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隆基心中颇不舒服,但惯常以爱百姓如子自居的他,也不好给李适之脸色,只好挤出些许笑容道:“适之考虑甚是全面呐。”

他突然把目光转向了李林甫,问道:“右相以为如何?”

李林甫抱着笏板上前,略作思虑,却不直接发表意见,扭头朝向鸿胪寺卿问道:“时至元正大朝会日,入长安的各国使节共有多少人?”

鸿胪寺卿不明其意,老实回答道:“如今鸿胪会馆中已有三千两百余人,预计等到腊月底将共计有五千余人。”

李林甫又问:“久居在长安城中的海内夷人共有多少,又有多少胡商、番僧、各路教派,海外远客暂留在长安城内,等着参加明年的上元灯节?”

“这个……我们鸿胪寺没有计算过,不知确切人数。”

李适之不知想到了什么,那张长脸顿时拉愈发拉长了。

秘书省秘书监贺知章抱着笏板上前,面带肃容看了李林甫一眼,面朝圣人回答道:“长安城中久居的胡商、番僧共有三万六千余人,如今暂留在长安城中的胡人共达六万人。”

李嗣业站在后面听得清清楚楚,同时深感佩服,不知道他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难道说贺监的手底下还有统计人才?

“不错,差不多就是这个数。”李林甫将笏板单手提着大声道:“臣一直在问自己,我大唐长安洛阳两都,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使节纷至沓来,他们为何要不远万里远来长安投诚归顺?为何!仅仅是因为兵威伏远,武功卓著吗?大谬!他们为何归顺我大唐?因为景仰,为何景仰?”

“心向往之!所以景仰!”他抖着袖子将二指禅指在空中。

“蛮荒之地,未开化之人,未见繁盛,未识礼教,得知长安礼乐昌盛,安能不心向往之?天子与人同乐,粉饰太平,颂扬盛世!一年一度长安上元灯节,天子与百姓共赏,不正是宣扬教化之举哉?放眼天下,四海之内,还有谁能够建得出这高耸于万千宫阙之上的太上玄元灯!此举可使这些番邦使节,胡商远客跋涉万里至长安朝圣,使天下人心尽归我大唐,其效果不比兵戈相向吗?”

李林甫情绪高昂,语句铿锵有力,非常具有煽动性。坐在高台之上的李隆基身体微微后靠,倔犟地抬起下巴,目光越过众人的头顶遥望远处,似有慷慨雄心勃发之意,连下巴上的髯须也根根挺立抖动。

他将视线收回楼中,目光里挤出一丝失望看着左相,问他:“李适之,你还有何话要说?”

李适之万万没想到会受到李林甫这种暴击,早已讷讷不能言语,只作出面瘫样,用笏板挡住脸说道:“臣无话可说。”

李嗣业站在后方暗暗琢磨,这番话该如何反驳?即使能够反驳,说出的理由也远不及李林甫具有煽动性,这俩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辨手,更何况唐玄宗这个裁判的心理倾向已经很明显。

对于李林甫来说,对方辩友已经丢盔弃甲,他也无需再趁胜追击。

太子和贺监站在一旁,也没有要发表意见的想法,只是沉默以对。至于其他人,他们更是李林甫身后的应声虫。

李隆基面对李适之这个不合心意的臣子,紧跟着又补了一记暴击:

“你以后说话之前,最好先跟哥奴商量一下。”

“喏。”

众人仿佛听到了玻璃心碎裂的声音,估计左相恨不得手中的笏板变成一尺宽,正好能挡住他那无处安放的脸面。

别人可能都不清楚,他是被哥奴这奸险小人阴了一记。若不是刚刚从李林甫口中听到对于修建太上玄元灯劳民伤财的忧心,认为他对于此事持反对意见,才会下决定向皇帝进谏。就算这老儿不愿意与皇帝唱反调,也应该委婉些当做稀泥和过去。谁知这家伙干脆上演一场川剧变脸,简直踩着他脸来取悦皇帝。

他已经打定决心,以后无论在哪种场合,李林甫的话半句都不能相信。

想到这里,李适之憋着怨气看了李林甫一眼,只是对方手持玉笏高抬着头坦荡望向台上,形象伟正丝毫不假。

皇帝将目光投向了毛顺,他撑起手臂拒绝高力士的搀扶,从台上站起来一步步走下台阶。他来到左右相面前,眼睛却不是瞧着他们。李林甫和李适之连忙退到一旁,他踱步来到了双手合擎着笏板的毛顺面前。

毛顺慌忙躬身低头,笏板始终挡着脸,把头也压得更低了。

皇帝伸手托着他的双臂将他扶正,点头说道:“毛顺,你是我大唐将作第一匠,亦能当得起大师称谓,朕就将玄元灯楼交给你啦,建造期间我准你直入南内奏报,朝中各部也要鼎力配合。别的你什么都不用想,你只要记住,上元灯节,这灯就是长安的脸面,大唐的脸面。”

毛顺有一些郁气,但此刻全部都按耐进了胸口中,双手持着笏板躬身,宛如一声长长的叹息:“喏!”

“好了。”皇帝撑开双臂抖着袖子,然后双手负于身后,走上了御阶背朝众人道:“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来了吗?”

夫蒙灵察连忙躬身上前,由于他没有事先准备笏板,只能将双手叉在脸前:“臣在。”

“你平定莫贺达干反叛,功勋卓著,朕特准你兼任凉州都督,凉州刺史,河西节度使之职,到任后需尽心竭力,防备吐蕃、突厥之敌,不可辜负朕对你的一片厚望。”

夫蒙灵察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声音洪亮地叉手道:“喏!”

“至于此战中立下功勋的安西诸将,你拟定出奏疏出来,交与兵部依次按奏报战功升赏。”

躲在后面的程千里和李嗣业愕然地抬起头,没想到皇帝把程序给简化了,只对节度使一级进行任免升赏,剩下的全交给夫蒙灵察和兵部来办。省去这一项皇帝倒是挺轻松,程千里和他可都是安西都护府的四品官员,如果连四品的官员任免权都交到节度使手中,他不敢想象是个什么局面。

这将意味着藩镇体系内的所有官员都要仰节度使的鼻息,他们将不再得到皇帝的亲自任命,而唯节度使的马首是瞻。长此以往,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军阀体系,圣人与他们来说,还有什么可依仗的。

李嗣业数了数从他脚下到李隆基御座下的砖块数量,有将近五十步,这五十步就是一个天大的鸿沟,他此时若是走过去直言相谏,在这个一意孤行的李隆基面前,怕是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吃,还会把夫蒙灵察给惹了。

现在只能是凉拌了,与其等着陛下低下高高的头颅去发现,倒不如自己想办法一步步向前拱。

皇帝此刻已伸了个懒腰,转身走向了楼的一侧,把他的声音抛给了众臣子:“都退了吧,各回各司,勤于任事。”

李嗣业在心里暗自唾弃了一口,丫丫个呸的你个老懒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