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一章 托孤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一章 托孤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朱天启把目光投向了床上的婴孩,开口说道:“就叫朱慈燚吧!”

张嫣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还算顺口,便又问:“陛下,是哪个yi字?”

朱天启随即招手,王元宝赶忙去取来笔墨,朱天启随即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朱慈燚”三个字,随即笑着对张嫣说道:“既然是名中要取火字,索性就让这火烧得旺一些!”

张嫣自是十分满意,“多谢陛下赐名!”

朱天启心情大好,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父亲,更重要的是因为张嫣给他生出来的是个儿子,这倒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有了这个儿子,便可以堵上朝中那些文官大臣们的嘴巴,自己便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御驾亲征了。

朱天启当即命王元宝拟旨,“封皇子朱慈燚为大明东宫太子,昭告天下!”

第二天一早,朱天启便召集了内阁,在皇极殿内议事,朱天启没有说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段时间朝中百官递上来了不少的奏疏吧,虽然朕一封没有看过,但是想来定然是劝谏朕不要御驾亲征的!

对此,朕已经说过了,御驾亲征之事,朕心意已决,尔等目光短浅,书生之见,怎能看得出这是我大明剿灭建奴之千古良机?

你们不是常说,国无太子,朕不该只身犯险吗?如今太子也有了,即便是朕此次出征回不来了,你们也不必担心大明国君后继无人!”

说到这里,朱天启看向了钱谦益,开口说道:“钱谦益,你也放心,若是朕真的重蹈土木堡之覆辙,那么朕今天也把话放这儿,朕若是被敌所俘,绝不苟活于世,给你们添堵!”

钱谦益一听这话顿时一个哆嗦,腿一软跪在了地上:“臣不敢,臣昨日所言万万没有此意啊!”

钱龙锡和刘鸿训也都站出来打圆场:“钱大人也是担心皇上的安危,担心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啊!”

朱天启的话说到这个地步,就连一旁的来宗道和周道登都看不下去了,来宗道上前一步,施礼道:“皇上,虽然如今我大明东宫有主,然太子尚且年幼,臣认为,陛下这个时候要御驾亲征,确实有些不妥!”

来宗道的话倒是说到了朱天启的心坎里去了,如今张嫣刚刚生产,太子朱慈燚也还太小,他虽然是不得不离开他们母子,前去剿灭建奴,但心里肯定还是很担心,很不舍的。

他本来打算安排张国纪和朱由检来护卫张嫣和朱慈燚母子二人的安危,但即便朱由检统领着锦衣卫,张国纪手握一定的兵权,但二人的实力比起文官集团来还是太渺小了,一旦文官集团心生歹意,想要对张嫣和朱慈燚不利,他们二人未必可以护得了皇后和太子二人的周全。

再者说,朱由检对自己的忠诚度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朱由检不同于张国纪,张国纪是张嫣的亲爹,是太子的外公,他肯定是拼了命也会护卫他们母子安危的,可朱由检呢?

自己当初可是说过让他“兄终弟及”的话,险些他就能继位做上皇帝了,虽然后来自己病愈,这事儿也就翻片儿了,但是朱天启不信经由此事之后,朱由检对皇位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

所以,对于朱由检来说,如果他真的有什么想法的话,太子反而就成了他的阻碍,只有自己后继无人,他才有“兄终弟及”的可能性,所以朱由检并不靠谱,即便他现在靠谱,也有被文官集团策反的可能性。

所以本来就心中没底儿的朱天启,在听到来宗道的这一番话之后,不得不再一次深思熟虑了一番,看来想要保证皇后张嫣和太子朱慈燚他们母子二人的安全,还是要从根子上下手,得“策反”文官集团才行!

朱天启思索了片刻,随即开口说道:“来爱卿所言甚是,朕刚刚思量再三,决定不如就把太子托付给诸位爱卿吧,你们六人乃是我大明之柱石,把太子托付给你们,朕即便是死了,也是能瞑目的!”

六人没想到皇上沉默了许久,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顿时都被惊得愣在了当场,等他们回过神来之后,才慌忙都跪倒在地,高呼:“皇上有天恩眷顾,自是万寿无疆,请皇上切莫说这种不吉之言!”

朱天启听了这话,倒是不禁心中暗笑,虽然他知道下面这几人所说不过是恭维自己的话,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还真就是万寿无疆呢!

朱天启表面上倒是不动神色,神情十分严肃地说道:“爱卿们快平身吧,朕今日就拟旨,若是朕此次御驾亲征,不能得胜归来,那么就加封几位爱卿为太子太保,辅佐太子理政,我大明的江山就托付给诸位了!”

说着话,朱天启还站起身来,抬手对下面的六位内阁大臣拱了拱手。

下面的六人自是不敢受礼,纷纷跪下叩拜:“臣等不敢,臣等感念皇上信赖之恩,必将忠心辅佐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天启望了望跪在下面的六人,属钱谦益、钱龙锡和刘鸿训他们三人喊得声音洪亮,另外徐光启、来宗道和周道登倒像是迫于礼节,跟着叩拜的,脸上还有些惊诧和犹豫之色。

朱天启自然是明白钱谦益和钱龙锡、刘鸿训他们三人为何突然答应的这般痛快了,还不是自己此举正撞到他们的心坎儿里去了。

钱谦益和钱龙锡都不是傻子,皇上向他们托孤,表现出了皇上对他们的绝对信任,对于他们的地位提升很有帮助;

二来万一皇上此次御驾亲征真没回来,他们可就都成了顾命大臣了,这大明的朝政大权,岂不都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太子年幼,定然是无法亲政,他们名为辅政大臣,实则是真正的执政者!

至于钱谦益和钱龙锡、刘鸿训他们为什么会对此事表现的比徐光启、来宗道和周道登他们更兴奋,自然是因为他们知道,徐光启、来宗道和周道登他们都年岁大了,干不了几年了,只要把他们熬走了,大明的政权就全部掌握到他们的手里了,东林党将再次迎来新的辉煌!

而且即便不说岁数,没有了皇上在背后撑腰,徐光启这个内阁首辅又算得了什么,他一个信洋教的,能斗得过东林党吗?只要来宗道和周道登,都是很佛系的人,没准一见势头不妙,就请辞归乡养老去了,根本算不上对手!

所以钱谦益他们自然是对此表示支持的,况且皇上说得这般情真意切的,他们也不好拂了皇上的面子。朱天启就知道自己一旦说出“托孤”的话来,他们定然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最后肯定会在御驾亲征这件事上妥协的,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连逢场作戏都懒得,答应得这么痛快。

想到这里,朱天启不禁心中暗骂:“你们怎么现在不说劝劝老子不要御驾亲征了,特么的也太无情了点儿吧,是不是现在一个个都巴不得老子回不来了!”

总之,真真假假,事情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定了下来,钱谦益和钱龙锡这两位大佬都不再反对皇上御驾亲征了,朝中百官自然也都消停了下来。

而且如此一来,朱天启也可以对皇后和太子的安全放心了,毕竟钱谦益他们想要做太子的辅政大臣,就得首先保证太子的安全,太子没了,他们还怎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去?

不过朱天启这么做虽然可以保证太子的安全,但是却给他自己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因为东林党人很可能为了当上这个辅政大臣,而对他不利,因为只有他这个皇帝死了,他们才能扶太子上位,做上这个辅政大臣,把持朝政!

可朱天启倒是也没有太过担心,因为估计朝中百官,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能够战胜建奴的,所以他们即便想要谋害自己,也未必会这么着急动手,毕竟最好还是让自己死在建奴手里,死在战阵上,否则万一事情败露,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因此朱天启认为至少现在自己是安全的,而且他还有防弹衣和手枪防身,一般的刺客也伤不了他,但是一旦离京之后,还是要加倍小心才是。

打发走了内阁的六位阁臣之后,朱天启又找来了太康候张国纪和信王朱由检,吩咐他们护卫皇城,及皇后和太子的安全。

信王朱由检现任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手握兵权的,但是张国纪只是个中军都督府同知,官职不小,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权力,所以必须要给他一定的兵权才行。

因为之前朱天启已经解除了英国公张维贤的职务,让他回家暗度晚年去了,所以便加封张国纪接任张维贤之职,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接替张维贤,执掌京营。

如今京营经过大力整顿,也有将近五万兵马,足以保证张国纪在京城之中说一不二了,那些文官大臣们应该也不敢太放肆。

十月初八,孙元化带领新军到达居庸关外,朱天启收到消息之后,马上下令放孙元化带兵入关,前往通州驻扎。

孙元化之前从西北军工基地提前运回的火炮、火铳和火药炮弹等军械就存放在通州,朱天启专门派锦衣卫看管,上面都盖着稻草麻布,甚至至今都没有人知道这些从陕西布政使司运回来的军用物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孙元化率领新军在通州安营扎寨之后,便亲往京师前去面圣,虽然孙元化进宫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但是朱天启却仍然在皇极殿内接见了他,毕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孙元化了,朱天启还真有些想念他了。

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孙元化可谓是给朱天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一手建造起了西北军工基地,还设计制造出了许多新式火炮和炮弹,完成了新军的编练,远远超出了朱天启的预期!

虽然孙元化的这些成就离不开朱天启给他提供的资料支持,但即便有现成的资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短短两年之内取得这些成就的!

朱天启看着肤色黑黄的孙元化,顿时也是百感交集,可是千言万语憋在心中,最后也只是说出了一句:“孙爱卿,辛苦你了!”

孙元化则郑重其事地跪下叩首施了一礼,说道:“臣不敢言辛苦二字,承蒙皇上栽培,臣在这两年学到了很多高明的技艺,现在只希望日后能用这些技艺来报效朝廷,强我天军,助孙督师和袁总督早日收复辽东,以报皇上!”

事实上,孙元化并不知道朱天启把他调回来的具体目的,他只是猜想,皇上让他造火器、练新军,定然是要用来对付建奴的,所以如今皇上把他调回来,定然是让他前往辽东支援孙承宗和袁崇焕的。

然而事到如今,朱天启已经没有必要瞒着孙元化了,他上前来亲自把孙元化扶起,笑着说道:“孙爱卿,眼下便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必等着以后!”

孙元化一听此话,内心自然也是有些小小的激动,不过还是表现得颇为镇静,抱拳施礼道:“请皇上吩咐!”

朱天启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说道:“月初之时,辽东发来六百里加急,说建奴要绕道鞑靼,偷袭京师,故而朕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诱敌深入,调集大军围剿,将建奴歼灭于关内!”

孙元化一听这话,顿时也是吃了一惊,他是在辽东跟建奴交过手的,实话实说,建奴的八旗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不可小觑,若是想要围剿建奴,恐怕要调动数倍于建奴的军队才有可能取胜,而且京师之地多为平原,地形对于建奴骑兵十分有利,这便更加提高了战争的难度。

可即便如此,孙元化也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丝毫的惧怕,毕竟他手里的新军数量虽然不多,但毕竟装备的可都是新式火炮和火铳,孙元化自信自己手下的新军足以做到以一敌十,而且他也有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觉悟。

因而想到终于要作为主攻方,与建奴正面交锋了,孙元化反而感觉心中热血沸腾,有些激动了起来。

求首订,感谢大家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