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二十七章 归化城

大明:长生天启 第二十七章 归化城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本来林丹汗被建奴攻占了察哈尔部的大部地区,又有部下反叛,致使他被迫西迁到这土默特部,这些事情已经让他的心情压抑到了极点。

而如今,他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把自己的满腔怒火朝着大明的军民宣泄了出来,他率军偷袭了大同卫,一路烧杀劫掠,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所有房屋也被尽数焚毁,荡为寒烟。

毫无防备的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慌忙逃窜,狼狈地躲入城池堡垒之中龟缩不出,这样的开局,更让林丹和他手下的鞑靼士兵们,感到大快人心,得意非凡!

然而可能林丹汗和他的手下们是无论如何也想想不到,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鞑靼”二字也将永远地被大明从地图上抹去。

户部的粮饷送到,随着一封皇上的劳军诏书的宣读,大明雄师开始分三路从大同出发,对在大同府一带横行游荡的鞑靼各部人马发起了猛烈进攻。

与以往不同的是,明军此次来袭的主要进攻手段便是火炮和火铳,就连明军的骑兵都是使用火铳进行远距离射击,而非直接手持刀枪进行冲锋和骑砍,这让鞑靼的部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当他们好不容易冒着明军密集如雨的炮火和子弹冲到了明军阵地之前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更加密集的枪林弹雨,明军的火铳几乎没有间隔地朝他们发起着一轮又一轮的齐射,每次射击都能让他们的士兵一排排地倒下,根本无法向前半步。

很快,鞑靼部队便被打得军心涣散,落荒而逃,各路兵马都纷纷往北方撤去。

林丹汗这才意识到,原来大明皇帝之所以那般“狂妄”不是没有理由的,大明的火器竟然已经这般先进,面对现在的明军,已经不是他们靠着战马和弯刀可以匹敌的了!

林丹汗瞬间怂了,他可不想把自己仅剩的这点儿家底儿都赔在这里,若是他手中的兵力再度锐减的话,他在鞑靼可就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势必会有更多的部属将会背叛他!

因而,林丹汗马上下令,全军撤退,回师土默特。

然而这一次,明军并没有在鞑靼部队撤出大明领土之后便停止追击,而是始终在后面紧追不舍,丝毫没有罢兵回师的意思。

林丹汗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一次是踢到了铁板上了,明军这一次似乎是并不打算善罢甘休的。

可事到如今他也是不可能向明军投降的,沦为明军的阶下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他可是很清楚的,那建奴的首领皇太极都战死了,尸体还要被拉去京师斩首示众,他可不想落得同样的下场。

所以现在首先要逃脱明军的追击,然后再派人与明军议和,相信大明皇帝也不过就是为了出一口气,未必非要兴师动众地跟自己拼个你死我活。

虽然明军现在拥有先进火器,明军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但是这漠北之地,茫茫草原和大漠,乃是鞑靼骑兵的领地,真要打起持久战来,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以往明军多是北伐,不都是连鞑靼部队的踪迹都找不到,便被耗得支持不住,最终无功而返了吗?

抱着这样的心思,林丹汗留下一部兵马断后,阻击明军,而他则率鞑靼主力部队赶往了归化城,这是目前草原之中最大的一座城池,城墙高大,城防坚固,只要自己进入此城固守,明军也没有奈何!

这座归化城本是顺义王俺答汗所建,后来传到俺答汗五氏孙卜石兔的时候,此城被林丹汗击破占领,卜石兔率领土默特部逃往了河套地区。

此城对于鞑靼人来说确实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城,毕竟鞑靼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建城的习惯,行军打仗也是以营寨驻军,有这样一座坚城在,是可以给他们不小的安全感的。

然而鞑靼人不善于攻城,可不代表明军不善于攻城,明军在中原地区作战的时候,攻城和守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所以不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

而这座归化城是当年顺义王俺答汗所建,在城防建设上根本达不到中原人的水平,既没有建造什么团楼、硬楼,也没有建造瓮城和马面,加上不擅于建城的鞑靼人自然也不擅于守城,因此这座归化城在明军眼里,压根儿算不上什么难以攻克的坚城。

但是本着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敌人,要全力以赴来向敌人表示尊重,满桂特意在明军赶到归化城之后,只是把城围了起来,却没有发起进攻,他派人回了趟大同,吩咐他们拉十几门新式钢铁巨炮过来……

而此时躲在归化城中的林丹汗还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惨绝人寰”轰炸即将降临,他甚至还仗着城中粮食充足,在做与明军死耗,直到把明军耗到坚持不住撤军为止的美梦呢!

林丹汗在归化城内站稳脚之后,便派出了一位使臣去给明军送信议和了,可此时对自己处境还没有清楚认知的林丹汗,派人送来的这封议和信依然态度十分傲慢,甚至还向大明提起了条件来。

虽然现在胜负已定,但是毕竟林丹也是鞑靼的大汗,人家派使臣送来的信,他是不好擅自处置定夺的,只好暂且安置好了鞑靼使臣,派人飞马将此信送回了京师,同时也把这边的情况写了一封奏疏给皇上呈上。

朱天启先是看完了满桂的奏疏,随即便把这奏疏递给了钱龙锡,让内阁的阁臣们传阅。

朱天启得知短短十几日满桂便把林丹给围在了归化城之后,内心还是十分激动的,但是表面上却表现得十分淡然,一副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的姿态。

“瞧瞧,朕说什么来着,区区鞑靼根本不足为虑,朕弹指可破!”

虽然话说得轻巧,但是在收到这封满桂的奏疏之前,朱天启的心也是一直悬着的,毕竟战场上的事情没人说得准,不能只拿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作为判别战场上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不过现在看来,明军还是毫无意外地战胜了鞑靼军,朱天启认为,除了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之外,由满桂作为此次战斗的明军主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否则也未必能像这般顺利。

朱天启对于这些事情十分清楚,是因为他即了解现在明军所有的火器装备到底有多先进,又对满桂的能力足够信任。

可钱龙锡他们就不同了,他们看完满桂的奏疏之后全都懵了,他们对于满桂奏疏中所写的内容简直是难以置信的,鞑靼近二十万大军竟然这般不堪一击,短短十几日就被明军击溃,还被追到了归化城一带,围了起来。

纵观明史,明军对鞑靼就从没打过这种碾压局!这事儿听起来简直跟天方夜谭似的!

要说此战都是满桂的功劳,钱龙锡他们是不信的,满桂虽然勇猛,但是也绝对没有勇猛到这等地步,所以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唯一原因,也就只能是皇上了!

钱龙锡等人满脸惊骇地抬起头来,目光中又夹杂着些许的困惑,看向了朱天启。

而当他们看到朱天启那张面带微笑的脸时,他们又突然再次感受到了帝王威严带来的恐惧,一如当时皇上班师回朝之时那般!

朱天启不想对钱龙锡等人解释什么,毕竟即便跟他们说了,他们也不懂火炮与火炮之间的差异,燧发枪与火绳枪之间的优势等等。

所以朱天启索性保持着一些神秘感,他知道,此一战虽然他没有御驾亲征上前线去,但是战功也是刷到了的,毕竟只要这些大臣们不傻,应该都能想到,此战大胜,离不开自己的部署与决策,以及自己派人给满桂送去的那些火器装备。

朱天启没有开口与他们讨论满桂与鞑靼人的战况,毕竟如今已经分出了胜负,所以他直接打开了林丹汗这封议和信,想看看林丹汗现在是怎么说的,事到如今,林丹应该也意识到他偷袭大明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了,也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吧!

然而朱天启展信一看,没有半点悔意,没有半点臣服之意,竟然还十分傲慢地要求明军退兵,还说只要明军退兵,他就可以不计前嫌,以后不再攻打大明,好似鞑靼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一般。

更过分的是,林丹在下面还列举了数十条双方议和的条件,包括让大明给鞑靼“岁赐”,说白了就是每年给他一笔钱作为安抚,同时也要在大同一带开互市等等一系列要求。

朱天启的脸当时就黑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奋力把信扔在了地上,怒吼道:“给满桂下令,夷平归化城!”

朱天启其实很少有这种情绪失控的时候,加之刚刚皇上看了满桂的奏疏还心情很好呢,怎么突然间就这般恼怒了,也是把几人都给吓了一跳。

徐光启赶忙上前从地上捡起那封来自鞑靼的议和信,快速扫了一眼,便瞬间明白了皇上发火的原因了,这林丹汗确实可恨,但是要把归化城给夷平,还是不太明智的。

徐光启了解皇上的为人,知道皇上不是那种残暴且没有理智的暴君,所以他敢于向皇上劝谏:“臣请皇上三思!”

朱天启呼吸粗重,胸口剧烈的起伏着,他是真的被这林丹汗给恶心到了,打了胜仗还被败者以这般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勒索”,这特么叫什么事儿啊!

徐光启见皇上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那归化城本是顺义王俺答汗所建,意义非凡,是鞑靼人归化汉人,华夷一家的重要象征,如今虽然那归化城被林丹汗所侵占,但若是仅仅为了消灭林丹汗而把这座归化城给毁掉,难免会寒了那些意欲归附我大明的鞑靼部族之心!”

朱天启对于徐光启的话自然是一字一句都听到了耳朵里,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不会为了泄一时之愤,而影响大局,因此他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可他毕竟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下面的人说什么他就得言听计从,那样显得也太没威严了,而令朱天启没有想到的是,“台阶”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钱龙锡突然站出来,拱手施礼道:“臣附议!”

既然连钱龙锡这个经常跟徐光启和皇上作对的人都站出来支持了,来宗道和周道登自然也赶忙站出来高喊附议。

既然整个内阁都站出来诚心劝谏了,朱天启也就顺着台阶下来了,他故作强忍怒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要保这归化城,那朕就暂且留下它吧,去给满桂下令吧,让他赶走鞑靼使者,即刻开始攻城,至于林丹,让满桂给朕抓活的,带到京师里来问罪!”

后面的战斗便没有悬念了,京师的回信送到满桂手中的时候,满桂派人去大同运来的钢铁巨炮早就到位了,只不过现在皇上要求他尽量保留归化城,不要将其毁掉,满桂也就只好改变对归化城狂轰乱炸的打算,而是对准了城门和几处城墙薄弱处进行轰击。

归化城的城门和城墙不算坚固,很快便被大炮炸开了几个口子,明军随之冲杀了进去,城内的鞑靼士兵如今在城中固守,自然都是下了马的,没了马的鞑靼部队可就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战斗力了,与手持火铳的明军步战,只有抱头逃窜的份儿!

林丹汗对于他派去的鞑靼使者被明军赶回来的事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目前明军兵锋正盛,自然是不肯答应自己的条件,但是时间一长,明军熬不住了,自然就会答应自己的条件了。

所以林丹汗即便听说明军已经开始攻城,也是没有丝毫的慌张,反倒是坐在汗府里悠哉悠哉地喝酒吃肉。

在他看来,自己以十万大军固守坚城,明军总数也不过十几万,想要攻进城来,哪有那么容易?

然而开战还不到一个时辰,林丹汗就听到府外一片慌乱嘈杂之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火铳声传来。

林丹汗顿时一愣,把酒杯和手里的割肉刀放下,站起身来喝问:“外面什么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