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九十一章 战鼓急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九百九十一章 战鼓急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5 来源:笔趣阁

西门庆心中明白,慕容彦达将自己的妹子说得那么可怜,其实还是为了找个借口与自己联姻。

慕容家族也是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否则,慕容彦达的妹子也不可能成为宋徽宗的贵妃。

如今慕容彦达主动将妹子拱手送给西门庆,显然是下定决心,将慕容家族的命运与西门庆家族彻底捆绑在一起。

对于慕容彦达的示好,西门庆当然是愉快的接受了。

既然要做大事,政治联姻就少不了。更何况,西门庆在营救慕容贵妃时,就见过她的真容,的确是一个容颜美丽,令人心动的女子。

慕容彦达见西门庆答应了联姻的要求,自是欢喜地离开了西门庆府。

这之后,赵明诚、秦桧等人陆续来访,在西门庆的书房中都进行了一番长谈。

在秦桧与江南黄文炳的共同努力下,西门庆出征西夏国所需的第一批钱粮已经筹措到位。

江南地区的粮食也通过淮河水系和汴河源源不断地运到东京汴梁城,再通过黄河、渭水运往永兴军路的京兆府。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许多时候,战争就是拼国力,比后勤。

西门庆的嫡系部队还在东京汴梁城修整训练,出征的粮食辎重却已经先抵达了陕西。

正在京兆府练兵的王进军接管了这些钱粮物资,正厉兵秣马,等着西门庆的主力军团西进。

整个钱粮筹集、调度都井井有条,让西门庆再一次对秦桧刮目相看。

虽然西门庆知道秦桧有宰相之才,但真没想到他办事如此干练。

毕竟,秦桧此前只担任过学官和御史之类的职务,尚未在户部历练过。

比起原本的历史上那个历经磨难,几起几落的秦相爷,如今这个秦桧还是稚嫩了许多。

西门庆将秦桧放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一者是让亲近自己的人掌权,二者是锻炼秦桧,为将来培养人才。

西门庆可真没料到秦桧第一次在户部办差,就办得如此妥帖。

历史上的名人,果然都是有过人之处的啊!

莫说是大名鼎鼎的秦桧,就是那以金石研究而出名的“赵跑跑”赵明诚,也在西门庆面前展现了他的能力。

在昔日太学领袖赵明诚的召唤下,许多士人由观望改为支持楚国和西门庆。

有了这批人分散到各地补充空缺的员额,再加上童贯的门生故吏和西门庆派出去的亲信将领,楚国对各路、州、县地方的掌控已经大为改善。

皇帝张邦昌要大赦天下,也不再会有旨意不出汴京城的尴尬场面了。

在西门庆与张邦昌,以及朝中大臣们的共同治理下,楚国竟然迅速地从亡宋的废墟上爬起来,有了一点治世的模样。

西门庆阻止了南宋的建立,也就切断了金宋再次大战的导火索。

与历史上相比,西门庆不仅保住了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而且更避免了江淮、荆湖地区沦为战区。

南方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蜂拥而起的盗贼。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两个反贼钟相和杨幺,这一世不是也乖乖的躲在家中干农活么?

西门庆举荐的心腹重臣几乎都到西门庆的府上拜会了出使金国归来的西门庆,也被西门庆领到了书房欣赏自己的书法。

众人与西门庆长谈后,皆心领神会而去。

唯有工部尚书宗泽没有登门拜访西门庆,与西门庆摆出了公事公办的姿态。

西门庆知道宗泽是一个犟老头子,也没有与他见气。

不论怎样,宗泽心中鄙夷张邦昌,实际是站在西门庆一边的,对于这一点,西门庆心知肚明。

宗泽正直而威重,有他管辖工部,能够在重建京师工坊时,减少许多贪污渎职行为。

事实上,如今的京师重建进行得如火如荼,工部尚书宗泽功不可没。

如今的楚国在西门庆一党的治理下,逐渐从金宋战争的阴霾中挣脱出来,有了一些恢复的迹象。

金国策立楚国时,曾经确定让楚国迁都到南方金陵。

可是如此一来,东京汴梁城中的上百万人都会利益受损。

虽然张邦昌称帝时提出了暂借汴京三年,但是并未彻底解决迁都的问题。

西门庆出使金国为完颜宗望吊丧时,顺带与金国达成了新的协议,让金国同意楚国继续定都东京汴梁城。

此事对于西门庆不过是举手之劳,然而对于东京汴梁城的上百万人却又是莫大的惊喜。

西门庆由此进一步巩固了东京汴梁城救星和保护神的形象。

此时不仅是马行街的药材商人投靠了西门庆,而是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都纷纷来投,希望能够靠上西门庆这棵大树。

就在东京汴梁城人心大定,日渐恢复往日的繁华时,西北告急的奏报却雪片般的飞来,带来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西夏军大举入寇,镇戎军失守,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官曲端兵败后退守渭州。渭州如今已被西夏军李察哥部重兵围困,危在旦夕!

渭州城是泾原路的重镇,一旦失守,会危及整个泾原路乃至陕西五路。

楚国皇帝张邦昌得知渭州危急,急忙召集群臣议事,商议如何解救渭州。

当然,张邦昌没有军权,一切都只能指望手握强兵的枢密使西门庆。

西门庆听说曲端战败,特意在枢密院里向属下打听了一下曲端其人。

曲端,字正甫,秦凤路镇戎军人。

曲端也是将门子弟出身,其父曲涣官至左班殿直,后战死沙场。

曲端以父荫而授三班借职,开始从军。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渭州经略使席贡任命曲端为经略司统制官兼知镇戎军,守卫他的家乡镇戎军,防止西夏人趁火打劫。

曲端此人倒也没有辱没父辈的名头,他在镇戎军招募乡勇,多次打退了西夏人的攻击,渐渐的在西北打出了名头。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当西军名将种师道、种师中、刘仲武、刘延庆、姚古、姚平仲、折可求等人或死或逃,或降或调后,留守陕西五路的西军残部一时间竟然没有出名的大将。

曲端趁此机会在西军崛起,成了新一代的名将。

然而,这个声名鹊起的西军名将也战败被困,无计可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