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三十章 验收船只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三十章 验收船只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从京师到大沽口并不算远,孙元化和钱龙锡只用了半天时间便赶到了,在李邦华的亲自迎接下,前往了大明造船厂。

进入造船厂大门之后,朝东边的港口望去,便可望见三艘全新的大帆船的身影,先是最大的一艘盖伦船,以及稍微小一些的卡拉克船。

这还是钱龙锡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种西式大帆船,故而他没有顾得跟随李邦华先去屋内稍歇,而是提议直接去港口内看船。

孙元化自然也没有意见,他可是早就领教过李邦华的待客之道了,去了屋内也是粗茶淡饭,想来未必能对钱龙锡的胃口。

三人徒步走向了港口,越是走近,这三艘大帆船便越是显得高大,等到走到了近前,便已经无法一眼全览大帆船的全貌了,只能抬着头仰望它们。

孙元化跟泰西人打交道比较多,而且他之前去濠镜澳采购红夷大炮,招募泰西工匠的时候还是乘坐泰西人的盖伦船回来的,所以此时看到这三艘大帆船倒是没有显得惊讶。

而钱龙锡却是头一次见识这些大帆船,早就被眼前的三艘庞然大物给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三艘大帆船中,盖伦船足有二十丈长,七八丈高,甲板都有六七层,在钱龙锡眼中,这哪是船啊,简直就是一座海上城堡!

便是那两艘稍小一些的卡拉克船,也有十几丈长,五六丈高,虽然跟盖伦船并排停放在一起显得稍小一些,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一艘巨舰了。

李邦华看到钱龙锡的反应,不禁微微一笑,上前施了个礼说道:“钱大人,第一次见到这等巨船,想必定是十分震撼吧?不瞒大人,便是下官这个负责造船的,初次把图纸拿给工匠,听到工匠对此船大小的描述时,也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呢!”

钱龙锡闻言这才回过神来,但双眼的视线却还是紧紧地被眼前的大船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点头称赞道:“此等巨船,真乃神舰也,我大明有此等神舰,四夷安敢来犯?”

听了钱龙锡这话,一旁的孙元化却是突然笑了起来。

钱龙锡听到孙元化的笑声,不禁有些疑惑地看向了他:“孙大人为何发笑?莫非是钱某所说之话有什么不当之处?”

孙元化微微摇了摇头,面带笑意地说道:“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自是不怕那些番邦异族,但是也正如钱大人你们常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异族之中也确实有些狼子野心之人,会铤而走险,妄图侵我大明之海疆。

故而想要真正地让所有番邦异族都向我大明臣服,仅凭眼前这三艘船,还是远远不够的!”

钱龙锡一听这话,顿时满脸的错愕,抬手指着眼前的三艘大船,问道:“莫非除了我大明,还有人能够造得出此等神舰?”

孙元化一听这话,也有些惊讶,“怎么?难道钱大人你不知道这三艘船是仿照泰西人的帆船所造的吗?”

“什么?你说这是仿照泰西人的船只所造?”钱龙锡更感觉惊讶了,他实在想不到,如今大明竟然还要去仿造泰西人的船只,想当年郑和驾宝船下西洋之时,所到之处,无不臣服,大明的船舰何时不是天下第一的?

孙元化听了钱龙锡的问话,顿时有些无语地摇了摇头。

这次前来验收这三艘大帆船,皇上也是临时让钱龙锡与自己同往的,钱龙锡对造船之事也确实是毫不知情,现在感觉惊讶也不奇怪。

只不过孙元化没想到钱龙锡竟然会做出这般反应来,想必朝中百官定然也与钱龙锡一样,还抱着自己往日的荣耀而沾沾自喜,故而才始终瞧不起泰西人的。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郑和下西洋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大明施行海禁又是多少年了,造船和航海的手艺早就全都丢掉了。

但是你不发展了,不代表别人也不发展了,这些年来正是泰西诸国的大航海时代,各国的航海术和造船术都是突飞猛进,早就超越了大明了。

孙元化有些无奈,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给钱龙锡解释道:“此三艘大帆船乃是仿照当年我从濠镜澳招募回来的泰西工匠赠给皇上的战船模型所造,也全凭皇上学识渊博,聪睿过人,仅凭三艘战船模型便绘制出来泰西大帆船的图纸来,故而我大明才能仿造成功的!”

一听这话,钱龙锡可就更加震惊了,“你说这船的图纸是皇上所绘?!”

孙元化自是点头,而且一提到皇上,孙元化便是满脸的崇拜和景仰之色。

倒是钱龙锡却感觉越来越懵了,他可没想到皇上还有这等才能,难不成是因为皇上精通营造之术的缘故,故而才能通过泰西人所献的战船模型,画出造船图纸来?可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孙元化没有在意钱龙锡的反应,而是接着刚才的话头儿说:“不过我们所仿制的这三艘大帆船与泰西人的船只相比恐怕已经算不上先进了。

最大的这艘名叫‘盖伦船’虽然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先进的一种帆船,但也已经是五六十年前的产物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泰西人定然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也有可能已经发明了更加先进的船只。

至于另外两艘稍小的卡拉克帆船,则时间更加久远,我听闻泰西人已经开始逐渐用盖伦船来淘汰卡拉克帆船了。

所以我大明若是想要建造一支令番邦异族都闻风丧胆的舰队,则必须在此基础上,改造出更加先进的战船来才行。”

孙元化的一番话可真是刷新了钱龙锡的认知,他也开始理解起为什么皇上要苦心孤诣地让孙元化从濠镜澳招募那么多泰西人回来了,抛开其他不谈,单说这火器和船只两样,大明还真得向泰西人学习,赶紧迎头赶上才行。

否则现在大明的水师或许还可以打得过泰西人,但是万一泰西人把他们的大船都给开过来了,仅凭现在大明水师的船只,又怎么抵御得了呢?

钱龙锡这才意识到,皇上是如何得深谋远虑,居安思危,顿时心中一阵惭愧!

李邦华见他们二人不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这才上前对二人说道:“两位大人,不如咱们上船一观,也可让水军将士驾船在近海一游,以便两位大人检视此船性能!”

钱龙锡和孙元化自然没有异议,纷纷点头,跟着李邦华上船去了。二人本就是来验收船只的,自然是要上船仔细查验,而且也是要试乘一番才能清楚知道船只的优劣。

而且除此之外,钱龙锡也确实有些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到船上去看看了,仅仅站在港口是看大船的外观,已经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了。

倒是孙元化,还是带着其他的任务来的,他要负责武装这三艘大帆船,将其改成战舰,那么自然要到船上去看看,才好决定在哪些地方,添加些何种种类的火炮。

三人上了船,在李邦华的带领下把整艘船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转了个遍,连一些犄角旮旯都没放过,钱龙锡现在可是很上心了,看得十分仔细,而且还不耻下问,凡是不明白的地方便要向孙元化和李邦华二人请教。

孙元化和李邦华二人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十分耐心地向钱龙锡讲解着船只的详情,钱龙锡自然是感觉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至于武装三艘大帆船的事情,孙元华也是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边儿征询李邦华的意见,如今李邦华经过这八个多月的时间,日日夜夜都住在在造船厂里,俨然已经算是半个造船的行家了,还是可以给孙元化提出不要有用的建议的。

三艘大帆船虽然都是庞然大物,但是因为船上毕竟不同于陆地,加之船身也是木质结构,像现在西北军工基地制造的那种新式钢铁巨炮,肯定是不能大量装备的,充其量也就只能在前甲板上安放一门而已。

然而现在的战船,火炮主要都是安装在侧舷,战斗的时候也是把船横过来,用侧面对准敌人开炮攻击。

可船的侧面可就不像前甲板那般宽敞了,根本容不下大型火炮,一般都是装备一排数门较小型火炮。

现在孙元化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考虑到船只的承受力,最多可能也就只能是装备七八门改良后的新式红夷大炮,便是这三艘船的极限了,如此一来,也不过是能够做到与现今泰西人的普通战船势均力敌罢了。

若是泰西人真有什么性能更好的新式战船,凭借现在的火力,恐怕是难以与之对敌的!

新式钢铁巨炮倒是明军的一个优势,火炮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孙元化所知道的所有泰西火炮,只可惜船上最多也就只能在前甲板安装一门,无法形成有效火力。

而且安装在前甲板的话,便只能朝正面发射,一旦双方正式开战,船只横行对射,前甲板的火炮便失去了存在意义。

孙元化想到了这里,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暗道,看来如今大明想要在造船和海战方面对泰西人形成绝对优势,还是不太现实的。

当天下午,孙元化和钱龙锡在李邦华的带领下,转遍了三艘大帆船,晚上便直接在造船厂住下了,李邦华招待他们的,依旧是粗茶淡饭和十分简陋的住宿环境。

即便朱天启在经费方面给予了李邦华很大的扶持,但是李邦华却还是发挥了他廉洁奉公的优良品德,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在吃住等方面的投资相当克制。

作为大明第一所新式造船厂,府衙建的还不如个县衙气派,倒像是以前海防营里的营房一般简陋,反倒是船坞那边建的十分坚固精细,一看就是投了大笔银子的。

不过孙元化和钱龙锡都没有因此不满,孙元化之前已经领教过李邦华的食宿待遇了,所以倒是一点儿都不意外,钱龙锡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却也没有感到不悦,反倒对李邦华的为人有些敬佩了。

当晚,孙元华把自己武装三艘大帆船的计划写了下来,同时也把自己的困扰和遇到的问题都逐一写明。

孙元化通过近两年在西北军工基地的工作,已经十分了解皇上做事的风格,知道皇上喜欢下面的人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如实上报,不喜欢下属隐瞒问题,而且皇上还经常喜欢与他一起探讨问题,并总能给自己提供很多十分精妙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

第二天一早,李邦华号令水兵们驾驶三艘大帆船,载着孙元化和钱龙锡二人在附近海域航行了一圈儿。

因为这些泰西大帆船与明朝常用的福船和广船还是有些差异的,所以尽管有船厂里的泰西人教授明军水师驾船,但因为学习的时间还很短,水兵们还不能熟练驾驶,故而也不敢走远。

当天下午,孙元化和钱龙锡二人吃过午饭之后便踏上了归途,孙元化还在琢磨着武装三艘大帆船的事情,而钱龙锡则依然处于三艘大帆船带给他的震撼之中,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平息。

回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日头偏西了,两人本打算先各自回府,待到明日再进宫去向皇上复命。

可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两人刚刚进城,便见王元宝竟然带人前来亲自迎候,说是皇上让他们现在就进宫去。

两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能想到其中缘由,皇上对大明海事这般重视,自然是第一时间想要获知三艘大帆船的详情了,所以他们也不敢耽误,赶忙随着王元宝进宫去了。

见到了皇上之后,孙元化便把自己昨晚所写的关于武装三艘大帆船的方案和所遇问题呈了上去。

朱天启一边翻看着孙元化的奏疏,一边儿问起了钱龙锡:“钱爱卿此次去验收船只,感想如何啊?”

其实就算皇上不问,钱龙锡也早就有些激动地想要跟皇上说说自己的感想了,毕竟此次去验收船只还真是有些刷新了他的认知,不把心里话跟人说说,反倒感觉憋在心里十分难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