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三十七章 修复宗藩

大明:长生天启 第三十七章 修复宗藩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那莽古尔泰既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叶布舒从沈阳城里偷走,那么就说明此时的沈阳城里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儿,人心思变,自己的安全已经没有了保证,他必须把自己的兵马都聚集在一起,才能防止各种变故的发生。

多尔衮不知道这沈阳城自己还能待多久,若是没有明军的威胁,即便失去了叶布舒,他靠着手中的两旗兵马也是可以占据沈阳城,维持一方势力的。

然而现在沈阳城朝不保夕,即便自己可以继续占据沈阳城,也没有任何意义,明军打过来了,他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所以现在多尔衮必须提前想出自己的退路来,离开了沈阳城,他应该去往何地。

然而留给多尔衮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建州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莽古尔泰和阿敏所占据,他能去的只有西北方向的察哈尔部。

这里是当年他跟着皇太极亲手打下来的地方,想必此地的鞑靼各部对自己应该还是臣服的,若是能够把以科尔沁部为主的鞑靼各部集结起来,也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实力,将来不论是夺回沈阳城,还是对抗莽古尔泰和阿敏,都是有可能的。

主意打定,多尔衮便开始派人前去察哈尔的科尔沁部打前站去了,一来是试探各部首领的态度,而来是为了迁移至此做好准备。

然而此时的察哈尔部却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就在前不久,林丹汗率兵偷袭大明,被明军大败,林丹汗也因此殒命,不仅土默特部一带被大明占据,就连林丹汗的部众都被明军给收编了。

而后大明还给鞑靼各部遣使,要他们以林丹汗为戒,向大明臣服,则可保自身无虞。

科尔沁部以前都是林丹汗的领地,而后被建奴征服,或者背叛了林丹汗投靠了建奴,按理说他们自然是要跟建奴站在一边儿,与大明势不两立的。

可自从皇太极兵败之后,科尔沁各部也有些摇摆了起来,对于建奴也不像之前那般忠心,更不要说现在连林丹汗也已经被大明击败,明军已经驻扎在科尔沁的西南了,他们能不害怕吗?

现在多尔衮给来信,要求科尔沁各部仍然遵从他多尔衮的号令,继续与大明为敌,又能有几个人肯同意,继续跟着多尔衮作死呢?

然而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亦不缺愚昧无知之人,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继续与大明为敌,继续为建奴卖命,但也有一部分人是被建奴打怕打服了的,对于建奴还是十分死心塌地的,所以愿意接纳并向多尔衮效忠的人也并不少。

多尔衮在得到科尔沁部分部族的支持之后,便开始逐步向科尔沁转移沈阳城的物资了,对于沈阳城及周边区域的地盘儿,他已经有心无力了。

莽古尔泰在把叶布舒接回之后,便马上宣布他已经把叶布舒从多尔衮的手中救出,并向各旗各部宣称,之前叶布舒一直被多尔衮囚禁,多尔衮以此掌握大金政权,乃是十恶不赦的叛贼。

莽古尔泰添油加醋地列举了多尔衮数项大罪,发布讨贼檄文,正式向沈阳方向发起大举进攻。

原本被多尔衮控制的区域内的很多旗主族长们,如今也都公然反叛,投靠了莽古尔泰,开原、铁岭二城不战而降,被莽古尔泰所占领,莽古尔泰的大军,也已经直指沈阳城了。

不过沈阳城作为建奴的都城,城防坚固,兵精粮足,莽古尔泰是断然难以攻下的,所以多尔衮对于莽古尔泰的部队并没有太过担忧,他害怕的主要还是明军,明军的火炮给他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

莽古尔泰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凭借自己手中的部队,想要攻陷沈阳城,难度还是很大的,即便是能够攻下,也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兵马钱粮。

而且现在辽东这种局势下,便是自己占据了沈阳城,自己也是无法守住它的,与其自己夺下沈阳城,直面明军的进攻,不如还是先让多尔衮挡在前面吧。

等明军攻下沈阳城,伤亡惨重之时,自己再趁机去攻明军,说不定还能捡个现成的便宜呢!

双方抱有这样的心态,都暂时地休兵停战,呈现出了一种相对和平的对峙局面。

短短一个月里,三方的势力便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地变化,本来处于正统地位,实力最强的多尔衮如今已经沦为了实力最弱,势力最下的一方,只剩下了沈阳城和辽阳城两座城池。

而本身势力范围最大的莽古尔泰虽然进一步将势力范围向西南方向延伸到了沈阳城下,但是相对的,他在东南方向的领地也遭到了阿敏的进攻和侵占,损失了数座城池。

而本来占据着部分辽东半岛以及沈阳城东南区域的阿敏,则在明军攻占了辽东半岛,且进攻朝鲜无望之后,只得也把自身的势力范围向东北方向迁移,这就势必要去夺莽古尔泰的地盘。

建州东部的大片区域,北边大部分都是莽古尔泰的地盘,下面与朝鲜接壤的一线是阿敏的地盘。

双方地盘相接壤的区域相当广阔,但是多是山地,也难以发生大规模战争。

同时莽古尔泰和阿敏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双方虽然偶有冲突,但是矛盾并不激烈,反倒是都想入主沈阳城,故而都把矛头对准了多尔衮。

尤其是阿敏,他的心思都在朝鲜上面,对于和莽古尔泰争斗,甚至是对于击败多尔衮,夺下沈阳城都表现得兴致缺缺。

可是现在不同了,阿敏刚刚准备好要进攻朝鲜,朝鲜就把明军给请来了,有明军在,他哪里还敢南下攻朝?只能是往东北方向寻找生存空间了。

现在莽古尔泰忙完了手头的事情,也是时候该回过头来对付阿敏了,这阿敏趁着自己对付多尔衮的时候,一口气从自己这里夺去了好几座城池,不给他点儿厉害尝尝,只怕他会更加得寸进尺。

自此,朝鲜的危机已经解除,朝鲜国王李倧再一次派遣金尚宪携带礼品出使大明,一来是感谢大明出手援助朝鲜,帮朝鲜解围,护朝鲜周全。

二来则是希望双方可以修复宗藩关系,得到大明的原谅,继续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向大明称臣朝贡。金尚宪本以为大明既然连兵都肯出了,那么自然也就算是原谅了朝鲜与建奴之前的结盟之事,修复双方的宗藩关系应该也就没有太大难度了,然而当他来到大明京师之后,才意识,事情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金尚宪这次到来,朱天启压根儿就没有见他,而且还要求他三日之内必须离开大明,否则便视为敌国入侵,将其擒拿审讯,同时发兵朝鲜,对朝鲜之挑衅予以反击。

这可把金尚宪给整懵了,怎么上次自己来找大明求援的时候,大明皇帝还跟自己聊得好好的,现在自己给大明送礼来了,反倒却是这般态度?

金尚宪可不认为大明皇帝的话是在吓唬人,别说是把他当做敌国奸细抓起来了,就算是发兵朝鲜那也是大明皇帝一句话的事情,而且现在明军就在朝鲜境内驻扎,要打朝鲜也是方便的很。

金尚宪实在是想不通其中缘由,甚至都在怀疑大明之所以肯派兵援助朝鲜,本来就是为了要攻占朝鲜,在做准备呢!

好在徐光启还是热心的,看金尚宪实在为难,便对其点拨了一番,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

“上次你来求援是隐姓埋名偷渡而来,故而此事除了你我和皇上,没有其他人知道,所以即便如今你朝鲜之前背叛大明,与建奴结盟之事还未得到解决,皇上也肯破例开恩,派兵援你朝鲜。

然而如今你不请自来,堂而皇之地前来朝贡,又是以何种身份前来的呢?你可曾得到我大明的许可?”

金尚宪顿时哑口无言,他这才终于明白,为何大明皇帝前后两次对待自己和朝鲜的态度是那般天翻地覆。

之前大明皇帝答应出兵援助朝鲜,那是私底下的决定,自然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而且为了掩饰明军此次进军是为了援助朝鲜,大明皇帝还特意派多路明军去收复辽东半岛,同时派出部队赶走了朝鲜北部的阿敏势力,这是何等的睿智和深谋远虑啊!

反观自己一方,则是何等的愚昧,竟然在双方的宗藩关系都还未得到修复之前,便贸然携带礼品出使大明,自己现在的身份,又有什么资格前来大明朝贡?

作为建奴的兄弟盟友,现在的朝鲜确实称得上是大明的敌人,自己不请自来,进入大明京师,便是被大明当做帝国奸细给拿下了,那也是一点儿都不冤枉,大明以此问责朝鲜,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想通了这些事情,金尚宪不敢再在京师久留,谢过了徐光启的指点之后,便赶紧动身离开了京师,乘船回到汉城去了。

对于金尚宪的无功而返,朝鲜国王李倧是十分惊讶的,可是当金尚宪把来龙去脉都给李倧说清楚之后,李倧顿时也便意识到,自己此举实在是太过愚昧和鲁莽了些。

然而经过阿敏攻朝一事,更是让李倧认识到,失去了大明的庇护,朝鲜根本无力自保,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所以他早就决定,必须要尽快修复朝鲜与大明直接的宗藩关系,否则下一次朝鲜遇上麻烦的时候,就未必还能像这次这般幸运了。

李倧不敢耽搁,马上与金尚宪商议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这件事上,金尚宪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的,毕竟金尚宪出使大明的次数最多,且刚刚帮助朝鲜从大明求来援军,挽救朝鲜于危亡之境地,正是受李倧倚重的时候。

金尚宪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那就是当年朝鲜最初是如何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的,那么如今便要如何去做,就当是从零开始,而且还必须要拿出足够多的诚意来才行。

于是李倧马上修了一封国书,再次派遣金尚宪携带礼品出使大明。

这一次朱天启倒是收下了朝鲜的国书和礼品,但是依然没有接见金尚宪,不过他虽然没有见金尚宪,却让徐光启给他带了句话:“朝鲜想要修复与大明的宗藩关系可以,但是因为朝鲜曾经背叛过大明,所以此次再为宗藩,则要朝鲜拿出更大的诚意来!”

金尚宪一听此话,顿时感觉此事有门儿,连忙追问:“不知大明皇帝想要我朝鲜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才肯不计前嫌,接纳我朝鲜成为大明臣属?”

徐光启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多说,只是告诉金尚宪,“你回去直管把此话转达朝王,若是朝王有此觉悟,便可再次来使,若是不愿,此事便不必再提了!”

金尚宪见徐光启不打算细说,也不敢再多问,只好遵命,又赶回了汉城去,把这一番话转达个了李倧。

李倧这次也糊涂了,他也想不到大明所说的这个“诚意”和“觉悟”到底是指什么啊,难道是要去朝鲜多送礼品财物?那么也该先说出个大概数目来才是啊!

金尚宪则说出了他的观点,“臣认为,大明所说的这个‘诚意’,无法就是在双方的宗藩关系上,附加一些以往没有的条件,若是大明肯原谅我朝鲜,接纳我们作为大明藩属,想必这些条件应该也不会过于苛刻!”

李倧也感觉金尚宪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他却还是有些担忧,“那若是大明所提的条件我朝鲜难以满足呢?”

金尚宪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臣认为不会,若是大明不愿原谅我朝鲜,接纳我朝鲜为藩属,只需直接拒绝了便是,又何必再想出一些我们无法做到的条件来难为我们呢?”

李倧一听这话,心里也放心了不少,他与金尚宪其实想的不太一样,金尚宪还在想一些金银财货之类的贡礼之事,认为大明所提要求可能会是在贡礼方面更加苛刻一些。

而李倧则在想,会不会大明要朝鲜割土献地,但是金尚宪的话同样也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金尚宪说得很对,大明若是不想接纳朝鲜为藩属,压根儿就没必要跟他们兜圈子,直接拒绝了便是。

大明若是想要朝鲜的领土,那么也同样是直接派兵来取便是,难道面对明军朝鲜还能有什么还手之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