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56、攻打巴东

三国志廖化新传 56、攻打巴东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进攻巫县只是虚招,廖化的真正目标是巴东。

解救城里的俘虏,可以让廖化获得大量部队,仓库的武器装备也可以给新部队增加战斗力,并且,将士们可以得到宝贵的粮食。

对于这次作战,廖化势在必得,计划进行过多次调整。

仅仅依靠手上的实力,廖化没有办法夺取巴东城,即使兵力再增加一倍也不行。

所以,巴东城的守兵必须被分散。

摆出建造攻城武器的架势,目的也不是攻城,而是骗人。

首先,骗过邓凯和其他奸细,其次,让巴东守将加深廖化军攻打巫县的印象。

廖化从没想过强攻巫县,投石机和连弩车仅仅是个摆设。

为了节省将士们的体力,很多攻城器械都是仅仅做出一个形状。

这种为了骗人而生的东西,是没有实战价值的。

为了尽量避免意外,廖化故意不让俘虏接近。

除了不知情的邓凯,詹晏和廖化监制的攻城器械基本不能用。

等到詹晏统帅部队,摆出强攻巫县的姿态,巴东守兵必然会救援。

在廖化的原本计划中,廖化军将会在合适的战场上,伏击那支从巴东城出击支援巫县的部队。

击败敌人之后,攻打巴东的部队,可以跟在溃兵身后趁乱进入巴东。

意外还是在计划执行前出现了。

中年俘虏的逃亡,让所有行动都提前了,作战方案也被调整。

成为俘虏之后,中年人一直很配合廖化军的管理。

就连廖化也没有想到,那名胆小怕事的俘虏敢冒死逃生。

看守中年人的士兵同样忽视了,等到中年人滚下山的时候,士兵根本来不及阻止。

抵达山脚,没有发现尸体,士兵不敢隐瞒,立即报告廖化。

虽然不知道中年人掌握了多少情报,但是,廖化不敢冒险,只能立即通知詹晏执行计划。

调整的部署,仅仅涉及到廖化那支负责伏击和夺城的大军。

詹晏的任务目标没有变化,仅仅时间提前了。

邓凯跟随詹晏行动,这个叛徒依旧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他派出了一名亲信,携带书信下山。

为了防止邓忠的悲剧再度发生,邓凯亲自护送这名亲信下山。

一路上,两个人成功通过了各种明暗哨兵的检查,顺利下山。

邓凯并不知道,他和亲信两个人的行动,一直被其他人监视着,而且,这些人利用树丛的掩护,始终跟踪着他们两人。

在山脚,两人分离,邓凯重新回山,配合詹晏行动。

负责抓捕任务的士兵放过了邓凯,抓住了亲信。

这一次,亲信没来得及把信吞下去,人赃并获,无法抵赖。

书信被送到廖化的身边,模仿邓凯的笔记和用词方式,廖化派人伪造了一封信。

关于进攻巫县的这部分内容,廖化增加了不少细节。

为了增加内容的可信度,廖化在书信中注明了廖化军的驻军地点。

当然,这个位置是假的。

如果巴东城的守军真的按照书信指示,进入熊山,那么,敌人只会在群山中迷失方向。

为了避免读信人对书信的内容发出质疑,廖化还在书信的最后部分增加了一部分建议,希望巴东城的敌人放弃援助巫县,转而进山攻击廖化军的驻军位置。

增加了这个小建议,读信的人就很容易把注意力从两项情报的真实性转移到了建议的可行性上。

听从了书信的建议,敌人将会把兵力用在无意义的搜山中。

即使没有听从建议,敌人也会加深廖化军会进攻巫县的印象。

对廖化来说,只要把这封信送到,就是个不赔本的买卖。

在廖化带领主力进攻巴东城的时候,詹晏的部队,注定只是辅助。

这并不意味着詹晏就没有危险,一旦巫县守兵主动出击,一旦巴东的援军提前到达,詹晏军都很难全身而退。

詹晏部队的最大威胁,还是巫县的守军。

廖化给詹晏一个建议,要求多点火把,制造出攻城部队规模庞大的假象。

同时,利用弓箭和少量攻城武器对巫县发起进攻。

将士们夜间攻城,黑夜将会给众人提供掩护。

只要敌将不是一员莽将,就不大可能带兵出城。

除了佯攻巫县,詹晏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看住邓凯,绝对不能让这名奸细有通风报信的计划。

对接完任务,廖化带领养精蓄锐好的主力部队下山,进入郭村埋伏。

除了进行战前准备,廖化同样为了兑现诺言,还清村民的债务。

言而有信的部队自然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对于这些挣扎在乱世中的黎民百姓来说,不扰民,能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军队,就是好部队。

有了之前的合作经验,村民们不仅给大军提供了一些酒肉,甚至有些人还提供了房屋,给将士们躲避风寒。

部队从村民手里购买了很多长梯和绳索,这些东西被加工成简易的攻城工具。

不到万不得已,廖化不希望采用强攻的方式。

廖化多次通过巧取的方式攻打城池,之前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不能保证自己永远都运气好。

巴东一战不容有失。

既做了巧取准备,又做足了强攻的准备。

比起在郭村的休整,苏由的行动更让廖化担忧。

那封伪造的书信,由苏由送进城,交给文布。

混进巴东城这件事,对于苏由并不难。

在营救邓凯的那次行动里,廖化就派出过不少斥候,混进城里,打听情报。

那时候,敌人故意把消息泄露出来,所以,斥候们可以轻易入城。

虽然现在守军加强了盘查,但是,掌握了巴东的虚实之后,再次潜入城里只会变得轻车熟路。

为了给攻城带来准确的情报,准备作战之前,廖化派出不少斥候潜入巴东城。

苏由负责联络这些人,当吕蒙军开始行动之后,这些人得及时把消息传回郭村。

最危险的任务,则是送信。

文布是一个聪明人,一定不会轻易轻易相信苏由的身份,所以苏由必须根据现场情况,争取文布的信任。

廖化一再强调,必要时刻,任务可以放弃,但苏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倒不是廖化完全没有把攻城的胜利当回事。

即使书信的真相败露,文布也不会想到,廖化敢把主意打到巴东城上。

这种情况下,部将的性命更宝贵。

当然,最好还是骗过文布。

所以,廖化专程叮嘱,不论文布掌握了什么,问什么,除了信上的内容之外,其他的消息都得提供最真实准确的情报。

将士们一直在郭村休整,直到天色很黑了,廖化才收到了巴东斥候带回的消息。

知道巴东兵力出城之后,廖化集结好队伍,带着那些简易攻城器械,将士们发起进攻。

避开了距离郭村最近的北城门,将士们在城外绕了一个大圈,迂回到了东门。

敌军把注意力放在西边的巫县,当然也就会放松对东门的戒备。

作为弱势的一方,想要赢,廖化就得尽量少犯错误。

将士们没有点火把,保持了绝对的安静。

发起进攻之前,廖化派出少量将士,试图以陆逊援军的名义骗开城门。

守将拒绝了开门的请求,表示只能在白天才能进城。

守将似乎也不敢得罪陆逊,还是告知众人稍微等会,等请示了陈凤,再决定是否开门。

廖化依旧打着陆逊的旗号,派人通知守将,陈凤不开城门,所以,将士们自己入城。

说到做到的廖化军立即发动进攻。

刚开始,守将没有摸清廖化军将士的身份,不敢放箭。

等到意识到遇袭,发起反击的时候,廖化军的勇士们已经到达了城下。

仓促的反击没有给廖化军的进攻造成影响。

将士们利用准备好的梯子和绳子强攻城墙。

夜间攻城确实给将士们加大了难度,夜间的守城工作同样困难重重。

廖化军顺利登上城头,扩大立足点,占领城头,驱赶守兵,打开城门,主力入城。

东门失守的速度太快,吕蒙军将士们稍作抵抗,便朝着城内溃退。

一时间,吕蒙军没能形成有效反击,入城的通道已经被打开。

攻城之前,廖化也曾想占据巴东城,依托城池,和陆逊作战。

但是,由于俘虏的逃跑,廖化被迫调整计划,巴东城的主力没有受到重创,廖化军没有足够的时间守住城池。

廖化把目标转向了城里的物资和战俘。

他没有在东门留兵,而是全军入城。

按照计划,廖化和关平两人兵分两路。

关平的任务是解救大牢里的俘虏。

廖化的目的则是抢先攻克府衙,瓦解敌人的指挥系统。

两个人约定好在仓库集合,随后,二人在俘虏向导的带领下分别行动。

攻打府衙的行动非常顺利,廖化没有遇到抵抗。

府衙里只留下几名守兵,这些人没有反抗,丢掉武器投降。

俘虏告诉廖化,早在城东守将报告陆逊的部队入城的请求之后,陈凤就立即带人前往了东城,现在根本不知道去向。

没有抓到陈凤,将士们提前离开府衙,廖化带领部队前往仓库。

廖化军和正在仓库寻找武器的陈凤军相遇。

廖化的动作太快了,陈凤刚刚带领部队到达仓库,领取武器。

虽说,大部分的吕蒙军已经完成武装,但是,仍有小部分人赤手空拳。

得到武器的将士往仓库外跑,没有武器的士兵则往仓库内挤。

吕蒙军虽然人多,但是现场很混乱。

廖化命令将士们展开攻击,专门杀向那些手无寸铁的敌兵。

陈凤兵力占优,及时稳住防线,但是,混乱和黑暗让陈凤没有立即选择反击。

等到关平带着救出的战俘赶到仓库后,合流后的将士成功击败了陈凤带领的吕蒙军。

大量败兵当场投降。

关平负责武装将士,管理俘虏。

廖化亲自带队追赶陈凤,他不仅成功阻止陈凤重整旗鼓,还把这支吕蒙军一直赶出西门。

留下少量部队堵住城门,防止陈凤的反攻,廖化再次返回仓库。

新加入的将士们已经被武装了起来,廖化军可用的兵力开始增多。

城里的敌兵也曾发起几次小规模的反击,但是,这些无组织的突袭都失败了。

城中局势稳定,廖化和关平两个人分头控制城门。

在天亮之前,将士们基本控制了巴东城里的重地,抓捕了不少吕蒙军士卒。

这些俘虏,大部分出身荆州本地,但他们并不是江东人。

巴东城失守之后,很多人再次投降廖化。

缺人的时候,廖化倒也没有对俘虏进行甄别,全部吸纳到部队中。

毕竟,搬运物资需要人,这些俘虏将会是最好的劳力。

巴东的规模并不小,又位于长江沿线,而且,城中关押了大量战俘,仓库中有大量物资。

仅仅依靠手上的兵力,在敌军赶到之前,想把仓库搬空,这根本不现实。

所以,廖化的命令简单粗暴,只拿武器装备和粮食,其余物资,一概丢下。

虽然搬不走,仓库里的物资依旧被廖化寻找到了价值。

拿着这些物资,廖化招募了不少百姓,雇佣百姓们往北门方向运输粮食。

就这样,廖化获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省了成本。

将士们在北门接过粮食,继续往北输送,把粮食送到郭村。

郭村的将士联系到山里的队伍,山里面又迅速派人来取粮食。

靠着这种接龙一样的运输方式,运输粮食的效率大大提高。

粮食很快被全部转移出城,接下来,将士们开始转运其他物资。

部分降将为了讨好廖化,提出从平民的手中‘借’粮食,廖化驳斥了这种想法,再次重申,将士们与民秋毫无犯的理念。

廖化军抢运粮食的时候,吕蒙军却没能及时反应。

大量物资转移出城,吕蒙军的斥候才姗姗来迟。

廖化派出士兵驱散了敌人的斥候,并且,打探吕蒙军的位置。

等到斥候带回吕蒙军开始回援巴东的消息后,廖化立即带兵北撤。

撤退到郭村附近,廖化军和成建制的吕蒙军发生战斗。

敌人一路轻装疾行,战斗力不足,廖化军却士气高昂。

将士们成功驱赶了败兵,进入熊山。

廖化明白,自己很快就会面临陆逊的报复,幸运的是,将士们准备了足够多的粮食。

这个冬天,似乎并不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