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28、困难重重

三国志廖化新传 228、困难重重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陆逊面无表情的翻看着手边的战报。

无一例外,战报都来自西边战场,而且,大都是坏消息。

最近几个月,陆逊一直收到这类情报,他早就已经麻木了。

底部的署名各不相同,内容却千篇一律,不是某处江东军驻地被攻陷,就是哪里的守将请求增援。

坏消息也比没有消息强,陆逊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东边的消息了。

西荆州仿佛成为了一处孤岛,独立在荆州之外,得不到任何关于江陵的消息。

即使是一贯好脾气的陆逊,也对孙桓的突围表现感觉出愤怒。

蜀汉军进攻宜都的时候,虽然陆逊并没有派兵支援,但是,宜都城中有充足的粮食,守军可以坚持很久。

即使蜀汉军发起总攻,宜都守军也可以通过巷战,为夷陵提供反应时间。

孙桓从宜都突围,致使蜀汉军轻松夺取了这座夷陵南部重镇。

不知是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孙桓突围之后,并没有派人提醒过陆逊。

还是通过自己的斥候,陆逊才打探到了宜都的战报,一切都晚了。

蜀汉军的动作很快,夺城的当天,立即派兵北上,主力切断了夷陵与江陵之间的官道,断绝了夷陵军东出的通道,并且连营十余里。

蜀汉军还分出了一支偏师,在夷陵与宜都之间的猇亭,布置了阻击兵力,屏蔽江东军斥候的南下侦察。

陆逊也曾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组织兵马,突袭东部的蜀汉军,然而,行动无功而返。

蜀汉军各个营地的兵力有多有少,很多营地只留下少量斥候。

但是,蜀汉军将士的反应速度很快,仓促遇敌,兵力迅速集结。

陆逊很为难:派的兵少了,打不通官道;调的人多了,又会影响到西线战场的兵力配置。

如果陆逊集合麾下兵将,全力向东突围,蜀汉军必然无力抵挡,可是,那将会放弃西荆州布防的地利优势。

不到万不得已,陆逊并不愿意舍弃夷陵。

最终,陆逊选择了先西后东,在东线和南线,只保留必要的警戒兵力。

陆逊决定,把击破廖化的希望寄托在孙权身上,自己完成本职任务,把东征的蜀军挡在西荆州。

西线的将领们,同样让陆逊不省心。

鲜于丹的事情,就不用提了,陆逊给他增兵增粮,给了极大支持。

为了全力支援姊归,陆逊甚至放弃了宜都,然而,姊归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巫县守将刘阿,同样辜负了陆逊的信任。

早在蜀汉军东征之前,陆逊就曾经提醒过刘阿,一定要在险处当道扎营,防御蜀军杀出益州。

哪怕秭归承受着关羽军的压力,陆逊也从没抽调过巫县兵力。

但是,刘阿根本就没有达成陆逊的目的。

蜀汉军水陆齐出,顺利通过无人值守的山口,到达巫县城下。

强攻半月,蜀汉军便打破巫县,刘阿败退回巴东。

巴东的情况和巫县大致相同,刘阿死守孤城,城池沦陷只是时间问题,那时候,可没有第二座巴东城可以让败军容身。

陆逊在三天之前找到谢旌,命令水军立即动身,赶在城破之前,先一步将巴东的兵员物资运回夷陵。

一切按计划进行,船队已经运回了不少物资,甚至转移了不少兵将。

陆逊没有处罚刘阿,他已经无将可用了,这个败军之将还没有撤回,却已经有了新的任务。

只等巴东的部队全部撤回夷陵,就会前往马鞍山补充防御。

在西荆州经营了一年多,江东军却抵抗不住蜀汉军几个月的攻势。

目前的战局还没有失控,大部分地方豪强还拥护江东军的统治。

然而,一旦蜀汉军建立起战略优势,除了那些已经绑上战车的大族,很多汉夷首领或许会重新站队。

陆逊收起思绪,目光转向营房里的幕僚们。

众人面红耳赤,争论着什么,情绪都有些急躁。

放下手中的战报,陆逊重重拍了几下手,等到现场安静下来,他才重新开口,“战报你们应该也看过不少,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一名中年文士先开口,“巫县送回的败报,我都看过了,我军战败,并非全怪刘阿将军指挥不利。”

“敌人倾国而来,仅仅靠咱们,恐怕挡不住蜀军,我军当下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是向吴王求援。”

一个青年幕僚提出和中年文人相同的看法,“没错,战局可能比咱们想象中更差,很多被蜀军消灭的部队,恐怕根本来不及派人求救。。”

“我专门处理并对接姊归的军务,守将鲜于丹一惯谨慎,此时却已经失了分寸,他多次提出撤军请求。”

“据说,蜀军在秭归城下部署了大批投石车,昼夜不停轰击城墙,部分城墙被削平了近一米,蜀军只需要使用短梯架靠在城墙边,敌兵就可以顺利翻过城墙,杀入城里了。”

陆逊面沉似水,蜀汉军这还没有发起总攻,身边的这些幕僚们就已经吓破了胆。

直面蜀汉军的一线将士,只怕士气动摇的更厉害。

秭归坚守的时间比宜都更久,城防设施的损失必然更大,守军的士气恐怕已经降低到了临界点。

蜀汉军迟迟没有对姊归发起总攻,并非敌人不具有攻城的实力。

关羽克制自己的攻城力度,很可能只是在等刘备。

一旦蜀汉军投入主力,鲜于丹随时可能败退。

陆逊打断幕僚们的争执,“我一直在派人向吴王求救,为了避开东面敌军的封锁,我还派出少量士兵北上,翻越熊山迂回到江陵。”

陆逊的表情变得凝重,“江陵什么时候会收到消息,主公何时何地会派兵支援,这些事情咱们无法掌握,也改变不了,诸位稍安勿躁,咱们现在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西荆州战事上。”

主将的这番话,似乎让幕僚们恢复了理智。

青年幕僚再次开口,“我建议,提前命令鲜于丹放弃姊归,退守夷陵。”

中年文士立即出言反驳,“我军一旦舍弃了姊归,意味着蜀军可以一马平川,顺利来到夷陵。”

“吴王的援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穿过蜀军封锁,你不会觉得,集中兵力守卫夷陵,就可以挡住蜀军的兵锋吧。”

中年人拱拱手,看向陆逊,“姊归非但不能弃守,还必须增兵,请大都督命令鲜于丹在城内再建一道墙,增强城池的防御力,蜀汉军的投石攻势也会受到影响。”

青年人不甘示弱,“现在正是撤军的最好时机,一旦刘阿的部队撤回夷陵,益州蜀军长驱直入,姊归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你希望姊归守军坚持更长时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姊归大军全军覆没了,夷陵城就不用守了。”

青年人再度冷哼,“至于你说的在城中筑墙,同样不可行,先不提新墙是否坚固,从时间上看,你认为来得及建墙吗?”

其他幕僚纷纷出声,支持某一人的观点,现场再度变得混乱。

两种策略截然相反,一种是集中江东军全部兵力,退守夷陵,依托坚城,与蜀军进行消耗战,另一种策略,则是利用夷陵之外的城镇,对来犯蜀军进行迟滞和杀伤。

两种策略各有优缺点,做决定的时候到了。

陆逊再次拍手,示意众人停止争吵。

陆逊开始总结,“姊归守军坚持了几个月,他们已经尽力了,要求将士们继续把蜀军挡在姊归西边,难度会非常大,等到将士们打光了兵力,退守夷陵的意义就很小了。”

中年人的脸上,流露出得意神色,陆逊很快话锋一转,“让将士们立即弃城东撤,同样不切实际。”

在宜都和姊归两路失守的情况下,江东军退守夷陵,只是死守一座孤城。

蜀汉军全力东征,兵力充足,完全可以留下重兵围困夷陵,同时,带兵攻入荆州腹地。

所以,依托夷陵城,构造一个防御体系,成为了陆逊阻击蜀汉军的关键。

陆逊虽然已经派出兵马,赶到秭归和夷陵之间的马鞍山组织防御,山上设置了警戒部队,山下建造了大营。

但是,马鞍山的防御需要兵力。

只有等到刘阿的部队撤回夷陵,马鞍山大营才能补足兵力,也只有这样,才有余力接应姊归败兵撤退。

马鞍山只能当作一个临时阻击阵地,江东军的唯一退路,只有夷陵城。

夷陵城正在大兴土木,防线初具规模,却远远没有成型。

刘阿必须立即撤军,但是,鲜于丹必须为夷陵争取更多时间。

陆逊决定暂时搁置争议,“等到水军带回巴东将士,咱们再根据形势,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守卫姊归。”

不论陆逊的看法是否正确,他至少给众人了一条方向。

幕僚们拱手告辞,各自离开,准备设计相关方案。

一名士兵逆着人流,进入房间,神色慌张。

房间里回荡起士兵高亢的声音,“不好了,水军遭受蜀军的偷袭,损失惨重啊。”

听到这个消息,陆逊坐不住了,瞬间起身,吃惊的看着士兵。

……

来到江畔,陆逊看到了停靠在岸边的船队,以及正在下船的兵将。

谢旌站在船边,指挥将士下船。

不少江东军士兵被战友抬着下船,现场不断响起哀嚎声。

除了伤兵们,有一些士兵一动不动的躺着,似乎已经死亡。

陆逊抬头扫视了一圈,很多尸体并不完整,死状凄惨。

迅速移开目光,战船和快艇的船体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

不断有工匠携带物料和工具来到岸边集合,似乎只等士兵们下船,就会上船维修。

陆逊来到谢旌身边,微微皱眉,“怎么回事,咱们遭遇了蜀军水兵的偷袭?”

陆逊唯一可以在刘备面前打的牌,就是江东军的这支百战水军。

如果蜀汉军在水军实力上超过江东军,那么,退守夷陵必然会成为唯一选择。

谢旌摇摇头,依旧面带焦虑,“重创我军的,并不是水军,而是敌人的投石车。”

谢旌咬牙切齿,“关羽匹夫,居然在江畔埋伏了一批投石车。”

投石车体型巨大,并不容易隐藏,陆逊再次失态,愤怒的责骂道:“你带兵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提前探查清楚岸边情况?”

谢旌连忙解释道:“投石车数量不多,隐藏在岸边的石头边,已经藏了一天多了。”

“我前几次经过的时候,也曾有所防备,但是,敌人并没有动手。”

“这一次,船队从敌人面前经过的时候,敌兵突然暴露身份,发起攻击。”

陆逊的情绪,很快冷静了下来,“伤亡统计出来了吗?”

谢旌连连点头,“快艇没有损失,战船却一沉两伤,沉船上的将士大量落水,损失较大。”

陆逊叹了口气,伤亡数量倒可以接受,“我军能否摧毁这些投石车,保证水路畅通?”

谢旌摇了摇头,“遭遇袭击的时候,我迅速做出反应,组织战船救人,派出快艇登陆,打算破坏敌人的投石车。

“但是,”谢旌摇摇头,“蜀军的反应速度很快,没等我军登陆,敌军的援兵就已经赶到了岸边,我军没有机会,放弃登陆战,这一耽误,遭受了敌军的又一轮投石攻击。”

关羽似乎早就察觉到了江东军水军的行动,所以,蜀汉军提前在岸边设下了埋伏。

但是,蜀汉军很能沉得住气,一直按兵不动,直到江东军满载士兵,才突然动手。

蜀汉军的伏击,虽然没有给江东军的守军造成毁灭性打击,却让江东军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巴东兵员的转移行动已经开始,此时已经无法叫停。

兵力减少,守城力量受到削弱,防守的难度必然增大,撤兵行动必须继续执行。

陆逊些不甘心,“如果我给你一些步兵,集中兵力,迅速行动,你有没有把握突袭,并且摧毁掉这些投石车?”

谢旌摇了摇头,“敌人准备充足,想要取胜,恐怕会很难。”

陆逊叹了口气,他认可谢旌的判断。

即使江东军侥幸得手,摧毁了蜀汉军的投石车,蜀汉军依旧可以从后方调集工匠,维修或者组装新的投石车。

伏击谢旌的那一处投石阵地,未必就是蜀汉军在江畔设置的唯一伏击点。

陆逊:“立即组织工匠们,对战船和快艇进行维修和加固,所有船只执行任务的时候,必须有工匠跟随,以便就近修理。”

“另外,从现在开始,水军行动从昼夜转运,变成夜间行动。”

谢旌皱皱眉头,提出困难。

陆逊神情严肃,“就算水军损失再重,也得给我把巴东将士们带回夷陵,不惜一切代价。”

陆逊叹了一口气,在蜀汉军面前,自己根本没有从容布防的余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