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三十三章 毛将之责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三十三章 毛将之责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但是即便朱天启已经不打算再难为金尚宪,但是有些话还是要提前说出来的,他冷哼一声,说道:“你这话说得倒是好听,不过你们背叛我大明,与建奴结盟之时,怎么就不记得这所谓的‘父子之情’了呢?

而且据朕看来,若不是去年我大明大败建奴,如今恐怕你们也不会想起来找我大明求援,说不定便会去找建奴求饶,说什么‘长兄如父’之类的话了吧?”

朱天启这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话糙理不糙,字字句句也都说中了朝鲜王庭的心思,让金尚宪只有脸红的份儿。

因为大明皇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经由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大明和朝鲜联合,号称四十七万大军,攻打建奴,却被建奴六万人打得大败,伤亡五万有余,损失惨重。

受此战影响,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威信已然扫地,朝鲜更是顺风倒,时任朝鲜国王的光海君李珲更是主动遣使向建奴送礼致谢,据说是因为建奴释放了萨尔浒之战中的朝鲜降卒和俘虏,朝鲜从此之后对于建奴和明朝也便开始采取中立政策了。

可任谁都看得出来,所谓“中立”,便是不再把大明当做宗主国,不再听从大明号令,联合对抗建奴,而对于建奴则有结交的倾向。

萨尔浒一战,让朝鲜看到了建奴的厉害,以及明军的衰弱,所以他们开始摇摆了!

这种情况直到现任的朝鲜国王李倧继位才发生改变,这倒也不是李倧对于大明有多忠诚,而是因为在他发动政变,从他的叔叔光海君李珲手中夺得皇位之后,为了给自己正名,让自己的王位取得“合法认证”,请求宗主国明朝册封他为“朝鲜国王”,所以才再次把大明奉为宗主的。

但是朝鲜王国的大臣们,心里却未必真的还肯把大明视作“天朝上国”,否则为何在后来的丁卯之役中,朝鲜的主和派会占据上风,最终跟建奴签下这个“兄弟之盟”了呢!

朝鲜不是没有有骨气的人,只是这种有骨气的人太少了!

如今建奴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大明歼灭殆尽,这让朝鲜君臣再次认识到了大明的强悍实力,所以这一次,当他们再次遇到来自建奴的威胁之时,他们没有直接选择妥协,而是把希望寄托到了大明的身上。

希望通过大明的援助来解除朝鲜所面临的危机,并修复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

金尚宪知道,朝鲜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无法得到大明的原谅的,不论他作何解释都是徒劳,但是无论如何,他此次都要求得大明的援助,即便是为此献身也是在所不惜的,故而金尚宪把牙一咬,突然朗声说道:“叛明之事,朝鲜难辞其咎!

然而外臣斗胆认为,导致朝鲜被建奴击败,被迫议和的,也有大明方面的责任!”

一听此话,徐光启顿时脸色大变,当即呵斥道:“金尚宪,你大胆!”

朱天启却是眉头微蹙,抬手制止了徐光启,对金尚宪抬了抬下巴:“让他说,朕倒要听听,我大明的责任何在?”

金尚宪既然已经“斗胆”了,此时自然是毫无顾忌,“丁卯胡乱之时,外臣正在奉命出事大明,故而当即呈文于大明兵部,大明虽然当即下令辽东与登莱派兵解围,然而辽东巡抚之袁抚台却并未及时派兵救援,待到大明辽东之兵赶到皮岛之时,我朝鲜已然兵败!

辽东与我朝鲜隔海相望,若是来援迟到也还情有可原,然而居于皮岛的东江镇总兵毛将,却不肯发一兵一卒援我朝鲜,便是见死不救了吧?”

朱天启的眉头顿时皱得紧了,其实关于丁卯之役的后续处置,大明内部也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总结讨论,其中一大重点便是议论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之功过得失。

朝鲜说毛文龙未出一兵一卒那是有些言过其实的,不过毛文龙也确实没有他所发塘报中所写的那般战功卓著,他的确是没有出太大力气去救援朝鲜,对于朝鲜被建奴击败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然而毛文龙的问题,那是大明内部的问题,不能成为朝鲜责备大明的借口,故而朱天启当即开口反驳道:“你们朝鲜立国已有数百年,面对强敌,却不能自保,反倒要把战败的责任推给宗国援军,未免有些可耻吧?”

金尚宪顿时一阵羞愤,无言以对。

朱天启则继续说道:“毛文龙的问题,我大明已经专门议过了,虽然他的奏报中多有不实之处,然而也不至于像你所说那般,未肯出一兵一卒救援朝鲜,否则哪里还有你今日之朝鲜?”

若说朝鲜无力自保,那么金尚宪则只能是恨自己国家无能,故而羞愤不已,然而要说朝鲜是因为毛文龙才得以保全的,金尚宪心中是一万个不服气的。

然而他不是傻子,也没有忘记自己此来是来求大明救援的,所以即便心中对毛文龙不满,但是现在也不好再多说其他,抚了大明皇帝的面子,若是惹得大明皇帝不悦,救援朝鲜之事就更没戏了。

朱天启见金尚宪不再说话,这才缓缓放下茶盏,开口说道:“罢了,罢了,朕就不再难为你了,念及你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以及朝鲜对我大明诚心悔过之意,朕就帮你们一次!”

金尚宪听到此话,顿时有些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看向朱天启,他没想到大明皇帝能够突然松口答应救援朝鲜,尤其是刚刚还在因为毛文龙的事情而争执。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无论如何,既然现在大明皇帝已经松口,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施礼谢恩。

金尚宪赶忙叩头如捣蒜,感恩戴德,泪流满面:“外臣叩谢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万岁,以后朝鲜定当侍大明如父国,永为大明臣属!”

朱天启对金尚宪的表现十分满意,本来很多想要提前说出来的前提条件,现在都不必再多费口舌了。

朱天启站起身来,背着手朝凉亭外面走去,“行啦,快起来吧,陪朕去登一登这万岁山,朕还有些别的事情要问你。”

金尚宪自然不敢怠慢,赶忙从地上爬起身来,用一宿沾去泪痕,快步跟了上去。

朱天启随后又向金尚宪询问了一些此事朝鲜国内的情况,以及建奴与朝鲜这几年里的来往关系,再最后,便是关于毛文龙的问题了。

金尚宪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还都是实事求是地回答,绝无半点儿隐瞒,因为他知道,大明皇帝现在要听的是实话,而不是好听的假话。

通过金尚宪,朱天启了解到,自朝鲜被迫与建奴结盟以来,每年或赠或卖,便要提供三千石粮食给建奴,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布匹、毛皮、香料、茶叶、药材等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奴粮食物资方面的燃眉之急。

不过现任朝鲜国王李倧还是心向大明,在给建奴送的礼品以及双方互市交易之事上,故意偷工减料,而且还始终没有完全断绝与大明的来往,所以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大明方面对朝鲜也还处于藕断丝连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朝鲜的这般消极态度,招致了建奴的不满,而后在一六三七年,建奴又发动了“丙子胡乱”,让朝鲜彻底沦为了清朝的藩属国。不过现在皇太极已死,建奴也即将覆灭,这“丙子胡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毛文龙的问题,通过金尚宪的叙述,朱天启可以感觉到,朝鲜君臣子民对于毛文龙都是十分抵触和怨恨的,据说这毛文龙在此横行不法,做了不少恶事。

丁卯之役之时,毛文龙不仅掩败为功,虚报战功,甚至还纵容部下屠戮朝鲜百姓,以充军功,大发战争财。

以至于朝鲜很多大臣都说,不希望毛文龙前来救援朝鲜,因为毛文龙的部队比建奴部队还要凶残,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荼毒。

就连朝鲜国王李倧都曾骂毛文龙“与畜生无异!”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金尚宪所说的这般不堪,朱天启不清楚,不过现在看来,这毛文龙驻军皮岛,倒是与后世的漂亮国驻军有些相似。

区别在于,如今的朝鲜国王李倧还敢骂毛文龙“畜生”,而后世的泡菜国和小日子则甘愿给漂亮国大兵当狗。

回宫之后,朱天启便把内阁的阁臣都给召集了过来,除了商议出兵辽东之事,同时也要议一下对于毛文龙的处置。

朱天启之所以选择出兵,自然不是被金尚宪的忠君爱国所感动,如今既然三艘大帆船以及造好,而且经过这一年时间的准备,也已经生产出来了不少新式火炮火铳用来装备明军,那么收复辽东的时机也便成熟了。

那么既然现在正好朝鲜派金尚宪前来救援,索性就可以打着救援朝鲜的名号出兵替朝鲜解围,还能赚个顺水人情,接下来想要占据朝鲜半岛就方便得多了。

至于毛文龙,让他继续留在皮岛,确实是个祸害,之前袁崇焕要搞毛文龙,朱天启不许,那是因为自己正在全力筹备围剿建奴之事,不敢轻易去动毛文龙,怕惹出其他乱子来,影响到后续的围剿计划。

然而现在建奴八旗军已经覆灭,国内形势也一片大好,自己也正好可以抽出手来对付毛文龙了。

对于朱天启要出兵收复辽东之事,内阁之中自然是无人反对,如今大明兵精粮足,正是一举收复辽东的好时机。

但是关于处置毛文龙,钱龙锡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皇上,臣认为,对于毛文龙,还是要以抚为主!”

朱天启缓缓点头,示意钱龙锡说下去。

钱龙锡抬手施礼,随即开口说道:“毛文龙久居皮岛多年,根深蒂固,若是强加问罪,则无异于逼其谋反,毛文龙手下部众数万,战船数千,一旦他作乱谋反,则成为辽东与朝鲜一带的大患,可谓后患无穷。

故而臣认为,不如朝廷先对其表彰封赏,加以安抚,随后再以升职调任为由将其调来京师,逐步将其部属分化,分解其势力,如此一来,则可除此祸患。”

不得不说,钱龙锡这脑子确实好使,而且这招儿还挺狠,简直是杀人于无形啊!

朱天启随即看向了另外五人,问道:“各位爱卿感觉此计如何?”

徐光启和孙元化都表示赞同,来宗道、周道登和刘鸿训自然也都附议。

于是朱天启便当即拟旨,夸赞了一番毛文龙近些年来驻守东江镇的功劳,甚至表示,朝廷之所以可以成功围剿建奴的八旗兵,也是毛文龙牵制建奴后方的功劳。

随后便让钱龙锡把旨意送去了辽东,命袁崇焕亲自带着朝廷的赏赐前去给毛文龙传旨,朱天启出手阔绰,一口气拨发了十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

袁崇焕自然是得到了钱龙锡的信件,了解到了朝廷此去犒赏毛文龙的真正用意,所以袁崇焕对此事是非常配合的,他早就想要夺得皮岛的控制权,以便从建奴的后方对辽东用兵。

派人把朝廷赏赐的白银和粮食装上船只,袁崇焕仅带了一千士卒,便从觉华岛乘船前往了皮岛。

袁崇焕此时乃是蓟辽总督,算是毛文龙这个东江镇总兵的顶头上司,故而自然是先派人去给毛文龙送信,毛文龙接到消息之后也赶紧开始准备袁崇焕的接待工作。

袁崇焕是清晨出发,因此从觉华岛到皮岛要绕过辽东半岛,所以直到午后袁崇焕的船队才到达皮岛。

皮岛的码头上,旌旗招展,队列鲜明,毛文龙腰悬尚方宝剑站在码头上,遥望着袁崇焕的船队缓缓靠岸。

袁崇焕早就在船上望见了毛文龙,尤其是他腰间的那柄尚方宝剑更是十分扎眼,由此看来,这毛文龙似乎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啊!

按理说毛文龙是东江镇总兵,又曾被封为左军都督,乃是正一品的武官,手里也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品级和地位不比袁崇焕低。

加之明朝武官多有太监或文官监军,而毛文龙这里却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么多年来早就威风惯了,就更不把袁崇焕当一回事儿了。

也就是袁崇焕是现任的蓟辽总督,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这才压他一头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