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二十七回 丁忧路代化遇老僧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二十七回 丁忧路代化遇老僧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年开春的时候,贾代化上了一道表,恳请皇上准许自己和几位弟弟送父灵返乡,同时恩准自己丁忧三年。皇上大笔一挥,批了两个字,“准奏!”

圣旨下达之日,贾代化辞别了叔父贾源,贾代善和贾代仪送堂兄堂弟一行人和伯父的灵柩到十里长亭,双方洒泪而别。

方夫人因丈夫病逝之后,身体一直不好,故而留下媳妇儿在京城服侍婆婆。

顷刻之间,偌大宁国府中,处于了半空的状态;荣国府独自支撑,也未免感到不如以前的得心应手。

暂且按下京城不提,如今只说贾代化一行人,晓行露宿,饥餐渴饮,行色匆匆,风尘仆仆。虽有路边春光明媚,却无心欣赏;虽有桥头流水潺潺,也无意留恋。只是催着轿马、灵柩,急急忙忙,步履匆匆。

这一日傍晚,一行人来到一处荒凉郊野,前无村庄,后无行人,只在路边有一个破败的小庙。看看暮色已经重重地压了下来,贾代仲未免和哥哥商议道:“大哥,我们贪赶路程,错过了驿站,眼看着前面也不像有村庄的样子,不如我们暂且在这破庙之中,休整一晚,明天再赶路,你看如何?”

贾代化抬头看看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经挂在了上空,巨大的苍穹上点缀着三五小星。一阵夜风吹来,路边的树木簌簌作响,草丛中也传出来啾啾虫鸣。仆人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他,等着他最后的命令,拉车的马也发出疲惫的喘息声。他只能叹口气,道:“你说的是,只是看着这小庙如此局促,怎能容得下我们这一行人呢?”

贾代仲道:“说不得大家挤一挤,实在不行,便是廊檐下也能坐卧。”领头的仆人焦大道:“几位爷,你们且在庙中歇息,我们在廊下挤一挤就是了。”

贾代化看了众人一眼,只得道:“既如此,还劳烦焦大哥前去叫门,看庙宇中是否有人。”

贾代仲道:“庙里没有灯光,想是一个荒弃的庙宇吧?”

贾代化道:“还是焦大哥先去叫门,若真没人,也就罢了。”

焦大忙答应一声,下了马,将缰绳牵在手里,穿过路边的草丛,来到庙门口,轻轻拍打庙门:“里面可有师父在?路过之人,借宿一晚!”连问三声,庙宇中无人答应。焦大正待推门进入,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内传出:“门外的施主是谁?”

焦大忙赔笑道:“师父,我们是赶路的,因错过了驿站,求贵宝地借宿一晚,明早纳上房钱,即刻就走。”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之后,一丝昏黄的灯光,从门缝中透了出来。随着一阵蹒跚的脚步声,庙门吱呀一声开了。借着灯光,焦大看到面前站着一位老态龙钟的僧人,他虽然满脸皱纹,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灰色直䄌,但颌下一尺多长的雪白胡须,给老僧增加了一丝飘逸的仙气。

老僧人上下打量了焦大一番,缓缓道:“既如此,请进来吧。”

焦大拱拱手,笑道:“老师父,我家主人还在路边,等我去请主人过来。”说着,用手指向代化等人站立的地方。

老僧人随着焦大手指的方向,看到那里黑簇簇的一群人,他道:“如此只怕我这庙里容不下如此多的施主啊!”

焦大忙道:“老师父,自然是我家的几位爷与老师父住在庙里,我们做下人的,在廊檐下打个盹就好了。”

看到老僧人缓缓地点了点头,焦大兴冲冲地又跑了回来,对着贾代化笑道:“大爷,老师父请你们进去呢!”代化回头交代了家人几句,不可莽撞,不可无礼之后,众人就一起来到庙前。家人们在廊檐下,打开包裹,取出里面的食物和水,准备做饭,代化兄弟四人,走进正殿。

老僧人手里的油灯,已经放在了香案之上。借着昏黄的灯光,贾代化看清楚了,庙里非常简陋,香案前有一个破布包着的蒲团,已经被磨的透出了内里的蒲草;抬头看上,大殿的正中央供着一位不知名的神像,威仪棣棣,怒目而视;神像的两边,有两座清秀的童子像,分别捧着一个不知名的法器;大殿的东边,有一套简单的床铺,想必就是老僧休息之处;大殿的西边,摆放着一些香烛,箱柜等杂物。

贾代化向老僧人施了一礼,道:“打扰师父清修,罪过,罪过。”

老僧人道:“施主不必多礼,庙宇简陋,委屈施主了。只是不知施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贾代化忙道:“先父在京仙逝,我弟兄四人,送父亲灵柩返回原籍安葬。”

老僧人道:“施主贵姓?”

代化道:“弟子姓贾。”

老僧人道:“可是宁国府贾公?”

代化大吃一惊,忙道:“老师父如何得知?”

老僧人微微一笑,道:“若非贾公,何家能有如此排场?”

代化立刻明白,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僧,绝非乡野粗鄙之人,很有可能是一位隐居在此的高人。他赶忙站起身,又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不想老师父竟是一位世外高人。弟子有失恭敬,老师父恕罪。”

老僧手捻长须,笑道:“施主何必客套?贫僧虽是佛门子弟,倒也略懂一些先天演算之术。”

贾代化听老僧如此说,忙道:“请教老师父,不知弟子前程如何?”代化之所以如此问,是因为丁忧之事,乃为官作宦之人,过不去的一个坎,任你曾经再有权势,丁忧三年,再返朝堂,也不知还是不是有你的位置在了,更何况,自己刚刚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对朝廷并无半点功绩,三年之后,前程更是难以预料。若是空有一个爵位,是没多大用处的,只不过比人略富一些而已。

老僧人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自然是前程似锦,富且贵,非常人可比。”

代化又道:“家势如何?”

老僧人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代化心下一动,正要追问,焦大进来道:“爷,饭好了。”

老僧人双手合十,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不再言语了。

代化不由得瞪了焦大一眼,早不进来,晚不进来,偏偏这时候进来。焦大看了看大爷脸上的怒气,赔笑道:“大爷,我说错了什么了?”

代化只得道:“没什么,你将饭食拿进来——只可拿素食进来。”

下人们立刻抬进来一张小巧精致的檀木桌子,又有人陆续将些点心,菜蔬,干果,装在银盘子里,摆在小桌子上。

代化道:“还请老师父,将就用些饭食。”

老僧道:“施主请自便,老衲已用了晚饭。小庙后二里地左右,有一条清溪,若是施主要水用,可自去打些来使。”说着,就站起身,坐到自己的床铺之上,打起坐来。

代化不好再去打扰,和代仲,代仕,代偲一起吃了饭,吩咐家人到老僧说的小溪之中,又取了些清水装上。

家人拿出行囊中的锦被,铺在大殿的西侧,让几位主子将就着安歇。代仲三人因为一路劳累,很快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代化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老僧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八个字,让他心神不宁。虽然,他在《孟子》中,早就读到了这一句话,可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这几个字的分量,压的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当窗外透出一丝灰蒙蒙的白时,他立刻就翻身坐起,东面床铺上的老僧,也已经不知去向。他心里有些迷茫,明明自己一夜未眠,明明自己没听到任何响动,老僧究竟是何时出去的?自己竟丝毫不知?

他打开庙门,廊檐下满是或卧或坐,皆是酣睡的家人,马匹拴在树上,也大都卧在地上休息,也有几匹在不紧不慢地啃地上的青草。

从庙宇的后面,转过来一个一身疲惫的人,代化定睛一看,正是焦大。他问道:“焦大哥,你在后面做什么?”

焦大憨厚地一笑:“大爷,大家伙都赶了一天的路,疲倦了,我四处看看,免得有人来,或是丢了什么东西,就不好了。”

看看焦大眼里的红丝,代化知道,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人,又是一夜未眠。

代化又道:“你可看到那位老师父去了哪里?”

焦大道:“不是正在屋里打坐吗?昨儿爷睡的时候,他还在打坐呢!”

代化心中更加诧异,究竟是老僧凭空消失了,还是焦大没看到他出去?他转过身,此时方看到庙门上方,挂着一块破破烂烂的木头牌匾,上面有斑驳不堪,不甚明朗的三个大字——有无寺。

听见响动,家人们陆续醒了过来,洗漱毕,吃了早饭,开始套车,准备赶路。

代仲问到:“大哥,这老僧呢?咱们给他什么做谢礼?”

代化道:“一大早出去了,交代我们自行离开即可——”他又沉吟了一下,道:“这位老师父,也是一位世外高人,想必金银之物不能入他的眼,也罢,留下两匹布,让老师父做件僧袍就是了。”

家人立刻拿来两匹上好的灰色绸子,代化看了有点哭笑不得。他道:“有没有棉布?”看到家人直挠头皮,代化心里也明白,自己家里,什么时候用过粗棉布?绫罗绸缎都只能算是低级的,云锦、缂丝也是常用之物。现在车里的尺头,都是沿路住在驿站之时,各地的官员赠送的,也有自己从府中带出来,作为回礼的,工艺自然更是精湛,价值自然更是不菲。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将这两匹绸子,放在老僧的床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