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二十一回 迁新居贾府客盈门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二十一回 迁新居贾府客盈门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冬月,宁荣二府乔迁新居。

新造的荣国府十分气派。三间兽头大门,门口蹲着两个硕大雄壮的石头狮子,正门上方挂着一块熠熠发光的牌匾,上书龙飞凤舞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东西两个各有一个角门。

从正门进入,迎面一条宽阔的甬道,甬道上砌着灰蓝色的地砖。甬道尽头是五间大正房。进入正房之后,迎面先看见的是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是金光闪闪的三个字——荣禧堂,后有又有一行小字,皆是当今圣上的手迹,写的是“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牌匾下方的大紫檀雕魑案上,设着三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又有一副乌木联牌的对联,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正房中间的地下,两溜摆着十六张金丝楠木的交椅。

这位东安郡王,就是贾家原来在金陵时,两家常常互相来往的王爷。贾家进京之后,两家依然书信来往不断。听说贾家的新府邸落成,东安郡王就千里迢迢,派了家人,特意送了这幅对联前来祝贺。

穿过正房旁边的垂花门,两边是超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地上摆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有小小的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是穿山游廊厢房。陈夫人就住在这五间上房之中。

因为是冬月,院子中的花草树木已经凋零,但也可以看出这些花草都是别出心裁的设计和布局。来年春天,必定将是一番绿荫满地,花香满院的独特精致。

史彦的住房,在荣禧堂东侧的一个小院子里,虽然不及陈夫人的院落宽阔,但也小巧别致,另有一番幽静味道。

家中新近又添置了若干名下人,分配到各房中,负责洒扫庭院,来回使役。雨晴和丈夫赖全,已经成了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儿子赖大,和贾政同岁,生的也甚是机灵。本来,史彦要让代善给这个孩子取个正经八百的名字的,倒是雨晴阻止了:“奶奶,我们一个做下人的,要好名字做什么?贱名好养活,也一样能为奶奶和爷尽孝心。”

当年在金陵买的小厮林之孝,虽然年龄还小,因人本是最机灵不过的,故而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亦成为赖大身边一个得力的帮手。赖全便将新买来的二十几个小厮,交于林之孝管教。林之孝一本正经地教导他们府里的规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对主子要怎么称呼,在主子面前要如何行礼……

赖全在旁边看着,满意地点点头,顺手捻了捻刚长出来的短须。

搬进新府邸没几天,贾府中就开始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史家自然是必须要来的,当时与贾演贾源一起封为公爵的其他六公:镇国公牛清,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治国公马魁,修国公侯晓明,缮国公石方;还有比贾府高一等级的“四王”: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其他诸如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各位将军,各家文臣……悉数来贺。

宁荣二府中忙作一团。为了方便宴请,宁国府中负责接待官客,荣国府中负责接待堂客。他们都带来了不菲的贺礼,珊瑚摆件,玻璃炕屏,上用的绸缎……最难得的,是北静王府中送来的四十八匹软烟罗。如轻烟,如云雾,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有一层缥缈般的韵。

北静王妃对陈夫人和方夫人笑道:“两位夫人,这种纱叫‘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银红的。银红色的又叫做‘霞影纱’。用来做了帐子或窗屉,远远地看着,就像烟雾一样,美不胜收。这是皇上御赐的,我想着府上刚搬的新府邸,大约能用得上。”

方夫人和陈夫人一边啧啧称赞,一边对北静王妃连连道谢。

北静王妃笑道:“谢什么,咱们都是自己人。我家王爷常说,当年和贵府的两位国公爷一个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是患难之交,是兄弟之义。原先府里在金陵,王爷日日惦记着,常对我念叨呢。”

除了这奇妙的软烟罗,还有紫薇舍人薛家送来的两个三尺多高的“三星送福”鎏金铜鼎,造型极其别致,作工甚是奇巧,炉内焚上檀香,烟从龟鹤鹿的口中缓缓吐出。若是摆在宽阔的大花厅中,整个厅堂,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等晚上客人都散了之后,方夫人晚上回府的时候,陈夫人便将这软烟罗分了一半,鎏金铜鼎也命小厮抬了一个,与方夫人带回去。

送走了方夫人,陈夫人对着史彦笑道:“咱们和这薛家,也就是刚进京的时候走动过一两次,没想到人家如此用心,送来这么奇妙的一件器物,赶明儿少不得和他们多走动走动。”

史彦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薛夫人的样貌,四十多岁的年龄,面如银盘,眼似水杏,头顶乌云高耸,梳成螺髻式样,珠翠满头,贵气逼人。

她忙笑道:“太太,我记得这位薛夫人好像说过,和咱们家一样,也是金陵的呢。”

“哦?”陈夫人立刻来了兴趣:“真的吗?这话我倒是没注意,来的客人太多,说些了什么,我都记不得了。既是这样,咱们更是要和他们家多走动了。”

史彦笑道:“太太的五十大寿就要到了,何不就以此为契机,请这位薛夫人来坐坐?虽然太太一向不爱做生日,但一来这是个整寿,二来太太如今也是儿孙满堂了,自然应该由我们表表孝心。”

陈夫人想了一想,笑道:“既如此,你就着手去安排吧。不过,也不必请太多人,免得人家认为咱们太张扬。”

史彦一边答应着“是”,一边在心里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说道:“太太,赦儿现在正是淘气的时候,恐怕让太太劳累着了。不如还让他搬回我的院子……”

没等史彦说完,陈夫人就一挥手,打断了她的话:“罢了,彦姐儿,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好好督促赦儿读书的。你且回去吧。”

话已至此,史彦只好站起来,给婆婆施了礼,便离开了陈夫人的房间。也并非是她不想让婆婆管儿子,可是——可是,听赖全说,贾赦现在天天装病逃学,现在不养成好的习惯,大了就更难改了。再说,他是荣国府的长子长孙,将来整个荣国府,是要由他来继承的,他若是不学无术……史彦简直不敢想下去了,婆婆什么都好,就是因为识字不多,也不把读书当回事儿,唉……

回到房里,贾代善正坐在炕桌旁边,翻看这几天的礼单。史彦笑道:“大爷,这是要看看发了多少财吗?”贾代善明白史彦在调侃他,也笑道:“娘子说哪里话,这些礼单,将来都是要还回去的,我只不过要做到心里有数。”

史彦想起来薛家的事,便问道:“爷,你可知道那位紫薇舍人薛家?”

贾代善道:“如何不知道?这薛老爷来拜访过几次老爷,我都在旁边陪客。他也是咱们金陵人氏,怎么了?”

史彦点点头,道:“太太说薛家送来的礼物贵重,要请这位薛夫人来坐坐。下个月初六,就是太太的五十大寿,往年太太的生日,都是咱们家自己过,今年我想着摆上几桌,请几位相与之家的堂客,好好地给太太过个寿。只是不知道方不方便请这薛家。”

贾代善笑了笑,道:“娘子只管放心请就是了,这薛家和咱们是同乡,又和老爷相好,岂有不来的?你不知道,这朝堂之中,哪里的人都有,既是同乡,就有三分亲。”

史彦又道:“那不知道这薛家究竟都有谁?究竟该下几张请帖?”

贾代善道:“薛家在京的,就是薛老爷和他的儿子,你只下两张请帖,一张请薛夫人,一张请薛少夫人,就是了。对了,你们当初进京的时候,不是去这些官宦之家,都走动过的吗?”

史彦笑道:“当时走动的人家太多,又都是头一次见面,印象不太深。也有的走动了一下,也就忘了。这一年来又忙,也没再走动。”

贾代善摇摇头,笑道:“这可不好,如何能忘了呢?娘子还是要多操心一下,免得闹出什么笑话来。”

史彦赶忙冲着丈夫表示很服气地笑笑,心里也在感叹,这京城的圈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玩得转的啊。

因又想起儿子的事,便道:“爷,我听说赦儿如今在太太那里住着,天天装病逃学,这样下去,如何了得?我方才想和太太说,让赦儿搬回来住,太太又不同意。你说,这却怎样才好?”

贾代善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道:“太太执意如此,倒真让我们没办法。等我回头和老爷慢慢说,让老爷多管着些,也就是了。老爷也是一心要儿孙们都好生读书的,大约也不会不过问。”

史彦听了这话,也只得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