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69、熊山战备

三国志廖化新传 169、熊山战备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和詹晏不同,马良是个文官,政治敏感度更高。

身为刘备的侍从,马良当然会明白,曹魏称帝这件事,会让蜀汉政权的地位变得很尴尬。

刘备对抗曹操,打出的旗号,就是复兴汉室,拯救天子。

汉帝刘协把皇位禅让给曹丕,至少在名义上汉祚已经结束了,刘备这个大汉皇叔身份的意义开始下降。

刘备对曹魏治下百姓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不仅仅如此,如果汉中王不及时应对,就连巴蜀汉中的刘备支持者也会受到动摇。

马良刚刚从南方返回,情报的获得速度比廖化更慢,他连忙追问,“情报准确吗?可靠吗?会是真的吗?”

廖化给与对方肯定答复。

马良神情严肃,“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不能继续留在熊山了,我需要马上返回成都。”

说完,马良作势就要走。

詹晏和廖化两人,不约而同的拦住马良。

詹晏的阻拦是出于礼貌,觉得马良匆匆北上,又立即离开,这不是待客的礼节。

廖化的劝阻却是源于理智,曹丕称帝的事情,虽然对刘备重要,但却并不紧急,早一天知情,晚一天知情差别不会太大。

但是,一旦马良动身离开,廖化再想派人向刘备汇报战果和要求,可能会花费更多代价。

比起远在洛阳的曹丕,近在眼前的荆州更重要。

马良很快恢复理智,再次询问起廖化的要求。

首先,廖化希望通过马良,为自己的部属请功。

丁奉和苏由都是廖化信任的将领,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廖化希望能够给这两位将领要到一官半职。

不仅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后来者继续立功。

除了武陵郡战事中表现突出的汉夷将领,廖化同样没有忘记熊山系列战事中,表现突出的关平和陈邵。

为了获得上庸的援助,兴山城战事,是廖化描述的重点,他确实履行了承诺,把刘封对汉军的兵力与物资援助,绘声绘色的告诉马良。

甚至还把自己的一些功劳,也送给了刘封。

詹晏同样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也给不少将士请功。

马良很认真的进行记录,对于不熟悉的兵将,甚至进行了简单了解。

请功之后,廖化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希望汉军往上庸方向增兵,援助物资。

和詹晏不一样,马良虽然没带过兵,不了解魏军的情报,但从直觉上选择信任廖化。

马良向廖化承诺,一定会把廖化的要求带给刘备,随后,他向二将道别。

这一次,詹晏和廖化没有进行阻拦。

马良的出现是个好事,有了这个小插曲,詹晏不再质疑廖化。

詹晏挠挠头,“如果魏军真的对荆州有想法,你准备怎么办,又需要我做什么?”

廖化早有准备,“如果魏兵直接西进,攻打上庸郡,那么,我会等待合适战机,对敌军展开奇袭。”

“如果敌人按照咱们的设想,南下兴山,焚烧我军粮食,我会假装粮尽退兵,撤回熊山,通过山中的通道,走山路北上。”

这一次的上庸郡战事,廖化不准备动用太多兵力。

首先,汉军需要借助熊山山势调兵,即使有木牛和鹿车帮助,汉军也无法供给大军行动。

其次,兵贵精,不在多,只要有陈邵、关平、丁奉三将辅佐,廖化就集合了熊山的精锐。

熊山汉军进入上庸郡,联合王甫、刘封二将,汉军的兵力,足够对魏军展开歼灭战。

与其说廖化关心上庸战局,他更在乎熊山的安危。

廖化的神色很严肃,“陆逊很可能利用魏军攻打上庸的机会,集结重兵攻打熊山。”

“山里面的事情,就全权交给詹晏将军了,只有你防守熊山,我才能在上庸作战的时候,解决后顾之忧。”

大的方向已经谈好了,廖化和詹晏商量起一些小细节。

廖化反复强调,当他带兵下山之后。

汉军必须把多余的粮草物资转运到熊山深处。

廖化还不厌其烦的提醒,遭遇江东军进山围剿,汉军一定要利用山势布防。

廖化和詹晏两人合作守山,大多时候,都是詹晏守山,廖化进攻。

两位将领之前有过配合,双方都了解对方的实力。

只不过,廖化以前攻打的,都是江东军的城镇,可以通过进攻,牵制江东军的兵力。

这一次熊山汉军的出击方向是上庸,这就意味着,江东军可以倾力出击,守山汉军兵力却大幅削弱。

想到关平和陈邵二人的巫县败仗,廖化最担心的,就是汉军将士的轻敌思想,他提醒了一句,“如果有人告诉你江东军很容易消灭,你一定不要相信。”

武陵郡奇袭陆逊之前,廖化曾提醒过沙摩柯,但是,沙摩柯并没有把廖化的劝说当回事,后来,江东军包围了脱离防线的汉军。

在武陵郡战场,汉军有充足的战略纵深,即使沙摩柯兵败了,汉军余部也可以退到临沅城守城。

但是,熊山的汉军却很难后撤,防线和营地都在南边,一旦被江东军破坏,再想重新修复就困难了很多。

除此之外,熊山太大了,而且,难以寻找食物,如果部队出现溃败,别说是重新集合,保住性命都很难。

詹晏一直很重视廖化,所以,廖化希望这位伏波将军不要犯错。

依靠山里的部队,以及,汉军对熊山山势的掌握,詹晏可以守住防线,前提却是不可轻敌。

因为有过沙摩柯的教训,这一次,廖化多补充了一句。

“主公即将发起东征,上庸的战事不会持续太久,等我消灭了曹军,就会立即带兵回山,那时候,咱们二人配合,必然会让江东军好看。”

詹晏的神态严肃,“你放心,带兵这么久,吃了这么多亏,我不会犯关平的错误。“

大概是想让廖化放心,詹晏做出保证,“即使是死,我也得死在主公东征之后,亲眼看到大军踏上荆州的土地。”

詹晏提到了一个“死”字,这让廖化觉得非常不吉利。

心中的不快迅速被廖化放下了,詹晏比沙摩柯稳重很多,相信问题不大。

……

第二天一早,詹晏找到了邓贤,按照廖化的要求,他把兴山城外的汉军兵力和部署情况,全部告诉了邓贤。

邓贤下山之后,廖化在营地中现身,他出现在汉军多支部队中。

通过陈述汉军在武陵郡中取得的精彩战绩,廖化来振奋汉军的士气。

这也是廖化离开熊山之前,帮詹晏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当天黄昏,廖化来到丁奉营地,准备集合队伍下山。

营门被士兵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骑在马上,廖化立即找到了混乱的中心区域。

一群汉兵把丁奉围了起来。

丁奉扯着嗓子喊道:“将士们,我们的部队已经满编了,以后还有机会,诸位先散了吧。”

士兵们却不罢休。

一名士兵立即反驳:“你骗谁呢,你的部队是廖将军的绝对嫡系,将士们养精蓄锐半年多,将军这次回山,必然带着新任务,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随廖将军作战。”

“丁将军不如通融一下,打仗难免会有伤亡,多接纳一些兄弟,对贵部来说,也有好处。”

这名士兵讲话之后,看向身边的其他士兵,大声喊道:“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众人纷纷响应,似乎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这种时候,单单靠着劝,是没有用的。

这些士兵抢着成为丁奉的兵,基本上不会受到丁奉的人格魅力影响,这些人更看重这支廖化敌袭部队的待遇。

廖化也不可能没有原则的扩军。

首先,人数上升,质量必然会下降,将士们的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汉军没有足够的军费,维持这支部队。

丁奉态度坚定的拒绝,士兵们开始推搡,试图挤进营地内。

廖化拍马上前,分开了人群,来到丁奉身边。

看到那名试图闹事的士兵,廖化有些不悦。

闹事者也曾是廖化的兵,名字叫李二。

廖化当初前往巴东救人的时候,也是这个李二,第一个退缩了。

“李二,你还记得我选拔将士的标准吗?”

被主将记住姓名,不全是一件好事。

看到廖化之后,李二的嚣张气焰降低了,“将军需要意志最坚定的将士。”

廖化点点头,“如果我没记错,你当兵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份糊口工作,我可以再次告诉你,这一次出征,危险重重。”

李二有些急躁,“将军,你不能因为我的一次错误,就否定我这个人,我也曾跟随将军翻越熊山,同样陪伴你奇袭巫县,在战场厮杀上,没有给你丢过脸。”

廖化点点头,目光从李二脸上移开,看向了人群,“我不仅需要意志坚定的士兵,更需要服从命令的将士。”

“丁奉将军已经说了,军队满编了,想跟随丁将军的将士,请服从命令,等下一次征兵机会。”

“荆州处处战场,立功的机会太多了,只要有本事,在哪里都可以立功,都散了吧。”

士兵们敢在丁奉面前顶嘴,却不愿在廖化面前造次。

看到廖化态度坚定,现场的士兵纷纷离开。

廖化这才找到丁奉。

三国志廖化新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