了一锅粥,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张叔夜见宣化门失守,带着自己的亲军退守内城,去保护皇帝。

统制姚友仲在南城拦住败退的宋军,要他们反身夺回宣化门,却被狂乱的军民拖下马来,乱刀戳死。

负责南城守御的内侍监军黄金国见城墙失守,绝望之下赴火自尽。

皇城内,皇帝赵桓本以为郭京的神兵出战已经战胜了金军,正在暗自高兴,忽然惊闻南门失守。赵桓吓得号啕大哭道:“朕悔不用种师道言,今无及了。”

惊惧中,赵桓急召大臣和亲王入宫议事,可是城中混乱,应召而来的只有赵桓的六弟景王赵杞,大臣谢克家和李若水。

赵桓与景王等人商议后,派遣景王三人紧急出使金军向完颜宗翰求和,探听金军的议和条件。

景王三人出发前,太上皇赵佶也传来旨意,让赵桓尽力满足金军的要求,割地赔款皆可,请金军约束将士,不要在城中屠杀百姓。

景王三人带着皇帝赵桓和太上皇赵佶的旨意急忙赶赴完颜宗翰的大营求和。

景王三人走后,皇帝赵桓心中不安,就召集宫中禁军卫士二千余人,有出逃避敌之意。

张叔夜、刘延庆二人也劝皇帝赵桓逃离东京汴梁城,前往襄阳一带避难。

赵桓既想逃走,又担心外城被金军占领,无法逃脱,因而犹豫不决。

刘延庆见状,对赵桓说道:“陛下,京师外城已破,内城是守不住的。陛下不想为金人所掳,万不可困守于此!臣麾下尚有一万西军忠勇将士,愿意先为陛下夺一门,护送陛下南行。”

赵桓听了,就与刘延庆、张叔夜约定,当夜整理兵马,做好出逃准备。

次日清晨,由刘延庆领兵夺取西城的万胜门,张叔夜护送皇帝赵桓御驾从皇城前往万胜门与刘延庆会和,向西伺机逃往襄阳或京兆府避难。

三人密议妥当后,刘延庆立即出宫,与自己的长子刘光国一起整顿兵马,做突围的准备。

此时的内城中,“花胳膊”陆小乙走出观音院,回到京师的据点宅院里,对等候在此的张三、李四二人叹道:“西门哥哥果真是神人,竟然能够算到城破的日子!快用飞鸽传书,将最新的战况报知西门哥哥。”

张三也开口说道:“小乙哥哥说得是!大官人不仅算准了城破之时,甚至算到了最先失陷的必是宣化门!

若说大官人不是神仙下凡,我张三敢与他拼命!

从前小弟我最佩服的是师父鲁大师,如今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大官人!”

李四将陆小乙写好的密信绑在信鸽腿上,一连放飞了三只信鸽后,回头说道:“张三哥哥,正因为大官人是神仙一般的人,我们的师父才会为他效力啊!说起来,我都有些想念师父了。”

陆小乙笑道:“鲁大师与西门哥哥在一起,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领兵进入东京城了。我们兄弟可得做好迎接西门哥哥的准备。”

“小乙哥哥,金军占领了外城的城墙,他们当真不会杀入内城来么?要不要将弟兄们召集到一起?”

李四对陆小乙问道。

“不必如此,西门哥哥说金军军纪严明,他们占领外城的城墙后,不会入城作乱。只要朝廷向金军投降,金军就不会攻打内城。我等当然要相信西门哥哥的判断。”

陆小乙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神态轻松的说道。

“小乙哥哥说得是,我等还是依计而行。”

张三在旁边附和道。

过了一会儿,张三、李四二人带了几十个兄弟出门,分散到东京汴梁城的各个角落。

……

二十五日清晨,刘延庆、刘光国父子领兵一万发动反击,夺回了西城的万胜门。

外城军民听说刘延庆军打开了万胜门,纷纷跑来围观。

刘延庆一边排列军阵备战,一边焦急的等待着皇帝赵桓的御驾。

然而,皇帝赵桓已经被城中百姓堵在了皇城的宣德门。

昨日夜里,市井里风传皇帝要放弃东京汴梁城远遁,城中百姓们顿感失去了主心骨,纷纷聚到宣德门外向皇帝请愿。

赵桓听说京城百姓在皇城外聚集,就登上宣德门与百姓们见面。

见到皇帝赵桓,成千上万的百姓都齐呼万岁,请求皇帝留在京师,不要抛弃城中军民。

同时,这些百姓纷纷嚷嚷地要求朝廷发给他们器甲,让他们面对金军有自保之力。

皇帝赵桓本就对弃城逃跑迟疑不定,如今百姓们这么一闹,赵桓顿时不顾张叔夜的劝谏,打消了出城的念头。

再者说,有这么多百姓守着,赵桓的御驾也出不了内城了。

在宣布固守东京汴梁城后,赵桓也同意了京城百姓的要求,命人给他们发放器甲,让他们各自回家做好巷战准备。

刘延庆在万胜门外苦苦等待,却不见皇帝御驾的影子。

终于,内城有消息传来,说皇帝赵桓放弃出奔的计划了。

刘延庆大惊,不敢再多做逗留,急忙带领自己的一万兵马弃城而去。

见刘延庆军从万胜门走了,王宗濋等将也领兵跟在刘延庆身后一走了之。

这一日,约有四万宋军通过万胜门出逃,东京汴梁城的守军所剩无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