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帝国系统 > 第67章 修城

工业帝国系统 第67章 修城

作者:魂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09 来源:笔趣阁

为了能够顺利地修建四个碉堡,李晓派出了两百名的骑兵屏蔽附近的战场,不让清军的侦骑靠近,双方在附近时不时要发生一些小的冲突,由于李晓的士兵装备更好,所以在冲突中占据了上风,使得清军侦骑无法靠近平安堡。

虽然清军猜到了李晓可能要有大动作了,但是清军屡次在李晓身上吃了亏,已经不敢大意了,即使猜到李晓可能要有大动作,也是小心谨慎地渗透,不敢大张旗鼓地入侵。

李晓顺利地修建了四个碉堡,派驻了一百六十名士兵驻守,每隔十天轮换一次。

从此,外出种地的农夫就有了可以躲避战乱的地方,安全了很多。

现在李晓需要用好钢炼制蒸汽机、板甲、火绳枪、盾牌、长矛、农具等物,好钢的产量就跟不上需要了,而且成本也高。

这就导致了李晓必须开始采用新的炼钢方法,他仔细地找了找,终于在工业帝国系统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即碱性转炉炼钢法。

这种方法采用白云石高温烧成的熟料,混合焦油做成碱性的耐火砖炉衬,冶炼过程中吹入空气并加入生石灰。这样便使整个反应在碱性高温条件下进行,被氧化的磷与石灰结合起来,残留于渣内而不返回钢内,脱磷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这种方法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10吨铁水炼成钢,效率高,成本低,节省时间,真的是很不错的炼钢方法。

当然,采用了这样的炼钢方法之后,原材料的来源就成了问题,没有这么多的原材料供应啊。

对此,李晓也无可奈何,只能尽力收购足够多的铁来炼钢。

为什么要收购铁而不是铁矿石,这是为了减少运输的成本,铁矿石量大而且沉重,炼成铁之后就变得少了,更加方便运输。

而且,铁矿石炼成铁并非什么难事,可以在天津卫进行。

为了炼钢,李晓让人修建了两个硕大的炉子,一个炉子用来将铁加热成铁水,另外一个炉子就是碱性转炉,可以将铁水炼成好钢。

工匠们经历了多次的尝试之后,总算是将这两个炉子修建成了。

然后,李晓就让人从天津卫采购了大量的铁,钱不换的商队好不容易才将如此之多的铁送到了平安堡,李晓就让工匠首先将铁烧成铁水,然后放入碱性转炉里,吹入空气,使得铁水里的物质与空气发生反应,逐渐将铁水烧成了好钢。

然后,好钢就出炉了,一次性炼出了10吨的好钢,这种极高的效率简直就是惊人的,将好钢的价格拉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

从此,李晓就不必再担心好钢不够用了。

各位工匠得到了充足的好钢供应,就开始敞开制造各种装备了。

由于铁供应不够及时,量不够多,导致李晓的炼钢炉供应时断时续,只好勉强这样运转着,等到有了更好的办法才解决吧。

当然,此刻李晓炼出来的好钢比之前多多了。

为了更好地运送铁,李晓打算在平安堡到天津卫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这可是大手笔,没有几万两银子是做不出来的,幸好李晓炼制的水泥十分便宜,才有如此的可能。

有了这条路之后,运输能力大为提升,可以方便运送兵力,也可以运送粮食等战略物资,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李晓就上奏给熊廷弼,希望自己能够承建这条道路。

熊廷弼也想修建这条道路,但是没钱啊,他怎么办呢?只好向朝廷申请资金了。

朝廷也是穷光蛋,钱都被各级官员、王爷等赚去了,所以朝廷只好驳回了熊廷弼的申请,李晓得知之后,暗暗下定决心,他要努力赚钱修路。

由于李晓现在可以一次性出炉10吨的好钢,完全可以制造出更大更沉重的火炮了,为了更好地守城,李晓打算制造一千斤重的十八磅火炮,这种火炮虽然无法野战,但是安放在城头之上,足以加强防御能力,可以击退任何敌人的挑衅。

李晓让工匠建造了一个铁模,然后用钢水浇筑在铁模之上,再用锻锤敲打结实,使得好钢的性能更加出众,最终烧热之后,取出火炮,再用镗床钻炮管,将炮管弄得光滑。

如此,一门十八磅火炮就制造完毕了,李晓取名为雷音炮。

李晓让工匠建造了十六门雷音炮放在平安堡的城墙之上防御。

他又让工匠制造了二十门的龙吟炮用来取代之前使用的蜻蜓炮,蜻蜓炮毕竟还是太小了,威力不足。

如此,李晓的城堡就武装到了牙齿,足以击退任何敌人的进攻。

熊廷弼虽然没能申请到资金修建一条水泥路,但是他竟然打算在广宁北边大凌河的南岸修建一座新城堡,他想要凭着这座城堡将清军挡在大凌河北岸,不让清军靠近南边。

修建一座新城堡的费用不比修建一条大路少,熊廷弼原本是没钱的,辽西能够养活这么多军队就不错了,哪里有多余的钱来修路和城堡?

但是熊廷弼还是想到了办法,他向商人借钱修城,城池修好之后,将城池里面的土地交给商人们开发,以此来偿还借款。

熊廷弼将自己的设想说得天花乱坠,十分美好,按照他的说法,修建好新城堡之后,就可以挡住北边的清军南下,使得大凌河南边那么多的土地都变成了可以开垦的好地,他可以招募辽东的流民来开垦荒地,预计可以招募几十万人,如此之多的人自然需要各种物资和房子,会产生大量的需求,商人们参与其中,毕竟能够获利。

其实,熊廷弼这个方法还是借鉴了李晓的法子,李晓在平安堡附近驱赶清军的侦骑,使得平安堡附近十分安全,导致了可以招募流民耕种土地,产出足以用来养军。

很多商人听了熊廷弼的话之后,竟然相信了他的话,借了钱给他。

熊廷弼十分高兴,立即开始筹划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