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70、重返兴山

三国志廖化新传 170、重返兴山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通过邓贤,兴山汉军的情报被顺利泄露了出去,但是,这些情报却并不涉及丁奉的那支部队。

为了确保孟达获得最准确的信息,防止引起魏军的猜忌。

廖化没有命令丁奉带兵进入兴山战场,而是要求将士们在熊山内侧安营扎寨,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廖化孤身一人下山,他现身的位置,距离汉军西岸大营不远。

汉军的警惕性很高,尽管廖化从熊山方向出现,但他没走多远,就有汉军斥候上前盘问。

廖化报上了自己的身份,斥候不敢怠慢。

尽管依旧有汉兵警惕的盯着廖化,但终归有士兵入营通报了。

没过多久,关平从营地中快步走出,来到廖化身边。

两人分别半年,再次重逢,格外亲切。

廖化赞赏道:“关将军驻军在河道西侧,远离兴山城的战场,将士们却保持了十足警惕。”

“由此可见,关将军已经得到了令尊带兵的真传。”

关平连忙摆手,“跟父亲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

叹了口气,关平继续解释道:“如果江东军进攻东岸大营的时候,统帅河西大营的汉军主帅是我父亲,父亲必然不会让陆逊小儿得手。”

对于汉军的那场败仗,廖化早有耳闻,关平提起,他也就多问了一点点的细节。

关平也没有隐瞒,他先告诉了廖化战斗的全过程,随后讲明了两军对峙现场的现状。

江东军在汉军废弃的东岸大营处,重新修建了一座东岸大营。

这座江东军的营地,比汉军的营地更坚固。

而且,和兴山城外原本的那座江东军营地,形成犄角之势。

加上兴山城,江东军的这三处阵地,形成了一处结构稳固的三角形。

关平似乎对兴山战情做过详细调查,他感慨万分,“江东军的东岸大营统帅,叫鲜于丹,他把营地修的和铁桶一般,以咱们现有兵力,根本无力反攻。”

关平皱起眉头,有些不满,“江东军就那么钉在咱们的防线面前,似乎不打算发动攻势。”

“但是,咱们却不能大意,江东军击败陈邵的时候,同样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咱们并不能保证,江东军对咱们的两处防线,没有想法。”

廖化认可关平的判断,丢失东岸大营之后,汉军变得很被动。

关平叹了口气,“为了和陈邵形成配合,我不得不带兵北撤,让出了西岸的大片土地。”

“敌人拥有水军优势,部队随时可以渡河,切断我军进山通道。”

“西岸大营不容有失,所以,我加强了警戒力度。”

廖化点了点头,再次认可了关平的判断和决定。

关平同样很好奇南方局势,询问起武陵郡战事。

廖化倒也没有隐瞒,把战争的大致经过,敌我的兵力对比,以及,自己对武陵郡和整个荆州未来的战争走向和看法,都说了出来。

关平露出了懊恼神情,“早知道有痛打孙权的好机会,那么,我一定会跟着你一起南下。”

廖化笑了笑,“请放心,我给将军留了不少江东军士卒,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不会太远了。”

廖化和关平两人相视一笑。

廖化:“魏军即将突袭上庸,我这次来兴山,就是为了整合兵力,协助刘封,抵抗魏军的突袭。”

“据我的判断,魏军的行动不会太快,现在时间充裕。”

“如果我想依靠将军和陈邵,对江东军发起反击,你觉得,兴山一带,还有我军的作战机会吗?”

对于救援上庸一事,关平的兴致似乎不太高,“上庸郡有副军中郎将,咱们的目标是西荆州,何必多管闲事,人家未必会记咱们的情。”

廖化轻轻捣了关平胸口一拳,“不管上庸兵的统帅是谁,也无论这个统帅做了什么,他总归是咱们自己的袍泽战友,上庸失守,则唇亡齿寒。”

揉了揉胸口,关平笑了笑,“我开个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关平的表情变得严肃,“我也想过反攻兴山的计划,但是,难度很大。”

“无论是守城的孙桓,还是守备东岸大营的鲜于丹,都采取了守势。”

“尤其是兴山城的江东军,态度很明确,敌人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为了提防我军再度翻越兴山,他们在兴山上驻扎了重兵。”

“除了快速反应部队,兴山还有江东军的巡逻兵力,而且,敌人几乎在所有可以偷渡兴山的悬崖峭壁边上,都布置了定点岗哨。”

“如果我真想要迂回到兴山南侧,必须选择更远,更深入熊山的行军路线,那时候,对于我军的后勤和将士的体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廖化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即使江东军没有在兴山上部署兵力,廖化也不准备采用相同行动。

兴山奇谋可以执行一次,却不适合多次使用。

单单汉军从山坡上滚落的那一步,带来的非战斗损失,就不是廖化和汉军可以承受的起的代价。

上一次的兴山奇谋,与其说是廖化希望出奇制胜,倒不如说他是被逼的背水一战。

为了避免汉军主力被江东军击溃,廖化不得不冒险。

要知道,汉军最开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佯攻兴山南城而已。

孙桓在兴山部署重兵,对廖化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敌人会因此分散兵力。

廖化决定换一种思考方式,“既然咱们不能采用攻城战,那么,有没有可能,引诱敌人外出野战?”

关平思考了片刻,再次摇摇头,“敌我两军发生了不少斥候战,别人也会派兵破袭我军阵地,但是,战斗的规模始终很小。”

“江东军似乎打定主意,要和咱们对峙下去了,在没有足够分量的诱饵之前,敌人是不会改变战法。”

廖化点点头,认可关平的判断。

江东军比汉军更具有优势,敌人有充分的防御纵深,还可以得到城墙保护。

依托水路,增援兵力和物资,可以随时抵达东岸大营,敌人确实没有必要出击。

当然,江东军会在东岸大营维持重兵,和汉军对峙,目的肯定不单单为了防守。

如果江东军的目的仅仅是警戒或者防御,敌人只需要在营寨中留下一支二三百人的快速反应队伍进行防守。

当汉军进攻营地的时候,兴山江东军可以沿着水路,快速调兵。

毕竟,江东军在兴山城外并不是没有营地。

尽管如此,敌人却还是在东岸大营位置修建营地。

这足够表明,江东军的作战态度,是积极的。

如果兴山战局确实不利于汉军进攻,廖化也不至于在上庸郡战事开始之前,浪费宝贵兵力。

廖化陷入沉默,关平主动开口,“廖将军这次回到兴山,目的只怕并不是为了检阅部队吧,将士们等了很久,确实快憋坏了,说吧,你要我们做什么。”

廖化没有给关平答复,意味深长的让关平做准备。

兴山汉军,除了关平部,还有陈邵部。

廖化希望看看那位江东军降将之后,再做决策。

陈邵是一名降将,但他投降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队伍,所以,陈邵在熊山汉军中有一定威信。

廖化已经得到了关平的支持,接下来他还要说服陈邵,要求对方服从命令。

当廖化提起陈邵的时候,关平的表情有些不悦。

关平和陈邵,尽管多次合作,两人却也产生了不少矛盾。

陈邵打仗勇猛,却不太会做人,早在巫县战败的时候,关平就被这位猪队友坑过一次。

进入兴山作战,虽说陈邵首当其冲,吸引了江东军的兵力。

但是,陈邵的表现很差,关平不得不帮对方尽力挽回败局,所以,关平对陈邵积累了很多意见。

连番战斗,汉军出现不少损失,尽管詹晏及时派援兵下山,补充了损失。

陈邵麾下原本的嫡系兵力,却已经不到千人了。

从关平处,廖化对陈邵有了一个初步判断,随后两人分别了。

来到汉军搭建的浮桥处,廖化开始渡河。

这是一座为了运输粮草修建的浮桥。

建设的时候,由于汉军在河道南侧还有一座浮桥,所以,这座浮桥上没有充足的防御措施。

汉军的防御手段,除了拦河铁索,也不过是两侧部署的一些投石车。

当江东军的水军接近浮桥的时候,投石车将会进行凌厉打击。

防御效果并不可靠,但是,浮桥的建造目的,终究是为了运粮,坚固程度却是合格的。

由于气候寒冷,河道靠近浮桥的位置,多处结冰了。

廖化纵马过桥,即将到达东岸的时候,他看到了河畔垂钓的陈邵。

十一月下旬,这可不是一个适合钓鱼的季节。

陈邵的身边摆放了不少战利品,很显然,他已经钓了很长时间的鱼。

陈邵并不是孤身一人垂钓,他还带着几名同伴,除了卫兵,不少随从是陈邵的部将。

就连陈邵的心腹爱将陈东,同样在场。

看到这一幕,廖化出奇的愤怒。

无论陈邵在防线上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

汉军的军官全部脱离职守,这让防线出现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江东军趁机发起突击,没有主将的协调指挥,仅仅依靠士兵自发反应,很难有效应对。

这种事情一旦发生,汉军面临的最大可能,就是败退到浮桥,仓皇过河。

惊慌之中,将士们必然会失去秩序,不少人会失足落水。

天寒地冻,落水将士的体力会迅速流失,即使是会水的将士,也很可能淹死、冻死在河道中。

以前廖化调侃过陈邵钓鱼的事情。

没想到,这位将领没有丝毫悔改。

廖化铁青着脸,拽动马缰,朝着陈邵冲了过去。

河面开阔,廖化凝视陈邵的时候,陈邵也在凝视廖化。

陈邵立即命令部属收起渔具,他本人立即赶到浮桥边,等待廖化。

在廖化呵斥之前,陈邵先开口了,“恭喜廖将军,末将想到了反击江东军的好办法,我本来只有七成把握,将军一来,稳了。”

尽管廖化知道,陈邵的目的是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他的愤怒,但廖化还是产生了好奇。

“你说的反击江东军,莫非是击破敌军的东岸大营?”

陈邵表情非常严肃,连连点头。

陈邵面不改色的说道,“廖将军或许以为我是在钓鱼,其实,我的目的是在研究战法。”

“钓鱼是一种艺术,打仗跟这钓鱼一样,咱们不能只等着敌人出现,要主动把诱饵送到猎物面前。”

陈邵同样拿钓鱼举例,廖化只觉得很好笑。

道理谁都懂,问题是,如何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廖化的怒火,确实消失了不少,饶有兴趣的问道,“你认为,咱们应该怎么做?”

陈邵想了一会儿,“江东军在营外布置了两处大营,我的目标就是距离咱们最近的东岸大营。”

“只要夺回了东岸大营,我军的作战纵深就会加大,将士们可以随时反攻敌军。”

廖化知道夺取东岸大营的好处,他现在只想知道汉军应该做什么。

廖化反问道:“你不是说,要使用诱饵吗,不知道咱们陈将军准备拿什么引诱敌人出击?”

陈邵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报告将军,末将愿意拿自己为诱饵。”

听完了陈邵的回答,廖化倒是一愣,但他很快意识到,陈邵的想法很正确。

对于江东军来说,陈邵或许比廖化更可恨。

廖化虽然在战场上多次击败江东军将士,但是,各为其主,江东军虽然气愤,却也理解。

陈邵就不一样了,在江东军将士的眼中,他只是一个背主投降,贪生怕死的背叛者。

廖化和陈邵两个人,还有另一个区别:廖化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陈邵却屡战屡败。

廖化开始感兴趣了,询问道:“不知道,陈邵将军准备怎么行动,引诱敌军出击?”

陈邵试探性的看着廖化,“按照我的布局,我会在靠近江东军东岸大营的地方垂钓,等到敌军对我实施偷袭之后,咱们的部队再发起合围。”

“只要敌人敢出兵,咱们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教训,顺利的情况下,大军可以迅速夺下东岸大营。”

廖化摇了摇头,“陈将军胆识过人,既然你愿意为了我军获胜而冒险,那么,咱们为什么不赌的大一点呢?

三国志廖化新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