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帝国系统 > 第68章 准备

工业帝国系统 第68章 准备

作者:魂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09 来源:笔趣阁

当然,不是说现在就开始筑城,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还要准备材料,调集军队。由于清军肯定会来破坏筑城,所以明军也要集中与清军对抗,保护自己筑城的工匠和劳工。

李晓现在生产的钢多了起来,用不完的就堆积在仓库之中,这些好钢看似很多,但是只要用来修筑铁路等消耗钢铁的大户就不够用了。

熊廷弼将筑城的奏折送了上去,朝廷答复可行,让熊廷弼自行安排此事,这就是说朝廷不打算提供帮助了,熊廷弼也不在乎,向商人借了钱,然后就开始准备材料。

以前筑城都是用的青砖和三合土,价格昂贵,数量稀少,使得筑城耗费巨大,时间很长。

现在熊廷弼听说李晓的水泥很好用,就发文书向李晓询问此事,李晓回文答复,承认了水泥比三合土好用而且便宜,熊廷弼就让李晓做好准备,他打算用水泥来修城墙。

虽然水泥十分便宜,卖不出高价钱,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所以李晓并不介意赚点辛苦钱,就答应了。

熊廷弼召集辽西各路兵马在广宁汇合,然后就一路出发往大凌河南岸,此处是大凌河最狭窄的地方,水流平缓,最适合渡河,在这里筑城,能够阻挡清军南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了这次的筑城成功,熊廷弼召集了辽西的十万兵马,十万兵马人吃马嚼的耗费巨大,为了这次的筑城,熊廷弼也是豁出去了。

清军的侦骑果然察觉到了这次的明军异动,迅速禀告回去,清国就派出莽尔古泰为首的两万人兵马前来破坏明军筑城的举动。

莽尔古泰是贝勒,率领正蓝旗和镶蓝旗前来阻止明军筑城。

双方的侦骑在大凌河两岸来回厮杀,杀得十分激烈。

最终还是明军的侦骑不敌,不得不退回大凌河南岸,将大凌河北岸的广大区域让了出去。

清军在一个月之后来到了大凌河北岸,他们与明军隔着大凌河对峙。

此时,李晓已经率领五百士兵来到了大凌河南岸,负责守卫一段河岸,还负责制造水泥提供给熊廷弼使用。

李晓让工匠修建了十个烧制水泥的窖子,然后在附近开采原材料,用来烧制水泥。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所有事情准备就绪,水泥正式出产了。

熊廷弼按照李晓教导的方法,让工匠和工人们用水泥修筑城墙,果然好用,修建的速度快,时间短,成本低,熊廷弼大喜,给李晓记了一功。

清军开始收集船只准备渡河,明军则严防死守,日夜派人巡逻河岸,不让清军渡河。

双方在这里对峙了一个月之久,新的城墙已经修了上千米了,眼看着新城就要修建完成,众人都是十分的高兴。

这天一如往常那样没有坏消息,哪知道中午时分,一匹侦骑从东边疾驰而来,向熊廷弼禀告清军已经在东边过河了,原来清军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悄悄从大凌河北岸的营地里出去,朝着东边而去,然后隐藏在三十里之外,准备随时渡河。

如此花费了十天的时间,大部分的清军都到那里隐藏了起来,然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清军将悄悄制造的浮桥铺在了河上,然后人马都过了河,在大凌河的南岸扎营。

熊廷弼一听这个坏消息,便茫然若失,原本他还想着能够顺利地修城,没想到清军终究还是过了河前来捣乱了。

熊廷弼无法,只好号令众军朝着东边扎营,随时准备与清军厮杀。

此刻明军以五敌一,应该可以与清军较量一番。

熊廷弼让各路兵马列阵于新城墙的东边,依次排开,每一支兵马负责一个区域的防御,静等清军来攻。

由此可见明军还是士气不高,否则就应该主动攻击出去,而不是等待清军来攻。

李晓的兵马负责一小段区域的防御,不过是三十米宽的距离,此时李晓背靠新城墙之下,在此处安营扎寨,防备得十分森严。

此次来,李晓不仅让士兵带了板甲、马匹、火绳枪、盾牌、长矛、大刀、手榴弹等物,还带足了粮草,整整装了五十辆大车。

此时李晓得知清军已经过河,便将士兵分成三组,每一组负责一个时间段的防御,三组轮换。

过了三天,也许是清军做好了准备,便拔营往西而来,明军的侦骑如流水一般来来去去,不断打听清军的情报,回来禀报。

过了大半天的功夫,就可以看到远处清军的旗帜在招展了,清军的旗帜多以蓝色为主,他们骑在马上,背后背负着旗帜,正在队列整齐地走来,气势雄壮威武,明军看到清军的气势如此,都不禁望而生畏。

熊廷弼召集众将议事,李晓作为平安堡副千户也参加了议事,议事在一个营帐里举行,大家分列左右,熊廷弼坐在当中。李晓官位低,站在靠近门口的最后面。

熊廷弼看着众将领,其中不乏总兵、副将,都是辽西最强悍的兵马,熊廷弼就说:“诸位不妨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对敌?”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愣,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明军与清军作战多次,都是败多胜少,早就视清军如虎,都不敢主动上前挑战,此次来防守新城墙,也是迫不得已。

此时熊廷弼让众人说对付清军的方法,众人都是低头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尴尬。

站在前列的有关宁铁骑的总兵吴襄、祖家军的总兵祖大寿等人,他们都是最能打的军队之一,原本该出来说话的,但是他们都知道清军难以战胜,便不敢说话。

熊廷弼看到众人都没有办法,心里感到有些失望,他阴沉着脸庞不说话了。

过了片刻,熊廷弼才说:“李晓何在?你有什么办法?”

李晓闻言就出列鞠躬行礼道:“我建议派骑兵骚扰清军的后勤线,派出船只在大凌河之中阻止清军从北方获得补给,只要清军没有了补给,我们自然就容易打赢了。”

熊廷弼一听就点头说:“这个办法不错,清军的水师不如我们,我们应该可以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