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66、备战交趾

三国志廖化新传 366、备战交趾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广信城兵败之后,吕岱一直没有放弃复仇计划,为了让第二次北上行动准备的更充分,他绕开了吕凯,和孤悬苍梧郡戴良建立起直接联系,飞鸽传书可以在最短时间送到他面前。

江东军强征了大量新兵,没等完成训练,汉军却抢先一步南下了。

消息非常可靠,戴良的驻军地点同样处在苍梧郡,而且,面临廖化部和苏由部的夹击。

戴亮曾经亲身感受过汉军的攻势,因此,他比吕岱更重视汉军动向,派出大量斥候,通过各种身份混入广信城。

也正因此,汉军集结部队出兵之后,戴良立即收到了消息,判断汉军的进攻方向在南方之后,他又迅速使用飞鸽传信。

汉军的大胆行径,一度让吕岱质疑情报的真实性。

一番思考之后,吕岱连夜召集了交趾郡的所有军政官吏,召开军事会议。

除士燮之外的其他人迅速来到府衙,又过了很久,士燮才摇摇晃晃的进场,到达自己座位之后,士燮竟然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人齐了,吕岱开始说正事:“咱们在广信城下输给了蜀军,咱们败的可惜,蜀军赢得侥幸,不少将士曾表达过不满,希望报仇雪恨,现在机会来了,蜀军南下了。”

抛出江东军面临的难题之后,吕岱没有等众人做出反应,便向士燮提问:“蜀军的目标,很有可能是交趾郡的咱们,士将军是交趾太守,你对这场战斗有什么看法?”

先询问士燮的意见,吕岱到目的可不单单为了投石问路。

在江东军兵力严重受损的当下,士燮的交州兵会成为吕岱的重要依靠,吕岱逼士燮表态。

士燮缓缓睁开眼睛,“吕将军是交州的最高统帅,不论将军作出什么决定,老夫都会支持,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吕岱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士燮,“此时此刻,蜀军或许已经进入了郁林郡,咱们每耽搁一个时辰,敌军就会距离咱们更近。”

“明人不说暗话,咱们兵力有限,不能再分兵了,不论是北上郁林郡,选择时机和蜀军作战,还是守在龙编城里,等待蜀军南下,咱们都得集合全部力量,在场诸位的意见必须要达成一致。”

攻守之间,吕岱更倾向于前者。

吕岱负责整个交州的军政事务,战乱波及面越大,他的责任便越重,后期恢复秩序花费的代价也会越大。

大军北上,在郁林郡作战,可以避免过早把战火烧到交趾郡。

一旦江东军北上了,吕岱也可以通过飞鸽传书给戴良下命令,两支军队可以在战略上形成呼应。

北上同样面临着风险,汉军留在郁林郡守卫粮道的兵力同样可以南下,配合主力夹击江东军。

一旦江东军不能维持压倒性的优势,就容易出现变数。

例如,士燮无法给吕岱提供充足兵力,又或者,江东军和蜀军在战场上对峙的时候,粮道突然出现麻烦,那时候江东军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士燮两眼变得炯炯有神,丝毫不见衰朽和年迈神色,“吕将军挥军北上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吕岱一愣,“击退蜀军,收复失地。”

士燮继续询问诱导式提问:“留在交趾郡呢?”

吕岱:“击退蜀军,守住土地。”

士燮摆摆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将军错了,这个时候北上,咱们只能击退蜀军,根本没有余力收复失地,也没有财力赈济遭受兵灾的难民。”

“可是,如果咱们守在交趾郡,在险要位置设置防线,咱们反而可以更好的收复失地,恢复己方实力。”

尽管没有明说,士燮的意图很明确,江东军在交趾郡牵制汉军越多兵力,汉军在交州的实力也空虚。

北边的戴亮和东面的士武都可以趁机而动,收复一些村庄和城镇,抢夺部分人口和物资的难度并不高。

仅仅从战略层次考虑,士燮的这个建议,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汉军刚刚夺下了苍梧郡,准备不足,稳定民心和战后重建都需要时间。

进攻交趾郡意味着汉军留守苍梧郡的兵力进一步减少,不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会承担远高于江东军的压力。

如果江东军能够挡住汉军的攻势,避免对方深入交趾腹地,拖上一段时间,汉军的攻势自己就解除了。

江东军其他友军部队的袭扰活动,又会进一步增加汉军维持占领区稳定的成本。

吕岱微微皱眉,采用士燮的策略,既保全了士家实力,避免在将来的大战中损失参战,又可以让士武通过掳掠恢复南海郡损失的实力。

责任是自己的,好处却是士家的,这让吕岱很不甘心,“咱们集结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三郡兵力与汉军作战,未必没有机会,一旦凭借山势布防,咱们很可能出现局部兵力不足的难题,给蜀军可乘之机。”

士燮摇了摇头,“吕将军希望为广信城下战死的将士们复仇,这份心意我很理解,然而,咱们此刻北上,时机的确不成熟。”

“我们虽然杀死了叛将甘醴,但是,他的盗贼余孽还没有清理干净,我最近收到一个消息,甘醴的旧部正谋划一场复仇行动,我和吕将军的名字都在他们都必杀名单上。”

士燮看似关心吕岱道:“咱们贸然北上,岂不是给这帮叛逆制造了机会。”

“吕将军以前很少进入南三郡,你可能不知道,这南三郡看着很大,核心地区却在交趾郡一地,咱们的动员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恐怕不会再征召出更多兵马了。”

士燮的语气虽然是在商量,态度却很明确,他既不想给吕岱太多兵马,又想用防止甘醴余孽作乱的名义保留实力。

没有士家全力支持,吕岱根本没有信心战胜廖化,叹了口气,“既然这样,咱们还是在交趾郡布防吧,吕凯在九真郡和交趾郡的边界募兵,我身边没有其他可以信任的人了,交趾郡的事务,就麻烦将军了。”

……

吕岱做出了让步,士燮倒也表现了自己的态度。

为了应对汉军南征,士家也动用了主力,派出近万人支援吕岱。

为了增加兵力,江东军已经有些不择手段,很多新兵并不适合参军。

尽管如此,把部队分摊到各处防线之后,江东军兵力还是捉襟见肘。

江东军把兵力驻扎在交趾郡和郁林郡的边界线上,依托十万大山的险峻地势,在一些重要山头和山腰布置警戒部队。

主力当道扎营,那些重要的官道和重镇,都有江东军精锐防守。

汉军进入交趾之后,在谅山城外和江东军打了一仗。

江东军虽然战败了,却及时逃回城中,关闭了城门。

汉军在城下安营扎寨,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攻城的模样。

谅山城的攻防战并没有正式开始,战场之外的工作,汉军却准备到很充分。

江东军已经抓捕了不少汉军的斥候和出卖了交趾郡情报的地方军民。

吕岱对这一场战事非常重视,他亲自带兵坐镇一线,和汉军对峙。

士燮成为了龙编城地位最高的将领,尽管如此,他的工作量也不大,不管是处置政务,还是清点库存物资,他都交给了下属,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巡视城池,给百姓信心。

这一天,士燮巡查到很晚,检查完四个城门之后,他直接把混进自己卫队的桓邻带回了府邸。

士燮询问道:“我同意配合汉军倒戈一击,廖化有没有提出他的条件?”

桓邻摇了摇头,“廖化似乎并不关心主公的表现,也没有给我做出任何承诺,他给我的唯一表态,就是承诺把将军在这场战斗中的作用如实上报给成都。”

“廖化并没有给士家进行任何实质性承诺,属下觉得,廖化这人没有诚意,咱们现在归降蜀汉,时机上是不是太早了?”

士燮却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廖化只是镇南将军,的确没有权力做出承诺,既然他不愿意给咱们承诺,我们也没有必要强求。”

“除非成都派出上万兵马进入交州,否则,这交趾郡甚至交州,依旧是咱们说了算。”

沉思了片刻,士燮表态道:“既然决定归降汉军,咱们就应该做事果断,不能给汉廷留下任何口实。”

“步骘败走,吕岱的精锐损失殆尽,江东军已经输了,咱们不能站在失败者一边,你再辛苦一次,告诉廖化,我军明天将会放开通道,配合汉军偷袭……”

士燮的话还没说完,大门突然被推开,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冒失的青年进入了房间。

没等士燮开口,青年大咧咧的说道:“谁是士燮,吕岱将军让我通知他,让他连夜去军营议事。”

吕岱是一个做事稳重谨慎的人,如果不是出现了重要情况,想必也不会派出这种冒失的年轻人。

士燮没有追究使者的无理,他迅速把阴谋暴露的疑惑抛到脑后,询问道:“吕将军深夜找我,有什么事吗?”

江东兵不仅缺少礼貌,还没有一个好脾气,“具体原因你问吕将军去,不过,军中流传一种传言,吴王要带兵南征,留给廖化的时间不多了。”

士燮一愣,脱口说道:“孙权麾下,还有部队吗?”

士兵倒也没有在意士燮的失言,兴奋的说道:“听说大王抽调了濡须口防备曹魏的兵力,举倾国之力进行南征。”

士燮点点头,“你回去告诉吕岱将军,我收拾好之后,会马上动身。”

传递口信的江东兵离开之后,桓邻询问道:“主公,如果孙权真的全力南下,战事可能还会出现变数,现在投靠汉军,会不会早点了?”

士燮陷入了沉思,吕岱不至于为了欺骗自己谎报军情,否则,吕岱战后必然会遭受追责。

孙权刚刚败给了关羽损失惨重,很显然,他并不甘心接受现状,希望利用刘备的死发起反击。

和西征荆州,与难缠的关羽交战相比,南下交州,的确是一个更优选择。

武昌无血开城,意味着汉军获得了一座坚城,这个时候与关羽统率队蜀汉精锐作战,江东军即使在野外打了胜仗,也很难收获有价值的战果。

荆州不但土地富庶,而且位置重要,是魏蜀吴三方的争夺焦点。

江东军暂时放弃荆州,既可以把宝贵的兵力节省在更重要的地方,又可以逼迫汉魏两方开战。

南征交州之后,孙权不仅可以解决南方的隐患,还可以佯装出进攻益州的动作,给汉军制造更多压力,恢复部分战略主动权。

大战之前,如果士家投奔了廖化,交州兵很可能会成为这场大战中的牺牲品。

在士燮心中,他不忠诚于任何一方势力,只忠诚于自己和家族,国家大义及百姓生死都与自己没关系。

再次看向桓邻,士燮有了主意:“孙权来或者不来,都对战局没有影响,你就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咱们配合汉军消灭吕岱。”

“对了,孙权南征这一件事情,希望你暂时保密,避免动摇汉军斗志。”

桓邻既没有质疑士燮的决定,也没有询问理由,拱拱手,披上黑色外衣离开了。

大门重重关上之后,士燮的表情变得狰狞。

桓邻是自己的亲信,也立下不少苦劳,但在士燮的眼中,却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下属。

其实,士燮还没有做好最终的决定。

关系到家族兴衰存亡的决定,不能只靠推测和耳闻。

士燮将会在会见吕岱之后,再正式决定士家的站队。

如果士燮归顺汉军,派出桓邻联络汉军,将成为他最重要的示好行动。

倘若士燮站在江东军这边,和汉军战斗下去,那么,桓邻将会成为引诱汉军进入江东军伏击圈的一枚弃子。

廖化是一个精明的将领,稍微发现点破绽,士燮的行为便会两头不讨好,为了骗过汉军,士燮必须得先欺骗桓邻,他的决定很可能会让下属丢掉性命。

比起桓邻,士燮更容易产生愧对心理的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儿子。

摇摇头,士燮把最后的软弱甩出了大脑,高声喊道:“来人,备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小说酷笔记三国志廖化新传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