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19、蛮兵入城

三国志廖化新传 119、蛮兵入城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打发走使者,廖化立即派出两名骑兵,尝试联络支援临沅城的五溪蛮。

两名骑兵分头行动,一人走北门,一人走南门。

由于城门已经封死,所以,为了不破坏城门的防务,人和马都是使用绳索吊到城下。

从使者指名道姓求见自己这方面来分析,潘濬确实知道廖化进入了临沅城。

如果樊胄没有投敌,廖化行踪泄露的最大来源,可能就是五溪蛮。

毕竟,廖化在五溪蛮营寨呆了七天。

那名刺杀老王嫌疑最重的蛮兵消失之时,廖化还没有暴露,但是,有心之人很容易猜到廖化的身份。

没有证据表明,失踪者是江东军内应。

廖化更没有把握,五溪营寨里没有江东军的其他内应。

一旦五溪蛮加入战局的消息泄露,敌人就可能把目标对准五溪蛮。

提醒友军小心中伏,通知沙摩柯加强个人防护,就变得非常重要。

按理来说,廖化让潘濬的使者丢了面子,潘濬总该象征性的发起攻击,做出挽回。

然后,使者回营之后,潘濬并没有发起进攻,甚至,没有指派其他使者和廖化联系。

除了日常侦查外,江东军整日留在营寨中,并没有制造攻城武器。

廖化不敢大意,加快了流民兵的训练速度和训练强度。

流民兵在短时间内无法投入战场。

为了增强城池防御的机动力,在城头防御的基础上,廖化又集合了多支在暴乱当晚表现优秀的汉夷兵将,作为预备兵力。

为了把士兵从繁琐枯燥的劳力中解放出来,廖化还雇佣流民参与城池的建设。

除此之外,廖化还亲自参与制定并实施了几次对江东兵余部的围剿。

临沅城的有生力量都被发动了起来,城墙得到加固,城门处也增加了大量城防物资。

这期间,江东军丝毫没有攻城的意向,粮草输送也停止了。

使者离开之后的第三天,江东军烧掉营地,有秩序的撤军。

潘濬并没有撤向南边的沅南城,更没有北撤沅水。

江东军选择沿着五溪蛮的进兵方往东走。

五溪蛮兵是廖化在武陵郡的最大依靠,不能有失,一旦这股力量受到损失,武陵战局就困难了。

所以,廖化立即命令民夫清理东门,征调那近千预备兵,冲出城门。

为了保证队伍的战斗力,防止行军时产生混乱,廖化没有使用新训练的流民兵,所有兵将都是汉夷老兵。

廖化很仔细,出于对潘濬的防备,担心对方故意引诱汉军出城,追击的时候,汉兵和江东军保持了充足的反应距离。

按照廖化的部署,如果潘濬袭击五溪蛮兵,廖化也可以在得到消息之后,急行军入场。

如果潘濬调头反击,廖化同样可以从容带兵撤军。

追击路上,江东军确实一度杀了个回马枪。

但是,廖化及时得到情报,带兵脱离接触,和敌兵拉开了距离。

正是这一轮偷袭失利,潘濬开始调整行军方向,部队朝着北方撤退。

廖化出城的目的原本就是接应武陵蛮,潘濬撤离之后,廖化仅仅增派了斥候打探情报,却没有追击。

继续派出传令兵,廖化尝试和五溪蛮取得联系。

没有了江东军的阻挡,廖化的士兵成功和五溪蛮斥候联系上了。

五溪蛮的先锋加速行军,与廖化的部队合流。

统帅这支队伍的,正是沙摩柯。

沙摩柯告诉廖化一个好消息,离开营寨的时候,他说服了族中很多老人。

族人同意追加更多兵力,更积极的参与武陵战事。

这位五溪蛮王倒也是个热血之人,受到廖化的诱导,他一直认为江东军才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得知北方有一支江东军成建制部队后,这名年轻的五溪蛮王甚至提议追上去,对江东军大杀一通。

廖化劝住了这位年轻的蛮王,他认为反攻的时机不成熟,江东军必然会向武陵郡追加兵力。

这时候,经营好临沅城,对敌军进行防守反击,变得愈发重要了。

派出传令兵,廖化向樊胄通报了五溪蛮即将入城的小心。

命令樊胄打扫部分城区,为蛮兵提供驻地的同时,廖化要求对方准备好酒宴,给五溪蛮接风。

廖化和沙摩柯两人继续等了一段时间,五溪蛮兵陆续和廖化集合。

汉军总兵力近四千,已经有了和潘濬正面一战的能力。

潘濬派了不少斥候,试图打探汉兵的虚实,但是,江东军始终没有发起进攻。

廖化同样没有和潘濬决战的意愿,他带兵西行,返回临沅城。

……

一场酒宴,让城中的紧张气氛瞬间消失了。

沙摩柯带领三千五溪蛮进入临沅城,流民们对汉军增加了不少信心。

在酒席上,不少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沙摩柯亲口许诺,他会以五溪蛮王的身份,劝夷兵们配合廖化。

别人可以喝醉,但是廖化不行,所以,喝了个半醉之后,廖化就以不胜酒力为由告辞了。

这是五溪蛮进城的第一天,廖化没给沙摩柯安排任务。

但是,廖化却堆积了很多军务,需要连夜处置。

低头审核城防报告时,樊胄找到了廖化。

樊胄似乎没有喝酒,头脑很清醒,他告诉廖化,南城的流民安置工作已经结束,西城的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廖化对樊胄进行了高度赞赏。

樊胄迟疑了片刻,面色变得严肃,他告诉廖化,临沅城里的粮食存量不多了。

一开始,廖化以为自己听错了,连续追问,得到樊胄的肯定回答,廖化的酒意也惊醒了,他知道麻烦大了。

廖化反问道:“你之前带我参观过仓库,仓库中有大量粮食储备。”

樊胄连忙辩解,“我那时不知道你的太守身份,为了稳定军心,才没说实话。”

“实不相瞒,大部分的‘粮堆’都是杂物,按照咱们城中的粮食储备情况,将士们还能坚持不超过七天。”

廖化大吃了一惊,如果早知道城内粮食紧张,廖化也就不会下令大摆筵席了。

廖化的脸上有些挂不住,自己表露身份已经很多天了,樊胄应该提前劝自己。

没有粮食,部队会立即失去战斗力,如果潘濬重新杀回临沅城,后果不堪设想。

廖化有些愤怒,“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樊胄连忙解释,“我想跟你说,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城里的粮食问题原本并不严重,但是……”

看到廖化不满的神色,樊胄不再迟疑,“救济流民和武陵蛮入城两件事让粮食危机提前爆发了。”

樊胄说的这两个命令,其实都是廖化下达的,在临沅城的粮食危机问题上,廖化有责任。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全怨廖化,如果早知道城里粮食不足,廖化会采取更合理的分配粮食方式。

廖化语气有些急躁,“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咱们需要解决问题,你是武陵从事,对武陵很了解,咱们从哪能弄到粮食?”

樊胄的语速同样很快,似乎早有准备,“武陵郡并不是产粮重地,咱们的兵力对于粮食的需求又太大了,很难从附近的村庄中征粮,我建议,立即带兵进攻沅南城。”

廖化未尝不知道,想要获取大量粮食,唯一的办法就是攻打城池。

距离临沅城最近的,恰恰就是沅南城。

沅南城的城防未必比临沅城坚固,但是,攻打沅南城的时机,却比不上进攻临沅城的更好。

樊胄起事的刚开始,武陵郡远离前线,江东军守备松懈,给了汉兵可乘之机。

临沅城易手后,过了这么长时间,沅南城的守将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加强警惕,做好防备。

尽管得到了武陵蛮兵的支援,廖化也没勇气强行攻城取胜。

潘濬麾下的部队可比五溪蛮兵精锐的多,都没敢直接带兵攻城。

但是,廖化没有其他选择了,他只能接受樊胄的建议。

此时的廖化也顾不上对樊胄忠诚度进行怀疑,把临沅城的军政交给了樊胄。

廖化决定,第二天一早带领主力南下,樊胄带兵守卫临沅城。

当然,廖化也不是毫无防备,他会以训练新兵为由,留下苏由和那支流民军。

虽然廖化不相信潘濬会立即带兵南下,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樊胄至少守住城池七天。

……

樊胄虽然曾经跟廖化吹过牛,号称武陵郡有战兵三万。

但是,整个临沅城能够作战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万人。

这其中,还有大量未成年和岁数较大的士兵,根本不适合作战。

为了顺利夺下沅南城,廖化动用了大批兵力。

他不敢让临沅城的守备过于空虚,所以,城中留下了两千战兵和两千老弱。

其余兵力迅速南下,进攻沅南城。

和廖化料想的一样,敌人早就在沅南城附近坚壁清野。

汉军没有办法从沿途的村庄中搜集粮食。

所有的粮食,都需要从临沅城输送。

为了减少损耗,廖化没有雇佣民夫,而是让军队自行运粮。

汉兵南下的当天中午,先锋到达了沅南城。

城上的敌军却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