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北农政情况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北农政情况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朱天启没有说话,而是扭动了煤油灯侧面的旋钮,这个旋钮是控制煤油灯灯芯调进调出的,以此可以控制煤油灯的亮度。

望着随着朱天启控制而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年少青更是激动不已,忍不住开口说道:“此灯如此明亮,远胜普通火烛油灯,而且还装有可以通过手动来调节亮度的机关,微臣认为,若是把此灯送到江南,定可大卖!即便是每盏灯卖上百两银子,也不愁销路!”

朱天启却是说道:“倒也不必,现在朕给你看的这盏煤油灯,算是稍大一点儿的,只要卖上三十两到五十两一盏便可,还有一种小一点儿的,售价可定在二十两左右,前期主要还是薄利多销,毕竟这煤油灯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还可以继续卖煤油。”

年少青听了这话,也是深以为是地点着头:“对,对,皇上英明,是微臣想得浅了。”

朱天启继续说道:“还有就是煤油的定价,这个你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吧,朕还没有试验过,不知道这煤油灯加注一次煤油可以使用多久,若是耐用的话就定得贵一些,若是不耐用就定得便宜一些,总之价格不要太贵,一罐煤油只要卖上二十两银子便足以了!”

说完这话,朱天启似乎是担心年少青对于一罐煤油没有概念,便当即在氪命商店里买了一罐煤油出来,年少青望着面前的一升装的大罐煤油,再看看那煤油灯,这罐煤油都够给十几盏煤油灯加注煤油了,卖上二十两银子还不轻而易举?

年少青当即点头施礼:“微臣记下了,请皇上放心!”

事情都说得差不多了,朱天启便先在氪命商店里买了大小两种煤油灯各一百盏,煤油一百罐,一百盒橡胶圈儿和一百盒小蓝药儿,装了箱自,派锦衣卫给年少青送到了船上,随后年少青便带着这些东西在十几个锦衣卫的护送下回应天去了。

打发走了年少青,朱天启便翻开了一封张国纪新递上来的奏疏,他已经随最后一批沙船,押运着最后一批安南大米踏上了归途。

张国纪在安南采购的这近二百万石大米可以说是解了陕西布政使司赈灾工作的燃眉之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米,才极大地缩小了饥荒对陕西布政使司的恶劣影响,保证了陕西布政使司区域的基本安定。

不过这场旱灾并非只持续这一年,而是要连续数年,甚至接下来还要蔓延到整个中原地区,所以粮食问题将是一个持续困扰大明的大难题。

目前看来,从安南采购大米是个缓解大明粮食危机的好办法,但若是时间长了,恐怕就不会像如今这般顺利了,首先安南境内本就在进行南北战争,粮食的种植生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粮食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安南米价的大幅上升。

其次就是运输问题,如今自己是临时借调漕运的沙船协助张国纪运粮,漕运上的官员可能为了讨好自己而乐于配合这次的运粮工作,但若是运粮之事成了常态,那么漕运上的上下官员可能就不会像如今这样无私奉献和廉洁奉公了,到那时候还能有多少大米能被运回京师就要打个问号了。

想到这些事情,朱天启也是感觉十分头疼的,看来自己也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外面,大明内部的问题,还是要想办法从内部解决的。

朱天启先是把徐光启给找来,问了问他最近陕西布政使司那边的农业情况,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了,也可以基本上看得出能有多少产量了。

徐光启把陕西布政使司下属的各府州县的农政官员奏报的农业情况都带了过来,并写了总结奏疏,整体来看,陕西布政使司谷物种植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虽然受恶劣气候和干旱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是因为有农政官员驻地指导,而且因为朝廷取消了徭役,使的当地百姓有时间,也有能力来花费更多心思经营自己的田地,因此,各府州县今年的谷物产量应该还是足以保障当地百姓生活所需的。

朱天启看完了徐光启的这份奏报,才终于松了口气,不过还是嘱咐徐光启道:“虽然陕西布政使司的谷物生长情况现在看起来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松懈,等到这一季的谷物收获之后,要抓紧时间播种下一季的谷物,争取在入冬之前再收获一季!”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若是能抓住夏种的机会,在入冬之前再收获一季谷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谷物虽然耐旱,但在播种后的第一个月还是对水分要求较高的,夏季干旱情况加剧,恐怕这第二季的谷物收成不会太好!”

朱天启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但现在可不是考虑收成好不好的时候,“徐爱卿,现在咱们只能是以量取胜了,每亩田地能够有多少收成那是老天爷说了算的,但是能种多少亩地,则是咱们自己说了算的!”

靠增加播种田亩数来弥补产量下降的方略也是徐光启和朱天启早就商量好的,所以徐光启当即便施礼应答道:“臣遵旨,臣这就去给各府州县的农政官员回信,令他们全力协助陕西布政使司的夏种工作!”

说完了这件事之后,徐光启便又施一礼,开口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事需要向皇上请示!”

朱天启点了点头,说道:“徐爱卿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徐光启开口说道:“如今已经是五月份了,眼看着就要到了朝廷历年征收夏粮的时候了,而征收完了夏粮,便是秋税,今年是朝廷新税法推行的第一年,臣担心有人趁机钻了新税法的空子,让百姓们凭白蒙受损失,给朝廷的新税法抹黑。”

朱天启听了这话,也瞬间重视了起来,眉头微皱问道:“徐爱卿你的意思是说……”

如今朝廷的新税法已经把那些苛捐杂税都给合并到了一起,只按照田亩数以固定的征税比例进行征税,清楚明白,征税官员没有了徇私舞弊的机会,而且现在负责征税的不是地方官员也不是户部,而是直属于自己的新设税务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