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57、战事之后

三国志廖化新传 57、战事之后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巴东战事结束,时间一晃,过去了三天。

为了应对吕蒙军的报复,大军回到熊山,廖化做了充足的准备。

除了在山里山外增派了斥候,廖化还在险要位置部署了应急的伏兵,设置大量陷阱。

陆逊确实对巴东的战事非常重视,根据斥候的报告,城池失而复得的第二天,陆逊就从水路到达巴东,视察城防,检查战争的损失。

尽管吃了大亏,陆逊却根本没有理会山里的廖化军。

斥候再三强调,陆逊把精力全都用在了荆州的战后重建上。

陈凤是巴东太守,对巴东的失守负有直接责任。

陆逊以右都督的名义,解除了陈凤的职务,把对方抓捕下狱。

同时,陆逊派人向孙权报告,要动用军法严惩陈凤,这件事在荆州引起轰动。

在战场上多次有过良好表现的陈邵,被调到巴东,职位虽然没有变化,却暂时主持巴东工作。

陆逊奖功罚过的行为涉及到很多人,上到地方大员,下到庶民百姓,都收受到了影响。

陆逊还抽出时间,亲自接见了几名平民代表,明明廖化军刚刚打破了巴东城,陆逊却表现的比吕蒙更大意。

陆逊不仅没有穿任何甲衣,还对村民们嘘寒问暖,在民间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廖化并不关心陈凤的死活,也不在乎陆逊收买人心的举动。

他更在乎的,是另一条情报。

陆逊下达了一条措辞严厉的命令,所有地处熊山山脚的村庄,一律内迁。

让村民们远离祖祖辈辈生存的旧土,当然会引起很大的反抗。

陆逊虽然比较亲民,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根本不做任何让步。

吕蒙军第一个拿来开刀的,是郭村。

郭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事,但是,百姓们毕竟给廖化军提供了方便,对巴东战事造成了很大影响。

村民被陈邵抓走,带回了巴东,为了追缴和廖化军交易获得的财物,不少村民被查的倾家荡产。

财产上的损失只是一部分,村民被迫到军队中服役。

郭村的村长也被关进了巴东大牢,听候处置。

郭村出事的时候,廖化也曾想过带兵支援,但是,陆逊带了大量军队,做好了阻击廖化军的准备。

廖化没有发现可乘之机,只能作罢。

郭村出事之后,原本群情激愤的村民们,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依旧有不少人闹事,但是,陆逊或拉拢,或打压,把变数控制在最少。

吕蒙军高调的宣称,如果村民们不能在一周之内迁徙到内地,将会派出士兵协助搬家。

大部分村庄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截止时间的接近。

但是,依旧有不少村民服从陆逊的命令,全村迁徙,只留下空村。

毕竟,等到吕蒙军帮助搬家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丢失’大量财物。

得到斥候的汇报,廖化明白,陆逊已经出招了。

在巴东城的战事中,陆逊吃了个大亏,但是,对方并没有因此方寸大乱,依旧保持着节奏。

如果陆逊为了复仇,大举攻山。

那么,廖化军虽然会承受极大的军事压力,损失一批物资,但处境却不会比眼下更难。

把物资一藏,廖化组织军民躲入熊山深处,利用布下的陷阱和吕蒙军周旋。

这样下去,即使廖化军会受些损失,也不会造成重创,等到吕蒙军退走后,将士们可以重新寻找战机。

现在,陆逊完全不理会廖化军的存在,摆明架势就是要跟廖化拼消耗。

没有山下的村庄,廖化军就没有办法利用山里的资源跟村民交换生活物资。

更没有办法收买村民,打探吕蒙军的情报。

战争的时间拖的越久,山里的物资越匮乏。

然而,得到长江水运的援助,驻扎西荆州的吕蒙军兵员和物资却会越来越多。

战斗双方,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一场不对等的战斗。

更糟糕的是,明明廖化看清了陆逊的阳谋,却不可能主动下山,和陆逊争取山脚那些村民。

即使不用大义感怀,不使用仇恨动员,仅仅陆逊的命令就会让廖化军得到村民们的支持。

但是,村民的安置是个大问题,后勤补给的难题也不会有丝毫改进,相反,山里的一切都会恶化。

都是带兵打仗的人,廖化闭着眼都能想明白,陆逊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

迁徙村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敌人会采取更多手段,限制廖化军获得物资补给。

而且,这些空旷的村庄,将会被吕蒙军的斥候占领。

按照这个节奏打下去,廖化军不仅失去了缓冲区域,还会遭到吕蒙军的监视。

大军一下山,就会立即被敌兵发现。

大军刚刚上山,将士们需要妥善安置与磨合,廖化也没有办法立即组织部队下山反击。

遗憾的是廖化也很难采用军事以外的手段对付陆逊。

仅仅处置陈凤这件事上,就体现出陆逊的智慧。

巴东被攻克后,廖化不仅救出大批俘虏,还在吕蒙军眼皮子底下运走了粮食。

在西荆州,廖化军的影响力开始提高,吕蒙军的威望受到打击。

为了给将士们甚至平民一个交代,陆逊对陈凤进行严厉处罚。

这一行为,不仅威慑了文布在内的降将,还震慑了其余城池的守将。

但是,陈凤却不能真的处死,不论犯了多大的错误,陈凤始终是西荆州地位最高的降将。

陈凤也是陆逊用来千金市骨,招降纳叛的工具人。

很显然陆逊对陈凤的用途,所以,他向孙权进行请示。

这个行为不仅体现了陆逊对孙权的尊重,也是借孙权的口来赦免陈凤。

陆逊不仅达到了所有目的,还让孙权卖给了陈凤一个人情。

这个行动,本身并不需要付出成本。

廖化心中暗骂了一句,陆逊处事滴水不漏,自己似乎只能从战场上与对方对决。

陆逊做出了廖化最害怕的行动。

虽然短期内廖化军没有任何压力,但是,放任一切进行下去,将士们将陷入绝境。

廖化一直强调要亲民,爱民,禁止将士们扰民,事实上,按照陆逊的计划进行,等到廖化军走投无路的时候,哪怕是想抢粮食,也没有收获。

陆逊有他的计划,廖化同样有自己的想法。

军中的粮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是,他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回山之后的当天,廖化命令苏由挑选青壮,在山里开垦荒地。

只等到春天一到,这些土地就会进行播种,甚至种植果树。

廖化还在全军范围内选拔善射的将士,成立了专门的捕猎组,负责肉品供应。

身边大都是武夫,很多事情,廖化不仅得自己去想,还要自己去做。

正当廖化思索对策的时候,关平进入营帐,“斥候带回了新消息,陆逊颁布了一条军令,所有与咱们进行武器装备和药品食物买卖的人,无论身份地位,不管交易金额,一律抓捕。”

陆逊的后招出现了,但这远没有结束。

廖化鼓励式的提问,“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办?”

关平:“咱们应该立即南下,给陆逊点教训。”

廖化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何尝不想这么做,将士们刚刚打破巴东,部队扩军到了三千以上,那时候,就有人叫嚣着离开熊山,进攻江陵。

廖化驳斥了军中的冒险主义言论,要求将士们把熊山当做根基。

除了将士们,各种家属和不适合战斗的人员,人数也得有上千。

十二月的大山原本就冷,为了搭建临时营帐,做好避寒的措施,将士们费了不少时间。

作战部队虽然获得了补充,新兵和老兵也需要时间去磨合。

关平似乎没有像廖化那样想太多,看到廖化不出声,关平继续开口。

“我在巡山的时候,遇到了巡山哨兵们带回的义民。”

关平口中的义民,大多是被陆逊逼着南迁的百姓,这些人不希望远离旧土,部分人一怒之下上山。

为了避免吕蒙军的斥候混在平民中上山,也为了防止平民误踩陷阱。

在驻地附近的几个山头,廖化军增派了大量哨兵。

每天都会有大批平民被送上山,也给廖化军带来了很大压力。

这些入山的村民大部分并非青壮劳力,而是年迈的老人。

即使留在军中,老人也很难创造价值,廖化反而需要派出士兵对村民们进行照顾。

但是,廖化也不能驱赶这些百姓。

天寒地冻,不少人在上山的时候死了。

如果廖化强制驱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可以活着坚持到山脚。

上山避难的村民越来越多,照这样的节奏进行,大军很难坚持到春种。

看着神神秘秘的关平,廖化很不解,“这些义民跟咱们报复陆逊有什么关系?”

关平的脸色变得很差,“你还不知道吧,义民告诉我,郭村村长将会在巴东城中被明正典刑,吕蒙军贴出公告,行刑时间定在下个月一号。”

“据说,陈邵会在现场监斩,而且,为了教化民众,行刑过程完全公开,任由民众入城。”

关平咬牙切齿,“咱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进入巴东城,大闹一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