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三十四章 劝毛攻奴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三十四章 劝毛攻奴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船只靠岸,袁崇焕笑着从船上走了下来,边朝毛文龙走来,边抬手见礼:“毛将军孤军镇守海外,劳苦多年,请受我一拜!”

毛文龙没想到这袁崇焕竟然没有给自己摆总督架子,反倒这般谦逊客气,顿时也不好再摆架子了,只好一脸热情地拱手回礼道:“袁总督言重了,文龙愧不敢当!”

双方互相见过礼,毛文龙对袁崇焕的态度大好,把那些用来给袁崇焕下马威的“剑拔弩张”的手下们都给挥退了,亲自把袁崇焕领进自己的府内,安排下人布置酒宴给袁崇焕接风洗尘。

袁崇焕望着一桌美酒佳肴,却是没有急着坐下,而是转身对毛文龙拱了拱手,说道:“毛将军,先不急着吃饭,袁某这里还有差事没办。”说着话,袁崇焕便取出了一卷圣旨来。

毛文龙见状先是一愣,随后便赶忙后退一步,跪下接旨。

袁崇焕随即展开诏书宣读,这封诏书自然是按照钱龙锡提议的内容所写,里面都是对毛文龙的称赞和夸奖,以及朝廷对东江镇将士的犒赏。

毛文龙本来还有些紧张,可是这圣旨他是越听越开心,尤其是听到朝廷赏给他十万两白银和五万石粮食的时候,更是乐开了花。

袁崇焕念完了圣旨,便上前亲自把毛文龙给扶了起来,“恭喜毛将军,贺喜毛将军,如今得到了皇上的圣恩眷顾,日后定然是前途无量啊!”

毛文龙虽然高兴,但是也不至于被这点儿银子和粮食给砸昏了头。

东江镇孤悬海外,朝廷一直都是不重视的,粮饷也是时有时无,全靠他在这边“自力更生”,才能养的住手下这几万人,如今朝廷突然发来这么多银子和粮饷,实在蹊跷。

至于说功劳,毛文龙那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这这边虽然肩负着牵制建奴后方的重任,但是这些年来具体办了多少事儿,出了多少力,他自己心里是有数的,朝廷没有问责于他,已经是不错了,怎么还能给他论功行赏呢?

所以说啊,如今朝廷能够突然想起自己来,而且还给自己论功行赏,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毛文龙想到这里,便一边拉着袁崇焕坐下,一边问道:“袁总督,不知这皇上怎么突然想起赏赐在下来了,是不是哪位同僚在朝中替在下向皇上美言了几句,这才让在下得到了圣恩眷顾。”

袁崇焕就知道这毛文龙没那么轻易放松警惕,故而马上一笑说道:“这我可就不清楚了,不过据我猜测,大概是钱大人吧!”

说到“钱大人”,如今这朝中除了钱龙锡没有第二个能被袁崇焕称为“大人”的,而且袁崇焕认为,对于毛文龙来说也是一样。

这个毛文龙之所以在东江镇横行不法多年,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自然是少不了朝中重臣对他的保举,毛文龙每年也都会给朝中重臣们送上一份厚礼。

袁崇焕虽然不知道毛文龙在京师中的朋友靠山都有哪些人,但是钱龙锡身为兵部尚书,主管所有武将的升迁罢免,自然是少不了他的。

毛文龙一听此话,顿时便放松了警惕,喜笑颜开道:“原来如此,文龙以前还认为钱大人态度稍有冷淡,是不喜欢与我等这种粗人来往呢,今日才知道钱大人原来是个冷面热心之人,待到今年腊月,文龙定有厚谢!”

袁崇焕听完也是一笑,却是开口说道:“今年腊月怕是不成了,毛将军接下来可能是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了,要想感谢钱大人,怎么也得明年去了!”

毛文龙一听这话,顿时愕然:“袁总督此话何意?”

袁崇焕笑着解释道:“此番钱大人替毛将军向皇上请功,不光是替毛将军讨了些赏赐,而且还给毛将军讨了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毛文龙不是傻子,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莫不是让我出兵击奴,协助袁总督你收复辽东?”

袁崇焕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如今建奴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我军歼灭,皇上御驾亲征,围剿建奴之事想必毛将军也是听说了的,既然建奴已无兵守辽,不正是我大明收复辽东的大好时机吗?”

皇上御驾亲征,歼灭建奴十万八旗军的消息,毛文龙自然是早就听说了,可是即便如此,朝廷没有给他下令,他也懒得出兵,反倒是变本加厉地威逼辽民去挖辽参,很多地方没有了建奴部队的镇守,便成了毛文龙的敛财之地。

但是既然如今朝廷已经派袁崇焕找上门来,毛文龙自然也就不好拒绝了,而且如今辽东之地空虚,收复辽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像这样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他怎么能不珍惜呢?

于是,毛文龙当即抱拳表示:“承蒙皇上重视,又得钱大人抬举,文龙怎敢不尽心竭力,为国家效力!”

袁崇焕听闻此言,也瞬间放心了不少,他马上端起了酒杯,“毛将军大义凛然,令袁某敬佩不已,袁某敬毛将军!”

“不敢,不敢,是文龙应该敬袁总督才是!”毛文龙忙不迭地端起了酒杯来,起身回敬袁崇焕。

当晚,两人宴席行乐,直到半夜才散。

次日一早,毛文龙把部下都召集到了府中,听由袁崇焕对他们进行了战斗部署,随即袁崇焕与毛文龙约定,十日之后开始对建奴发起进攻。

袁崇焕方面,将从陆路分两路进军,一路由赵率教东取海州卫,另一路由祖大寿南取盖州卫。

另有李邦华率领登莱水师自辽东半岛以西进攻金州卫和复州卫。

毛文龙则要派出水师从辽东半岛以东进攻,配合登莱水师,收复金州卫和复州卫,同时还要派出一支部队,从朝鲜的铁山开始陆路进军,前往义州与九连城二地驻守。

对于配合登莱水师收复辽东半岛的金州卫和复州卫,毛文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要他另派一支人马从朝鲜陆路进发,赶去义州和九连城二地驻守,他就有些不理解了。

对此,袁崇焕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了他,建奴的二贝勒阿敏意欲进攻朝鲜,朝鲜已经因此向大明求援,所以现在必须要提前派兵到义州和九连城二地驻守,防止阿敏进攻朝鲜。另外,辽东半岛被大举进攻,建奴的部队溃逃,很可能就会逃往朝鲜境内,故而要派兵提前在此拦截,截断他们的退路。

毛文龙问清了缘由,自然也就点头答应了,开始对自己的部下进行分工和部署,而袁崇焕也没有在皮岛久留,以要回去整军备战为由,当天下午便率领船队回锦州去了。

于此同时,朱天启也已经给李邦华下令,命他即日起整军备战,十日之后,率领登莱二州的水师,进攻金州卫和复州卫,正好可以试一试新战船的实战能力。

如今三艘新战船都已经武装完毕,孙元化也已经命人铸造好了三个可以旋转的大炮底座,分别安装在了三艘新战船的前甲板上,再把明军的钢铁巨炮安装到这些底座上,便可随意改变大炮的射击方向了。

十日之后,天气异常寒冷,整片海域都被一层薄雾所笼罩,上千艘大小船只从登州府出发,缓缓北上,朝着金州卫驶来,透过薄雾,只能看到海面上船影重重,其中有三个异常庞大的黑影,令人望而生畏。

如今建奴的主力部队已经在之前皇太极率军偷袭大明京畿之时损耗殆尽,活着逃回去的只有几千人而已,加上那些留守辽东的兵马,总共也不过两万人马上下。

而后莽古尔泰和阿敏归来,又进一步分化了建奴的势力,最后多尔衮手里剩下的也就不过只有不足万人的兵马了。

因而在这一年里,不论是多尔衮,还是莽古尔泰和阿敏,尽管三方偶有冲突,但是也都十分克制,因为大家都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兵力,现在他们三家手里的兵力都很紧缺,谁都赔不起!

经过这一年的积累,建奴甚至都已经开始征召十几岁的孩童入伍从军了,却也只能扩充出一万人马而已,说到底,建奴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因为兵力有限,自然是要优先护卫沈阳城,因而此时辽东半岛上的驻军已经很少了,海州、盖州、复州和金州四卫加在一起也不足一万兵马,想要抵御明军的大举进攻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且从明军围剿中死里逃生回来的多尔衮其实也很明白,一旦明军来袭,就算是把所有兵力都召集到沈阳城来抵御明军,恐怕也是徒劳的,明军的大炮和火铳实在是太厉害了,恐怕这天底下没有哪支军队是可以战胜他们的。

金州卫临海之地,旅顺口一带原有南北二城,北城修筑于洪武四年,初为木寨,后来在永乐十年被时任金州卫指挥使的徐刚改筑为砖城,同时又筑一南城。

南北两城最初是用来防备倭寇侵略金州沿海,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登州水师海运军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然而自建奴南下侵占辽东半岛之后,北城被毁,如今只留一座破损的南城,城中守军只有千余人。

这些年来,明军的海上攻势渐缓,而且倭寇也不敢轻易北上侵扰大明海疆,故而金州这边的守备也就日益松懈了。

如今明军突然来袭,金州南城的建奴守军远远透过薄雾望见海面上的重重船影,甚至都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尤其是那三个巨大的船影,更不应该是在现实之中存在的东西。

而就在建奴守军还在狠狠地拧自己大腿,以辨别自己到底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开始传来阵阵炮响,几千门大小火炮同时开炮,宛如鞭炮齐鸣一般,让这些建奴守军顿时被吓得一个激灵。

下一瞬,整座南城被铺天盖地的炮弹所覆盖,仅仅是一波炮击,经过炮火洗礼的南城已经破损的不成样子了。

站在城墙上的守军更是没有几个幸存者,侥幸活下来的也已经不再是完整之躯。

整座南城瞬间大乱,营房里的士卒们闻声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刚刚露头便被眼前的惨像吓得缩回了屋内,动作稍慢的便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砖石击中,非死即残!

炮声越来越近,躲在城楼里的建奴守军这才望见将这座南城变作“人间炼狱”的罪魁祸首们,那是数不清的明军船只,其中还有三艘他们从未见过的巨大战船,一座船都宛若一座城一般大小了!

此情此景,自然没有任何人再有抵抗的念头,他们打开了北门,纷纷往城外逃窜,然而头顶着如此密集的炮火,能够侥幸逃脱的人,自然是屈指可数的。

那些侥幸逃脱的人自然不会漫无目的往荒无人烟的地方逃命,如今已经入冬,流落荒野,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些自然是一路北上,往金州卫逃去。

然而此时的金州卫却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虽然袭击金州卫的船只数量较少,而且金州卫的城池也更大,更坚固一些,但是里面也同样没有多少守军,而且只能躲在城里承受明军的炮击,却毫无还手之力,有谁能够受得住呢?

因而,当南城的士卒逃到金州卫的时候,就看到金州卫已经被明军的船只炮轰得不成样子了,金州卫里守军正在拼命地从各个城门向外逃窜着,一如他们刚刚从南城中逃窜而出时的狼狈模样。

明军的船队留下了一千兵马在旅顺口登陆,占领了南城,随后便向西绕行,北上与进攻金州卫的船队汇合去了。

本来李邦华还认为,南城易攻,可金州卫未必容易攻下,所以在攻下南城之后,便赶紧率领船队前去支援了。

然而当他到底金州卫以西的海域才发现,攻打金州卫的小股船队已经靠岸登陆,进城去了,仅仅一个时辰,便已经收复了金州卫整片区域,顺利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北边陆路部队的情况也差不多,赵率教和祖大寿只是命人对海州卫和盖州卫进行了几番炮击,都还没有下令开始攻城,城中的建奴守军便纷纷打开城门,弃城逃命去了,赵率教和祖大寿自与建奴交战以来,都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