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帝国系统 > 第66章 安置流民

工业帝国系统 第66章 安置流民

作者:魂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09 来源:笔趣阁

冬季快到了,李晓部下拥有了一千九百匹的战马,以及几百匹的驽马,这些马匹需要的粮草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幸好李晓让民众种植了很多的牧草,这些牧草耐干旱,所以产量高,而且还能够肥田,有利于土地轮作。

由于有大量的牧草,所以这个冬季李晓的马匹不会缺少草料。

新城墙建成了,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马匹,李晓让工匠修建了很多的三层楼高的住宅,以及马匹居住的马厩,有了水泥这种利器,修建的新住宅不仅漂亮而且便宜,很多人都买得起,住进了新房子。

李晓又让工匠在城堡里修建了四横四纵一共八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面,看起来就美观大方,下雨天也不会泥泞难行。

李晓又让杨九管理城堡的内务,每天清走各种垃圾和粪便,使得城堡里保持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经过一番细心的治理,城堡里变了样,成为了十分美观干净的城市。

为了杜绝明军之中喝兵血、贪污腐化的顽症,李晓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和市民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由底层的士兵组成,都是士兵们选出来的,如果有人胆敢喝兵血吃空饷,士兵委员会就有权向李晓直接投诉,李晓就会彻底严查,绝不放过一个贪污腐化的蛀虫。

市民委员会也是由底层的市民组成的,都是市民们选出来的,如果有人胆敢向他们多收赋税,贪污腐化,那么市民委员会也有权直接向李晓投诉,李晓也会严查此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蛀虫。

因此,李晓的城堡里大家都奉公守法,不敢贪墨,所以杜绝了贪污腐化的事情,使得士兵战斗力强悍,市民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李晓为了发放士兵们的军饷,特地成立了一个专门发军饷的机构储蓄所,储蓄所每个月根据名单发放军饷,不会让军官参与其中,杜绝了军官贪污腐化的可能,使得军官只指挥作战,不会喝兵血吃空饷,所以军官纯粹,战斗力就强。

由于李晓打通了商路,北方来的皮毛、羊肉、马匹等商品,加上南方来的丝绸、瓷器、茶叶、布匹等商品,都可以方便便宜地在平安堡里出售,平安堡里市民们买东西便宜了,相当于提高了收入,使得他们生活都十分富足。

许多平安堡的市民将自己出产的粮食运到了天津卫去出售,虽然运费高昂,但是还是卖出了一个高价,他们赚了很多的钱,然后又在天津卫买了商品回来出售,赚了更多的钱。

张古儿是一个来自永平的流民,他曾经是一个佃农,专门给地主种田的,靠着一些收成勉强混了个温饱,后来天气寒冷干旱,田地里收成不好,张古儿就吃不饱饭了,刚好地主也没有了余粮,所以地主就把张古儿赶出了家门,张古儿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流民。

李晓到天津卫招募流民的时候,擅长种地人又老实的张古儿就被选上了,他总算是吃饱了土豆,跟随着李晓的士兵来到了平安堡。

张古儿来的时候听说是招募他们来种地的,便以为这里与曾经招募他种地的地主家类似,就是卖力气种田,而且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勉强能够混下去而已。

所以,张古儿心气不是很高,有些无精打采的。

张古儿来到平安堡之后,杨九等主管民事的官吏就安排他住到了新修建的砖瓦房子里,这可是连地主都没有的好房子,张古儿懵懵懂懂地住了下来,心里暗暗好奇,这个东家看来比较豪气啊,竟然让佃户们住得这么好?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让张古儿感到惊奇,官吏们给他分了五十亩的土地,说好土地的主人就是张古儿,以后收成了,就用收成来偿还房子、农具、种子等东西,张古儿人生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真的是惊呆了!

东家太豪气了!

张古儿听说这里清军时不时出没,他对于凶狠的清军是感到害怕的,但是他又听说清军多次败在了李晓副千户大人的手下,并不敢随意闯进来,所以还是安全的。

官吏给张古儿送来了好用的农具,都是用好钢打造的,张古儿自然能够看得出好坏,他知道地主家也没有这样好用的农具,他以为这些农具必定很贵,没想到一打听,这些农具便宜得很,这可让张古儿震惊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官吏又给张古儿发了种子,都是土豆块,张古儿听说这些土豆可以种出每一亩十石的产量,这个产量可吓坏了张古儿,以往他种过的最好的田地亩产量不过是两石而已。

张古儿不懂得计算,但是他听杨九等官吏说过,每个人种植二十五亩的土豆,收成之后就是250石,自己吃20石,还剩下230石卖出去赚钱,如果用其中一部分偿还东家的欠债,还剩下13两银子的钱留给自己用,张古儿一辈子都没有过如此之多的金钱给自己用,他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类似张古儿这样的人很多。

五千流民安置下来了,开始了种地的生活,这个冬天他们发了棉衣,还有坚固避雨的房子,看来很容易熬过这个艰难的冬天,等到明年春天种了土豆,然后秋天有了收成,生活就迈上了正轨。

为了更好地保护流民,李晓让工匠在附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角修建了各一座的碉堡,一共四座,这是给外出种地的农夫们躲避战乱所用,一旦李晓的骑兵们发现敌人大举来犯,就及时通知农夫们躲入碉堡里避难。

碉堡里安排了四十个人的部队驻守,足以坚持到大队人马前来支援。

现在李晓的部队按照十个人一什,四什一队,四队一营,四营一校,四校一团的编制,一团的人数是1280人,由李晓担任团长,麾下有四个校尉,十六个营长,六十四个队长,以及256个什长。

如此之多的军官都要学会识字和算数,李晓维持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专门给他们招募老师来讲课,传授识字和算数的本事。

这些军官识字之后,有些人十分刻苦努力,经常到大图书馆借阅各种书籍,从中吸收营养,使得他们的能力日益提高,顺带着部队都更有战斗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