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83、携民南撤

三国志廖化新传 383、携民南撤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为了给百姓争取时间,确保城门畅通,汉军将士们不得不在狭小的城门处,和江东军展开更激烈的搏杀。

如果汉军能够撤退到更靠近城门的位置,就可以限制江东军的兵力优势,减轻自己的压力,可是,汉军不得不选择一种更难的打法。

汉军的牺牲倒也被百姓们看在了眼中,大部分百姓仅仅口头感谢了两句,甚至什么都没说便趁机逃出彬县。

但还是有一些平民放弃逃跑。留在城里和汉军并肩作战。

两军将士都控制过彬县,也都和百姓打过交道,通过他们的表现,百姓们完全能够分得出谁才是那支真正帮助百姓们的部队。

身体强壮的百姓会拿起武器,参与一线搏杀。

体型瘦弱,或者不适合作战的百姓,也能帮助汉军维持城门秩序,辨认百姓身份。

有了这些百姓的帮助,汉军可以解放更多闲置兵力投入到战场。

廖化对这场突袭战的进展不满意,汉军的确打了江东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却没能转移走全部百姓。

通过城门逃生的平民,大多数只是北城百姓,其他几个城区的人要么想其他办法逃生,要么根本没有得到汉军入城的消息。

百姓主要人流出城之后,汉军才开始撤离,将士们并没有走骑田岭,而是沿着官道退走。

廖化不仅控制着行军速度,护卫百姓南下,他还分出部分宝贵兵力,照顾一些掉队的平民。

从汉军手里夺回彬县之后,江东军的确做了一些准备,却远远不够。

在这场战斗中,江东军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北门争夺上,却忽视了提前派出城,截断汉军退路的做法。

尽管在战术上有失误,江东军却没有放任汉军离开。

汉军出城之后,江东军收拾兵马衔尾追杀。

尽管江东军失去了将汉军围歼彬县下的机会,骁勇的徐盛却不打算放过廖化。

汉军将士且战且退,逐级抵抗,接近临武。

按照正常计划,到达临武,得到守军的接应,有了城墙保护,战事也就结束。

临武城门却紧闭,大量先行的百姓拥挤在城门下,互相推搡着。

把断后任务交给副将,廖化亲自到达城下。命令守兵开门。

廖化的命令却受到了嘲笑,说话人并不是廖化安排在临武的部将,而是在汉军北上之后主动投降的原江东军临武守将。

守将得意洋洋:“廖将军别来无恙啊,你虽然派人看着我,但我在这城里还有几个亲信,他们救出了我,让我重新掌握了兵权。”

“将军不必怀有侥幸心了,你的部将已经被我杀了,没人再听你的命令。”

临武守将再度叛变,尤其是在汉军携民南下的时候,这让廖化变得很被动。

廖化环顾身边的汉兵,命令道:“速速打探其他城门的情报。”

守将也听到了廖化的声音,小人得志般的说道:“将军不必多此一举,所有城门都是我的人,你的兵已经被我关在了仓库里。”

廖化只顾着带领精锐突袭彬县,却忽视了临武的防御,他更没有想过,江东军将领会在这时候谋逆。

廖化倒也不是毫无准备,他已经通过调兵的方式,调离了一批原江东军降兵。

即使守将有一些亲信相助,他的人也不会太多,同时守卫四门,又得看管城里的汉兵,临武的敌兵不会太多。

在江东军的追击下,汉军想要拿下城门,或许并不难,但是,在徐盛杀到城下之前,组织平民有序入城,这就很有难度了。

廖化立即派出亲信南下,寻找丁奉部将士,并且催促援军加速北上。

汉军和百姓想要进城,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策反临武守将,无血开城。

廖化反问道:“陈时将军的死和你脱不了干系,你开城降汉在前,出卖同僚在后,即使控制了临武,叛逃回江东,将军觉得,孙权还敢重用你吗?”

“现在开城,我可以当做这一切都没发生过,饶恕你的性命。”

守将非常无耻。“我之所以诈降将军,只是为了保留有用之身以备不时之需,我成功了。”

“将军低估了我,也高估了陈时,陈时只不过是一名死不足惜的叛将而已。”

守将冷哼道:“陈时作为吕岱将军的亲信部将,既没能坚守谭中县,挡住南征的蜀军,又没能在贵我两军争夺交州的时候发挥应有作用。”

“吴王已经对陈时的谋逆行为进行了惩罚,不仅没收了财物,还流放了他的儿子。”

廖化眉毛一挑,“既然孙权已经惩罚了陈时,难道他就会放过你?”

守将不再回答廖化,只是不断冷笑着。

劝降失败,廖化放弃入城的打算。

廖化打算组织百姓们撤退,所以,他先稳定现场百姓的人心,把所有平民都组织了起来。

为了确保百姓们不会惊慌,廖化还分出部分宝贵兵力,专门对当下处境进行解释。

等到百姓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断后的汉军已经和追击的江东军先后退到了临武城下。

刚刚平复的人心,再度出现了骚动,继续执行南撤计划,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客观上讲,许多人已经失去了继续南下的能力。

在逃出彬县的时候,百姓们已经把临武当成了逃生的最终目标,不少人在逃亡路上没能控制体力,现在已经精疲力竭。

如果舍弃百姓,甚至拿他们当成诱饵牵制江东军追兵,汉军确实可以从容撤出战场。

廖化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护平民,他给副将下命令,后卫部队转为先锋,对徐盛部江东军发起反击。

汉军和江东军作战,即使不能获胜,也可以给百姓们争取到恢复体力的机会。

如果汉军一走了之,甚至把百姓当成诱饵,那么,没有汉军保护的江东军必然会落入敌手,恼羞成怒的江东军很可能采取报复。

这样一来,汉军非但没能救到百姓,反而害了他们。

汉军发起反击之后,不仅挡住了江东军的攻势,还把丹阳兵击退了不少。

汉军的成绩更像回光返照,江东军并没有出现败退的迹象,等敌人调整好节奏,将士们会面临更强烈的反扑。

凭汉军自己的兵力,已经很难继续维持阵线,为了补充反击力量,廖化开始对百姓强制征兵

除了之前在彬县和汉军有过良好配合,积累起战斗经验的百姓们,那些不愿意参战的百姓也被廖化强制武装起来。

进不了城,又远离其他城镇,临武下的军民已经成为了命运共同体,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

廖化采用部队的编制给百姓们分组。这些民兵或许战斗力很差,甚至都没有防身的能力,但他们看到汉军发起反击后,倒也听从廖化的安排,人群渐渐恢复平静,服从廖化的安排。

廖化倒也没有强人所难,没有让新组建的民兵们直接参与一线作战,仅仅挑选部分强壮平民补充汉军阵线,承担起搬运物资伤员的责任,其他百姓则原地休息,恢复体力,监视城里的叛军。

汉军已经集中了全部兵力对徐盛发起反击,廖化手上没有预备部队,一旦临武守将够大胆,组织起叛军出城偷袭,汉军的处境就被动了。

幸运的是,临武守将选择了保守战法,他按兵不动,叛军仅仅封锁住城门。

城外战场的局势不乐观,汉军将士打了徐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已经提升到极限。

江东军回过神之后,重新调动兵马,挡住了汉军,战事变得胶着。

只不过,追击的江东军同样已成为强弩之末,长途行军加作战,敌军将士体力士气消耗极大。

尽管江东军处于优势,却没能把优势转换成胜势。

并不是每一个江东军的兵士都怀着为孙氏建功立业的理想,在徐盛的督促下,丹阳兵或许会勇猛拼杀,在主将视线范围外,许多江东军士兵开始保留力量,消极作战。

百姓们参战之后,江东军士兵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战斗力较低的民兵身上。

最终帮了廖化一把的,是临武守将。

临武守将虽然并没有派兵配合徐盛出城作战,但他还是安排将士在城头敲起战鼓。

只不过,鼓声没能起到效果。

军纪严明的汉军将士以及那些听不懂鼓声的民兵们并没有受到影响。

反倒是江东军的参战部队受到惊吓,个别已经突入汉军阵线中的江东军部队,竟然主动脱离接触,给了汉军稳定阵线的机会。

尽管获得了喘息之机,汉军却一直处在劣势中,多支民兵在战斗中溃败。

汉军牢牢的挡住了江东军,没有出现大败,到了后期,廖化亲自走上战场,鼓舞将士们士气。

坚持得到回报,丁奉的援军气喘吁吁赶到临武城下时,徐盛仓皇守兵,江东军有秩序撤退。

廖化叫住了准备带人追击的丁奉,会合援兵的汉军对临武城发起强攻,汉军不仅轻松攻破城池,还顺利抓住了逃跑失败的临武守将。

斩杀叛将,严肃军纪之后,汉军对临武进行了破坏。

丁奉带人断后,廖化亲自管理百姓的南撤事宜。

汉军携民南下,准备在桂阳城部署新的阻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